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h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BaShu
标  题: [南充]嘉陵江畔新南充                   Gforce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y 29 09:37:54 2005), 站内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南充]嘉陵江畔新南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Nov 25 13:37:46 2004), 转信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面积一点二五万平方公里,这里北接秦巴山脉,南连成都平原,作为巴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南充一直是川北政治经济的中心。 

  人说巴山蜀水,但位于大巴山南麓的南充却枕着一条千古名江。劈开了秦巴山脉的嘉陵江一路南下,在穿越崇山峻岭之后,最终在南充境内拐了一个蜿蜒如“巴”字的江弯。这是一座被赋予了太多历史记忆的城市,在两千多年的岁月里,它的每一次兴衰都与时代潮流的涨落联结在了一起。当昨天已经成为匆匆过客的时候,这座千年古城正挥动起市场经济的手笔,刷新了她曾经的面容。 

  当我们走进这座嘉陵江畔的城市时,一场绵延的秋雨使我们眼前的视线变得有些模糊和凝重,我们的目光在徘徊在中寻找着该从哪里走进这城市? 

  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我们来到了南充的这座最高学府,走进校园,首先吸引我们的是这栋被称为川北行署小会议室的建筑,它是半个多世纪以前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出现在南充土地上的第一栋现代建筑。当时川北行署的辖区大至与今天的南充市相同。小会议室的对面是当年川北行署的办公大楼,今天它已经变成了西华师范大学的教学楼。 

  九月,当又一个新学年开始的时候,这座古老建筑前又一次走过了许多新的年轻身影。就在这座教学大楼安静的一间教室外面,就在莘莘学子们的书桌旁,一段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被牢牢地镶嵌在了墙上,它记录下了这座城市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最初岁月。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今天依然能够感受到陪伴着这块南充第一基石的是那些不曾停歇过的风声、雨声还有读书声。 

  这是五十多年前的南充街道计划图上,我们清晰地看到原来的城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五星花园为中心的放射状街道网络。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五星花园,这是今天的五星花园,这里已经成为了今日南充的中心商务区。五十多年来,南充从一个几万人的小城向近百万人口的大中型城市迈进,但令人惊讶的是,当年给街道做出的32米宽度,依然能够满足今天交通的需求,尽管后来南充又作过了五次城市规划。 

  站在五星花园,我们很容易发现这座城市远去了的身影。花园中心有一尊名叫“女神”的雕塑,“女神”对面是一条名叫茧市的街,它告诉我们这里自宋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丝绸之乡;而这条果城路,则记载了南充曾经作为果州之城的历史。 

  这是一座位于南充市郊西山上的汉代风格建筑物,它和一位名叫纪信的南充人在这里守望着眼前这座变化中的城市,诉说着这座城市最早的起源。 

  在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的岁月里,纪信跟随刘邦翻越了大巴山和秦岭,开始了逐鹿中原的征战。在一次惨烈的战斗中,纪信假扮刘邦,舍身救主,最后死于项羽的烈火之中。“当时不是将军死,汉诈安得四百长”。刘邦得了天下之后,特在今天的南充市设立了安汉县,安汉县成了南充的起源。 

  当我们来到嘉陵江边想要找寻南充昨日的容颜时,江湾里周子镇上这条昔日商旅穿梭不息的盐店街却已经沉寂,往日的繁荣也随着远去了的马帮消失在了街的尽头。 

  然而,这里有一个人却没有被远去了的历史岁月尘封,他就是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他与卓文君演义的千古诗书佳话,使这座小城多了一些让人回味的记忆。 

  据历史记载,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梁代,这里曾经叫相如县,相如县在历史上存在了九百多年。今天,蓬安人在进入县城的路口处立起了一道牌坊式的汉阙,因为他们要留住历史的记忆。 

  两千多年悠悠的岁月里,发源于秦巴山脉的嘉陵江默默地孕育着南充,使这里成为了川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当历史匆匆的脚步悄然跨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地处中国内陆的南充第一次感受到了城市化浪潮带来的撞击。 

  这是一座新建的牌坊,它竖立在了阆中古城与新城交界的临界线上,水泥路与青石板路在牌坊下连接在了一起,不断扩张的新城在牌坊前也停下了脚步。然而,几年以前,牌坊后的这片古街区却面临着被一条环城路取代的命运。此时,曾经支撑阆中经济的丝绸业开始衰落,而古城的存在似乎又妨碍了新城的扩展。 

  当中国的其它古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时,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却陷入了是保留还是拆去的争论,走在了历史交汇点上的阆中古城将走向何处? 

  
 
  
  幸运的是阆中古城在即将拆掉之前被保留了下来,它给像张建勇一样的许多古城居民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三年前,张建勇所在的丝绸厂破产了,为了寻找新的生路,他特地去了一趟云南的丽江古城。回来后,他就和妻子用买断工龄的钱办起了这座张家小院,成为了阆中古城里的第一批旅游从业者。 

  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张家小院在古城里众多的大院中显得独特而别致,颇受游客青睐。最近,张建勇又把紧临小院的一栋房子买下,因为对他来说,现在最紧要的就是扩大经营规模。 

  这是阆中古城里著名的手工艺产品一条街,原来的环城路就计划从这条街上穿过。今天,随着阆中旅游业的升温,这些曾经衰落的传统手工业,又在人们面前重新展现出独有的魅力,获得了新的价值。 

  当站在高处俯瞰阆中这座千年古城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竖立在新旧城区交汇点上的这座状元牌坊,不正是这座城市从传统走向现代时所坚守的一条文化底线吗? 

  这是我们在南充拍摄期间难得的一个晴天,南充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北湖终于在阳光下掀起了她神秘的面纱,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北湖确实称得上美丽,但是,比这种美丽更吸引我们的却是一年多前发生在北湖身上的一段故事。 

  过去,南充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他们会以现在这样随意的方式进出北湖,因为一道围墙,一张门票,使地处市区中心的北湖像一座封闭的孤岛远离自己。然而就在两年以前,“经营城市”的思路开始在南充传播,当人们对怎样经营城市还猜测不定的时候,北湖破墙的计划却实实在在地摆在了南充人的面前。谁也没料到,围绕着一道普普通通的围墙,拆与不拆,却在南充人之间人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一池平静的北湖水就这样搅动了南充人的心弦。 

  显然,当时摆在每个南充人面前的是两道墙:一道环绕着北湖,另一道萦绕在人们心间。经过激烈地碰撞,南充人最终从市场里找到了打开围墙的钥匙。这是北湖西边的一个商业区,北湖破墙前它还是景区里一块不被人们看好的偏地,然而,恰恰就是这块面积仅有三亩的土地,通过拍卖,为北湖的改造换来了3100万的资金。有了资金,北湖的改造立即进入了封闭施工的阶段,一场人们期待的好戏暂时拉起了亮相前的帷幕。 

  没花政府一分钱,北湖完成了改扩建。拆了墙,北湖变绿了,变亮了,与此同时,南充老百姓的心也变得更亮堂了。对每天都要在北湖里扭上几圈的这支老年秧歌队成员来说,“家”是他们对北湖最强烈的感受。 

  这是北湖里一座茶楼,破墙前每年的营业额不到三十万,现在出租给了别人,公园每年单从这座茶楼得到的纯收入就达四十多万。今天,景区里共有100多家经营户,每年创造着几百万元人民币的利润。 

  当掘到了市场上的金子之后,北湖在管理上也迈出了彻底市场化的步伐,他们通过招投标,把保洁、保安和绿化外包给了相应的专业公司,使北湖产生了强大的经济拉动效应,从而也使北湖破墙成为了南充经营城市的开篇之作。 

  这是南充市中心的一个商业广场,连锁超市麦当劳和诺玛特在这里构筑起了我们现在最熟悉的商业王国。然而,原来占据这里的则是一家政府招待所,黄金地块的商业价值无法体现。 

  为了盘活资源,南充人决定让政府招待所退出,使这块风水宝地增值。在转让中,面向市场的招投标竞拍又一次成为了南充人选择的方式。 

  这是当年那场拍卖会上留下的照片,虽然拍卖会上突然停了电,但是人们点起蜡烛继续举起了手中的牌。而在竞拍现场,有一个人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而且他一直笑到了最后。 

  这次拍卖,创下了每亩530多万的南充新高,接下来,随着一批黄金商业地块的政府退出,南充人筹措到了一笔不小的资金,顺利地实施了政府新区的建设。 

  嘉陵江自北向南从南充市区流过,因此,沿江的这条路也就成了南充市的一条重要轴线,今天的滨江大道已经成为了南充一景,但是,仅仅是几年前,这条路两边还是一块让人头痛的棚户区。近年来,随着南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滨江路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随着滨江大道的变脸,同处江边的一块原来不被人们看好的土地也突然间吸引了商家的眼球。这是一家从南充走出去的房地产企业,过去,许多南充人买房子都会选择成都,因此,这家房地产商也就把房子盖在了异乡。然而今天,这家企业终于把最大最高档的一个楼盘盖在了南门坝。 

  规划提升了南充的价值,给南充带来了商机,而经营城市则使南充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是位于嘉陵江东岸的一个大型综合物流中心的施工现场,它的投资方是目前国内有名的四家大型民营企业:北京的物美、浙江的德力西、安徽的南翔和河北的新奥,它的建成将使南充一跃成为川东北最大的物流中心。 

  在南充市城市规划设计局的一间成列室里,我们发现墙上并列悬挂着六张城市发展设计图,它们中的第一张图产生于五十四年前,最后一张图完成于两年前。从一张到六张,对这座城市而言,难道仅仅是数量上的递增吗? 

--

※ 修改:·Gforce 于 Nov 25 13:39:06 修改本文·[FROM: 219.217.250.*]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0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