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hui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ll (hall), 信区: Anhui
标 题: 安徽名人之邓稼先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un Nov 6 21:01:49 2005)
邓稼先(1924-1986)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七七”
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16岁的邓稼先随姐姐赴四川江津读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
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稼先在北
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
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
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
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
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
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
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
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
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
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
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
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
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
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
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
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
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
帅,没有办法,压力大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1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