发信人: longhulz (撒着霜的长胡子), 信区: Management
标  题: 约束理论的管理技术之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pr  3 02:22:40 2001), 转信

约束理论的管理技术之四
――说明TP应用的一个例子
by AMT 王玉荣、孔祥云
 
问题的提出
某化妆品生产企业一直以来处于经营亏损状态,市场份额不升反降,管理上问题重重,
总经理Alex苦于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时从公司董事会上又传来一个极
坏的消息:如果这种局面仍将继续下去的话,董事会将考虑出卖这家企业。Alex知道,
最危急的时刻已经到来了,除了想出一个办法把这种混乱的局面搞清楚以外,已经没有
什么灵丹妙药了。由于Alex曾经参加过关于TOC的培训班,他决心把手下主要的管理人员
组织成一个特别小组,来共同应用TOC中介绍的TP的方法来理清思路,争取能够有所突破

一张UDE的列表
小组中的成员临危授命,集思广益,把企业中现存的不良表现(即UDE)列举如下:
1.竞争日益激烈。
2.来自需求方的压价的压力很大。
3.市场价格所允许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狭窄。
4.公司各部门以各自的局部利益作为指向。
5.公司股东时刻在强调增加销售额,这使得经理管理人员承受着空前的压力。
6.新产品的推出周期空前地短。
7.种种新产品太频繁地推出,导致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8.销售人员开拓市场的担子过重。
9.生产和分销环节不能及时相应市场的变化。
10.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在时间上不够迅速,质量上不够可靠。
问题是如此繁杂,究竟什么是“病根”所在呢?他们决定通过CRT来找到制约企业生存与
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
CRT
由图1可以看出,为了把这些UDE联结成树形,需要加入许多中间条件(图中用非阴影的
方框来表示),以保证整个逻辑树满足充分条件。
图1 CRT的一个例子
 
消雾法
图1表明,UDE#4是核心问题所在,即“公司各部门以各自的局部利益作为指向”。为什
么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却得不到解决,继而引发了其他的问题呢?显然各部门的管理人员
限于某种“冲突”之中而不能自拔。图2找出了冲突所在:尽管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作
出正确的决策”,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却采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角度。
图2 消雾法的一个例子
“冲突”之所以看上去水火不容,是因为管理者相当然地认定“客户对产品的价值评价
肯定低于产品生产者对产品的价值评价,市场对厂家的报价也不会接收,造成了厂家在
市场中的被动”。扭转这个“主观假设”,我们就找到了突破点,即一个“注入”: 要
采取措施,争取客户对产品的价值评价高于产品生产者对产品的价值评价。
FRT
管理者愿意看到的是“市场份额扩大”等令人满意的结果,即DE,那么有了上述“注入
”之后,能否实现DE呢?注意,为了实现DE,往往需要许多“注入”的共同作用。从图
中可以看出,“注入”也导致了“负效应枝条”的出现,即斜体字方框所示的“追加财
力和人力的投入”,显然这对于一个处于效益不好状态下的企业来说,是力图避免的。
为了剪去“负效应枝条”,就需要“注入#5”,这时,特别小组的成员明白了:为了摆
脱企业危机,首先必须透彻地了解市场,找出市场对同类产品的最迫切的要求改进之处
,然后,通过对企业产品的小改动(往往涉及的是服务等产品附加价值),来为市场上
的客户创造出更多的效用,促使客户对产品的价值评价提高,并沿着FRT的思路最终实现
市场份额的增加。
问题的焦点与改进
经过以上分析,特别小组中的管理人员已经知道,要从市场入手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产品分销主管指出,目前市场的状况是这样的:生产商按照经销商订货数量的多少来
决定给予他们多少价格上的优惠折扣。这使得经销商选择每次多订货,以降低进货成本
。而化妆品市场的特点是新产品层出不穷,结果经销商每次未销完的货就成了废品,为
此,经销商很有怨言。
能否改善这种状况呢?经过群策群力,特别小组发现,如果依据经销商的销货量来决定
折扣的多少,并缩短分销周期,按天补充各经销商销出去的产品的数量,那么,就解决
了产品报废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效监控经销商销货量的多少以确定准确的折扣,也调动
了经销商向消费者推销本企业产品的积极性。从而,企业并没有增加额外的投入,就改
善了与经销商的合作关系,使得产品通向消费者的渠道大大畅通。

--
     我是化了的和路雪,用奥妙洗衣粉泡着喝吧!

     http://heluxue.edu.chinaren.com奥妙阁楼
                提供最新的火车时刻在线查询,欢迎访问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210.77.27.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longhulz.bbs@smth.or]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9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