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h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rprise (漫舞云端·流年), 信区: BaShu
标  题: 蒙山茶传闻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Jul 27 16:02:37 2004)


 
从远古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发现茶叶可作药用,便大量采摘野生茶叶,正如《茶经》所
写,用“伐而掇之”的手段,致使野生茶树逐渐减少。此后,大量的消费,促进了茶业的
发展。生活的现实告诉人们,象其它农作物一样,茶树也应当经过人工栽培,才能满足对
茶叶需要量的日益增长,有人开始对茶树进行研究,又随着人们知识的积累,渐渐出现了
人工培植的茶园,蒙山茶园就是一例。
     
       
     四川雅安附近的蒙山,既不象二郎山那样险峻,也不如峨嵋山雄奇;既不见幽深的峡
谷:也不生嶙峋的怪石。沿着栈道的石级举步而上,放眼望去,云蒸霞蔚之中,远近尽是
翠绿的茶园,登临山顶,立刻会被古朴、肃意的气氛所感染:白果树蔽白参天,古蒙井泉
印满苍苔,从那牌坊和坍塌的古庙遗址可以看出,千百年前,这里也是佛徒满门,香火鼎
盛之地。
     
     最引人注目的古迹,要属蒙山五峰之间的一处斑剥古老的石栏,石栏呈正方形,维护
着不足三十平方米的肥土沃壤。相传西汉未年,甘露寺的禅师姓吴名理直,曾在石栏内栽
植七棵茶树,被人们认为是仙茶,树高一尺左右,来制成茶,饮之能治宿疾。于是,蒙山
茶远近驰名。后来,因其品质优异,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贡茶,专门建立了御茶园,据说
,采摘仙茶,仪式隆重。“年年叶共周大转”,每年只采三百六十片芽叶,先在新釜中翻
炒,后经炭火焙干,贮存在两个银瓶内,进贡京都,为皇帝祭天祭祖之用。有人称它为“
人间第一茶”。“杨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至今仍被人们称为双绝,众多大小茶馆,
写成对联,以便招徕茶客。如今,仙茶虽无从查考,可是石栏仍在,成为历史的佐证。由
此可以推论,远在西汉以前,蒙山一带,已经出现人工栽培的茶园,该山僧人于雍正六年
(公元1728年)立碑记蒙山植茶史“……灵茗之种植于主峰之中,高不盈尺,……廻异寻
常”;“蒙山有茶,受灵气之精,其茶芳香。”石碑至今仍存,成为后人考察茶叶栽培史
的珍贵遗迹。
     

 

--
流浪的红舞鞋·如履薄冰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26.20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