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hine (System analysis), 信区: Management
标  题: 试点、并行和系统转换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25日19:46:2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试点、并行和系统转换 
 
天津大学计算机系  周玉清 
 
   一、基本MRP实施过程中的试点和转换 
    实现基本MRP,人们尝试过三种方法,即“交钥匙”、并行和试点。
    “交钥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比喻立即转换到新系统并运行起来。然而实际
上没有一个企业曾经按交钥匙的方法使MRP系统获得成功。
    并行的方法是指新旧系统并行运行,直至新系统能顺利运行则抛弃旧系统。这
似乎是一个稳妥的方法,但在实际上有两个问题。首先,可能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
来同时运行两个系统;其次,MRP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系统,它要进行大量的
数据处理,这是手工方式无法做到的。因此,新旧系统是无法并行的。
    试点的方法是大多数成功的用户在实施MRP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
过一系列步骤来验证MRP软件系统能正常地工作而用户人员也真正理解了MRP的基本
逻辑之后,再转换到MRP系统。
    试点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试点、模拟试点和现场试点。
    1.计算机试点:计算机试点的目的是确保软件能在计算机上正常运行,并且也
通过这种试点对软件作更多的了解。计算机试点的关键人员是系统人员和数据处理
人员。计算机试点一般使用虚拟的物料项目和虚拟的数据。
    2.模拟试点:这项试点在计算机试点之后进行。其主要工作是对用户的教育和
培训,让用户更多地了解软件,学习如何使用它来管理企业业务。在这个阶段上,
工作的重点从计算机转到了人。通过模拟试点使用户真正地了解系统。一般来说,
模拟试点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3.现场试点
    现场试点也就是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首次投入实际运行的时刻。其目标
是证明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能够正常运行。
    搞好现场试点应遵循以下准则:
    ①适当的规模。为了很好地测试人/机系统的运行情况,应选择足够多的物料
项目进行试点。但是又不能太多以至于难以驾驭。比较好的估计是使用200至600个
物料项目。
    ②恰当的产品。对于简单产品,如服装或化妆品,试点应当反映整个产品类中
所有物料项目的情况。对于具有一定复杂度的产品,如自行车或打字机,现场试点
则应针对一项产品。对于高复杂度的产品,如飞机或机械工具,现场试点则应针对
一个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现场试点可能对应于物料清单中的一个分支,或许是
一个标准组件的物料清单。
    ③包含尽可能多的物料类型。应当选择包括最终产品或最终项目、组件、自制
件、外购件和原材料在内的一个很好的物料项目的组合来进行现场试点。
    ④相对的独立性。现场试点中包含的公用件越少越好,既用在试点产品中又用
在其它产品中的物料项目不能很好地用来测试MRP。因为在这种情况下,MRP不能反
映对这些物料的全部需求。
    ⑤选用最好的计划员。现场试点的过程需要深入细致、精力集中的工作。因此
,如果企业中已经有了物料计划员,而且对某些产品及其相关物料做着计划工作,
则应选择最好的计划员所处理的产品来进行现场试点。
    在现场试点中要通过考察以下问题得到用户对系统的确认:①是否能预见缺料
的发生;②是否能产生正确的订单下达建议;③关于试点产品的主生产计划是否切
实可行;④能否自信地承诺客户订单。
    如果对以上问题都能给出肯定的回答,那么现场试点就达到了目的。否则表明
系统没有正常地工作,或用户对系统没有真正地理解,或二者兼而有之。在任何一
种情况下,都不要贸然进行系统的转换。首先应检修系统使其正常工作,或弥补教
育和培训的不足,或者以上两方面的工作都要做。在证明系统工作正常而且得到用
户确认之前,项目的实施不能超越现场试点的阶段。
    现场试点占用的时间以一个月左右为宜,如果制造周期长,也可以稍长一点。

    一旦现场试点获得成功,即系统运行得很好,用户掌握得很好,则可以着手把
其它的物料项目转换到MRP系统的控制之下。这种转换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
法是把所有其它物料项目一同转换到新系统;另一种方法是把其它物料项目分成几
组,每次转换一组。这种“分而治之”的方法往往是更可取的。因为它风险比较小
,整个过程便于控制,而且做起来也比较容易。 
   二、闭环MRP实施过程中的试点和转换 
    1.关于车间作业管理活动的试点和转换
    在此过程中,要验证各种规程、事务处理、软件以及人员的教育培训是否符合
要求。对车间作业管理进行试点的方法是选择适当的作业,而不是选择工作中心。
当这些经过选择的作业通过各个工作中心时,很容易检查出工作中心的基础数据是
否可靠。
    经过试点已经证实规程、事务处理、软件以及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达到了要求,
则可进行系统的转换:①将车间状态数据装入计算机;②开始运行车间作业管理系
统并使用派工单;③开始运行能力需求计划;④开始生成投入产出报告,确定偏差
允许范围和校正原则。
    2.采购活动的试点和转换
    ①选择一个供应较多物料的供应商进行采购计划法的试点。通过试点,既验证
系统的运行情况,也验证买卖双方的人员的理解程度,为进一步调整系统和进行教
育培训提供依据。
    ②对主要供应商进行转换。每个企业都有一些主要供应商。一般来说,这些供
应商大约占全部供应商的20%,但他们所提供的物料占全部采购物料的80%。应首先
对这些主要的供应商实行采购计划法。
    ③对其余的供应商进行转换。当主要供应商已经执行采购计划法时,便可以着
手对其余的供应商进行转换。目标是对所有的供应商都执行采购计划法,这大约需
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 
   三、MRPⅡ实施过程中的并行和转换 
    这是实施MRPⅡ系统的第三阶段,其任务是实现财务管理和生产管理的集成。

    在对财务计划和控制功能进行转换之前,采用新系统和原有系统并行的方法。
在运行原有系统的同时,开始运行MRPⅡ的财务管理程序,并将运行结果与原有系
统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确保新系统输出的数据正确可靠。经过几个月的并行运转
,多数企业可以放心地停止原有系统的运行。  

--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尺,
                                   无欲则刚。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24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2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