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justtarzan (天秤的男人,拒绝优柔寡断), 信区: SME
标  题: 我的求职详细经历,共享一下经验与感想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Feb 15 18:52:00 2006)

    应斑竹要求,我将该帖从work版转到我们学院版上,目的只有一个:为以后找工作的同学提供一点点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11月16日下午    
      自从收到zita的短信开始,我就坐立不安了,先到楼下的寒风中走了一圈,又来到实验室强迫自己看Friends,还是不行.P&G开始下通知了,会不会有我呢?我的心要跳出来了! 
      1点08分,我的目光也许就那一刻游离在手机之外的事物上,那个我期盼了多时的铃声突然想起!022...天津地区的电话?激动的接起来,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南方人的声音:"我是John,是宝洁公司大中国区物流的副总监,你还记得我吗,我给你进行的第二轮面试,恭喜你,你被宝洁公司录用了......"剩下的话,也许没有记住,也许没有了意义,也许真的听不到了,只有喜悦和激动,但没有意外.我成功了!我找到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P&G! 
      在跟家里汇报喜讯之后,我又收到了Gerry的短信,他也成功了.之前我们说过,如果一个寝室有两个人被P&G录用,这就是P&G的神话,可是今天,神话成了现实.我迫不及待的买了一瓶红酒冲会宿舍,与Gerry熊抱了一下,然后把同时制造班级记录的Logan拉到宿舍,痛引一杯.电脑上放着电影<神话>的主题曲,高兴与激动,喜悦与幸福,是11月16日下午124的主题曲,而神话主题曲的结束,宣告着我求职之路的告终. 
      回顾我的猎职历程,先后经历了Autodesk, Panasonic, Lenovo, P&G四家公司的面试,也尝试了做实习生和正式应聘的不同要求,更体会了求职的艰辛与苦涩.我相信上天对我是公平的,我付出了很多,就应该得到回报;其他公司不给我机会,就肯定有大的机会等着我.从5月14日参加Autodesk的宣讲,到12月3日收到P&G的正式offer,一段漫长而又传奇的故事,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上天注定,也许,还要等待我的继续抒写.


(二)机会第一次出现    
      我的第一次求职经历可以追溯到5月14日,当时在考虑暑期如何安排实习的时候,Logan让我们注意BBS上的帖子,说Autodesk要来我们学校招实习生,是个好机会,让我们争取一下.本来对这东西不感冒的,但是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弄简历,于是乎,我也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来搀和一下热闹吧. 
      急匆匆的弄了一份简陋无比的中文简历,我的第一份简历就这么送到老聂那里了.但是中途碰到了gtlover,拿着一份当时看来非常漂亮非常完美的简历,我垂涎三尺,回去疯狂改了一下简历,不敢说改的多么好,但是至少和gtlover的一样完美了,然后在宣讲当天很有成就感的交给公司.想不到当时人太多,按个筛来不及,就由公司的Henry来给我们面试英语口语.我当初不知道哪来的动力,甚至可以说是冲动.因为我根本没怎么准备自我介绍,却抢着站起来用英文说了一下,而且感觉还不错.现在想想还真的后怕啊,不过Henry似乎感觉尚可,就把我叫到了前面,还记下了我的名字,让我老一顿感动.更重要的,让我增加了自己的信心,尤其对我这样一个英语一直不好的人. 
      回来之后,为了确保自己的简历被他们收到,我还给Jessica发了一封e-mail,同时把我的简历作为附件给了她.但是当Freemoon和Gerry都收到了网上测试通知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还是没有通过简历筛选这一关.他们要求实习期至少在4个月以上,但是我跟他们说只能那出2个月的时间,可能因为这个被pass了吧.Gerry把他收到的邮件告诉了我,劝我也做一份给他们寄过去.题目要求是用任何一种软件做一个电话听筒模型,并用英文写好制作过程及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心态还没调整好的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放手多日的3ds max又拿了出来,然后按照他们的要求完成了测试.心想反正自己没有通过初试,估计也不会有我吧,因此也不是太在意. 
      第二天中午去帮Keliandech托运行李,却在火车站收到两个021开头的未接来电.打回去一看,果然是Autodesk打来的,但是由于不知道找谁而放弃.幸好他们的Oboe再次call我,原来是通知我下午要进行电话面试,让我约个时间.我急匆匆的回到宿舍,Gerry也收到了通知,我们第一次击掌,到后来,击掌竟然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


(三)电话面试    
      约定下午四点,我在宿舍等待他们的电话,桌子上放了许多我查到的资料,也许有些不道德,但是也只好利用这点条件了,毕竟自己对软件开发不是很懂. 
      我的电话比Gerry的早响了10分钟,Oboe是我平生第一次面试的面试官,虽然这个是我到上海之后才知道的.回顾本次应聘Autodesk的全过程,这次电话面试竟然是问的最综合的一次.首先,他还是检查我的英语,虽然当时还没有问英语一般就是问自我介绍的意识,但是他似乎已经想到了这点,结果让我用英文介绍我做过的课题.我英文什么都没有准备,也不是太在乎这些,反正知道英文不好,就硬着头皮说吧.结结巴巴的,算是说完了10分钟的英语,而且勉强应付上他提问的几个关于课题的英文问题,还好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做的吧,说起来不用满世界瞎编. 
      随后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了,我这次报的是软件测试QA(Quality Assurance),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是关于软件的,如软件开发有哪些流程,哪个环节最重要,再就是问我懂什么语言,做过什么程序,写了多少行,多少人完成的等等;第二是关于我以前做过的课题,尤其是机械方面的,他很看中结果,看中应用;第三是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问如果我们遇到的话会怎么解决,包括解决突发事件,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关于这个职位的一些了解等等;最后,他还问了我一道智商题. 
      如果问题涉及到我自己做过的东西,那就实话实说了,反正也做过一些东西的,不怕他问.如果问题是我不曾涉及的,如软件开发流程等,我从网上查到了一些,就摆在桌子上现找现卖;(他和我约时间的时候,提到了面试内容,所以事先准备了一点)如果有的问题真就是不知道了,那就说不知道,然后说我觉得应该怎么处理,包括最后那个智商题,当时急了一脑袋汗也没想明白,不过他说不用太在意,就这么过去了. 
      到这里,也算有一次面试了,说一下我的体会吧:1).如果去外企的话,尤其是欧美的企业,英语一定要好,至少不能太差,日常英语还是要会的,自我介绍一定要背的很熟,口语可是靠这个撑面子的. 2).对自己以前做过项目和事情,一定要非常了解,尤其是几个拿的出手展现能力的事情,最好连英文都准备好.不光这次Autodesk公司,后面的P&G问事情更加刨根问底. 3).对申请的职位和该公司要有一定的了解,起码知道自己去了会做哪方面的事情,这样也就知道他们问问题的侧重点,至少技术类面试应该是这样的. 4).平时可以多注意一些面试题,并且多考虑考虑自己遇到这类问题会如何回答,因为这次我在电话前思考了好多时间呢,而且最后的IQ题还真把我给难住了,不过也别害怕,有的问题回答不上来也很正常,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好了,又不是神仙. 5).很重要的一点,头脑里要有几个问面试官的问题,因为几乎每次面试结束,他们都会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提前准备好,省得到时候手足无措. 
      我的面试结束后10分钟,Gerry也满头大汗的从屋里走了出来,估计过程和我的差不多.我们交换了一下经验和意见,不过还是稍微兴奋了一下,因为全学校能得到电话面试的似乎也不多.想不到在晚饭的时候,我就收到了Oboe的电话,通知我去上海参加site interview.我兴奋的没吃晚饭跑回宿舍,再次和Gerry击掌,因为他也接到了电话.第二天,Freemoon和Yanfei也接到了通知,我们四个得到了免费去上海参加终面的机会.就这样,5月29日中午,我们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开始了我们的Autodesk之行.


(四)上海之旅    
      列车准时在我们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抵达上海车站,由于事先早有安排,车辆和宾馆也很快解决.我们得以在同济大学安顿下,并且遇第二天早晨果断解决了临时遇到的一点小问题.8点55分,我们于约定的面试时间前5分钟赶到了百腾大厦的Autodesk公司.根据公司的安排,我们将进行6轮面试,而且我们四个人分开进行. 
      他们的Lisa(公司的引导员)首先带我到一个单间,似乎是一个经理的办公室.他们测试的是我的IQ,不用想,肯定出一些奇怪的智商题做,事实也的确如此.他有一本厚厚的题集,从中随便找几道题目,给我笔和纸,让我给他答案.开始我很紧张,满头是汗,后来在他的减压下也慢慢习惯了.题目包括了推理,判断,计算,做图等等,说实话,这种面试也不好准备,主要看你的智商高低了.如果平时喜欢做一些智力测试的话,也许有些帮忙吧.他给出了7道题目,我一道一道的跟他说,最后只有一道没想明白,大约40分钟,第一轮结束. 
      我们四个有先有后的从不同的屋里出来,可怜楚楚的互相看一眼,看样子都被郁闷的够戗,到后来才知道有的真是被郁闷坏了.刚喝口水喘了口气,Lisa又带我到了另外一见小会议室,这次面试我的是Oboe和另外一个小伙子,主要内容是关于QA的.但是他们似乎没问什么新的问题,因为我的电话面试就是Oboe做的,他只是在那个基础上,让我画了几张机械图,顺便看一下我的机械功底.说实话,这一关没有给我什么大的压力,老的问题老的答案,至少让我没出这么多汗. 
      我的第三关就不是这么好过了,当道的是我要报的部门的老板Wang,一看就是老板的派头,给我一种上司给我训话的感觉.更郁闷的是,这一轮竟然是全英文进行的,我那个郁闷啊,别扭啊,真不知道是怎么熬完的.不过唯一庆幸的是,他对我们还是比较nice的,而且问的问题也不是太偏.主要问我的专业,成绩,以及做过的项目和实习时间.不过有个问题问的我有点郁闷:你们班你最崇拜(admire)谁?而且用英文回答,又是一头汗,急了眼还冒出几个汉语词汇.后来一问别人,他就是考察你的日常英语的应用,以及对周围人的看法和了解,或者讲述你以前的故事,有点像后面P&G的面试. 
      从Wang办公室出来,赶紧喝了几口水,以为郁闷时刻该过去了吧,谁知道下面是压力面试.Jessica,让我们四个人难忘的痛.这一轮竟然是专门考察英语的,一进门她就给我张纸,上面的题目是:你一进门,发现灯打不开,请你用英文写出你是如何检查哪里出故障的.等我忙完了这篇小作文,她有让我用英文描述我是如何教妈妈用电脑的,我一边说,一边流汗;她一边听,一边皱眉,最后忍无可忍把面巾纸给我一张,我感动的五体投地.等到用英文折磨完我之后,又问我的优点和缺点,当时也没准备,也不知道怎么说,就很实在的说出了我的缺点,后来想把自己扁一顿.可能把郁闷大了,也彻底迷糊了,我肯定死在在Jessica的魔掌之下.
      带着奄奄一息的身体,我的灵魂操纵我的嘴巴,吃下了一盒公司顶的午饭,再次感动的同时,身体恢复了知觉,开始接受下午的挑战.第五轮又是关于QA的,虽然换了一个小伙子问我,但是问题也不差太多,而且这次面试管更加nice一些吧,压力也不是很大,基本上属于"合作愉快". 
      终于熬到最后一轮了,当Lisa说要测试我的C++时,我的表情已经告诉她结果了.她说只是想看一下我们的C++功底,答不上来没关系.她说没关系,我心里可不是这么回事呢.虽然这次面我的小伙子也比较nice一些,但是这无数个不知道,无数个想当然和他无数个无奈的提示的表情,让这次面试最终演变成为一堂以这位老师教我这位学生为主题的C++补习课.再次满头大汗的出来,把午饭补充的能量全部耗光,再次可怜楚楚的看着兄弟们...... 
      Lisa对我们说,你们今天的面试结束了.我好歹松一口气,脱着疲惫的身躯,离开了我的第一个面试地点----Autodesk公司,第二天,我们离开了上海,结束了我的第一次面试,结束了我的上海之旅.


(五)大使的总结    
      带着一丁点的幻想,我在南京玩了两天后,回到了学校.几天之后,Gerry收到了Autodesk的通知,让他去上班,可惜他导师不放行,没能成全他和公司的美意.而我呢,一直没 
息,感觉有些失落.不过回顾一下我的Autodesk面试全经过,自己的确在很多地方需要总结,因为有些问题答的太傻了. 
      就在我们为Autodesk的internship奔波忙碌的时候,班长Logan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GE campus ambassador的职位.在freemoon的建议之下,我们班召开假期求职总结班会,由我们几个谈一下这段时间自己的感受,也算是为同学提供一点点经验. 
      由于Gerry当时在热恋,我和freemoon就代表他说了一下我们的求职经过,因为大致环节都差不多,正如我前面写的那样.本来以为这次班会是我给别人介绍失败教训的,但是GE大使的总结却让我受益颇深,如果让我找出在求职之路上最需要感谢的人或事,那他的总结会仅次于我们找工作小组的cooperation了.我不可能完全记得他说的全部,但有些东西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时申请了GE的形象大使之后,我准备了三天,把自己想到的东西都准备了.面试当天,他们根本不给我时间准备,打电话就说半个小时之后在什么地方面试......面试的过程全部是英文的,如果他问的问题你没听清楚,你只能问一次Pardon?他会再重复一边,但是如果你再听不懂的话,他们就会认为你英文不好了,因为面试的都是外国人......我当时准备的很好,他们的问题也是连环问的.比如说,他们很看中我对他们公司的了解,就问我GE文化中的四个E,我答出来Energy,Energize,Edge,Executive,然后他就立刻让我举一个例子,说明我的Energize,这个我也准备了,然后他又在我举的例子中找出一个地方,再细问......他们很看中你对他们公司的了解,我说我读过Jack Welch的自传...... 
      其实印象中就四个字:充分准备!这四个字,一直影响我的求职之路,也最后引导我成功.反思自己的Autodesk之行,最大失败之处就是准备太不充分了.事情可以是自己做,为人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事实更不怕摆出来,可是,如何告诉面试官呢,如何应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呢?同样的答案,不同的说法效果完全不同;同样的问题,早有准备的永远强过现想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次班会,让我印象深刻;大使的总结,让我体会颇深.求职之路,漫漫其修远,吾只能上下求所.运气总是钟爱有准备的人!


(六)模拟面试   
      Autodesk求职结束之后,我得到了一段不太需要考虑找工作的时间,但是我并没有把找工作的心放下.为了让秋季战役中的我有更多更好的求职资本,我先拿下了驾驶执照,又组织了哈尔滨国际车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为大庆清源水处理公司做了一个项目.经过一个忙碌的暑假,我在找工作和开题之前为自己留下了更多可以利用的东西. 
      转眼间到了9月份,又到了chinahr开始公布新的消息的时候,又到了bbs的work版人气上升的时候.我从BBS上的精华版里面,查到了很多对求职有帮助的信息,比如说如何写简历和自荐信,如何面试,如何着装,如何回答各种问题等等,以及一些公司的资料和同学的面经.为了不犯在上海同样的错误,我甚至专门写了二十页的Autodesk面试总结,为后面该做的工作都列好了计划.同时,我又拿出了那份简历,确切的说,一份土的掉渣的原始简历,把我后面做的东西添了一点,又参考了一下别人的模板......如果让我自己准备找工作,也就这么多了,至少不会有大的飞跃了. 
      一般同学找工作都喜欢单干,也许不好意思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东西,也许不想让别人学到自己的精华,至少我知道的与别人合作一起找工作的人是不多的.说实话,我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从来没想过让别人跟我一起找工作,尽管Logan在上次的总结班会上就提出过这样的思想,但是实际做到的恐怕就只有我们小组了.当我和Gerry都把简历做好了之后,他主动的把他简历给我看,我也把我的给他,互相参考一下,也互相挑一下毛病.刚开始,我们还是觉得都不错的,可能风格不同,背景不同吧.我们提出来自己的意见,然后各自回去改自己的简历,再给对方看.一个看似很无聊的过程,一个在外人看来只有小孩子才能玩出来的游戏,就在我们两个舍友之间进行起来.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们两个都把自己的简历改了几遍之后,都充满信心的让对方挑毛病,找不足,结果,我们自以为很完美的简历,拿回来时都是千疮百孔,面目全非,打死我们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简历上还有这么多可以改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的确是可以改的.这是个事实,也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所永远无法想象的事,自己的眼睛是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的,而别人的意见则是最最宝贵的东西. 
      在把简历互相修改之后,我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模拟面试,我们小组的最大特色就这样推出了.最开始,我们只是讨论,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你会如何回答.后来,我们决定进行实战演练,毕竟两个人都参加过Autodesk的面试,也都看了一些资料,因此能问出几个问题.忘记了具体日期,只记得那天晚上的第一次模拟面试是这么激动! 
      晚上,我们早早的从实验室回来,每个人手中有两张纸,一张用于陈列自己的面试题目,一张用于记录对方的面试情况.面试地点在我宿舍,被面的人要着装整齐,把手机关机,到门外等候.这是一些细节,也是一些至少在模拟面试中完全不必要的事情,但是我们为了完全模拟当时的面试气氛,必须做到这一点.Gerry先做面试官,我在门外等候的时候,心里很紧张,真的,尽管里面做的是我哥们,但是我还是很担心,我总感觉里面的人能决定我是否得到这份工作.后来我敲门,进去跟他握手,坐在他指定的位置,回答他提出的一个个问题,也很紧张,脑袋上直冒汗.其实,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完全模拟面试的气氛.除此之外,我对他提出的有些问题感到有点心虚,因为自己没有太准备好.Gerry一边问,一边在纸上记,看的出这个第一次做面试官的也多少有点紧张.半小时之后,我的审讯终于结束,他让我提问他几个问题,然后站起来握手,离开,关门.到此,我的第一次模拟面试才算结束.随后,我做面试官,他从进门到出门的全过程,如前的进行了一边,我也感到有些紧张,并且把我以为他做的不好的地方都记录了下来.第一次模拟面试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大出一口气,互相击掌,感觉,刚从一家公司面试归来......


(七)团队协作   
      我和Gerry互相交换了自己的记录,我们看着毛骨悚然,原来自己在面试时有这么多错误:坐姿不对,眼神不对,小动作太多,有时说话罗嗦...这个问题回答的不好,不应该说的这么实在;那个问题可以说的更好一点...这种效果,只有模拟面试能达到了,因为通常的面试结束后,我们只知道通过还是没通过,面试官是不可能告诉你今天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的. 
      其实,最早想到模拟面试的还有一个人,William,他和Gerry是好兄弟,本来打算和Gerry尝试一下的.由于我和Gerry已经测试过了,效果非常好,因此我们决定把他也拉上.这样,每次可以两个人面一个,效果更好,考察更全面,意见和建议也就更多了.逐渐的,我们提出了成立找工作小组的计划,创始人为我,Gerry,William,再加上后来加入的Zita,四大常委凑齐,找工作小组正式成立! 
      这是一个看似小孩子玩家家酒的组织,一个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幼稚做法,每当想到别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时候,我们只能让他们笑话去,我们需要的只有最后的成功,中间做什么都无所谓.我们小组的权利和义务包括:1)互相对简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2)一起模拟面试,学习他人的优点,帮助他人发现面试时的缺点;3)共享自己的得到的任何消息,共享自己查到的一切资料,只要自己知道的东西,就是小组知道的东西;4)互相帮助,当有成员需要面试某家公司时,其他人围绕该公司内容为他面试;5)吸收其他成员,让成功的同学来为我们提供他们的经验. 
      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我们三个创始人都是一个学院的,但是性格却相差很多.William是一个Aggressive的人,做事喜欢坚持自己的想法和主张,而且说话比较快,但是似乎缺乏必要的耐心和仔细;Gerry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人,但是究竟是偏重于aggressive还是nice,要根据心情和状态来定;我是一个比较细心的人,也比较温柔和蔼,但是喜欢把事情考虑的比较复杂,不如他们果断,这也是我的"缺点".后面加入的Zita也有自己的特点,经历比较丰富,而且是主持人出身,给人一种HR的亲和力.四个不同特点的人组成的团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全面的考虑问题,也更容易发现问题.找工作小组的成立,是我成功猎职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和那些有成绩有经验的人相比,欠缺了很多东西,凭个人的力量,我们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但是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我们才能弥补一些不足.就像Gerry在面经中说的: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 
      就这样,我们的求职之路正式起航.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了找工作的环节.


(八)宣讲会    
      接下来的日子,我在修改简历,网投,招聘会,模拟面试和实验室之间忙碌,开始关注work版,开始搜集一切可以搜集的信息,开始打探招聘会的时间.渐渐的,实验室那边实在顾不上了,我也辞去了能辞掉的学生工作,安心找工作了. 
      抛开我们小组的模拟面试和修改简历不提,我在招聘会的间歇,就是忙着网投简历了.其实,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失误之处,或者说是我们小组的最大失误之一.因为投递简历往往都是用纸质简历的,我们都把经历放在如何完善我们的简历上了,而且我们的简历做的的确不错,但是大多数公司今年改了政策,大多使用网上投递简历的方法,而且大部分都是自带简历模板,主要通过chinahr,51job等网站来收集我们的简历.这一点上,看似很简单,因为你只需要按照他的要求填写就是了,但是从后面的过程来看,我们忽视了这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同样的格式,不同的写法完全可能出现不同的效果,而且简历往往是通过计算机筛选,如果不好好研究的话,很容易被他们的机器把你刷掉.而且,许多企业对成绩要求比较高,而我的成绩只是average,这也可能直接把机器pass.我们小组的四个人,在网投上一点便宜都没沾到,尽管三个进了P&G,但是P&G和GE,Panasonic等公司是自己的网站上粘贴简历的,我们才得以逃过机选那一劫. 
      除了投递简历之外,参加宣讲会也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公司只是宣讲,而不收简历.但是公司宣讲是介绍公司的情况,公司的文化,公司的价值观等内容,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但是如果仔细品位的话,有可能从中获得很多有效的信息.因为公司招的人是要符合他们的价值观,认同公司的文化并对公司有一定的了解,这些完全可能从面试中得到体现.因此,最初我们三个一起参加宣讲会时,Gerry总是带着mp3去录音,而我和William手中的笔也是在不停的记录,尤其对于那些我们特别想去的大公司,如P&G,GE,Unilever等.后来,我们的劳动没有白费,尤其在P&G的面试期间,我们仔细研究了宣讲会的内容,并且把一部分提给面试官听,让他们大为感动,也就给我们加了不少印象分. 
      我们开始主攻目标是GE,但是想不到他们不给我们机会,我还错过了霸王面,因此就把目标转移到P&G上了.P&G在投递简历时就遇到了非常大的麻烦,因为投递结束后要做公司网上给的性格测试题.一共12页,全英文的,六七十道题目,我花了两个小时才做完,累的够戗.想不到这个性格测试题却刷掉了一大半人,许多同学都因为这一关没有通过而错过P&G.我很幸运的通过了这一关,并接到公司的电话,邀请我参加14日晚在香格里拉大酒店进行的P&G的宣讲会. 
      五百多人的宴会厅座无虚席,P&G的宣传片让我这个当时还不了解公司的人对其有了一个非常好的第一印象.CBD部门的三级经理Jack Wang首先对公司的大致情况做了一下介绍,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系列我所不知道的荣誉和奖项.他们的宣传工作做的非常好,至少给我的印象远远好于前一天开宣讲会的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Unilever.随后,PS部门的三级经理Albert Fang让我们了解PS部门的工作和职责,由于今年只有PS和CBD两个部门在哈尔滨地区招聘,考虑到性格等方面的因素,我决定要报PS部门,即产品供应部,包括工程,制造,采购,服务等职责.我们三个手上不停的忙着,笔记上一页一页的翻过去,留下了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资料.


(九)讨厌的日本人    
      P&G宣讲会结束后一个星期,我迎来了我求职之路上的第一次笔试:P&G的PST测试,也就是解难测试.如果通过了这一关,将在第二天参加英语托业考试(国际商务英语测试).确切的说,两轮笔试难度都不大,但是题量都不小.由于自己英语不是太好,而且托业考试刷的人挺多的,我就找了三套模拟题练了一下,起码知道考些什么东西,心中有数,而且这三套题感觉做的还不错,也算是给自己增加了一点点自信. 
      10月23日上午,我们来到二区主楼,这个让我通过CET-6的福地,参加PST测试.题目果然不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图表和数据分析题,让你比较几个月不同工厂的收入情况;一部分是文字阅读题,让你理解文章里面某些词代表什么意思.一共50道题,考试时间65分钟.由于题目都比较简单,只是计算量比较大,因此需要你果断的判断出答案,而不要检查对错,立刻投入到下一道题目.在我看来,这部分测试淘汰的人,要么是对自己信心不足犹豫不决的,要么是一些看到数字就发晕的文科生.关于PST测试的文章和面经很多,在此我就不多说了.我当时提前10分钟完成的,看看周围还算比较快的了.Gerry那个疯子以没带表为理由,竟然半个小时就做完了,我完成的时候人家已经检查了两边爬起来跑了.PST测试结束之后,又发给我们三道题目,用英文回答,这次是分别举一个例子,说明你是如何领导一个团队的,你是如何克服一个困难的,你是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而完成一个任务的.前两道题目我都是事先准备的,第三道题也现想现卖了,还好在指定时间完成了考试.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道题目不是用来选人的,而是面试时用到的,因此这次测试刷人的还是PST部分. 
      经过半天焦虑的等待,宝洁大使终于在晚上帖出了通过PST的名单,我也很自然的榜上有名.不过第二天的托业考试的确让我遇到了点麻烦.由于托业是由听力和阅读两部分组成,(在此也不详细说明托业的情况了)平时自己练的时候,是靠mp3放音,效果还不错.而考试的时候,他们用的是多媒体教室的大喇叭,而且到了我这里还有重音,感觉什么都听不明白,完全靠感觉做完的听力部分.幸好阅读部分做的还可以,估计听力也蒙的不错,最后还是战战兢兢的通过了托业考试这一关. 
      在准备即将到来的P&G一面的过程中,我收到了Panasonic的面试通知,本来和P&G的一面冲突,考虑到事情的轻重缓急,我把Panasonic的面试提前了一天.我着西装到了万达假日酒店,这家公司是松下电器大连软件公司,由于我投了几家Panasonic的公司,这次我也有点迷糊,不过既然他们让我来面试,我就尽力争取.一下电梯,接待人员让我做半个小时的笔试题.题目不难,一部分数列,最难的也就三层嵌套;一部分数学应用题,也就初中难度.不过题量也挺大,我最后竟然没做完.这时候有个日本女人过来叫我,要和我聊天,其实也是面试.不过她不懂汉语,我们只能用英语交流.她问我的家庭,爱好,对Panasonic的了解,我们今年的就业情况等等.尽管我的英语不好,但是在她面前我还是找到了足够的自信,因为她的英语说的一点也不好,我就跟她聊了一会.最终,我很自信的等待最后的面试. 
      让我想不到的是,最后面我的三个日本人给我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也让我对松下电器甚至日资企业的印象分大减.在翻译让我做完英文自我介绍之后,他们就抓住一个问题不放:你怎么是学机械电子的,我们想要搞软件和计算机的,而且是成手.无论我如何辩解,他们总是抓住这个问题不放,摆明了就是一句话:专业不对口,我们不要你.我当时非常愤怒,因为他们也不问我专业方面的知识,在我看来,如果他们不想要我的话,只需要问几个专业点的问题就能让我知难而退,我也无话可说.可是他们仅仅从我的简历中就看出我专业不对口,就认定我不合适.更让我生气的是,他们似乎让我来面试之前没有审过我的简历,因为上面明明写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既然我专业不对口,你们为什么让我来面试呢,还耽误了我准备P&G面试的时间.我憋着一肚子火跟这三个日本人磨完,知道他们说"时间到"了而让我离开. 
      讨厌的日本人,即使松下电器请我来,我也不会来的.尽管自己能力不够,我被其他面试刷掉,我都无怨无悔,但是被Panasonic以这种形式拒掉,让我实在感到不爽!


(十)一面带给我自信    
      由于P&G的一面安排在了Panasonic的后一天,我回来之后扔下西装继续准备这次重要的面试.William在我们前一天结束了P&G的一面,但是他遇到的问题并不是面经上经常提到的P&G的问题,而是从解决问题和遇到困难的角度问了他三个问题.我们之前的准备,都是按照公司传统的八道问题准备的,同时也是围绕着公司的价值观来进行,然而对如何解决困难并进行选择等问题上没有想太多,这也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不管怎样,面试第二天就要来了,所以我们也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准备了,目标只有一个:把平时模拟面试的水平发挥出来.匆匆的再看了一眼准备的材料,我们等待第二天的来临. 
      第二天上午,我又从Logan那里得到面经,毕竟他和我们是一个部门,后来才发现,他和我还是一个面试官,所以去他那里取经是找对人了.他说他的问题主要是PST测试完,附加的三个问题,而且有英文的,但是都不是很偏,让我好好看一下那三道题目.其实,就是这三道题目,往年和今年的也不一样,因此我就要充分准备了.从面经上看到,往年的三道题是: 
     1. Give an example of a time when you were leading and influencing the direction of a project or task.   
    2. Describe a situation when you faced a difficult problem and how you solved it.   
    3. Give an example of a time when you were able to come up with new ideas that were key to the success of some activity or project. 
      三道题目从领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上分别对面试者进行考察,然而今年的第三道题目换成了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完成任务,(原题我不记得了)当时还让我想了半天才写出来,而且我感觉举的例子不是太好.幸好我在以前三道题目上有比较好的例子,而且准备比较充分,所以他问到这些东西我也有话可说. 
      很快,到了香格里拉,到了我面试的时间.经过之前在外面的等待,那份紧张已经过去,当鲍薇师姐喊我进去的时候,紧张没有了.而当看到我的面试官是个小帅哥的时候,我还觉得有点兴奋,他叫Alex.然后他让我做自我介绍,并说用汉语就可以.我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他听着很认真,而且不听的点头应和我的话,这让我感觉很舒服,也体会到P&G的面试官的nice果然名不虚传. 
      随后,他开始问我,让我举一个例子,说明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事先有所准备,我把我组织的活动中的一个处理突发事件的例子讲给他听,并且在例子中重点突出自己的冷静思考和果断处理,以及事情的缘由和结果.此时,P&G面试特色在Alex身上开始体现:刨根问底.他随时打断我的话,具体了解当时的细节,如那些人参与进来,你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你提到的组织是什么性质的,做什么的等等,把你的思路拉到很远很远,然后说:继续说吧.这样一来,你根本不可能撒谎,否则一眼就能看穿的,而且你的思路必须很清晰,否则很可能会忘记自己刚才说到什么地方了.还好,解决问题的例子是我实现经过充分准备的,不怕他这么问.随后,他又问我一个体现领导能力的例子,与上一道问题一样,我很顺利的回答了他的所有问题. 
      Alex似乎对我的回答比较满意,他一直挂着笑容,此时他似乎有结束本次面试的意思.但是他又想到了什么,要问我个英文问题:举一个例子,说明我遇到一个两难的选择时,是如何做出选择和判断的.这个问题我从来没准备,也没在面经上看到过,当时有点蒙.我让他给我点时间考虑,后来我想了一个和我保研有关系的例子,由于遇到的文字部分都比较简单,我说英文的过程中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障碍,还惹的Alex不停的笑,这让我更加有自信了.最后,他似乎没有和我说中文的意思了,又让我用英文问他一个问题,然后给我回答.我们就在英文的交流中结束了这次面试,临走前我握着他的手说:I really want to see you again.他笑了,也没说什么.但是我觉得,这次面试始终都是按照我的准备进行的,即使那道没有准备过的英文问题,我自己也没觉得有大的漏洞. 
      走出我们面试的屋子,我与在大厅等待面试的Gerry击掌,在祝他成功的同时对他说:我能进入二面!确实,我的一面很成功,也带给我自信.


(十一)仅仅联想了一下    
      两天之后,P&G一面通过的名单下来了,我和Gerry都顺利通过,能够参加最后的终面了.而William有点可惜了,也许P&G不是太适合他吧,相信他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的.在一面的前后,我们找工作小组的第四个常委Zita加入,开始每晚与我们合练面试.小组成员凑齐,William也在继续准备其他面试的同时,帮助我们准备P&G的终面. 
      由于P&G招聘战线比较长,因此中间的时间我们可以准备其他单位的招聘,而给我机会的仅仅只有联想Lenovo,这是我参与面试的唯一一家中国企业,之前也在网上投了简历的,为了双保险起见,我放弃了台积电的笔试而去参加联想的宣讲会,并在会上投了一份纸质的简历.晚上,我接到了联想的笔试通知,第二天上午就进行考试.后来才发现,使我获得这次机会的仍然不是网投的简历,而是我在现场投的那份经过无数次修改的简历,因为我一起投的几个人都获得了机会,而且号码都是挨着的.这既说明我的纸质简历做的非常成功,同时,我的网投继续失败. 
      第二天的笔试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没有任何技术性质的东西,反倒是更想P&G的PST测试,一上来是几道测智商的图形题,这部分还让我有点发晕.后面有逻辑判断题,数学计算题,简单应用题以及阅读理解题,可以说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难度也不大,但是题量却非常大.吸取了Panasonic的教训,我用最快的速度把题目弄完,也只是时间刚刚正好.同样,还有很多同学都没做完.然后是考察英语的环节,由于Lenovo收购了IBM的PC部分,总部也搬到了美国,因此他们对英语要求也还是挺高的.这次测试是写一篇200字的英文作文,谈你对限制私家车的理解.我当时理解错了题目,感觉写的乱七八糟的,出门和别人聊了一会,还被William郁闷了一下. 
      不过联想还是给了我面试的机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解难测试部分做的不错的原因.这次面试是小组讨论的形式,首先考察英语口语,然后考察团队协作能力.我和Logan分在了一组,一共11人.我第一个用英文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让我选个数字,就是抽签看问到什么问题.我选了8,问题是我是喜欢一个人看电影还是和朋友一起看电影,开始没想到是自我介绍之后立刻问问题,也没想到问题也是英文的,我还麻烦他又说了一遍.不过这个问题属于日常性质,也没遇到太大的麻烦,几句话就回答完了.在其他人介绍和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为了防止后面的程序和前面的问题有关系,我还把每个人的问题和答案都记录了下来.然而后面的测试是考察团队协作的,我们的题目是:桌子上有纸,胶布,回型针和剪刀,让我们这个小组设计一个松花江大桥,20分钟之后,桥上要能放上东西而不倒塌.之后就看到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他们的声音给盖住了.这时候我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由于我报的职务是项目管理经理,要负责统筹规划并控制进度的,因此这种时候我必须表现的积极一点.但是当时我却选择了发挥我细心的优点,来给大家查缺补漏,因此我没有起到领导的作用,尽管后面做的工作也不少,但这个错误让我对去联想工作仅仅成了一种联想.Logan表现的比较积极,帮着我们计算时间,并让我们在遇到分歧的时候投票表决,还有一个小子也挺主动的,最后把总结发言的机会抢走了. 
      我在这轮的表现太不够抢眼和积极了,可能因为我们小组没有练过招聘过程中的小组讨论环节,自己也没有经历过这种场合,有些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次也是跟他们好好学习了一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练习小组讨论的计划也一直没有实施,而联想也再没给过我通知和电话.去联想工作?呵呵,仅仅联想了一下.


(十二)备战宝洁    
      对联想死了心倒没什么,然而一连N天没有一个单位给我机会却实在让我心急如焚.尽管华为和中兴等企业我不是太想去,但是他们连个面试或者笔试的机会也没给我,实在有点让我郁闷,为什么我报的部门偏偏都是今年不在哈尔滨招人的呢.看着大家整天在各个大企业之间穿梭,再瞧瞧自己只能做观众,无奈的自嘲一下:看来老天是让我专心备战P&G的面试了. 
      我真庆幸我们成立了找工作小组,资源共享的优点在此发挥到极至.一面前,William从一个很不引人注目的网站找了一个关于P&G招聘的flash讲座,尽管后面一半没有看到,但是前面的部分已经把P&G的选人标准研究的比较透彻了.一面之前,我只是看了一边,这次真的重视了起来,因为我已经越来越了解和喜欢P&G了,尤其又在这种其他单位都不给我机会的情况下,P&G似乎成了我的救命稻草. 
      P&G的选人标准是PVP & Success Drivers,其中PVP是Purpose,Value,Principles,其五个基本要素就是P&G的价值观:Integrity,Trust,Leadership,Ownership,Passion for winning.不过这似乎是P&G的一个老的标准,新的标准就是Success Drivers,这是P&G认为一个人在这个企业里成功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由三大部分共九点组成.第一部分是Power of Mind,第一点是Think and act decisively,主要指思考和行动的决断性,风险分析和自己的判断;第二点是Leverage mastery,运用个人专长,通过合作使人扬长避短;第三点是Innovate and reapply,创新性是指一种继承和创新,而未必是新的发明.第二部分是Power of People,第四点是Lead,领导要能够明确清晰的目标,使团队有效合作,能够激励团队和成员,使之发挥个人专长,能够是自己的命令得到有效的执行,并具有危机处理的能力;第五点是Build diverse,colaborative relationship,团队合作要能够实现双赢,并能够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考虑;第六点是Growth capability,要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提高自己,并能够帮助别人发挥潜力.第三部分是Power of Agility,第七点是In touch,要有亲和力,懂得倾听和理解,学习和尊重别人对的地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第八点是Embrace changes,要敢于拥抱变化,并根据变化而改变自己;第九点是Operate with discipline,做事要有结果导向,能够实现做出预测,并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出优先处理. 
      从William找到的讲座里面,我就总结到了上面这点东西,因此我在准备P&G终面的时候,尽量让自己的故事体现上面的几点要求,如果能体现多方面的例子,那就优先举出.而且在例子里面,体现P&G价值观的部分,要详细的说一下,而其他的地方把话说圆了就可以了.这就是我的备战思路,我也的确是这么做的.P&G有八道经典问题,我把每个问题都找到了三个例子,而且用汉语和英语都有所准备.上次Autodesk之行最大的失败就是准备不充分,而Logan成功申请到GE大师给我的感觉是他准备充分,现在我也必须充分准备! 
      P&G的八道经典问题: 
      1. Describe an instance where you set your sights on a high/demanding goal and saw it through completion.  
  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你是如何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然后实现它的。 
  2. Summarize a situation where you took the initiative to get others going on an important task or issue,and played a leading role to achieve the results you wanted. 
  描述一种情形,说明你在一项团队活动中如何采取主动,并且起到领导者的作用,最终获得你所希望的结果。 
  3. Describe a situation where you had to seek out relevant information,define key issues,and decide on which steps to take to get the desired results.  
  请你描述一种情形,在这种情形中你必须去寻找相关的信息,发现关键的问题并且自己决定依照一些步骤来获得期望的结果。 
  4. Describe an instance where you made effective use of facts to secure the agreement of others.  
  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你是怎样通过事实来说服别人的。 
  5. Give an example of how you worked effectively with people to accomplish an important result.  
  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在完成一项重要任务时,你是怎样和他人进行有效合作的。
  6. Describe a creative/innovative idea that you produced which led to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success of an activity or project. 
  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你的一个有创意的建议曾经对一项计划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7. Provide an example of how you assessed a situatio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y focusing on the most important priorities.  
  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你是怎样对你所处的环境进行评估,并找到重点,以便获得你所期望的结果的。 
  8. Provide an example of how you acquired technical skills and converted them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你是怎样学习一项技能并且将它用于实际工作中的。


(十三)决战香格里拉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来帮助我们发现面试中暴露的缺点,并给我们找工作小组注入新鲜血液,我们特意找来了两年前曾经被P&G录取过的Seasons和报名CBD的Faye,还请成功通过Emerson的美女baibai和一位签约联想的同学为我们做经验交流,这些举措让我们三个对自己的答案和能力有了新的看法.终于,P&G的二面来了. 
      Gerry的面试比我早一天,他回来之后告诉我一个很"不幸"的事情:他们问的问题很碎,不是按照我们准备的思路进行的,反而有可能按照简历来提问,但是没有英文.由于我们分在一个组,因此很可能是同一个面试官,他的情报很重要.但是我的简历似乎也没什么可进一步准备的了,我疑惑的再准备了一下细节问题.第二天中午,我突然接到蔡丽师姐的通知,让我把下午的面试提到中午,我立刻着装来到香格里拉,独自在门外等待他们的传唤,感觉非常紧张不安. 
      终于,有个帅哥出门叫我进去,路上知道他是我们哈工大的老师兄了,这一聊让我顿时消除了那种紧张的感觉,看来各位前辈的面经说的都不错,P&G的面试时面试官会消除你的紧张和不安,然后让你表现自己.这次面试我的一共三人.这位师兄和左在另外一侧的一位女士都是来自广州PS部门的三级经理,而中间一位是大中国区物流的副总监,他叫John.轮到我做介绍了,而且由我来定用汉语还是英语.我担心如果用英语的话,后面会全变成英文面试,于是选择了更有把握的汉语.我一直用眼神跟他们交流,让他们都能会心的听我的自我介绍,这也让我很感动. 
      到了真正的面试环节,跟Gerry说的一样,他们似乎不按常理出牌,而是拿着我的简历问上面几件事情.但是他们不给我很多时间让我讲故事,甚至背景还没介绍完他们就问:你就说你做了什么就可以了.仍然像Alex那样刨根问底,不过不像上次刨这么深了.问我问题的主要是那位老师兄,而他的思路主要是我的简历,上面的东西只要他有兴趣的就从头到尾问下来,最后也说的差不多了,本来以为举三四个事例就差不多的,结果整个面试举了十几个例子,都快把我脑子挖空了. 
      John和那位女士的问题似乎不多,但是他们也很尊重的听我说,我也注意用目光跟他们保持交流,让他们的眼睛不能离开我太久.当他们听到有兴趣的东西,或者感觉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写东西,不用问,这是直接决定我前途的话了.然而,和想象中不一样的事情才刚刚开始,老师兄似乎对我简历之外的东西很有兴趣,比如说,除了简历上写的事情之外,再举一个上面没有提到的体现你领导能力的例子.最让我郁闷的是这么个问题:你在学生会除了组织过你写的这些活动之外,还组织了什么活动.我晕了,要是还干别的不就写在简历上了吗,只能硬着头皮说没有.他又问:如果你现在做学生会学习部部长,你会设定哪三个目标?这样的问题似乎在P&G面经上没有出现过啊,还好我想出了几个让我自己首先觉得满意的答案,但是这几个现想现卖的东西似乎很吸引他们,他们不停的写着,我脑袋上开始冒汗了.
      师兄似乎看出我开始紧张了,说问我一个轻松点的问题,让我举一个体现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句子.这是事先准备好的,因此回答的的确很轻松,心里感觉压力小了一点.他们感觉时间差不多了,说我感觉还有什么能力没有体现,让我用英语回答.我晕,不是没有英文的吗,我前面出去几个都没遇到英文问题,怎么我又是头一个啊,还是个没有想过和准备过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能说没有,只能硬着头皮想一个,然后结结巴巴的说了一个事例,最后由于头脑发晕,还画蛇添足的说了句我没想过这个问题,英语不是太好.幸好没造成大的影响,否则我就栽在这个问题上了. 
      大头终于过去了,他们又随意问了几个问题之后,让我问他们几个问题,例行公事的解答完,我的P&G终面就这样结束了.当时我还有点感动,毕竟这几个面试官都感觉比较nice,当时中午12点多,但是我们都饿着肚子,他们没有一边吃饭一边问我问题,也没有因为到了午餐的时间而压缩我的面试时间.他们只是想全面的了解我,看我是不是适合他们公司.师兄一开始跟我说用半个小时到40分钟左右时间面试,但是我在里面一共过了50分钟,这让我很感动,P&G的面试果然很人性化. 
      走出酒店,我先后给Gerry和Zita挂了电话,汇报面试情况.回到宿舍,感觉累跨了,什么也不想做.


(十四)回顾    
      接到了P&G的录用通知,我放弃了美的和Infosys的笔试,也拒绝了Ford的电话面试.Gerry和Logan也让ABB感到了失望,大家都希望成为P&G的一员.12月3日,我收到了公司的offer,并按照规定签约体检,12月11日,哈尔滨地区准同事们聚会,认识了一批新的朋友,也找到了更多学习的榜样. 
      回首我的求职之路,充满了酸甜苦辣,但是我很幸运,最后被P&G这样一家好公司录用,而且早早的结束了自己的求职之路.从结果上看,我是成功的;从过程上看,充满了彷徨,犹豫和危险.总结我的猎职之路,贯穿始终的是做充分的准备,而两个重要的因素则是了解自己和了解公司. 
      从Autodesk的失败,到P&G的成功,都是"准备"而决定的.当初自己没有任何经验,也不懂得上网查这方面的东西,被问的千疮百孔也是正常情况了.而后期为了准备P&G的面试,我想到了三四个人所能想到的一切问题,而且都准备了很好的答案,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为他付出了,他会给你回报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法在求职的战场上一样好用.为了更加了解自己,我们成立了找工作小组,大家一起互相提问,暴露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及时找到弥补的方法.为了更加了解公司,我们搜集一切关于他们的资料,研究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想听什么样的话,自己不但要适合这家公司,更重要的是,在面试的时候你要想办法让面试官知道你适合公司. 
      其实,不得不承认,我的求职之路还是走的比较笨的.为了改进自己而大动干戈的成立找工作小组,整天泡在宿舍里大搞模拟面试,满互联网搜集一点点很可能没有用的信息等等,这些在很多人眼里,也许是很愚笨和天真的做法.的确,很多人很轻松的就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我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数,毕竟自己的能力有限,各方面都有比我强的多的人.如果仅仅凭自己的话,我估计很难进入P&G,这套猎职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别人,但是适合我,因为这是我自己走出来的一条成功之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而自己的路只有靠自己去走. 
      最后,感谢P&G接受了我,感谢Autodesk让我早早的进入了状态.最感谢的人还是Gerry,从开始到最后一直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同时,也非常感谢小组另外两位常委William和Zita,我们是一个Team,成功属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感谢周围所有支持我们的人,感谢父母,感谢朋友! 
      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
      性格左右命运,气度影响格局
            Terry's World
  http://spaces.msn.com/terrysong81


※ 修改:·njusttarzan 於 Feb 15 19:13:00 2006 修改本文·[FROM: 219.217.233.31]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33.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2.3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