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h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rprise (漫舞云端·流年), 信区: BaShu
标  题: “仙茶故乡” 四川蒙山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Jul 27 16:03:01 2004)


蒙山,又叫蒙顶山,位于四川省名山县城西,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山
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延伸至雅安市境内。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
,海拔1456米。从蒙顶远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
,溪涧纵横, 风景如画。 蒙山山麓有着浓郁的川西乡村景色,茂林修竹,水桥流水,环
抱农舍。从海拔800-11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由西向东,片片茶园,堆青叠翠,绿浪翻涌
,苍翠宜人,蔚为壮观。 现存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座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
,红墙梵宇,别增情趣。中山以上是森林地带。林木覆盖,绵延至整个后山。这里是常绿
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四 季葱茏,春夏之际益发秀丽。主峰蒙顶的古银杏群,树龄超过千
年,高大挺拔,春夏有如青盖,秋日宛若金云,十里可见,煞是奇特。 
     
     蒙山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山被誉为“仙
茶故乡”。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在我国,赞茶的名联佳
句首推以民谚方式流传甚广的“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
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 陆
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则更为丰富,当代
诗人、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吟诵蒙山茶的华章佳句。
     
     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山茶文化。 风景区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
和茶文化给蒙山留下了许多令人向往的史迹,主要有: 1、天盖寺 位于蒙山顶,创建于汉
代,宋代重修。寺占地8000平方米,遥对群山,四周环绕10余株千年古银杏,中间为明代
建筑石柱大殿,系蒙茶祖师吴理真结庐种茶处。大殿塑有吴理真大师全身座像,周围有展
示蒙顶茶史的图文、实物等。此处为蒙顶品茶最佳去处。寺前殿后,古坊碑林,题刊较多
,以《天下大蒙山》碑为最。 2、皇茶园 座落于蒙顶主峰的五个小山头之中,因周围山峰
形似莲花,皇茶园正落于莲心而成“风水宝地”,汉代 甘露大师吴理真植“灵茗之种”七
侏于此。从唐代开始在此采摘贡茶,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式命名为“皇茶园”。
 3、甘露石室 位于皇茶园左侧甘露峰,明代双坡顶单间全石结构建筑。石柱、石殿、石斗
拱、石屋面,漏光不漏雨,建筑风格甚为独到。 4、蒙泉井 位于皇茶园旁,又名“甘露井
”,侧立“古蒙泉”二碑。石栏镌刻二龙戏珠。为甘露大师种茶时汲水处。县志载“井内
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 5、永兴寺 座落于蒙顶
西侧山腰,海拔1000米。依山向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山门石雕,有九龙蟠绕,透雕
“永兴古寺”,有麒麟浮雕一对。大雄殿为重檐悬山式,石楼三间,面阔12米,柱、梁、壁、
楼等皆为全石结构,气势凝重。寺周有清剑南观察使黄云鹄诗碑、告谕、楹联等石刻十多
幅。寺内植有七心茶花和红、白玉兰等珍稀花木,其中一株红杜鹃,植于明代,春末夏初
,花朵满枝。 6、盘龙亭 位于蒙山山脊东侧。系木结构六角亭,内塑有一长36.7米的石刻
盘龙,造于明代,刻工精湛,造型生动,亭内镌刻有218个造型不同的“龙”字。 7、天梯
古道 位于山腰禹王宫至天盖寺,有1430级石阶,沿坡度登升,宛如云梯,故名“天梯”。
 8、茶史博物馆 位于天梯古道起点处。由张爱萍题写馆名。馆内存列着有关蒙顶茶的文献
、诗词、标本和茶具。记载蒙茶的碑碣,是历史的佐证。各类名茶实物与历代形态 各异的
茶具相映生辉。徜徉于茶史博物馆,陶冶于茶文化,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
流浪的红舞鞋·如履薄冰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26.20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