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hine (System analysis), 信区: Management
标 题: MRP系统的运行方式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25日19:39:0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MRP系统的运行方式
天津大学 周玉清
MRP系统有两种基本的运行方式:全重排式和净改变式。
第一种方式从数据处理的角度看,效率比较高。但由于每次更新要间隔一定周
期,通常至少也要一周,所以不能随时反映出系统的变化。第二种方式可以对系统
进行频繁的,甚至是连续的更新,但从数据处理的角度看,效率不高。以上两种方
式的主要输出是一样的,因为不论以何种形式执行MRP系统,对同一个问题只能有
一个正确的答案。两种方式的输入也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物料库存状态的维护
上有些不同。两种方式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计划更新的频繁程度以及引起计划更
新的原因。第一种方式中的计划更新是由主生产计划的变化引起的,第二种方式中
的计划更新则是由库存事务处理引起的。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标准的MRP系统都只能是以上两种形式中的一种,但在
实际应用中却很难分出两种形式的界限,一个全重排式系统可能会渗入一些净变化
系统的特点,反之亦然。实际上,一般MRPⅡ软件系统都提供两种运行方式可供选
择。这里所讨论的是全重排式系统和净改变化系统的标准形式。
MRP系统的传统做法是建立在计划日程全面重排的想法之上的,根据这种做法
,系统要将整个主生产计划进行分解,求出每一项物料按时间分段的需求数据。
在使用全重排方法时,主生计划中所列的每一个最终项目的需求都要加以分解
,每一个BOM文件都要被访问到,每一个库存状态记录都要经过重新处理,系统输
出大量的报告。
在全重排式MRP系统中,由于主生产计划是定期重建的,所以每次所有的需求
分解都是通过一次批处理作业完成的,在每次批处理作业中每项物料的毛需求量都
要重新加以计算,每一项计划下达订单的日程也要重新安排。
由于采用批处理方式,这种作业也就只能按一定时间间隔定期进行。在两次批
处理之间发生的所有变化,如主生产计划的变化,产品结构的变化,以及计划因素
的变化等等,都要累计起来,等到下一次批处理作业中一起处理,重排计划的时间
间隔,常要从经济上考虑其合理性。就制造业已安装的MRP系统来说,全面重排的
时间间隔通常为一到两周,又由于全面重排计划的数据处理量很大;所以计划重排
结果报告的生成常有时间延迟,这就使得系统反映的状态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于
现实状态。
在具体情况下,这个缺点的严重程度取决于MRP系统的作业环境。
在一个动态的生产环境中,生产状态处于连续的变化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主
生产计划经常更改,客户需求时时波动,订货每天都可能发生变化,常有紧急维修
的订货,也有报废的情况发生。产品的设计不断更新——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每项物
料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也要随之迅速改变。
在这类生产环境中,要求系统有迅速适应变化的能力。而全重排式MRP系统至
多也只能每周重排一次计划。所以这类系统不能适合生产作业的节奏,因为相对来
说,它的反应是太慢了。
在比较稳定的生产环境中。仅就物料需求而论,全重排式MRP系统或许能满足
需求。然而MRP并不只局限于库存管理,它还要确保已下达订单的到货期符合实际
需求。已下达订单的到货期是正确制定车间作业任务优先级和作业顺序的基础。因
此保证订单的完成期能随时更断,使它总能符合当前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
,一个以周(甚至更长时间)为周期重排计划的MRP系统,显然不能使订单的完成期
时时处于与当前情况相符的状态。
由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在MRP系统的使用中,重排计划的时间间隔是一个重要
问题,也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要想以小于一周的时间间隔来运行全重排式
系统是不切实际的。为了能以更小的时间间隔重排计划,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方法,
这种方法既考虑到数据处理的经济性(重排计划的范围、时间区段和输出数据量),
又能避免批处理作业中时间滞后的弊端。于是,净改变式MRP系统便应运而生。
在运行MRP系统时,需求分解是最基本的作业。它既不能省略,又无捷径可走
,仅可以将分解的工作分散进行。净改变式就是从这一点出发,采用频繁地进行局
部分解的作业方式,取代以较长时间间隔进行全面分解的作业方式。
局部分解是使净改变式系统具有实用价值的关键,因为局部分解缩小了每次作
需求计划运算的范围,从而可以提高重排计划的频率。由于分解只是局部的,自然
作为输出结果的数据也就少了。在净改变式MRP系统中,所谓局部分解是从以下两
种意义上说的!
①每次运行系统时,都只需要分解主生产计划中的一部分内容;
②由库存事务处理引起的分解只局限在该事务处理所直接涉及到的物料项目及
其下属层次上的项目。
从净改变的角度看,主生产计划是一个连续存在的计划,而不是一份一份间断
产生的计划。主生产计划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去各种需求量的净改变量
而不断得到更新。定期发布的新计划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处理,事实上是一种计划更
新的特殊形式。
连续更新的概念可以用图1来说明,图中的主生产计划好象是中国古代书画的
卷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点点展开。展开的这段形成计划期,在计划期内,主生
产计划的每一个时间单元上都含有具体的数据。卷轴是向未来无限延伸的。在计划
期之外的时间单元上没有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时间单元进入计划期,于是
,在这些时间单元上便填上了确定的数据(下达新计划)。 (见图 主生产计 划的
连续性)
从净改变的角度看,更新和修改主生产计划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两者都是只对
系统中某些物料项目的原有状态数据加上或减去相应的净改变量,从而大大减少了
计划重排的工作量。
下面三个表进一步说明了这种方法。如果一个以六个月为计划期的主生产计划
在三月份看如表A的样子,在四月份看如表B的样子,这两者的差别在表C中以净化
改变的形式表现出来。(见表1)
在上述例子中,在主生产计划的计划期内,总共有18个数据单元,其中15个单
元没有发生变化。产品Y的计划一直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净改变式系统的数
据处理工作量就只相当于全重排式系统所要完成的工作量的很小一部分。在全重排
式系统中,所有18个数据单元都要重新输入系统,所有库存记录都要被重新处理,
产品X,Y,Z的BOM都要访问。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应当指出的是:假如在三月份就预知产品X在八月份的需求
量要减少,则在三月份内即可通过净改变方式处理这个数据的改变,而不必等到四
月份。这样,到了四月份,对产品X而言,处理净改变数据的工作量就只需要考虑
九月份新增的40个。
净改变只对当前状态与以往状态的差异进行处理,这一原理使得净改变式系统
能够对库存状态的变化迅速地作出反应。
净改变式系统的运行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①比较频繁的重排计划,通常每天作一次批处理;
②连续地重排计划,即实时处理。
与全重排方式相比较,净改变方式使系统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①减少每次发布主生产计划后进行需求计划运算的工作量;
②在两次发布主生产计划的间隔期间也可以对计划中的变化进行处理;
③连续地更新,及时地产生输出报告,从而可以尽早通知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
措施。(见表2、表3)
从系统使用人员的角度看,净改变式系统最突出的优点是它能对状态变化迅速
作出反映。
净改变式系统也有不足之处,可以归纳如下:
1.系统的自清理能力较差,因而需要对使用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专门训
练。
从实用的观点看,凡对系统使用者的专业训练要求过严,往往被看作是系统的
一个缺点。但不能误解为只有净改变式系统才需要严格的专业要求,而全重排式系
统就可以马马虎虎。事实上,松懈的工作态度和不完整、不准确的数据对任何形式
的MRP系统来说,都会导致输出结果的无效。
全重排式系统具有好的自清理能力。因为在这种系统中,每次运行都是对新的
主生产计划进行处理。而老的主生产计划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完全抛弃。老计划中的
所有错误也随之一起清除。
2.数据处理的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
净改变式系统的数据处理效率较低,成本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在库存事务处理
和做分解运算处理时要多次访问库存记录。但是,对于净改变式系统,我们着眼于
库存管理和生产计划的效率而不是数据处理的效率。
3.系统对变化过于敏感。
净改变式系统常常表现得过于敏感。这是因为在净改变式系统中,每次文件更
新都相当于重排计划。这样,系统可能要求管理人员不断地修正已经进行的作业。
这是管理人员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那些不能随意更改到货日期的已下达
的采购订单,更是如此。为了正确评价净改变式系统的这一特点,必须区分以下两
点:
①系统给出最新的信息;
②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以适应的频度采取行动。
显然,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且,可以独立于前者而对后者作出决定,在完
全掌握最新信息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对某些可以忽略的因素取消相应的措施总是比
不了解情况而不采取措施要好。就设计的编制来说,系统的“敏感性”应当说是净
改变式系统的一个长处。就计划的执行来说,过度的敏感是应当、也完全能够适当
地加以抑制的。
事实上,并非库存状态的每一个变化都要在执行过程中引起反应。通常的做法
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识地延迟对某些变化作出反应。在实践中,库存计划管理人员
一般都定期地对系统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他们不需要对个别的变化连续不断地作
出反应,而是把这些变化积累起来,定期进行处理。
--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尺,
无欲则刚。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24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