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axwell (Maxwell), 信区: SME
标  题: “联盟杯”机器人技术每日一贴--三只眼防爆炸机器人 有望服役上海机场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Mar 25 23:02:23 2006)

http://img.hc360.com/security/info/images/cyh200603231888.jpg
一个机器人非常从容地“奔”到爆炸物旁,迅速抓起并立即把它扔进一旁的防爆罐。几分
钟的时间内,一场危难消于无形。这一切并不是科幻片中的场景,而是上海正在研究的防
爆机器人。

  3月22日早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了解到,将来本市的此类机器人研究将
向大型化和集成化发展。单个机器人将集成消防和防爆等各种装备。

现有防爆机器人有三只“眼睛”

  据该所杨汝清教授介绍,目前已经开发出来的防爆机器人型号主要有“Super-D1”和
“Su-per-D2”。


  从外形看,“Super-D1”更像一台装着六只轮子的小车。底盘下四个轮子负责前进和
转向。而前端高出平面的两个轮子则负责爬坡。在底盘的前部便是这个机器人的核心部位
———机械手。虽然只有一只手,但这位“独臂大侠”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通过工
程师的遥控,这只机械手可以进行伸缩、弯曲和转动。


  据杨汝清教授介绍,“防爆专家”一共拥有三只“眼睛”,以确保其能够眼观六路。
这三只眼睛其实是三个低光CCD摄像头。第一只“眼睛”为操作摄像头,安装固定于手臂的
前端,用于调节手臂的倾斜角度。第二只“眼睛”为监视摄像头,可以进行六倍变焦。而
第三只“眼睛”则有些“色盲”,只能辨别黑白模式,安装在底盘上,用于驱动机器人前
进时候的观测。

  据了解,“Super-D1”机器人的长、宽、高约为170厘米、70厘米和120厘米,重200公
斤。其移动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40米,可以爬上倾斜角40度以下的楼梯和坡度。

  在销毁爆炸物方面,“Su-per-D1”可以选择在手臂上安装爆炸物销毁器,实现远距
离控制销毁爆炸物;也可以选配带有简易机械手的挂车式防爆筒,在工程师的远距离控制
下取、放爆炸物,使防爆筒使用更为安全。如果要进行远距离运送危险品的任务,“Supe
r-D1”可以在它的前摆上安装一只铲斗,因为用铲斗比机器人手抓危险品运送更安全,且
可铲起30公斤重的物品。据介绍,“Super-D2”其实就是“Super-D1”的升级版,在原有
基础上做了一些小改进,主要是在爬坡的稳定性上得到了提高。而这两款防爆机器人将有
望被使用于机场等公众场所的危险物排除和危险品的运输。

  未来防爆机器人大型化集成化高智能

  据杨教授透露,目前正在研制的下一代机器人将更为“强壮”,体形相比现在将大得
多,并把各种装备集成到机器人身上。“个子长大了,力气也自然要增大。”据介绍,下
一代防爆机器人将安装上一个巨型手臂,而这个大手能够轻松举起20~30公斤的危险品。


  而集成化主要是反映在机器人的装备上,未来的防爆机器人将成为一个各种装备仪器
的安装平台,在消防时候便能用灭火器,拆弹时候能够拿出防爆罐……除了向大型化和集
成化发展以外,下一代的机器人还将拥有更高的智能,它的识别技术还将提升一个台阶。
作为“防爆专家”,它们必须能够准确识别出危险物品,因此X光等发射仪器也有望集成到
机器人的眼里。

  据杨教授透露,将来这些大的防爆机器人将负责在一些宽敞的环境中执行任务,而如
果碰到狭窄的场所,便需要派出它的“袖珍版”。这些小机器人的特点就是移动灵活,能
够轻松避开大多数障碍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危险品,将其收集或者销毁。遇到一
些突发情况时,大小机器人互相配合,各展所长,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危难消于无形。
 
  

--
http://eo.ucar.edu/skymath/Maxwell.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9.121.10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