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h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BaShu
标  题: [阿坝]邛笼之谜                         Gforce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y 29 09:38:26 2005), 站内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阿坝]邛笼之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Dec 24 10:48:31 2004), 转信


  "垒石为室,高十余丈,为邛笼。"这是《后汉书。西南蛮夷传》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区这种碉堡式建筑最早的文字记录。而这种建筑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东南地区,大约有三万四千八百多平方公里地处高山峡谷地带,也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陡然升起的过渡地带,峡谷高差达一百米到两千五百米,垂直差异较为明显。峡谷内森林密布,河流纵横,岷江流域的多条支流在峡谷中纵横交错,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一条民族向西南迁徙的走廊,人们翻山越岭是为了逃避战乱、战败后部族的毁灭,有的在这高山峡谷中找到定居之地,有的继续向南迁徙。 

  因此,一种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频繁部落战争要求的建筑便逐渐产生,并得到发展,形成了以后的"邛笼"建筑文化。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碉堡大都始建于清朝时期,时间长的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短的也有一百多年。这些建筑经历了一九三三年的叠溪大地震,一九七六年的松潘平武大地震和一九八九年的小金双河大地震,但却仍旧依然耸立在山尖、寨头。到底是什么建筑材料让它如此结实坚固。 

  其实业很简单,它所用的建筑材料就是山上开采的岩石石片以及河道中的卵石,还有当地一种粘性较强的黄土。将黄土与水调和成泥,用泥粘合那些不规则的石片,建造起泥石垒筑而成的房屋和碉堡。这就非常坚固了吗?也并非如此。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羌族的先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将数学、几何、力学等原理运用其中,这些石雕建筑下大上小,墙体下厚上薄,呈向上逐渐收缩的形态。这种突出的部位,被羌族形象的称为鱼脊,意思就是鱼脊背,这种三角形原理在建筑中的应用更加增强了石屋石居与石雕坚固性,在后来的石雕建筑中又逐渐地发展为六角和八角,使这种防御工事变得坚不可摧。 

  就是这种碉堡,曾使清朝朝廷的两次大规模进攻受阻,给清军造成大量的物资消耗和人员伤亡。第一次战事持续了三年,而第二次战事却持续了五年之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乾隆打金川",公元一七四七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一张自身实力的不断壮大,屡挑战事,搅得周围土司不得安宁,并与朝廷干戈相见,乾隆降旨予以征讨,这就使乾隆一打金川。时隔二十四年后的一七七一年,大金川土司索诺木与小金川土司僧格桑合谋侵扰邻近土司,引发乾隆二打金川。两征金川,乾隆最终将金川地区统辖于川省之域。并在噶拉依官寨旧址上立下御碑,镇群番而永靖,树丰碑以告成功。 

  乾隆二打金川,久攻不下的关键原因,就是因为坚固的石雕所构成的防御体系难以攻破。为此,乾隆曾下令将众多工匠从金川押解进京,在北京香山修筑碉堡,研究攻调之略,训练攻碉精兵。 

  这是乾隆打金川后遗留下的一座石雕,是大金川土司莎罗奔时期建造的,它耸立在阿坝州金川县马尔邦乡和曾达乡交界处的金川河岸,碉高四十三米,由于它的高度是众雕之首,被誉为碉王,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不少坑凹之处,不知是否是乾隆打金川时留下的痕迹。我们想进去看个究竟,却找不到进碉之门,这门到底在哪呢?或者是被隐藏起来了。 

  其实现在马蜂把守的地方就是进碉之门,原来所有石雕之门都高高在上,不用梯子是进不去的。进入雕内将梯子收回,不怕你用火攻、用炮轰,人家居高临下,利用易守难攻的优势,通过雕镂的观察孔、射击孔,不断消耗你的有生力量,也难怪乾隆打金川久攻不下。据守有的碉与碉由地下通道相连,还有水源通入雕内,很适合进行持久作战。 

  这座雕镂有点要垮塌的感觉,但他依旧坚固结实,在塌陷处我们找到一个进入的洞口,进入后已经看不到梯子和隔板,有点井底之蛙看天的感觉,藏区石雕已失去的原有的功能,人们已经没有登上它的长梯。所以,也看不到其他石雕的内部状况。但它的雄伟高大的形象随处可见。 

  除了石雕,在阿坝州汶川县威州镇的布瓦山上,还有一种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土碉,它也经历了数次强烈地震的考验,人就以利于村寨之中。它的历史可延续到汉代,它是这个羌寨抵御外来入侵的军事防御体系,由四十五座土碉组成,但其他四十二座黄土碉已被损毁。现存的三座黄土碉,高的有二十米,低的有十八米,其中一座上面还可以看到用于遮风避雨的木质斗拱。虽然历经风雨冲刷,它们仍然像一个守护村寨的哨兵,遥望着山川大河。 

  这是一个最能体现"邛笼"建筑特色的羌族村寨,它坐落在阿坝州理县岷江流域的杂谷脑河畔,它是由石碉和石室民居群共同组成的一个防御性堡垒体系,它被世人称为东方古堡,这就是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以最先垒筑的石屋为中心,随着后来部族人口的增加,逐渐向外围扩展,采取以防御为中心的建筑理念,逐步完善村寨的防御反击功能。 

  进入村寨,就如同走进一个迷宫,众多的廊道,分不清东南西北,一不小心就会走出村寨或者就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如果是过去那个时代,入侵在廊道内犯迷糊,就会遭到各种武器的攻击,不战而败。 

  在这个石片与泥土垒筑而成的古堡建筑中有许多你想象不到的奥秘,而且是构思巧妙,使用性极强,你看这石墙中的横木有什么用处。羌寨姑娘龙晓琼告诉我们:"这根木头就是所谓的压方,这个压方就是在修建房屋时,就已把它压在墙体里面,羌寨里的压方分为两种形式,一种纯粹用于防御的,而这种压方是羌族人团结精神的一种表示,当家里有婚丧嫁娶的时候,有很多亲朋到家里来,这时的房屋是不够用的,在征得邻居的同意后,把压方下面的石头拆去,就可打通另外一家,如果你还觉得不够大,由于家家相通,你可以把九十八家都连起来,这就是桃坪羌寨的一绝,家家相通户户相连。"桃坪羌寨中有八道通向寨外的压方门,发生战乱时,只要封闭了这八道门,村寨就成了一个完全与外界隔绝的世界,进入战备状态。 

  在羌寨建筑中,你会有太多的疑问,就如同这石墙中的木阁楼,它是否又有什么新说法,还有这石墙中为何有根木棒?龙晓琼解答了我们的疑问:"在羌寨的房子,左边是一家人,右边是另外一家人,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羌寨为了利用有限的空间,就引来了羌族建筑的八字真经,左墙叫做挖眼搭木,右墙叫做靠墙立柱,挖眼搭木就是利用别人的墙体挖个眼搭根木头,靠墙立柱就是借用另一家的墙体靠墙立根柱子,就把木阁楼搭起来了,借用左右两家的墙体,搭建起另外一个小阁楼。你能想到这是干什么用的吗?这在羌家家家必备,这就是一把羌族的木钥匙,木锁就在这个锁孔中,只有木钥匙与锁眼一致,才能将门打开。" 

  这是镶嵌在碉楼顶部的一个救生绳锁孔,如果遇碉内起火等不测,可经过此处,离开碉楼。而前面画墙体中的木棒是用来拴牲口的。 

  当你步入羌寨的内部通道,不时有流水声传入你的耳中,在桃坪羌寨,这石头古堡的地下,有一个完善的、通到家家户户的地下水网。相传这是大禹治水时期流传下堰头堵流引水法,用石头在河道中垒起一道分水墙,将水分流后引入开挖好的引水渠,使水由高到低进入村寨,而且可根据河水流量的大小来确定石头垒筑的多少。如遇山洪暴发,分流后的石头就会被洪水冲入主河道,切断入寨的水流,避免洪水涌入村寨造成灾害,洪水退后再堵流引水。 

  水被引入村寨后,同样是简单易行的办法,改变水流方向河水流量的多少,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加工和生活服务。水在寨子的地下穿行,不仅满足了寨内生活用水的需要,还可以用于消防。对于地处于干旱河谷地带的桃坪羌寨,地下水网同时也起到了调节空气湿度,夏季降温的作用。另外,据说桃坪羌寨之所以坚固,也是地下水网的功劳,由于水气作用,墙体的石块与粘土渐渐融为一体,泥土也渐渐变得坚硬起来。 

  经过村寨的水流,最后并没有白白流掉,而是进入农田灌溉网络,灌溉农田与果园,这种充分利用水资源的作法,也体现了个民族与自然环境条件和谐相处,所显示出来的聪明与智慧。 

  族汉族各家建筑之长于一身,使"邛笼"建筑文化更加趋于完美,达到了一定的高水平。坐落在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棱磨河畔的卓克基官寨,更是被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一九三五年六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途经卓克基官寨,毛泽东及中央机关曾在卓克基官寨停留休整。一九五二年五月,参加少数民族"五一"观礼团的卓克基第十七代土司索观瀛,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毛泽东对他说:"红军长征时,我曾在你家住过一段时间,还看完你收藏的一部《三国演义》。" 

  时隔五十二年后,官寨在修复过程中迎来了一位昔日官寨的女主人,她就是索观瀛土司的夫人柯玉霞,她在索观瀛妹妹索观涛的陪同下,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又踏进了半个世纪前,她曾生活居住过的官寨。 

  "还可以,三楼是我一个侄儿在住,这边是我大哥他们住,三楼,仁青卓玛在这住过,便了不一样了,原饭桌子摆在这里,原来这是用于放罢各种摆设,各种摆设(工艺品),一样一样的,他们俩夫妇住那,这边小房子和那边是对称的。" 

  柯玉霞女士十五岁时,嫁给了索观瀛土司,在卓克基官寨里生活了十年时间,她经历了最后的土司时代和新中国建立发展的时代。 

  卓克基官寨占地总面积一千四百平方米,整幢官寨的墙体用岩石石片砌筑而成,墙高十九点五米,墙后一米。官寨为一"口"字形建筑,正面为双层平顶建筑,中间是一个天井院落,左右各为五层,后为四层,每层楼都有木质回廊相连接,共有各种用房伍佰间。一层一边曾是佣人、杂工的住室、厨房,另一边是马基 。而曾专门是用作接待官商的迎宾厅和客房,正面二层顶部为平顶,用于沐浴阳光、观赏外景。三层左右为土司和家眷的厨房、书房和贵宾厅。后面三层、四层是一个大经堂,为僧侣的住房和厨房。据史料记载:"卓克基官寨的房间都由能工巧匠用木材精心雕制镶嵌,家具家什镶金嵌银,金银珠宝光芒四射,就像一个珠宝商店。佛堂神殿更是壮观精美,金制佛像、铜制镀金佛像及金银制成的佛教法器。墙壁上的佛教壁画栩栩如生。可惜的是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和历史变故,内部装饰及壁画已荡然无存。 

  一九四四年,国民党理县县长米珍在他的《出巡四土日记》中也写道:"官寨规模最大。而且较有汉人居室定象者,四土中唯此一处。墓室材料皆征调全体人民义务砍运,义料工皆计价,恐数千万元亦不能建成。边民文化落后,无论宗教或政治上之确力多皆寄托伟大建筑,以团结人民之信心。建此大官寨殆尽不仅为其一家居住优越适而已。"这位县长道出了卓克基官寨的另一层意义所在。 

  卓克基官寨在一九三六年红军离开北上后,被当时反对红军的土司、贵族放火烧毁,以此嫁祸红军。现在的官寨是一九三七年索观瀛土司花了三年多时间,在官寨原有的基础上重建而成的。从石碉、羌寨到官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完全由泥土和石片垒筑而成的建筑世界。垒石为室是居住在岷江流域高山峡谷地带少数民族延续了两千多年建筑手法,它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简单的泥土和石片垒筑起雄伟壮观,坚固异常石屋建筑,它的高大令人惊叹,它的坚固令人难以想象。从那些默默无语的石墙上,我们看到的是时光与智慧留下的烙印。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严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在人与人之间不断的争斗中,这些石屋建筑从单纯的居住功能演变成居住与防御双重功能,又逐渐演变发展为更加坚固的防御体系和更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天地。是人们为了生存所创造的奇迹。它犹如一艘融会着民族智慧的大船,乘风破浪,从远古走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