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h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rprise (漫舞云端·流年), 信区: BaShu
标  题: 话说全兴大曲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Jul 27 15:54:18 2004)


 
明末清初,成都的酿酒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一位王姓酒商于乾隆五十一年在成都东门外
大佛寺所在的水井街开设一大规模酒坊,取名“福升全”。酒坊除了地处商业中心之外,
王姓酒商选址主要还看中了水井街旁的“薛涛井”,此井源出自江泉,经沙石过滤后,清
澈甘冽,被誉为成都东郊第一井。传说因唐代才女薛涛曾寓居于此,此井因而得名。唐宋
时期名酒“锦江春”也就是用此井水酿制,福升全酒坊以薛涛井水酿酒,并将酒名定为“
薛涛酒”。此酒一问世即大受欢迎,文人冯家吉在其“薛涛酒”一诗中赞道:“枇杷深处
旧藏春,井水留香不染尘;到底美人颜色好,造成佳酿最熏人。”
     
     随着酒坊生意不断发展,福升全于1824年更名“全兴成”。并对薛涛酒进行改造,创
制出许多新品种酒,统称“全兴酒”。
     
     全兴大曲酒液无色,清澈透明,具有窖香浓郁、醇和协调、绵甜甘冽、落口爽净等特
点。评酒专家和饮酒爱好者认为,此酒得醇和、味净尤为突出。它属于轻浓香型酒,既有
浓香型得风味,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全兴大曲酒醇和不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全
兴大曲产于号称美酒之乡的四川省成都市。
     
     全兴大曲酒的问世,始于全兴老号烧坊的建立。据有关资料记载,全兴老号建立于清
道光四年,也就是公元1824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全兴老号生产的酒一直称
为全兴大曲。全兴老号曾经兴盛一时,清末逐渐衰落。到全国解放前夕,全兴大曲无论是
产量,还是质量都是江河日下,濒于停产。解放初期的1950年,国家购买了私人酒坊,全
兴老号也在购买之列,由此组建了成都酒厂。1952年成都酒厂恢复生产全兴大曲酒。
     
     全兴大曲酒以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酿造时对原料要经过
严格筛选,要求颗粒饱满、均匀、皮薄、无壳、无虫蛀,淀粉含量在68%以上。
     全兴大曲酒在酿造工艺上也有自己的一套传统操作方法。采用陈年老窖发酵,发酵长
达60天。发酵完了必须达到窖熟糖醇、酯化充分的要求。蒸酒时,要掐头去尾,也就是把
质量不好的尾酒,稀释后再回窖发酵。用作填充料的谷壳,要经过清蒸处理,不仅要除去
谷糠的腥杂味,而且要蒸到有谷香味,才能配料蒸酒。中流酒还要经过品尝鉴定,验质分
级。鉴定合格后,再分窖分坛入库,贮存一年以上,然后勾兑,装瓶,包装出厂。 
     
     
 

--
流浪的红舞鞋·如履薄冰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26.20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