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Pan (小萝卜), 信区: Management
标 题: 被神化了的数学(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9月28日10:57:3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人们在对待一个不熟悉的事物时往往容易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第一种态度就是竭力
贬低它。中国过去由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力量相对强大,权威们(既得利益集团)出于
对自身地位的担忧,就采取了这种态度。那时的西方经济学被认为是庸俗的经济学,是应
该批判的对象,而数学作为其分析方法则完全是为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被斥为是
掩盖西方经济学庸俗本质的一种工具。因而不去学习其技术细节。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
对西方经济学的介绍始终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层面,被其表面的诸多流派所迷惑,阻碍了我
们对西方经济学本质思想的吸收利用,使大学的经济学系成了一个缺乏自身明确方向的专
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方面也有所转变,庸
俗的提法已很少出现,而对数学则采取了一种折衷的态度,既承认它是一种有用的分析手
段,但也反对将其过分抬高,要看到他庸俗的本质。总之数学只是一种需要时可以加以利用
的手段而已(不懂得真正去爱,又怎能真正得心应手?)。一般来说,中庸之道总是没错
的。但对中国这个在经济学方面长期缺乏严密逻辑传统的国家来说,一定程度的校枉过正应
该是必要的,现在在青年学子中间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数理化愿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
于更牢固地确立经济学学科地位的需要。
但文理分科的后果并不是能马上消除的,旧有的教学体系也不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
的。现在中国经济系的学生多数都缺乏足够的数学训练,而在研究生阶段也不可能系统地开
设那些必要的数学课程,并且更重要的是,缺乏足够的能够教授数理经济学的教师队伍,
这就使得学生们显得无所适从。作为研究生,由于数学的限制,往往只能学习一些国外本
科生所用的中级教材,而一些经典的文献都难以阅读,于是第二种态度产生了,那就是对
数学的过分崇敬乃至畏惧。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被人为地夸大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25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5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