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h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见牛思齐|生死攸关又一周!(), 信区: BaShu
标 题: [天府的记忆] 天造天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pr 26 21:23:08 2006),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eography 讨论区 】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见牛思齐|生死攸关又一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天府的记忆] 天造天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pr 26 21:12:28 2006), 转信
在三亿六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中,形成了四川盆地特殊的地貌结构。它北依秦岭、南靠云贵高原,西临雪山和西藏高原,东向长江三峡,这个巨大的盆地,只有一个夔门出口,而成都,正在这个盆地的中心。
两千五百年前,中国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也就是今天成都的双流县,向北边一片山水环抱的平原地带动迁,并在那里大兴土木,构筑城池。崇拜先王的执政者们,模仿前贤的用意,给这个新生的都府取名为——成都。
从这时开始,中华民族的版图上,诞生了成都这个名字。从此,成都整整延续了2500年而未更其名,在中国古老的大、中城市中,既未更名、又从未迁徙的城市,仅此一座。
这是战国晚期留下的“成都”二字,历尽沧桑一直未改,延续至今。
这个刚刚诞生的蜀国首府成都,恰恰处在地球北纬30度线的南侧,而正是这条纬线的两侧——多少年来,一直是中外专家学者一个未解的巨大谜团。
一系列世界奇观或难以解释的现象都出现在这里:埃及金字塔,北非大沙漠,苏伊士地峡,喜马拉雅山,三峡,长江入海口,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百慕大三角区;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和道教这五大宗教,也都发祥在这条神秘纬线的两侧。
那么,中国的成都呢?
首先奇特的是,处在北纬30度线两侧的地区,大都炎热少雨,甚至是无垠的沙漠。而成都平原却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清水秀、一片翠绿。当宇宙和大自然造就成都险峻闭塞的地理环境的同时,也赐予了它惊人美丽的妙水奇山。
更为奇特的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成都的自然灾害要远远少于其他地区,无论是洪灾、旱灾、风雪、冰雹、蝗虫还是地震。
这,真是一个天造的天府。
然而,奇迹不仅仅来自于我们无法解释的宇宙和大自然。
采访:三星堆博物馆讲解员 祝晶晶
这几块石头就是从三星堆遗址的北端鸭子河出土的,他们都是些玉石的原料,古人们认为美石为玉,凡是漂亮美观的石头他们都认为是玉.它之所以非常珍贵是因为它表面上有非常明显的切割痕迹,比如你看这一块,这块裂痕呢,就非常明显了,因为在几千年前,那个时候没有铁器,它是用什么方法加工的呢,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办法解答了,这或许呢又是三星堆的一大疑团了。
1986年,距成都只有38公里的三星堆,一夜之间为全世界考古界所瞩目,三星堆出土的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绝世珍品,改写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又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新的谜团。
奇迹远没有结束,距三星堆遗址发现不到15年,一支开发楼盘的建筑队,在成都市2环路和3环路之间用挖土机撞开了金沙遗址的大门,再一次震撼了世界。
采访:成都博物院院长 成都考古所所长 王毅
这就是我们正在发掘的金沙遗址。我们整个金沙遗址范围分布非常广,达4到5平方公里。在磨底河北边是宫殿遗址,我们这个地方是祭祀区,4到5平方公里,有宫殿区、有祭祀遗址有墓葬区,它表明这个地方是一个古代的一个非常非常的重要遗址。我们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大量的金器,我们认为这个地方,就是古代蜀国的都邑之一,那么成都,过去我们认为是2310年的建城史,那么金沙遗址一下把成都作为古代蜀国的都邑历史推前到距今3000年,在距今3000年的世界上,我们认为这个文明在当时世界上是一个非常高度发达的文明。
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遗址的发现,不仅把巴蜀的古代文化史向前推进了近千年,还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与公元前 5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罗马同样繁荣昌盛的生动景观,而她的文化艺术成就,更是独树一帜。
采访:金沙遗址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 王方
这件器物就是成都市2001年挖掘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它的厚度只有0.2毫米,但是它的重量达到了20克,那么这件器物呢是3000年前古蜀人创造的一件非凡的艺术品,它有丰富的文化的内涵,然后它有高超的黄金制造工艺。那么这件器物它反映了古蜀人对太阳、对鸟的崇拜。
是啊,在铁器尚未出现的三千多年前,巴蜀大地的先人们是用什么方法和工具,打造出了如此众多而美轮美奂的饰物呢?
这是一棵通高3点96米的青铜神树,它的底座象征神山,树干代表连接天地,树上的这条龙代表连接天地的交通工具,而这些象征生命的鸟,则表达着对树的崇拜。在同一历史时期,古印度、古埃及、古罗马和古希腊,都出现了大量树的图腾,这说明,古蜀先人们所表达的直达天庭的向往和所营造的充满神秘气息的氛围,与当时欧洲的神学生命观——异曲同工。
成都,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一诞生就开始了它迅速的崛起,从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可以理解和不可思议的物证中,可以肯定地说,成都的先人们在她第一次崛起的过程中,克服了连我们今天都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甚至表现出了我们今天还达不到的惊人智慧。让我们不禁慨叹:我们并不都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而常常是在他们的脚下。
我们惊叹的还不仅于此,大自然虽然赋予了成都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却也留给了它极为恶劣的地理交通条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都四周绵延绝顶的崇山峻岭,几乎就是一个先天封闭的自然屏障。
可是,这些可能是来自异邦的产品、外来的文化和当地的融合创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物通人和的繁盛景象。都江堰的灌溉之利使其物产丰饶而不知饥馑。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孕育了先秦时期的古蜀文明和汉代蜀地文明。
在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唐宋600年间,成都成了一个在经济文化上领先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城市。它不仅成为中国古代万里长江的第一城,还成为了汉唐时期南方和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这一时期,北方的移民大量进入成都,使成都的人口仅次于长安,成为汉代的“五都”之一。
我们不禁惊叹,在这样一个“其地四塞,山川重阻”的盆地,她靠什么成为了中华民族长江上游的古代文化中心,又怎么会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成都的命运,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从汉末以来,战火烽起、诸侯混战,使大半个中国陷入了一片战火之中。
但是,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中原经历了一次次浩劫的时候,巴蜀大地却显得相对安宁和祥和。
然而,成长中的成都毕竟无法、也不可能在一个大动荡的国度里。永远保持着世外的安乐。
公元1236年,国内的战争终于冲破了成都脆弱的城池。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于述胜
历史上成都遭受过几次重大浩劫,宋末元初的时候,那里发生了长达50年的战争。到了明末清初,又发生了一次长达80年的战争。仅仅是张献忠率领军队攻入成都的时候,就屠城三日,再加上瘟疫流行,饥荒严重,所以成都的人口锐减,一片荒凉。
成都,第一次陷入了沉沦与衰败时期,在长达400年的时光里,文苑艺坛一片萧瑟,中华大地蜀人无闻。
成都人口在唐代曾高达58万,到了明代,只有9万人。1647年,清军攻下成都后,清政府管理四川的官衙,也只能暂时设于阆中,而不能设在成都,因为当时的成都,既没有一间房,也没有一个人。
采访: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副会长 陈世松
文明古城的成都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根据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调查,清代以前的建筑已经全部毁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成都的文明古迹,基本上都是移民入川以后所重建的。
于是,在清政府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历史上持续近百年的最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开始了。来自全国17个省区的移民,携家带口,浩浩荡荡涌向蜀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
成都,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移民城。
成都,再一次敞开了她那巨大的胸怀,并在几乎来自半个中国的新移民们鼎沸的人声中,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崛起。
在短短的100多年间,成都地区便承上启下的迅速恢复起来,它不仅完整地承继了长达3000多年的精神遗产,还汲取更为广阔丰厚的外来思想与文化基因,开始了它新的复苏、重建与成长。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再度成为甲冠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成都一直持续到近代的第二次崛起,给世人印象最为鲜明和深刻的,还是她对古代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扬。
这,又是一个历史的惊叹!
这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青城山,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道教宫观——青羊宫,宫内保存的道教主要典籍《道藏辑要》为全国仅有。
这是在唐代号称全国第一大佛寺的大慈寺,举世闻名的高僧玄奘在赴西天取经之前,曾在此沉冥修炼。
这是全国最大的供奉“天下第一名相”诸葛亮的武侯祠,千百年来不断的浓郁香火,映衬着中国百姓的民心所向。
这是名扬四海的杜甫草堂,诗人杜甫正是在这里——奠定了他诗圣的地位。
在清代前期大移民以后,由陕西移民带进来的大曲制造技术,酿出了今天被誉为全国第一的川酒大曲。
这是在清代前期的大移民之后才逐渐发展形成的川菜。
川剧是清代前期大移民后,由5个省的地方声腔而创造出的,人称“5腔共和”。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和感受到的,并已经辐射到整个中华大地的巴蜀之风、川味特色,皆兴盛于她的第二次崛起。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迁徙与移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不错,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移民与迁徙。但是,像成都这座移民城市所表现出的惊人的文化创造力,却是为数不多的。
成都,究竟靠什么样的智慧和精神特质,使之具有如此巨大的再生力?她又是靠什么特有的精神遗产,使她在中华民族近代并不安定的社会中,成为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富庶的大后方?
在这些后来的岁月里,尽管巴蜀大地有着层峦的天然屏障,尽管成都城有过两次顽强的崛起,但在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中,她的命运不可能不与我们这片饱受磨难的国土血脉相连。
无论她多么希望如她第一次崛起时那种相对的安宁和长期的富庶,也无论她多么渴望保持她第二次崛起时的全面的复兴和文化的重建,她最终还是在后来的岁月里与中国其他兄弟省份一道,走过了我们刚刚经历过的从前,也在这一次次巨大的隐忍之中,积蓄了更大的能量!
公元1979年,深受巴蜀文化浸泡的邓小平,重新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用他那浓重的乡音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
中国,开始了她有史以来最大限度和规模的开放与发展。成都,也开始了她第三次的崛起。仅短短的25年,我们不由得再一次发出了惊叹,一个在开放之初没有享受任何特殊政策的西部省份,一个远离海洋的典型的内陆城市,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竟是这样一片活生生的现实:
我们说,文化是生产力的先导,一个地域性群体领先于其他地域性群体,一定有着她独有的精神特质,一个开放而多元化的社会,将会给人们挖掘和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以更为广阔的空间。
成都,是建国后被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那么,成都优秀的历史文化,究竟向我们昭示了什么?
--
enjoy academia+66
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坐着仰头看会儿星星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1.11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