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A (生活多么美好), 信区: SZgraduate
标  题: [合集]青春无悔--哈工大李为群(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1月27日22:43:27 星期三), 站内信件


────────────────────────────────────────
 xiucai (秀才)                        于 Fri Nov 22 19:42:21 2002) 说道:


青春无悔--哈工大李为群  
发布时间:2002-11-19 8:56:34  



    《新晚报》“二十年后来相会----七七、七八级大学生”征文选登

    青春无悔----李为群

   人常说,秋天是美丽的,因为是收获的季节。我相信,25年前的那个秋天,在所有7
7级同学的心里一定是个最美丽的秋天。那一年,停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了。成千上
万的年轻人终于有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平等机会。在那个收获的季节里,经过两轮高考
筛选,我也如愿以偿,考上了哈工大,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 

    考上大学是幸运的。接踵而来的学习却是艰苦的。丢下了几年的课本再捧起来时,课
程已是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开始了。记得我们班22名同学,年龄参差不齐,经历各不相
同,有“文革”前的“老三届”,也有1977年的应届生。而大部分人则是像我这样在
中学里没学到多少知识的“知识青年”。可有一点是一致的:对知识的渴望和刻苦学习的
劲头。 

    那时的女同学们没有什么“浓妆淡抹”,倒都有一件必备物品:套袖。一尺半见方的
一块布,缝成直筒,两边再穿上松紧带儿,往胳膊上一套,从手腕到肘部就都裹上了。虽
然不好看,可天天伏案学习,袖子易脏易破,带上套袖就好多了。特别是冬天,既保护袖
口又保暖。有一年冬天班里一女生去照相,事前大家互相提醒着到时候别忘了摘掉套袖。
照片洗出来一看,还好,只有一人忘了摘。试想,6个女孩子站成一排,每人戴着一副套
袖,肯定像拎着12只小灯笼似的。 

    有一件事最能说明我们当时的学习是多么认真刻苦。我们班曾上过一门计算机课。那
时还没有微机,计算机非常昂贵。上机运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那门计算机课基本上
是纸上谈兵。终于有一天老师告诉我们要上机了。大家兴奋地准备着编程。所谓编程就是
先把程序代码在纸带上穿孔,然后对着光亮检查、改错。再倒在一盘像电影盘一样的带子
上,送到计算机上运行。那次上机,班里每个同学的程序都是一次运行通过。连教我们的
教师都极为感动。 

    说到老师,大学4年,感觉最深的就是我们有最好的教师授课。记得是罗声政老师教
的“数学分析”课,许承德老师教“解析几何”,郭宝琦老师教“微分方程”,王尊政老
师教“线性代数”,林畛、吴从昕老师教“实变函数论”,文涛老师教我们英语…… 

    老师们讲课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使我们很快入门,走入正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到1981年底毕业时,全班差不多有一半的同学直接考上了研
究生。 

    上大学之初,国家正是百废待兴之际。学校也不例外。那时的生活条件,无法与今天
相比。1978年3月份,77级开学了。哈工大的学生宿舍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一间大
教室里摆了几十张双层床,就成了一部分同学的临时宿舍。我们几十个女生就挤在这间大
房子里,度过了新生的头几周生活。 

    我曾问过我先生——也是哈工大77级的同学——除了学习,他对4年大学生活记忆
犹新的是什么?他想了想,居然说是工大食堂的滑熘肉片。我虽笑他太馋,却也想念那是
真心话。当时全国粮食、副食品还都凭票供应。每月0.25公斤肉、1公斤大米、5公
斤白面,其余的10公斤粮食就都是粗粮了。大学生们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长身体、
耗脑力,那点儿细粮和副食品显然顶不住。难怪每当食堂的菜稍带些油腥,男生们就拎着
饭盆排起长队。而先生对滑熘肉片念念不忘,还另有缘故。那时他是校学生会的干部,经
常组织一些活动,许多时候要借食堂做场地。就这样与食堂的师傅们混了个脸熟,所以每
次他那份滑熘肉片总比别人多些。如今的哈工大数学科研享誉中外,学生食堂更是早已办
得红红火火,令我们这些早年毕业生总想着回“家”看看,想再端起饭盆,美餐一顿工大
食堂的滑熘肉片。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不幸的一代,嗷嗷待哺的幼年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花季
一样的少年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又去上山下乡。也有人说77
级是这一代人中最幸运的一群,因为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其实我们的幸与
不幸都是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的。七十年代后期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萌牙时期,人
们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从文革的阴影中解放出来。有些今天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当时
也许不为人理解和接受。 

    记得我曾和物理师资班的钱晓吾一起组织出版了一期系里的黑板报,准备参加全校的
板报评比。在那期的“编者按”上,我们以“亲爱的同学们”,开头,就这几个字也曾颇
有争议。有人说太小资情调,有人说不太严肃。直到我们的板报在全校评比中受到好评,
那些冷嘲热讽才烟消云散。尽管当时我们还不可能预料到改革开放将要很快给中国带来翻
天覆地的变化。可从这件小事上,我们已感觉到中国在变,我们的思想意识在变,而且是
越变越好。这种变化使我们对前途充满了希望,对生活充满了乐观。 

    25个秋天过去了,当年的77级大学生们如今已成为祖国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也
许我们这一代人当年的大学生活不如今天的大学生那样丰富多彩,也许我们青春的翅膀比
起现在的年轻人来显得过分沉重,可是我们不懈地努力,勤奋地学习,踏实地工作,跟着
时代的步伐走过了这25年,这一切让我们无憾无悔。 

    如果再过25年,再过50年,当我们回忆青春,回顾人生,仍旧坦然地对后代说青
春无悔。人生无悔时,那将是我们人生的最大收获。
 
 
发布者:郑学军 转载自:新晚报2002-11-18  


────────────────────────────────────────
 xiucai (秀才)                        于 Fri Nov 22 20:53:26 2002) 说道:

    这么好的文章,怎么没有人回呢?
    我记得我上工大的时候,遗憾颇多,所以也就谈不上珍惜,难得有喜欢的老师,也就
偶尔成绩会稍好一些,现在也忘了逃了那么多课自己都做了什么,大多数都是因为睡过了
头,躺在寝室和我的对床,遥遥相忘,聊聊天,然后两个人一起起来去吃饭,当然是午饭
了。现在想想,也不觉得什么让我格外难忘,上课,考试,打扑克好像都是过眼云烟一样
,能记得过程,能记得结果,但是懒得去想。
    至于工大的食堂,说句实话,我现在的体重和它是分不开的,离开工大以后,不怀念
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也说不出什么好吃,什么难吃,可能是吃多了吧,印象真的很淡。

    虽说,我什么时候都也没有特别的后悔,不过,有人能说出“青春无悔”,我很羡慕



【 在 xiucai (秀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青春无悔--哈工大李为群  
: 发布时间:2002-11-19 8:56:34  



:     《新晚报》“二十年后来相会----七七、七八级大学生”征文选登

:     青春无悔----李为群

:    人常说,秋天是美丽的,因为是收获的季节。我相信,25年前的那个秋天,在 ..

: 7级同学的心里一定是个最美丽的秋天。那一年,停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了。?..
: 万的年轻人终于有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平等机会。在那个收获的季节里,经过两?..
: 筛选,我也如愿以偿,考上了哈工大,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 

:     考上大学是幸运的。接踵而来的学习却是艰苦的。丢下了几年的课本再捧起来?..
: 程已是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开始了。记得我们班22名同学,年龄参差不齐,经历?..
: 同,有“文革”前的“老三届”,也有1977年的应届生。而大部分人则是像我?..
: 中学里没学到多少知识的“知识青年”。可有一点是一致的:对知识的渴望和刻苦?..
: 劲头。 

:     那时的女同学们没有什么“浓妆淡抹”,倒都有一件必备物品:套袖。一尺半?..
: 一块布,缝成直筒,两边再穿上松紧带儿,往胳膊上一套,从手腕到肘部就都裹上?..
: 然不好看,可天天伏案学习,袖子易脏易破,带上套袖就好多了。特别是冬天,既?..
: 口又保暖。有一年冬天班里一女生去照相,事前大家互相提醒着到时候别忘了摘掉?..
: 照片洗出来一看,还好,只有一人忘了摘。试想,6个女孩子站成一排,每人戴着?..
: 袖,肯定像拎着12只小灯笼似的。 

:     有一件事最能说明我们当时的学习是多么认真刻苦。我们班曾上过一门计算机?..
: 时还没有微机,计算机非常昂贵。上机运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那门计算机课?..
: 是纸上谈兵。终于有一天老师告诉我们要上机了。大家兴奋地准备着编程。所谓编?..
: 先把程序代码在纸带上穿孔,然后对着光亮检查、改错。再倒在一盘像电影盘一样?..
: 上,送到计算机上运行。那次上机,班里每个同学的程序都是一次运行通过。连教?..
: 教师都极为感动。 

:     说到老师,大学4年,感觉最深的就是我们有最好的教师授课。记得是罗声政?..
: 的“数学分析”课,许承德老师教“解析几何”,郭宝琦老师教“微分方程”,王?..
: 师教“线性代数”,林畛、吴从昕老师教“实变函数论”,文涛老师教我们英语…?..

:     老师们讲课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使我们很快入门,走入正轨,打下了坚实的?..
: 老师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到1981年底毕业时,全班差不多有一半的同学直接考?..
: 究生。 

:     上大学之初,国家正是百废待兴之际。学校也不例外。那时的生活条件,无法?..
: 相比。1978年3月份,77级开学了。哈工大的学生宿舍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 教室里摆了几十张双层床,就成了一部分同学的临时宿舍。我们几十个女生就挤在?..
: 房子里,度过了新生的头几周生活。 

:     我曾问过我先生——也是哈工大77级的同学——除了学习,他对4年大学生?..
: 犹新的是什么?他想了想,居然说是工大食堂的滑熘肉片。我虽笑他太馋,却也想?..
: 真心话。当时全国粮食、副食品还都凭票供应。每月0.25公斤肉、1公斤大米?..
: 斤白面,其余的10公斤粮食就都是粗粮了。大学生们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长?..
: 耗脑力,那点儿细粮和副食品显然顶不住。难怪每当食堂的菜稍带些油腥,男生们?..
: 饭盆排起长队。而先生对滑熘肉片念念不忘,还另有缘故。那时他是校学生会的干?..
: 常组织一些活动,许多时候要借食堂做场地。就这样与食堂的师傅们混了个脸熟,?..
: 次他那份滑熘肉片总比别人多些。如今的哈工大数学科研享誉中外,学生食堂更是?..
: 得红红火火,令我们这些早年毕业生总想着回“家”看看,想再端起饭盆,美餐一?..
: 食堂的滑熘肉片。 

: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不幸的一代,嗷嗷待哺的幼年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
: 一样的少年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又去上山下乡。也有人?..
: 级是这一代人中最幸运的一群,因为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其实我们?..
: 不幸都是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的。七十年代后期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萌牙时?..
: 们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从文革的阴影中解放出来。有些今天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
: 也许不为人理解和接受。 

:     记得我曾和物理师资班的钱晓吾一起组织出版了一期系里的黑板报,准备参加?..
: 板报评比。在那期的“编者按”上,我们以“亲爱的同学们”,开头,就这几个字?..
: 有争议。有人说太小资情调,有人说不太严肃。直到我们的板报在全校评比中受到?..
: 那些冷嘲热讽才烟消云散。尽管当时我们还不可能预料到改革开放将要很快给中国?..
: 天覆地的变化。可从这件小事上,我们已感觉到中国在变,我们的思想意识在变,?..
: 越变越好。这种变化使我们对前途充满了希望,对生活充满了乐观。 

:     25个秋天过去了,当年的77级大学生们如今已成为祖国各行各业的中坚力?..
: 许我们这一代人当年的大学生活不如今天的大学生那样丰富多彩,也许我们青春的?..
: 起现在的年轻人来显得过分沉重,可是我们不懈地努力,勤奋地学习,踏实地工作?..
: 时代的步伐走过了这25年,这一切让我们无憾无悔。 

:     如果再过25年,再过50年,当我们回忆青春,回顾人生,仍旧坦然地对后?..
: 春无悔。人生无悔时,那将是我们人生的最大收获。
:  
:  
: 发布者:郑学军 转载自:新晚报2002-11-18  




────────────────────────────────────────
 xiaomei (小美)                       于 Sat Nov 23 08:58:23 2002) 说道:

逆境出人才
可能现在的人活得太顺当了

【 在 xiucai (秀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好的文章,怎么没有人回呢?
:     我记得我上工大的时候,遗憾颇多,所以也就谈不上珍惜,难得有喜欢的老师?..
: 偶尔成绩会稍好一些,现在也忘了逃了那么多课自己都做了什么,大多数都是因为?..


────────────────────────────────────────
 beetles (约翰.列农)                  于 2002年11月23日09:15:02 星期六 说道:

既然这样,我决定了,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让你成才。
【 在 xiaomei (小美) 的大作中提到: 】
: 逆境出人才
: 可能现在的人活得太顺当了

: 【 在 xiucai (秀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么好的文章,怎么没有人回呢?
: :     我记得我上工大的时候,遗憾颇多,所以也就谈不上珍惜,难得有喜欢的老师?..
: : 偶尔成绩会稍好一些,现在也忘了逃了那么多课自己都做了什么,大多数都是因为?..

────────────────────────────────────────
 fanshixi (云中月)                    于 Sat Nov 23 09:50:23 2002) 说道:

有道理
那你就自己创造点逆境吧

【 在 xiaomei (小美) 的大作中提到: 】
: 逆境出人才
: 可能现在的人活得太顺当了

: 【 在 xiucai (秀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么好的文章,怎么没有人回呢?
: :     我记得我上工大的时候,遗憾颇多,所以也就谈不上珍惜,难得有喜欢的老?..
: : 偶尔成绩会稍好一些,现在也忘了逃了那么多课自己都做了什么,大多数都是因?..
: : 



────────────────────────────────────────
 xiaomei (小美)                       于 Sat Nov 23 10:14:03 2002) 说道:



【 在 fanshixi (云中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道理
: 那你就自己创造点逆境吧

: 【 在 xiaomei (小美) 的大作中提到: 】
: : 逆境出人才
: : 可能现在的人活得太顺当了
: : 
: : 【 在 xiucai (秀才) 的大作中提到: 】
: : :     这么好的文章,怎么没有人回呢?
: : :     我记得我上工大的时候,遗憾颇多,所以也就谈不上珍惜,难得有喜欢的?..
: : : 偶尔成绩会稍好一些,现在也忘了逃了那么多课自己都做了什么,大多数都是?..
: : : 





────────────────────────────────────────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