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wm (雪碧), 信区: Management
标  题: 第六讲:以迂为直──战略手段、方法与途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12日10:41:1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孙子曰: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
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
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1、形、势、节
  不可胜之形: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是故胜兵先
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兵法
: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
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
形也。
  孙子所讲的形,是指运动的物质。也即运动的能量。
  势与节: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
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在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
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
势也。
2、奇与正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
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
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
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企业界常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多,人多我转。"的经营诀窍,其核心
就是"出奇制胜"。作为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最忌讳的就是步人后尘。齐白石有句名
言"象我者死!"告戒他人,不要仿效,要不断创新!
3、通九变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
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
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候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企业的经营要"合情合理,随机应变。"中国著名管理学家陈炳富教授如是说:"管理
无定法,须合情合理。"
4、 诡道与相敌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视之不能,用而视之不用,近而视之远,远而视之
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
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诡道"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用兵作战必须用"非常手段"、"奇异多变"
的方法,才有可能取胜。
  王建荣(台湾)说:"孙子全部作战之思维,是以"奇袭"为经,以"诡道"为纬而编织
成的。"奇和跪的思想贯穿孙子全书之中。今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者,几乎都
是依靠以奇取胜的。如独具特色的新产品、奇特的新工艺、奇特的营销策略。
  以迂为直,不仅是战略途径,更重要的是战略思想。以迂为直的战略思想,不仅可
以指导企业的战略管理,而且可以指导个人的发展。 英国军事战略家利得尔·哈特(L
.Hart)在《间接路线战略》中说:"从战略上说,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往往是达到目的
的最短的路线。"
  企业经营中如近器效益与长远利益问题、薄利多销和近期高价问题,企业的技术创
新战略途径选择(引进──跳跃、反求工程、推动──跨越、产学研合作等;通过引进
而迅速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继承-引进-创新-整合,实现技术的积累与发展。)。
  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所有的竞争,都是时间的竞争!
案例(一) [ 断腿之谜 ]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和黄盖合谋演出了一场拍案叫绝的"苦肉计"。而在很早以前
,曾有着这样的故事,日本人想开一个啤酒厂时,丹麦啤酒酿造技术是世界第一流的。
但那时的啤酒厂的保密程度很高,不许随便参观。当时日本去了一个大老板,转了三天
也没有办法走进啤酒厂。后来,他看到该厂每天早晚有一辆黑色的小轿车进出,当他得
知车上坐的是啤酒厂的老板时,突然想出了一条苦肉计。一天,那辆载着啤酒厂老板的
小轿车开除来时,他故意突然迎面朝小轿车快步走去,结果被车所撞,并压断一条腿。
他被送进了医院,啤酒厂的老板问他以后怎么办,他说:"等我腿好了以后,就让我去你
的啤酒厂去当个看门的,混碗饭吃吧。"啤酒厂老板一听他不找麻烦,就满口答应了。后
来,这个日本人便当上了啤酒厂的门卫。
  经过3年的观察和琢磨,他对这家啤酒厂的设备、原料、工艺已了如指掌。掌握了这
些重要的技术情报后,他便扬长而去,回国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啤酒厂,抢占了日本的
啤酒市场,获得了高额利润。
案例(二) [ 一个值得思考的故事 ]
  美国I公司想开办一家天然高分子材料生产工厂,但该公司对者一领域毫不了解,通
过查询了解到我国G化工研究院有这方面成熟的工艺技术,并已形成产业化,而且技术水
平在国内外比较先进;I公司以购买技术或合作为名义,与G研究院取得了联系,在一次
、二次、三次的传真中,或得了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简单的工艺介绍和设备布置图
等;而后I公司又表现的非常积极和真诚,前来中国的G研究院洽谈合作事宜。在草签了
意向协议后,又提出要参观工厂生产线的要求,G研究院答应了公司提出的要求,派工程
师带领I公司的人员参观了工厂生产线,I公司又以留念的名义拍摄了很多照片。
  在愉快的气氛中,I公司的人员离开了研究院;此后,便缈无音信。尽管G研究院多
次发传真,但G公司毫无回音。……后来得到不十分真实的信息,I公司已在北美和越南
建起了工厂。
  运用"迂直之计"获得成功古今中外的案例与实例很多,留给大家来一起讨论。
问题:
1、 如何通过引进而迅速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并追赶先进。
2、 企业的"义"与利的关系?
3、 如何借助"风险资金"实现创业成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170.22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0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