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cehall (蝼蚁), 信区: Management
标  题: 我国设置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必要性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21日14:08:41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我国设置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必要性
  1、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在国外的发展情况目前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 istration,简称MPA)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
径之一。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法律硕士学位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中
已成为文科职业研究生教育鼎足而立的三大支柱。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学院、希拉丘
斯大学的马克斯韦尔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等都是公共
管理教育方面的杰出范例。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区近年来也在积极发展公共管理教育
,一些高校都纷纷设立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马来西
亚、新加坡、以色列等也先后开设了MPA课程,培养、培训公务员和公共事业管理人员。

  (1)MPA的培养目标:MPA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政策
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为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机关和非盈利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政
策、公共事务或公共管理理论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
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
容面向社会实际,尤其是公共管理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2)MPA的培养方案:MPA是一种应用性而非学术性的研究生学位。各个国家,各个学
校的MPA学制不一,学习方式有全日制(full-time)、在职(mid-career)或业余(part-ti
me)三种。各大学对课程学习及学分数的要求不同,课程一般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习
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及技巧方面的
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或主攻方向以及个人选择的课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的实习与研讨。少数大学规定要写毕业论文,但多数大学没有论文要求。
  (3)MPA的毕业去向:毕业生主要是到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从事公共管理
工作。
  2、我国开展MPA教育有关政策(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邓小平理
论为指导,在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MPA教育的有益经
验,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结合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的实际,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MP
A教育制度,培养掌握公共管理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综合运
用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目标: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机构的高层次专门才。目前,以政府部
门为主。
  (3)招生对象: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具有学士学位)、有三年以上的正
式工作经历及实际工作经验、年龄在45岁以下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机构的工
作人员。不招收应届毕业生。以在职培训政府公务员为主,同时兼顾非政府的公共管理
或服务部门的人才培养。
  (4)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突出MPA学位的特点,充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结合实
际我国实际,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MPA培养方案。MPA的课程设置要突破原有按二级学科
设置的局限,从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性出发,从职业要求考虑,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
用性的特点。为统一标准、选拔合格生源,入学考试采取全国联考的方式,统一命题、
统一阅卷、统一录取,以保证质量。学习年限二至三年。论文选题必须紧密联系管理实
际,特别是我国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的管理或服务部门的实践。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
成果,也可以是较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论文内容要有现实性、应用性,
体现学生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能力。

--
                         ★淡忘的,不仅仅是回忆,
                             还有,曾经刻骨铭心的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