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hu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qbhit (一生有你), 信区: BaShu
标  题: [百年小平]一个人,和一个时代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ug 22 14:39:35 2004), 转信




南方周末    2004-08-19 14:56:30 




本图选自《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图像艺术展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
  邓小平不仅顺应了历史,而且用他特有的智慧推动了历史,当他于1997年去世时,中
国比1840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接近于民族复兴的目标

  □马克

  如果以中国国力在世界的位次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画一条曲线,我们将发现这条曲
线在邓小平时代画出了一道止跌回升的陡峭轨迹———邓小平去世时,中国已经稳居世界
综合国力前六位并且继续向前迈进,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自1840年
以来第一次真正接近了民族复兴的目标。
  1904年,当邓小平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宋代以后即开始缓慢下滑的中国几乎到达其
衰落的谷底。8年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带来了昙花一现的希望和兴奋,但中国随即
陷入了十余年的军阀混战,中国的国势跌到了秦统一以来的最低点。
  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而日本人自1931年开始的入侵
和不间断的国内战争使其从未真正获得过建设国家的机会。
  因此,当生机勃勃的共产党人在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
都对其寄予厚望,“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回响。
  “救亡图存”、“变法图强”,这是鸦片战争以来萦绕在中国人心头的两大心结,无
论历史存在多少偶然性,谁能为这两个问题提供让人民信服的答案,谁就能够赢得政权。
  从1949年到1957年,新生的共和国却仅仅经历了8年欣欣向荣的建设时期,便陷入了
持续20年的政治动荡。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复出。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百废待举的中国。思想上,造神
运动使得蒙昧主义盛行;政治上,“四人帮”的残余有待排除,而相当一部分干部在知识
上和能力上已经无法胜任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经济上,在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使粮食产量
二十年停滞不前,与此同时全国人口却增加了一半。在城市,计划经济体制虽然造就了一
个完整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体系,但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几乎所有商品都处于短缺状态,而
几百万下乡青年又在回城的同时变成了失业者。
  邓小平时代的序幕是从1978年春天的真理标准讨论开始的,这次理论交锋以“凡是派
”的失败而告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最终得到确立,这奠定了改革的理论基
础。
  有人将他的方法论总结为“三论”———猫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石头论,摸着石头过河;灯论,不争论,少说多做,遇到红灯绕着走,遇到黄灯跑步走,
遇到绿灯快步走。他自己则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
。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
实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邓小平提出了他的治国纲领———“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有着丰富内涵的纲
领成为党的基本路线,使得邓小平和他主导的改革拥有足够的空间。
  为了给改革路线奠定干部基础和人才基础,邓小平提出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
、专业化”的干部路线,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乃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样的论断。
  改革一旦展开,就有其自身的逻辑。“包产到户”是想提高粮食产量,结果是瓦解了
整个人民公社制度;“放权让利”是想解决工业品的短缺,最终计划经济体制却被市场经
济体制所代替;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初衷是解决回城知青的就业,结果是混合
所有制取代了单一公有制;对外开放是想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但现在中国已经融入了
WTO和经济全球化。
  事实上,在1970年代末的中国,没有人能够对二十年后的历史作出预言,邓小平和他
的继任者的智慧和胆魄在于:不断地顺应历史,不失时机地将改革向纵深推进。
  邓小平不惜一切代价捍卫“一个中心,两个坚持”,为此,他在1992年以88岁高龄南
巡广东,并强调:“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
被打倒。”
  在这次南巡中,邓小平留下了他最后的遗产,那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解释———社
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和判断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
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0年代末,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进行了20年之后,中国已经重新变成了一个正常国
家,一个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国家,尽管存在不同阶层、不同地区间贫富悬殊等问题。
  毫无疑问,在邓小平留下的诸多问题中,最棘手的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早在1986年,
邓就直截了当地断言:“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否成功,还是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
  虽然历史没有给邓小平足够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他却为后来者解决这一问题留
下了丰富的思路。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发明了“一国两制”,这些划时代的创举是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
思主义的最佳诠释。没有这些创举,中国就打不破种种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
  而这些前无古人的创举的理论依据,正是邓小平在不同时期反复提到的两句话———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986年9月,在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采访时,邓小平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要服
从党的决定,我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服从人民的意愿。”
  的确,在改革开放时代,邓小平更好地使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我们甚至可
以说,邓小平时代中国经济成就的全部秘密,就是邓小平将创造财富的权力还给了人民,
而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深深地刻着两个字:人民。正如他在《邓
小平文选》第三卷法文版序言中写到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在给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政治家,邓小平已经出色地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
,并留下了作为集体智慧结晶的政治遗产———邓小平理论。
  同时,涵盖政治与经济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框架,
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往前推进的基础。
  他的继任者从未停止对邓小平理论内涵的丰富。
  2001年,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发展包括私营企业家在内的其他社会阶层
的先进分子入党的论述,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讲话中详细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
——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2年11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半年后,写入了
宪法。
  2003年10月,胡锦涛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又一次丰富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执政框架,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

 

--



http://card3.silversand.net/diy/image/004857.jpg
http://www.cwgw.com/forum/attachments/IbWF_17_1775_7.gif 


※ 修改:·tqbhit 于 Aug 22 14:40:21 修改本文·[FROM: 219.217.250.*]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