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hine (System analysis), 信区: Management
标  题: 成本管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25日19:40:3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成本管理 
 
天津大学计算机系  周玉清 
 
    成本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企业要使自己的产品占领市
场,就必须对其成本进行控制,否则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和发展。
    MRPⅡ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工具。从闭环MRP发展到MRPⅡ的重要标志之一
,就是把财务和成本管理纳入到系统中来。
    MRPⅡ管理的对象是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
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产品成
本有以下作用:
    ①作为补偿产品生产耗费的尺度和衡量基础;
    ②作为制定产品价格和利润的基础;
    ③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依据和基础。
    本讲介绍MRPⅡ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反映方式,采用专门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
种管理活动。现代会计学把主要为企业外部提供财务信息的会计事务称为财务会计
,而把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担任财务信息的会计事务称为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外的利害关系集团和个人(国家、股东、领导
部门等) 提供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这些信息
高度综合,但详细程度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时间范围可有月、季、年的不同规定
。所报告的信息反映已发生的情况。所遵循的约束条件是外部强制的标准、会计原
则、方法及程序。
    管理会计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近十年才传入我国。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部门和
人员提供进行经营决策所需的各种经济信息。这些信息要满足特定的要求,详细到
可供计划、控制和决策使用。提供信息的范围可根据需要而有极大的伸缩性(时间
单位可从小时到年),所提供的信息既有历史信息,也有预测信息。所遵循的约束
条件是以满足成本/效益分析的要求为准,无外部的强制约束。
    2.MRPⅡ的成本体系
    MRPⅡ采用的是标准成本体系。标准成本体系是本世纪早期产生并被广泛应用
的一种成本管理制度,标准成本体系的特点是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在成本发生前,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和反复测算,制定出未来某个时期
内各种生产条件(如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能力利用等)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和基础。
    在成本发生过程中,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记录产生的差异
,并作适当的控制和调整。
    在成本发生后,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研究,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并制订新的标准成本。
    传统的手工管理的成本会计往往局限于事后算帐,标准成本体系则将成本的计
划、控制、核算、分析和改进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成本管理的科学过程。为了便
于计划、监控、分析和维护产品成本,在MRPⅡ软件中通常设置四种基本的成本类
型。
    (1)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或Frozen Cost)
    标准成本是成本管理中的计划成本,是经营的目标和评价的尺度,反映了在一
定时期内要达到的成本水平。有其科学性和客观性。标准成本在计划期(如会计年
度)内保持不变,是一种冻结的成本,作为预计企业收入、物料库存价值及报价的
基础。
    制定标准成本时,应充分考虑到在有效作业状态下所需要的材料和人工数量,
预期支付的材料和人工费用,以及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所应分摊的间接费等因素。标
准成本的制定,应有销售、生产、计划、采购、物料、劳动工资、工艺、车间、会
计等有关部门的人员参加,共同商定。标准成本制定后,企业要定期进行评价和维
护。
    (2)现行标准成本(Current Standard Cost) 
    现行标准成本也称为现行成本,类似于人们常说的定额成本,是一种暂时的或
短期使用的标准成本,或者将其看作是标准成本的执行成本。现行成本反映的是生
产计划期内某一时期的成本标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结构、加工工艺、采购
费用和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会发生变化,因而也会导致成本数据发生变化。为了使标
准成本数据尽量接近实际,可对现行标准成本定期(如3至6个月)进行调整,而标准
成本保持不变。
    现行标准成本的制定方式与标准成本类似,只是有些数据采用的是现行的成本
数据。
    (3)模拟成本(Simulated Cost)
    MRPⅡ系统的特点之一就是运用其模拟功能,回答“如果……将会怎样”的问
题。例如,有时想要知道设计变更、结构变化或工艺材料代用所引起的成本变化,
则可通过MRPⅡ的模拟功能来实现。为了在成本模拟或预定过程中不影响现行数据
,所以设置模拟成本,这对于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价值分析也是有用的。
    在制定下一个会计年度的标准成本之前,先把修订的成本项目输入模拟成本系
统,经过多次模拟运行比较,审定后再转换到标准成本系统。因此,模拟成本也称
为建议成本(Propo sed Cost)。
    模拟成本的制定方式与标准成本类似。现行标准成本和模拟成本均可在标准成
本的基础上通过拷贝和转换来建立,在拷贝、转换后进行必要的修改,这样可以大
大减少重复的工作量。
    (4)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主要来自各部门的反馈信息,如工
票、领料单、采购发票等等。
    2 成本计算
    1)成本分类
    成本分类的方法很多,在MRPⅡ系统中主要是按全部成本计算法对成本进行分
类,方法如下:
    产品总成本=生产成本+业务成本
    生产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直接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
    间接成本=可变间接费+固定间接费
    所谓全部成本计算法就是把固定间接费也分摊到生产成本中去的一种计算成本
的方法,也称之为吸收成本法,与此相对应,不把固定间接费列入生产成本的方法
称为可变成本法或直接成本法,这种分类是从总成本的变化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来考
虑的。
    在以上分类中,直接成本是指可以明确分辨出用于某个具体的物料项目的费用
,与生产数量有关。返工报废造成的费用凡是与具体物料项目有关的,则应分别计
入材料费和人工费中作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那些不能明确分清用于哪项具体
物料上的费用,其中与产量有直接关系的称为可变间接费,如燃料与动力、低值易
耗品等;与产量无直接关系的称为固定间接费,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修理费
、贷款利息、折旧费、保险费、采暖费、照明费等等。
    间接成本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需要把间接成本计入产品成本时,要选择一
定的标准和系数,分摊计入产品成本。
    2)计算方法
    MRPⅡ成本计算方法采用滚加法,是按物料清单所规定的物料之间的层次、需
求关系和制造过程,从产品结构的最低层次开始,从低层向高层逐层累计。成本的
发生和累计与生产制造过程同步,随着生产制造过程的进行,在材料、计划生产信
息动态产生的同时,成本信息也随之产生,使得在计划、控制物流的同时,也控制
了资金流,做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采用滚加法进行成本计算时,滚加的结构和依据就是产品的物料清单。在物料
清单中,处于各个不同层次的物料项目的成本都包含两部分,即:①本层发生的成
本,②低层累计的成本。
    在一个典型的产品物料清单中,最底层的物料项目都是外购件,即原材料或标
准件,它的材料费(采购件费)和采购间接费(采购部门的管理费、运输及保管费等
)之和组成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其中:
    采购间接费=采购件费×采购间接费率
    此时尚未发生加工成本。
    进入上一层以后,如果发生加工装配作业,则发生这一层的直接人工费和间接
费,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费=工作中心记录的人工费率×工艺路线记录的工时数
    间接费=工作中心记录的间接费率×工艺路线记录的工时数
    这里的间接费包括可变间接费和固定间接费,它们可有不同的费率,但计算公
式相同。
    直接人工费和间接费之和称为加工成本,是物料项目在本层的增值,也称为增
值成本。再将加工成本同低层各项成本累加在一起,则组成滚加至本层的物料项目
成本。
    如此逐层由低向高累加,最后到顶层组成最终产品的成本,每一层的成本均由
本层增值成本和低层累计成本两部分组成。
    MRPⅡ的成本管理可以真正做到使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对产品成本构成随时了
解并加以控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有些企业为填成本数据,而在产品总成本产
生后,再反摊到各个组成物料上去的不良做法,这种做法使得成本核算不是为了提
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是为了应付企业外部的报表。
    3)间接费分摊
    间接费是不能明确地分清用于哪项具体物料的费用,与直接人工费和直接材料
费不同,它不是随着工票或各种凭证按物料项目记录的,因此,必须把间接费分摊
到每个物料项目的成本上去。
    由于间接费是定期结算的,所以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间接费的计算和分摊都有
某种程度的滞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使得在成本滚加的过程中,间接费的计算能
和直接费的计算同步进行,应事先指定间接费率,其中包括固定间接费和可变间接
费的费率,然后再计算计划期内的可变间接费和固定间接费。
    3 成本差异分析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称为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分析是MRPⅡ成本
管理的重要内容。
    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的差异,即成本节约,用负数表示,记在有关差异帐户
的贷方;反之为成本超支,用正数表示,记在有关差异帐户的借方。不论差异是正
值还是负值,只要超过了规定的容差限度,都应进行差异分析。有时出现负值不一
定是好事,因为在某项差异上出现负值可能导致另一项差异出现更大的正值。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等于材料的实际用量与实际价格的乘积减去标准用量与标准
价格的乘积所得的差。造成这种差异既有价差的原因,也有量差的原因。如采购价
格和运输费用的变化,材料代用或变更,自制件改外购件或反之等等皆为价差原因
。而材料报废或损耗,材料利用率变化等等均为量差原因。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等于工人的实际出勤工时与实际工资率的乘积减去标准工时
与标准工资率乘积所得的差。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有工作中心和工人等级或工资
的变动,设备故障、停电、缺料或任务不足,工作效率、加工工艺或投料批量的变
化等等。
    3)间接费差异
    间接费差异等于实际工时与实际间接费率的乘积减去标准工时与标准间接费率
的乘积所得的差。
    在上述公式中,如果计算可变间接费差异,则用可变间接费率,如果计算固定
间接费差异,则用固定间接费率。
    间接费用是期间成本。为便于在成本计算时进行分摊,要预先确定间接费率。
预定间接费率带有人为的因素。间接费率的差异,工作效率的变化,以及资源不足
,市场疲软均可以是造成间接费差异的原因。
    上述各种差异,应各自独立设置帐户,由系统自动入帐。成本差异可以按标准
成本的比例分配给各类库存物料,用实际成本计价,也可以结转到销售成本。后者
比较简便,国外多采用此法。 

--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尺,
                                   无欲则刚。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24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4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