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h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rprise (漫舞云端·流年), 信区: BaShu
标  题: 巴蜀特产 蜀绣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Jul 27 15:44:32 2004)


 
又名“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它同江苏苏州的苏绣、湖南长沙的
湘绣和广东的粤绣一起,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绣。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载,当时蜀中
刺绣已很闻名,同蜀锦齐名,都被誉为蜀中之宝。清代道光时期,蜀绣已形成专业生产,
成都市内发展有很多绣花铺,既绣又卖。 
     
     蜀绣有自已独特的运针方法和刺绣技艺,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起源于川西
民间的蜀绣,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影响,经过长期的不断发
展,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人们
把蜀绣的艺术风格概括为“严谨细腻的针法,淡雅清秀的色彩,优美流畅的线条,中国水
墨画的格调”。 
     
     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至少有100种以上精巧的针法
绣技,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纱针、点
针、复盖针等都是十分独特而精湛的技法。当今绣品中,既有巨幅条屏,也有袖珍小件;
既有高精欣赏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费品。比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
”座屏和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大小熊猫
”座屏,就是蜀绣中的代表作。 
     
     蜀绣的技艺特点有线法平顺光亮、针脚整齐、施针严谨、掺色柔和、车拧自如、劲气
生动、虚实得体,任何一件蜀绣都淋漓地展示了这些独到的技艺,据统计, 蜀绣的针法有
十二大类,一百二十二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
。蜀绣常用晕针来表现绣物的质感,体现绣物的光、色、形,把绣 物绣得维妙维肖。如鲤
鱼的灵动、金丝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壮丽、花鸟的多姿、熊猫的憨态等,都表
现了不同的光、洁、粗、细、软、硬、松、散等质感。 
     
     蜀绣绣法灵活,适应力强。一般绣品都采用绸、缎、绢、纱、绉作为面料,并根据绣
物的需要,制作程序、配色、用线各不相同。蜀绣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每绣一幅绣
得有生气,绣出一气呵成,气韵连贯的艺术效果。 
        
     蜀绣的品种丰富多彩,有偏重于实用价值的日用品,有偏重于艺术效果的欣赏品。有
被面、枕套、绣花拖鞋及其它装饰用品上百个花色品种。以绣制龙凤软缎被面和传统产品
《芙蓉鲤鱼》最为著名。成都的蜀绣生产厂家主要是位于西郊浣花溪畔草堂东路的成都蜀
绣厂和位于市区和平街11号的汉皇绣庄。 
     
 

--
流浪的红舞鞋·如履薄冰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26.20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9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