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h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illy (夏日的阳光), 信区: BaShu
标  题: “小平您好”是这样诞生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ug 11 09:21:04 2004), 转信

在今天开幕的《世纪伟人邓小平———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展览》入口处,1984年国
庆游行北京大学学生打出“小平您好”横幅的黑白照片用一块巨幅展板展出。20年前,天
安门前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突然打出了一个意外的横幅———“小平您好”,此画面瞬
间传遍世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小平您好”,对于现任北京市海淀区
委副
书记、时任北京大学游行总指挥兼领队的彭兴业来说,这四个字太熟悉了。他回忆道:
1984年的国庆节,北大游行队伍出发时,有几个学生告诉领队的他,游行时将有“秘密武
器”亮相。看着学生们真诚的面孔,彭兴业笑着说:“你们只要不给学校惹麻烦就行。”

  电视画面记录的那个历史瞬间是这样出现的: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胡耀邦最先看见了
什么,微笑了起来,然后倾斜过身子对着神色庄重的邓小平说了一句话,同时手指向长安
街上的游行队伍,小平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这时,电视镜头及时转向了游行队伍中
间,在一群欢乐的年轻大学生的队伍中,一幅绿底黑字的大型横幅在天底下飘动。于是,
全世界都看见了“小平您好”这个著名的口号。

  彭兴业至今记得那一幕,北大队伍旁有人想冲进队伍夺下这个未经批准就打出来的横
幅,但被边上的北大学生手挽手地拦住,无法冲进去。后来,彭兴业了解到,这是北大生
物系的几个学生的杰作。

  当年参加游行的北大生物系1981级学生张誌,现在是北京一家制药公司的董事长。回
忆起20年前的那段往事,他仍很激动。

  9月30日晚上9时多,同学郭庆滨、李禹等在一起商议:光喊口号、挥舞花束,不能充
分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他们要制作一幅横幅来表达心意。这时同学常生、毛小洪
等出于同样的目的找来纸笔,大家想到了一起。

  写什么标语呢?有人说“教育要改革”,有人说“改革要加速”……但大家都觉得,
这些标语不能集中、充分地表达大家共同的愿望。

  大家想到了邓小平同志,想到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改革大业以及小平同志的拨乱反正。
于是,有人脱口而出:“就写‘小平同志万岁’”。但“万岁”两字立即被否定了。

  经过反复琢磨,大学生们终于得出一致结论:“邓小平同志你好”。大家认为,这句
话最能亲切地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敬意,最能表达对党中央的领导、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

  但这7个字显得不够亲切,于是有人提出写“小平你好”,这一方案获得大多数同学
的认同,只是觉得把“你”换成“您”更完美些,于是一条让大家都满意的横幅产生了。

  李禹拿来自己的塑料床单做衬,“小平您好”几个大字由常生执笔,写在了4张绿色
大纸上,然后贴在了床单上。写好后,大家小心翼翼地把横标裹起来,外面绕以彩带,顶
端缀以纸花,横标变成了一把高大的花束。

  10月1日4时多,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护卫着这把“花束”进入了游行的“行列”。
游行队伍到金水桥边时,郭庆滨、常生、于宏实等同学一下子打开横幅,一个经典场面就
这样诞生了。

  张誌说,“小平您好”这句话感情真挚,就像是对亲朋,像是对自己最热爱、最熟悉
的家人的问候,真真实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对邓小平同志的由衷祝愿和朴素、深
厚的爱戴之情。
--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