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hui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inisix (加蓝和白面包), 信区: Anhui
标 题: 安徽省文化总述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Nov 2 12:44:07 2005)
安徽省以长江为界分为皖南皖北两地区,一般言之,皖南文化较之皖北文化为发达。明清
两代,本省商贾活跃于全国,其中书商多集中在江苏南京、扬州和浙江杭州数地,开设雕
版作坊、印刷作坊,对文化的传播和流通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书商基本上都是皖南
人。清代的本省桐城派文学家即以桐城方苞、刘大櫆、姚鼐为首,应和者为刘开、陈用光
、吴德旋、方东树、姚莹、梅曾亮、管同,该派文风简约严正,被称之为清代古文正宗,
在中国古文学史上占有一页,也可以说是中国“文以载道”传统学派的最后一支代表。近
现代以来,该省由于灾害频繁,经济不够发达,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亦受到限制。近四十年
来,文化事业发展较快,70年代以后,北京某些大学迁来本省,对全省教育、文化水平的
提升起了促进作用。
■文化名人
李公麟:舒城人,1049—1106,字伯时,晚年号龙眠居士。北宋画家,作画以纸本为佳,
行笔温润,把白描纳入文人画范畴;代表作有“五马图”等。
载逵:宿县人,?—396,字安道,东晋艺术家,学者,擅雕刻,著《释疑论》。
戴震:休宁人,1723—1777,字东源。清代思想家,学者,代表作有《方言疏证》、《声
韵表》、《考工记图说》等。
戴本孝:休宁人,1621—1691,字务旃,号鹰阿山樵、画家,擅册页山水。
戴名世:桐城人,1653—1713,字田有,五十七岁中进士,康熙四十一年刊行《南山集》
而获罪。
吴敬梓:全椒人,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清代小说家,代表作有《儒林外史》
。
吴承仕:歙县人,1881—1939,字检斋,学者,从学章炳麟,擅音韵训诂文物制度研究,
著作有《礼服释例》、《六书条例》等。
吴汝纶:桐城人,1840—1903,字挚甫。同治年进士,桐城派期勤作家,擅散文,有《桐
城吴先生全书》传世。
刘开:桐城人,1784—1824,字明东,一字孟涂,从学于姚鼐,有《孟涂文集》行世。
刘伶:宿县人,字伯伦。西晋“竹林七贤”之一,嗜酒能文,作品有“酒德颂”。
刘大櫆:桐城人,1698—1779,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清代散文家,师从方苞,有《
海峰文集•诗集》刊行。
方苞:桐城人,1668—1749,安灵皋,号望溪,康熙年进士。清代“桐城派”(文学创作流
派)创始人,有《方望溪先生全集》传世。
方以智:桐城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明清之际思想家、科学家。著作有《物
理小识》、《通雅》、《东西均》等。
姚鼐:桐城人,1732—1813,字姬传,一字梦觳,因有室名“惜抱轩”,亦称惜抱先生。
清代乾隆年进士,曾师从刘大槐,为桐城派主要作家,有《惜抱轩全集》传世。
胡正言:休宁人,约1584—1674,字曰从,擅印刷、刻版,以短版和拱花相结合,改进套
版印刷工艺,作品有《十竹斋笺谱》等。
胡适:绩溪人,1891—1962,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曾任北京大学校长,著作有《中国
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等。
邓石如:休宁人,1743—1805,字顽伯,别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清代书法家、篆刻家
。创金石“皖派”风格。著作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黄士陵:黔县人,1849—1908,字牧甫,或作穆父,别号倦叟、黟山人。近代著名篆刻家
,有《黟山人黄牧甫印集》传世。
王鸿寿:怀宁人,1850—1925,京剧名角,艺名三麻子,擅长《古城会》,《走麦城》等
。
陶行知:歙县人,1891—1946,现代教育学家,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斋夫自由谈
》等。
萧云从:芜湖人,1596—1673,字尺木,号无闷道人,明末副贡生,入清不仕,山水人物
画家,其创作对芜湖铁画的产生有一定促进作用。代表作有“太平山水图画”(雕版印行)
和《梅花堂遗稿》。
汤球:黟县人,1804—1881,字伯玕,,清代同治举人,史学家,擅晋史研究,著作有《汉
晋春秋》等。
汪由敦:休宁人,1692—1758,字师茗。清代雍正进士,乾隆时任军机大臣。擅书法,有
《时晴斋法贴》传世,文集有《松泉诗文集》。
汪廷讷:休宁人,字昌期、昌朝,无如,号从隐,无无居士。明代戏曲家,作品有《环翠
堂集》、《人镜阳秋》等。
汪道昆:歙县人,1525—1593,字伯玉,号太函、南源,明代嘉靖年进士,代表作有:《
高唐梦》、《洛水悲》等四种。
潘之恒:歙县人,?—1621,字景升,明代文字家,擅剧评,作品有《叙曲》、《吴剧》、
《曲派》等。
宗杲:宁国人,1089—1163,号妙喜,俗姓奚,宋代禅宗高僧,代表著作有《正法眼藏》
。
张曙:歙县人,1909—1938,现代作曲家,1938年在桂林被日冠敌机炸死。代表作有《保
卫国土》、《洪波曲》等。
张即之:和县人,1186—1263,字温夫,号樗寮。南宋时书法家,擅作大字,存世书卟迹
有《书杜诗卷》、《报本庵记》等。
张野塘:寿县人,明代音乐家,原擅北曲,后协助魏良辅改革昆曲,成“水磨腔”。
■特产风味
屯绿与祁红、太平猴奎、黄山毛峰等均为安徽名茶。屯溪绿茶产于屯溪,其茶叶质地优良
,冲泡后色艳味醇。歙砚石色青莹,纹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质地居群砚之首,
名闻天下。早在唐代歙州即设砚务,其砚雕工精细,花纹奇丽,为鉴赏家争相购藏之宝。
徽墨主要产地在休宁、绩溪、歙县一带。徽墨自南唐即已著名,素有“落纸如漆,万载存
真”之喻。
九华山特产风味
九华云雾茶生长在高山云雾弥漫处,春夏之交萌芽,茎条长,色味醇。在巴拿马国际赛茶
会上,天台黄石溪云雾毛峰茶曾获金质奖章。黄精产地很广,制法唯九华山最佳,素称“
九制黄精”。内赤外黄,味亦甘美,常食能延年益寿。精制冰姜九华冰姜制作讲究,姜片
色雪白,食无渣,有祛湿逐寒、止咳化痰,开胃消食、回阳通脉的功效。竹制品九华山盛
产毛竹,质地坚厚,产品造型别致,雕刻细腻,色泽光亮,花色品种多样,行销国内,为
传统的地方工艺品,深受游客欢迎。龙头拐杖在深山老林处选择黄栗树、罗汉条等,雕成
天然百兽拐杖。杖头刻有龙头,寿星或各种佛像,其形状美观,经久耐用,可作纪念品。
九华石雕题材取自佛教故事。如观音捧瓶、地藏成道等具有造型逼真,刀笔细润的特点,
别具风采,是游人、游客争购的纪念品。
合肥特产风味
火笔画源于明末清初,有三百多年历史。用特制高温铁笔,借鉴国画技法,运用远近虚实
、浓淡相间的方法,烙画而成,很有特色。竹簧雕刻在竹簧上刻画花鸟、人物、山水,表
面光滑细腻,呈象牙色,别有风格。发绣以人发或动物长毛代线,以针代笔,绣制品黑白
分明、深浅有度,画面色泽素雅,堪称艺术佳品。茶叶黄山地区是安徽名茶主要产地之一
,驰名中外的黄山毛峰和太平猴奎,不仅色美气浓,且回味甘甜。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
一,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黄山盛产的马蹄鳖、石耳、弥猴桃等都是营养极其丰富而别处
不可多得的美食,以当地传统方法烹制,颇具地方风味。
安庆特产风味
蚕豆辣酱安庆市胡玉美蚕豆辣酱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1911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曾
获荣誉奖章,为饮誉中外的传统调味品。麦陇香糕点已有百年历史,是当地著名糕点,取
材严格,做工精细,味道佳美,驰名大江南北。鲥鱼螃蟹为徽菜名菜之一,清淡味美。
安徽地方戏曲与曲艺
徽剧:徽剧,曾流行于南方各省。明末清初,“徽州”、“青阳”、“四平”等声腔受昆曲
的影响,形成昆弋腔。后昆弋腔又和北方南来的西秦腔相互影响,在安徽桐城、石埭(今石
台)一带,先后形成了吹腔、拨子、二黄等新腔,并提高了表演艺术。清乾隆时形成“徽戏
”,今名“徽剧”。主要腔调是吹腔、四平、拨子和二黄,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昆弋
腔和花腔小调等。剧目很多,擅演历史题材的大戏。音乐曲调和表演技巧都很丰富。清代
中叶流传很广,对南方许多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乾隆、嘉庆年间“三庆”、“四喜”、
“春台”、“和春”等徽班先后进入北京,吸收了京腔、秦腔和汉调的部分剧目、曲调和
表演方法,逐渐演变为“京剧”,而安徽的徽调反趋衰落。解放后经积极抢救,培养新生
力量,才得到新的发展。
黄梅戏: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
的采茶歌。清道光的前后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形成以演唱“两小戏”、“
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后吸收青阳腔和徽剧的韵和表演艺术以及民间音乐,演出了大
戏。主要唱腔,大戏有平词、火工、二行、三行、彩腔等;小戏多用各自独立的唱腔。由
于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方言讲唱,形成了独特风格,所以曾被称
为“怀腔”。解放后在韵方面发展了唱腔和伴奏,使旋律更为优美。著名女演员严凤英在
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创造。编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
观灯》、《打猪草》等剧目流行较广。
淮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流行于安徽北部和皖豫苏鲁交界地区。系淮北民间歌舞发展而成
。主要曲调有宿州调、会北调、口子调、平板、寒板等。锣鼓经独具一格。传统剧目有《
王小赶脚》、《四宝珠》等一百七十多个。“八句子”演出形式具有特色,以舞为主,唱
为辅,男脚身背花鼓,在“盘鼓”和“四门八叉”中的舞姿丰富多彩;女角头扎彩球,手
挥长绸,脚绑“垫子”,在“压花场”中有数十种舞姿。小戏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郁;
大戏的表演艺术也颇具特色。解放前班社遍及城乡。解放后增加了管弦乐伴奏,建立了专
业剧团。
嗨子戏:嗨子戏,因演唱先以“海”字音起腔而得名。流行于安徽西北部阜南、颖上、临泉
及河南淮滨、固始、商城、息县等地。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唱腔分为主调和花调两大
类:主调有老生调、喜娃子、苦娃子三种;花调有[下陕西]、[放鹦哥]、[打货]、[祭塔调
]等六、七十个。传统剧目有本戏、折子戏、三小戏一百多出,比较流行的有《打挑花》、
《站花墙》、《王员外休妻》等。解放前用锣鼓伴奏,解放后增加了丝竹乐器。
卫调花鼓戏:卫调花鼓戏,也叫“凤阳花鼓戏”。清乾隆年间起源于安徽凤阳一带。唱腔属
板腔体,分主调[男女腔]与哭皮两种,板式有五字紧、慢赶牛和流水之分。唱词分“十二
句拐子”、“八句娃子”。
皖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流行于安徽宣城、广德、宁国、郎溪等地。原由湖北东路子花鼓
与河南灯曲随移民进入皖南,同当地民间歌舞合流演唱,后又吸收了徽剧等艺术营养,经
过百余年的演化发展而形成。有传统大戏三十七本,小戏八十七出,内容多反映农民及手
工业者的生活。唱腔分主腔和花腔,用帮腔。主腔分淘腔、四平、北扭子、悲腔,称四大
主腔;花腔多为民歌小调,依附于歌舞小戏中。表演保存了灯会时期的民间歌舞,较多使
用扇子、手巾,并有特定的步法身段,载歌载舞。解放后整理演出了《打瓜园》、《假报
喜》、《当茶园》等剧。
沙河调:沙河调,也叫“沙河梆子”。流行于安徽西北部。由民间小调受秦腔、乱弹影响发
展形成。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流水、呱达嘴、飞板、滚白等。剧目有《跑坡》、《哭
头》、《临潼山》、《探山》、《骂阎》、《反五关》等近八百个。抗日战争时期,河南
梆子名演员相继至淮北演出,对沙河调影响很大。解放后,阜阳地区沙河调改名为“淮北
梆子”。
庐剧:庐剧,旧称“倒七戏”,解放后改今名。以大别山民歌和江淮之间的歌舞为基础,吸
收了端公戏、嗨子戏、门歌发展而成。约有二百年历史。流行于安徽淮河以南和长江两岸
。以皖西、皖中、皖东三个地区分为上、中、下三路,各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解放前有
些职业班社曾先后和徽剧、京剧合班演出,在剧目和表演上受过这两个剧种的影响。唱腔
分“花腔”演唱上有帮腔、“吆台”形式。剧目分小戏、折戏、本戏三类,约二百多个。
解放后整理演出了《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等剧。
泗州戏:泗州戏,流行于安徽淮北一带。与流行于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柳琴戏、淮海戏在
解放前统称“拉魂腔”。是拉魂腔的南路流传到安徽后得到发展形成。韵为板腔体,保留
说唱韵的特色,唱腔(特别是女声)丰富多采,伴奏以拨弦乐器为主,随唱腔的变化而变化
,自然形成对位与和声效果。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有各种舞蹈身段和步法。剧目有
大戏五十四出,小戏八十多折。《拾棉花》、《走娘家》等传统生活小戏更具有浓厚的生
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安徽大鼓:安徽大鼓,流行于安徽省及长江沿岸部分城市。约于清代中叶由山东传至泗州(含
安徽泗县)后形成。一人演唱,说唱并重,表演者自击鼓、板。有“南口”、“北口”、“
花口”三个流派和“立嗓”、“卧嗓”两种唱法。各派均吸收当地民歌及戏曲音乐。音乐
上为上下句反复结构,包括上板、慢板、摇板、闪板、紧板、落板等板式。曲目有“段子
活”(书帽)和“蔓子活”(长篇)两种,传统曲目多唱历史故事和侠义、公案故事,如《杨
家将》、《封神榜》、《水浒》、《包公案》等;现代题材曲目有《敌后武工队》、《夺
红旗》、《农机嫂》等。
安徽琴书:安徽琴书,也叫“淮北琴书”、“泗州琴书”。流行于安徽省淮河、涡河两岸及
合肥等城市。一般认为是由鲁西南传入泗县后与当地老凤阳歌等小调结合而成。与山东琴
书,徐州琴书有一定的血渊关系。一至数人演唱,伴奏乐器有扬琴、坠胡、三弦、琵琶、
擅板。曲调有慢板(四句牌子)、悲调(苦条子)、流水、垛子、凤阳歌、流水连句(包括大连
句、小连句、贯口连句)。传统曲目有《说唐》、《反唐》等长篇,《水漫蓝桥》、《十把
穿金扇》等中篇,《鹦哥对诗》等短篇。解放后有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如《雷锋》
、《烈火金刚》等。
四名推子:四名推子,流行于安徽北部。其唱调接近于凤阳花鼓的曲牌《花鼓灯》。唱词基
本为七字句,大多四句一节,少数也有多至四十八句一节的。一人自击竹板演唱,一人以
二胡伴奏。曲目都是短篇。戏曲“推剧”系四句推子发展而成。
门歌:门歌,也叫“锣鼓书”。流行于皖中、皖东、皖西一带。相传明末即已形成。过去是
穷人沿门乞讨时的歌唱,故名。因内容多叙述新近发生的事件,即兴创作,故又称“唱新
闻”。演唱时以锣鼓伴奏。唱腔结构简单,为四句单曲体,分歌头、歌尾、歌身。歌身可
上下句反复演唱。曲目多同于庐剧,如《白灯记》、《休丁香》等。其曲调对庐剧的某些
唱腔有一定影响。
安徽省地方戏曲--安徽琴书
四股弦流行于安徽六安、舒城、肥西、霍山等县。过去多为盲艺人单口自拉四胡自
唱,演唱者右膝下系两块响板,颤动击节,并常以四胡模拟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和风雨
声等,以增加气氛。解放后也有以演员击板,另有乐队以四胡伴奏演唱的。唱腔有“白调
”和“乐调”两大类。前者接近说白,后者又为喜乐、惨乐、愤乐三调,抒情性较强。传
统曲目有《追鱼》、《红灯记》、《双鞭记》等。
--
一个人好辛苦,有了朋友我就不怕!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45.15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