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ainy (段誉), 信区: Management
标  题: 《经济解释》之十二(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30日09:09:53 星期五),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conomics 讨论区 】
【 原文由 rainy 所发表 】
经济解释:胜负准则决定经济行为

*********************************
在自由市场上,价高者得,市价于是就成为确定胜负的准则。促成这市价的游戏规
则,是私有产权的制度。这是高斯定律(Coase Theorem)的主要含义。

在不同的准则下,人的行为就跟着不同。以价高者得为例吧。一个人要在市场中得
益,就要努力生产,或发明新的产品,或创造有效率的经营方法……

唯一没有浪费的竞争准则,是市价。价高者得是唯一的准则会促使人们增加生产。
多尽一分力以生产赚钱,取胜的机会就较大了,而这生产对社会是有贡献的。
*******************************

第三章 缺乏与竞争

第五节:竞争准则的含意

在田径赛中,速度的快慢决定谁胜谁负。速度是田径赛中决定谁是优胜者的准则。
但假若这赛事没有游戏规则,指明什么行为是犯了规例,那么速度这个准则就不容
易成立了。同样,没有游戏规则,举重比赛的力度准则不容易成立。象棋赛以智力
高者胜;桌球赛以眼力精、技术高、手力控制自如者胜--而这些准则,都是有关的
游戏规则促成的。

经济上的竞赛(竞争)也是如此。在自由市场上,价高者得,市价于是就成为确定
胜负的准则。促成这市价的游戏规则,是私有产权的制度。这是高斯定律(
Coase Theorem)的主要含义。这个重要的定律及其不足之处,本书下半部会作详
尽分析。

历久以来,经济学对市价的分析,都着重于价格是怎样决定的。但价格(price)
这个概念到了艾智仁那里,就顿呈异彩。他说:「价格决定什么,远比价格是怎样
决定的重要!」单是这一句话,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今非昔比。价格是一个决定胜
负的准则,而私有产权是这准则的决定因素。高斯与艾智仁被誉为产权经济学的开
山鼻祖,究其因,是他们每人都说过一句有启发性的话。

游戏规则与确定胜负的准则有直接的连带关系:前者决定后者,而后者决定社会的
经济运作。有趣的问题是,究竟是因为人们需要有某一个准则才促成这准则的游戏
规则出现,还是人们需要有某些游戏规则,才使确定胜负的准则无可避免地产生呢
?骤眼看来,这是一个难分先后的问题。

我认为是准则在先而游戏规则在后。为什么呢?因为定胜负的准则所决定的,是人
类以竞争来解决的问题,而游戏规则只不过是协助准则的成立而已。速度的快慢是
田径赛的重心所在,这项赛事的规则仅是协助判断「快者胜、慢者败」。学校的考
试成绩准则,其目的是要鉴定学生们有没有在知识或学业上下功夫,而考试的规则
只不过是公平地让知识较高者胜(当然,这不一定能达成意图中的效果)。市价不
仅决定谁胜谁负,也决定生产力高者胜,而私产制度是协助市价的采用。

我在上文说,决定胜负的准则会决定社会的经济运作。一方面,社会成员的财富或
收入的分配,显然是以竞争的准则来决定的。这准则有多种,而在不同的准则下,
每个人的优胜机会就会不同。一些人善于经营生意,或善于生产,私有产权的竞争
准则对他们大有帮助。一些人有高明的政治手腕,在非私产的制度下,他们就可大
展所长。也有一些人不懂得怎样应付千变万化的市场运作,但善于墨守成规地工作
,以年资作准则,对他们就大有好处了。

另一方面,因为竞争准则对人的收入、享受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不同的准则下
,人的行为就跟着不同。以价高者得为例吧。一个人要在市场中得益,就要努力生
产,或发明新的产品,或创造有效率的经营方法,或找寻可以节省费用的讯息,等
等。但若物品没有市价,以配给的方法分配,那么竞争者就会选择「走后门」之路
,或运用政治手法,争取一官半职,等等。

我可以用两个在香港分配居住房子的实例,来说明「准则决定社会经济行为」这个
格言。我们都知道,香港的房产自由市场是以价高者得的办法来决定胜负的。付得
起而又愿意付出够高的屋价或租金的人,就可将自己喜爱的房子买下或租下来,作
为己用。不管这个人的年纪多大,相貌多好,政治手腕怎样了得,学问如何之高,
付不出须付之价就没有什么优惠可言。

但在香港大学内,教师的房子是以计分的办法来分配的。作为系主任的有六分,结
了婚的六分,一个孩子六分,两个是十二分,工作了一年两分,工作了八年就有十
六分了。这些加起来的总分数,是决定争取房子分配先后及面积大小的准则。不管
一位教师的学问怎样卓越,研究成绩如何出众,若分数不够高,在房子竞争上就非
败不可。

说起来,香港大学分配房子的计分准则,与中国对干部分配房子的办法极为相似,
差不多是如出一辙的。究其原因,是港大的游戏规则(局限条件)与国营制度大有
相同之处。港大的资产并非私产,而是公家或政府的。从产权那方面看,港大的制
度是一个「共产」制度,其房子的分配准则与房子的市价无关。港大与昔日共产中
国的主要区别,是港大的「共产」制只限于有关大学方面的事项,而中国大陆昔日
的共产,是一般性地扩展到整个国家。

从以上的市场分配房子与港大分配房子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因
为决定胜负的准则不同,胜者与负者就会是不同类的人。一个有独特生意眼光的人
,在港大没有特别的好处;而一个有较多孩子的,在市场上就没有什么优先权利了
。想深一层,我们也会知道,在不同的准则下,人的行为就跟着不同,所以生产的
效率也就不同了。港大分配房子的准则会鼓励教师多生孩子,鼓励早婚,也鼓励较
长久地服务于港大的意向。以价高者得的准则来分配,则会鼓励人们生产赚钱、节
省费用而储蓄等等的行为。

在经济学上,「浪费」这个概念不简单。要此书写到下半部时,我们才能深入地研
究这个概念。在这里,我不妨介绍一般书本上所说的,比较容易明白但不大正确的
浪费概念。一般而言,它是指有其他办法,或用其他资源使用的分配,可以使社会
的财富或收入增加,但这些「其他」办法,却莫名其妙地不被采用。

从以上的浪费定义来衡量,在世界上数之不尽的各种竞争准则中,只有一种是没有
浪费的。这种唯一没有浪费的竞争准则就是市价。几个例子可以解释这一点。排队
轮购,以先到先得为准则,是要付出时间代价的。但时间用在不事生产的呆立等候
中,对社会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所以这时间的价值是被浪费了的。

举另一例子,让我们回到先前所谈及香港大学分配房子的计分准则上去:一个港大
的教师多生孩子,或较长久地留任,便可多获分数。那么,在踌躇而难以取舍(那
所谓「边际」)的情况下,要选择应否多生孩子或另谋高就,争取较佳的「房子」
分数就起决定性的作用了。本来不打算多要孩子的将孩子生下来,是「浪费」,因
为分数的本身不代表产品的价值,而多生孩子的选择是由于争取有关的分数而「逼
」出来的。

以年纪大小作分配的准则,会鼓励人们不惜花费金钱、心力作虚报年龄之举,或使
他们增加宁愿虚度时光而急待老来的意向。弱肉强食的社会,以武力定胜负,会促
使人民在武器上投资。数十年前,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发现了金矿,出现寻金热潮
,当地的竞争者于是定下规例,每天以速度竞赛的方式,能较先抵达某个矿地的,
就有权在那一天那一处采掘。如此一来,大家就抢着花费大量金钱,将拖雪车的狗
养得又强又壮。这些行为都是浪费的。

唯一没有浪费的竞争准则,是市价。价高者得是唯一的准则会促使人们增加生产。
多尽一分力以生产赚钱,取胜的机会就较大了,而这生产对社会是有贡献的。因此
,市价这一准则不会引起浪费。

以上所说的「浪费」观点,是传统的,虽然是由我在七十年代初期带到竞争准则那
方面去。较为正确的观点是后话。

--
我一直想要,和你一起,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            .oooO  Oooo.
有柔风,有白云,有你在我身旁,倾听我幸福和快乐的心.   (   )  (   )
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                                 \ (    ) /
只要有过,那样的一日,                                 \_)  (_/
只要有过,那样的一次.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