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h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qbhit (一生有你), 信区: BaShu
标 题: 成都 值得记取的十件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l 22 10:19:14 2004), 转信
迁都金沙 辉煌三千年
教科书里说,成都的建城史始于张仪筑城。可是现在,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说,成都的城市
史已经足足有3000多年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金沙遗址的发现把过去的看法轻而易
举推翻了。这座辉煌的都邑向我们展示了2600年到3100年前,成都的都城遗迹。
在大约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早期城市应有的结构和布局,包括祭祀
区、居住区、墓葬区的规划等,俨然已是古蜀王国在那一时期的一座中心都邑了。
现在,每一个成都人对金沙遗址已经了解甚深,他们能够极其详尽地向你描述“金箔太阳
神鸟”上的4只神鸟和12道旋转放射的太阳光芒。但是,金沙遗址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那
些精美绝伦的金器、玉器、青铜器和象牙,而在于它把成都的筑城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今天的西郊,在绵延10余公里的范围内,古蜀都邑和聚落的形态在考古学家的揭示下
正变得日渐清晰,那是古蜀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如果从考古的线索把古蜀国
发展的历史全部连接起来,那么我们可以看清这样一条道路:宝墩古城遗址——三星堆遗
址——金沙遗址——商业街船棺遗迹。从远古的蒙昧时期到商周战国时期,古蜀人从岷江
上游一步步进入盆地,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居地和不同的城池作为他们的生息之地,然后将
眷恋的目光最终投向了成都这么一块福地,定都下来,不再迁徙。古蜀人迁都金沙,使成
都成为中国惟一一座3000年城池不变的大城市。
都江堰 成就天府之国
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为治理岷江水患率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堪称世界上最
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它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
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历经2200多年仍发挥着巨大效益,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
深及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思想精髓。
工程采用“无坝引水”的形式,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
三大主体工程巧妙地利用了天然地势和弯道水流规律,协调运行,有效地解决了引水灌溉
,泄洪排沙的问题,孕育了沃野千里。通过解放后的大力扩建与渠系改造,今天都江堰的
灌溉面积已发展到1003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灌区。形成了集灌溉、防洪、城市供水
、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灌区格局。
余秋雨曾在他的随笔《都江堰》中详尽地描述他在宝瓶口、鱼嘴前领略的巨大震撼感。
他不无感慨地说,在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中,都江堰甚至比长城更令人激动。
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都江堰的确是有着令外地人震撼、令本地人骄傲的所有特征。它
不仅惠泽成都,成就了天府之国的沃野千里,也滋养了中国。每当国家多事之秋或处于生
死存亡的关头——例如,无论是南宋末年的抗金战争,还是半个多世纪前的抗日战争——
四川、成都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便是因为都江堰的存在,使得“水旱从人,不知饥
馑,时无荒年”的四川粮食生产充裕,有抗击侵略者的物质资本。可以说都江堰不仅是成
都人、四川人的福祉,它也是中国人的瑰宝。
交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于北宋时期的成都,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按照惯常的
思维,欧洲大陆应是资本主义产生和萌芽之地,然而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却说:“最
早的欧洲纸币,是受中国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的。”这时候离交子的发行已经晚
了数百年。
纸币的诞生虽然看似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繁盛的商业社会背景、巨大的物资流动和超凡
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北宋时期的成都,城市繁华,商业鼎盛,是全国数一数二充满活力的
大城市。再加上市场和商业观念的领先———他们每一个月在成都举办内容各异的物资交
易会,吸引全国乃至西亚的商人前来参与。市场上有闻名遐迩的蜀锦、蜀布、美酒、漆器
、药材、珍玩。白天响着音乐,夜里亮起彩灯。但是当时流通的货币还是笨重的铁钱,这
就给频繁往来的商业交易带来了困难。根据文献记载,一个布匹商人当时在成都买一匹蜀
布,要使用小钱60公斤、大钱12公斤,如果交易量增大,真成了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在此背景下,成都的一些钱庄开始设计和发行交子。由于当时成都的造纸和雕版印刷都十
分先进,因此第一批由民间发行的交子很快诞生了。
历史应当记住这一时刻:宋真宗时期的成都,16家钱庄大户共同印制了世界上第一批纸
币,为世界金融史写下极其灿烂的一页。今天,当我们仔细端详交子时,还能发现下端的
成都宋代市井图案仍然十分鲜活,有华美的屋宇、交易的商人和生生不息的气象。
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前奏
清朝末年,火车已经挟着浓烟在中国的一些省份轰鸣,而四川还没有一条铁路。蜀道艰险
,四川人对铁路的渴盼也异常强烈。1904年,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成立,1907
年改为商办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并为筹资发行了股票,各界人士纷纷解囊入股。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收归国有,实际上是把川汉、粤汉等铁路的筑路权卖给
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以抵押借款,立即引起全川公愤——四川大量民众都持有铁路股票
,他们要奋起维护自身权益。
铁路总公司的股东大会摇身一变成了川汉铁路的“保路同志会”,位于岳府街的川汉铁路
公司热闹非凡,砖木结构的大院里几百人群情激昂,“声震屋瓦”。保路的呼声从学堂、
茶馆、饭馆、理发铺、集市到各家各户,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1911年9月7日,成都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由于四川总督赵尔丰将
川汉铁路公司和省咨议局的首领蒲殿俊、罗纶、邓孝可等人诱至督署内拘捕,同时下令搜
查铁路公司,封闭铁路学校和股东招待所。数千民众涌向督院街督署院内向总督请愿。四
川总督赵尔丰面对手无寸铁的群众,竟然下令开枪镇压。督署院内外,几十具尸体横陈,
血流遍地。夜色在凄惶的空气中降临,异常的冷寂中饱含箭在弦上的紧张。邮电交通全部
被封锁,成都被赵尔丰的高压铁桶般严密控制了。这天晚上,四川同盟会成员龙鸣剑神不
知鬼不觉地来到锦江畔的城南农事试验场,与曹笃、朱国琛等人紧急磋商:已经有两名信
使被杀,如何将被封锁的血案真相迅速告之天下、鼓动各州县群起抵抗?办法终于想到!
他们将言简意赅的文字写在木片上:“赵尔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救
自保!”几百片“水电报”被投入锦江,顺流而下。血案的次日,即9月8日,华阳、新
津的同志会最早接到水电报,立即将队伍开到成都东门外,与清军交火;9日,温江、郫
县、邛崃、金堂、广汉等十几个州县的同志军队伍云集成都城下,与守城清军激战。几天
之间,蜀中各地均已得悉成都血案的真相,一支支“保路同志军”迅速组建,从四面八方
向省城围攻。
濯过织锦、制过彩笺、游着画舫的锦江,从来都是和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旖旎清平气
象紧紧相连的,似乎泛不起暴躁狂怒的波澜;然而,在血雨腥风的危急时刻,她却从容地
、轻易地承载起大时代的惊涛骇浪。看似悠哉游哉的成都人在保路风潮中的激越慷慨,乍
一看,有些不像成都人的婉约,细想来却真是将成都人性情中富于爆发力的另一面展示无
遗。
有的“水电报”甚至还远漂至武汉。而保路运动的影响则更为深远———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直接导致了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正是由于1911年9月“成都血案”后全省
保路军围攻成都,清廷急调鄂军入川,武汉的兵力空虚,革命党人得以乘机武装起义,中
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寿终正寝。保路运动的功劳,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若没有
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迟一年半载的”。今天还耸立在人民公园的“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就浓缩了那段惊天动地的历史。
川军抗日 功不可没
在八年抗战中,日本侵略军对大西南的进攻最远只到达贵州的独山,一直未能进入四
川,四川成为大后方中最大的一个省。作为四川省的省会,成都市经受了无数的考验,为
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七七事变”之后两个月,成都的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内就举行了欢送川军出川
的群众大会。然后,在川军最高长官、大邑籍的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刘湘的率领之下,先
后有40万川军成序列出川抗日作战,刘湘将军不久也就病死在武汉的抗日前线。此后,
又源源不断地向前线非川军各部队输送兵源300万人以上。新都籍的四十六军代军长王
铭章在台儿庄大战中率122师官兵与日军王牌劲旅板桓师团血战到底,非亡即伤,王将
军本人也光荣殉国。蒲江籍的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是整个抗日战争中牺牲在战场(
河南陕县秦家坡)上级别最高的指挥员。据统计,在抗日战争中四川将士在前线牺牲者在
30万以上,负伤者在35万以上。
与此同时,四川人民担负了当时国民政府财政支出的30%以上,担负了将近40%
的军粮,四川人民把自己生产粮食中的32%送上了前线。为了运输的需要,扩建和新修
了川陕、川滇、川黔、川湘四大公路。为了空军的需要,成都地区以最简陋的工具和最快
的速度赶修了九个飞机场,分布在新津、广汉、邛崃、彭山、双流、温江、德阳、黄田坝
等地。为了这些工程所出动的民工,无法统计。
在八年抗战中,四川接待和安置了当时的国民政府机关57个,内迁企业近700家
,内迁高校48所。一共接纳了多少外省同胞,无法详计,单是当年的陪都重庆一市,就
在92万左右。
原来建在东门城门洞(现在重建在万年场)的著名雕塑“川军抗日阵亡将士无名英雄
纪念碑”是刘开渠先生的杰作,真实地反映了出川抗战的川军形象:身背大刀和背包、斗
笠,穿着短裤,打着绑腿,脚踏草鞋。我们应当永远怀念他们。同时还可以记住李宗仁将
军的一句话:“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铁路 三线通车
蜀道难,是四川盆地的不利地理条件给四川人民所带来的巨大困难。为了改变四川盆
地的交通条件,为了变蜀道难为蜀道通,多少年来,位于盆地最底部的成都人民不知付出
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是栈道和索桥。在近代,最重要的成就是成渝
、宝成和成昆这三条铁路的建成通车。
为了修铁路,四川在清末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牺牲了无数的先烈,但是仍然
未建成一寸铁路。新中国建立之后,深知四川人民对于铁路的盼望之切,在西南主持工作
的邓小平和刘伯承同志向中央建议尽快修建成渝铁路。很快得到批准。
1950年6月15日,也就是成都解放刚刚半年,成渝铁路正式动工。这是新中国
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全部采用国产设备和材料修建的新中国第一路。修路的
主要力量是刚刚放下枪杆的解放军指战员。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通车。也就在这天,宝成路破土动工。宝成路要
穿越大巴山和秦岭,80%的路线在山区穿行,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
1956年7月建成,1957年12月正式营运。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能真正说“蜀道
从今不再难”。
成昆路最早是在1958年动工修建的。但是只修成了成都往峨眉方向的61.5公
里之后,就因国民经济困难而停建。1965年重新动工之时,它已经成为国家大三线建
设“两基一线”中的“一线”,是大三线的重中之重,因为不仅有若干大三线企业分布在
它的沿线,更重要的是川滇山区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博物馆”,其建设条件之难为全世界
所罕见。全线有桥梁991座、隧道和明洞427条,二者相加,占了总长度的39.4
%,有三分之一的车站都建在桥梁或隧道中。为了修筑成昆路,不少筑路员工付出了宝贵
的生命。今天,在大多数车站附近,都能看到为修路而牺牲的英雄陵园。成昆路是197
0年7月1日通车的,它的建成,不仅为沿线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于开发凉山民族地区
更是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三条铁路的修通,是成都和四川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经济建设中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张仪、张若筑城
根据近年来对金沙遗址的发掘,可以肯定成都在这时已经是古蜀王国的都邑。除金沙
之外,在十二桥、抚琴小区、青羊小区、方池街、君平街、指挥街、岷山饭店等地,也都
发现了古蜀先民的居住遗址。古蜀王朝的统治中心在金沙之后可能还有过迁移,直到蜀王
开明九世时,正式定都于成都,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从此以后,成都一直是巴蜀的
行政中心,而且城名不变,城市中心不移,充分表明了成都作为一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稳
定性。
不过这时的成都还没有城墙,周围只是用木栅围着。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有城有市,
应当是其最主要的市政特征,所以这时的成都虽然已经有了较多的居民,成为了西蜀的行
政中心和经济中心,但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城市。
公元前316年,秦国发兵统一巴蜀。5年之后,就按照中原地区的模式,组织人力
物力修建成都的城墙。主持其事的策划者是担任过秦国丞相的著名纵横家张仪,因为张仪
是秦并巴蜀这一计划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实施者,所以后来长期把成都城墙叫作张仪城,
城上还有过张仪楼。不过工程的实际负责人是蜀守张若。
当时修建的成都城是土石墙,墙下有一些沿墙的建筑,用作官府的仓库,墙上有城楼
。由于当时的成都还有若干沼泽和水道,地湿松软,故而工程难度很大,修好的地段多次
垮塌。在这种情况下,只好放弃北方建城的传统方法,不再要求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而
是因地制宜,选择地质条件稍好的路线,所以修好以后的成都城的中轴线不是正南北向而
是从东北斜至西南,整个城墙也不方正,而像一个略显长方、多处弯曲的大土豆,有点像
一个乌龟(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近代)。古人敬龟,所以成都城不仅有了一个龟城的别号
,后来还产生了一些关于神龟筑城的传说。
张若在筑城时把成都城分为了两个部分,东边部分为大城,是行政与军事中心;西边
部分为少城,是经济中心。这种两城相并的格局,后代基本沿用不改,所以成都城在后来
又被称为重城或层城。
在成都筑城的同时,张若还主持修建了郫县和邛崃的城墙,形成了四川盆地中最早的
三个城市。
张仪、张若筑城,不仅让成都有了城墙这一防御体系,也使成都的城市中心位置完全
固定了下来,所以是成都城市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蜀汉建都
在成都的历史上,曾经几次建都,但影响最大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在成都建都。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纵横七州二十八郡,各地豪强纷纷起兵进行镇压,同时为自己
抢占地盘。刘备集团也算是中原一支较大的力量,但是转战多年,备尝艰辛,仍然没有一
块落脚之地。后得诸葛亮辅佐,按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拟订的战略方针,进入较之中原
相对安定的四川盆地,才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
汉政权(刘备政权的正式名称是“汉”,为了有别于过去的两个“汉”即西汉与东汉,所
以一般都称之为蜀汉),成都遂成为了蜀汉的都城。
在蜀汉时期,成都的城市格局没有什么变化,刘备皇城的遗址至今还未发现,经研究
,很可能在今北至后子门,南至红照壁,东至鼓楼街、青石桥,西至东城根街这一范围内
,皇宫则在皇城之中。今天的成都人还在说的皇城坝,在今展览馆地区,它不是蜀汉的皇
城,而是明代蜀藩王的皇城。蜀汉皇城的规模要大得多,而且是十分的宏伟壮丽,这在左
思的《蜀都赋》中有形象的描绘。
蜀汉的真正主事者是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成都在他的治理下,都江堰第一次设立了
专职的堰官,建立了比过去要完善得多的管理制度,还配备了1200人的军队作为水利
工程的工程兵,维护、管理、岁修、保卫的责任全由这支部队负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成都在西汉时就开始设立锦官,专门管理蜀锦的生产与运销,锦官直属的织锦工场就
叫锦官城。诸葛亮对蜀锦的生产特别重视,把蜀锦当作了对外贸易和政府税收的主要支柱
,故而生产规模发展很快。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军事作战的需要,又设立了车官,建立了
车官城。当时锦官城和车官城的位置,都在今锦江南岸从百花潭到南河桥一带。邛崃等地
在汉代就开始了天然气的开采应用,特别是用于煮盐。诸葛亮曾亲往视察,扩大其生产规
模。
作为蜀汉的都城,为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当然是大家很熟悉的武侯祠和惠
陵,还有永远也说不完的三国故事和学不尽的诸葛遗风。
湖广填四川
有一首成都《竹枝词》说:“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问原籍,
现无十世老成都。”形象地描述了清代以后成都的人口和家庭情况:土生土长的“老成都
”几乎是没有的,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于“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众所周知,明
末清初长达34年的战乱和瘟疫,几乎使得四川的人口丧失殆尽。那些繁华的城镇,肥美
的农田都成为一片废墟。“天府之国”的美誉,此时此刻只能算一个遥远的记忆。有一个
数据最能说明四川当时的残破凋零景象:至康熙24年,全川的人口仍只有9万余人。清
初成都十三年无人烟,省会只能临时设于阆中。这对于历来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的成都来说,无疑是一种悲哀。
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核心的“湖广填四川”移动运动开始以后,成都又从残破
凋零走向了热闹繁华。为什么这次移民运动会被民间称为“湖广填四川”?那是因为此次
移民入川以湖北、湖南籍(当时湖北、湖南合称湖广省)人士最多,其余还有陕西、贵州
、江西、福建、广东等多个省份。
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给四川近现代史带来的影响是无比深远的。首先是文化和人种的
风云际会使得四川近现代人才辈出,文化呈现出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势,包括川剧、川菜的
形成都跟这次移民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是新物种和新的生产技术的引进,使得
四川的农业很快恢复,并且很快形成了许多特色产业。直到今天,我们在成都这样一座现
代化的城市里,依然能看到这次移民运动的影响,比如会馆,比如城市东部依然保持着独
特民风民俗的客家人。
激情燃烧的新成都
如果一个生长在成都,但又离开成都十年的朋友要回来,在故土,他会完全找不到北
。接待他的人一定会说,你相当于没有到过成都,这不是什么民间神话。不要说离开成都
十年的人,就是一天也没有离开成都的人,如果工作忙,一段时间没有出去走动,再开车
出去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怎么这里会有一个地下隧道?怎么这里又多了一条这样宽阔的
大路?这也不是离奇故事。
成都就是这样在一天天变得有些不认识,从府南河工程,到五路一桥建设,从沙河治
理到高新区开发,从一个个下穿隧道的贯通到水环境的整治,从一座座高楼的拔地而起,
到一条条道路的拓宽变绿。成都这个古老的都市在书写着她建都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段
历史。
谁也无法统计出来,成都这十年究竟盖了多少房,修了多长的路,栽了多少树木……
但是,在这里生活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感觉到巨变就在我们的周围真真切切地发生着,
也许大家身在其中的时候,为日常生活奔忙的时候,有时会忽略身边的变化。但是,如果
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随着一架直升飞机或者一个热气球飞到高空,当你俯瞰成都的那一个
刹那,你一定在心里生出一种激动和豪情。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十年,二十年仅仅是一个瞬间,我们一定要在历史的关口上记住
一点: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
Welcome To Bashu(巴山蜀水) Board
(E)分类讨论区->(8)谈天聊地->China->BaShu
I can't do much,but I love you ,
And that may be all I can do!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