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tevenhit (这诡异的人生), 信区: FuJian
标  题: 南平: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Nov 23 09:40:31 2006), 转信

新华网·福建频道     2006-11-19     来源:闽北日报  

 

    保持党的先进性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 

——徐谦在中国共产党南平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持续奋进的五年 

    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领导下,我们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
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十五”计划,顺利
实现了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 

    我们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改革增活力,以开放促发展,延伸拓展用高新科
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提出建设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
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目标定位,成为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我们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深化农村工作机制创新,在下派五支队伍的基础上,
进一步整合力量,互动联动,坚持完善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
南平机制”,得到省委充分肯定。 

    我们全力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持续开展以项目为核心的创业竞赛活动,着力搞活县
域经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建设了闽北经济开发区等一批市县乡工业平台,新上了一
批有发展后劲的工业项目,成为增强经济实力的生长点。 

    我们集中力量改善基础设施。建成和开工建设了一批交通、能源、城建和社会事业
项目,长期制约闽北发展的交通瓶颈开始缓解。 

    我们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认真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保持共
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探索民主化、科学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和干
部队伍建设,实施基层组织素质、带创、凝心、创新工程,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斗争,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五年来,在二届市委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努力减少洪水
、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克服非典、禽流感等负面影响,保持了良好发展态
势。 

    ——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净增150亿元,与全省增幅的差距从“九
五”的5.6个百分点缩小到0.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净增10亿元,经济增长差
距拉大的趋势正在减缓。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9.6%,二产比重提高6.3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开始改变。固定资产投资520亿元,是1949年
至2000年总和的1.3倍,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较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335元,年均增长8.3%,与
全省的差距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3566元,年均增长8.8%。城镇
登记失业率比2000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市场供应丰
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 

    ——社会和谐全面推进。先后获得全省创建文明工作先进市、省级卫生城市、全国
双拥模范城等称号。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可喜成绩,国家级星火技术产业带、生态示范区
建设加快,“平安南平”建设成效明显。人大、政协工作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不断发
展壮大,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作用有效发挥,民主法制逐步健全。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群众满意率达99.4%
。发展党员22556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5岁以下以及妇女党员的比重逐年提
高,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改善。农村“三级联创”向机关延伸,干部驻会制、农村党员底
线管理全面实行,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95%,党的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党
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查处了一批党内违纪违法案件,有效防治腐败新机制初步建立。
 

    二届市委以来的五年,是闽北发展较快较好的五年。我们经受了经济转轨和社会转
型的考验,增长速度摆脱低速稳步上扬;区域经济实力增强,特色初显;统筹协调力度
加大,能力提高。是百姓不断得到实惠的五年。就业增多,收入增长,保障增加;惠民
的政策较多,为民的实事较实;公共服务不断改善,社会管理不断加强,群众的安全感
较高。总体生活水平在基本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向更高目标迈进。是执政能力逐步提高的
五年。各级党组织注重把握市情特点和阶段性特征,审时度势、驾驭全局、抵御风险、
化解矛盾,树立推动发展、为民负责、公正廉洁的形象,并正以新的风貌继续前进。 

    五年来,我们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最主要的是“持续”。一是持续发展。把发展
作为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最重的任务,始终持续目标、持续思路、持续重点、持
续举措,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持续为民。始终明确发展目的就是实
现百姓利益,从出台政策到实施举措,从经济建设到社会事业,都尽可能让老百姓受益
。三是持续务实。埋头苦干、低调务实、攻坚克难,矢志不移打基础;明确责任、形成
合力、狠抓落实,一步一步朝前走。四是持续创新。树立强烈开放意识和市场观念,大
胆革新,探索有效运作机制,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激发干部队伍的工作热情和全
社会的创造活力。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绿色腹地的目标任务 

    融入全省大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是新时期加快闽北发展的必然选择
和战略目标。基本构想是把南平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腹地、南接北联战略通道、中国
南方生态绿谷。本质要求是开放、发展、和谐。开放,就是融入、对接和互动,使思想
观念、体制机制、市场体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更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发展
,就是速度、总量和质量,通过提升整体经济实力,使绿色腹地的意义不仅仅在区位和
生态的层面上,而且真正成为对全省发展有一定支撑能力的经济腹地。和谐,就是持续
、全面和协调,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
,整体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 

    未来五年,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至关重要。这将是一个蓄势发展和加快
发展的交织时期,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缩小差距和构筑优势的转折时期。
具体的目标任务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确定,我们要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开拓创新
、奋勇争先,脚踏实地做好今后五年工作。总的要求是: 

    明确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切实抓好发展第一要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聚各方力量,全面实施“十一五”
规划,全面推进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把南平建设成为对
接长三角辐射内陆作用明显增强、生态资源优势有效发挥、自主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的闽
东北新兴发展区域。 

    突出战略重点。按照“三路并进、整体发展,中心集聚、连片推动,南接北联、两
岸三地”的总体布局,重点突破“一点一线一重心”的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
力和竞争力。 

    落实发展责任。坚持发展为大、发展为先、发展为重,切实做到:在融入大局中突
出发展主题。在持续协调中保持发展态势。在有效运作中解决发展问题。在一心为民中
落实发展目的。在提升能力中强化发展保证。 

    推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级党组织的首要责任。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绿色腹地,经济是基础。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
提升发展质量,破解发展难题,走出一条符合闽北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一、重视“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落实《关于推进绿色腹地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纲要》,实现“产业有新发展、生活有新提高、文明有新进步、环境
有新变化、管理有新机制”目标。突出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突出基础,改善农村条件
。突出统筹,推进农村和谐。突出机制,激发农村活力。突出主体,发挥农民作用。 

    二、突破工业,建立产业结构新体系。继续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战略,加速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化工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支撑作用,把闽北建成海峡西岸重要工
业基地。加快产业集聚,培育龙头企业,鼓励提升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拓展工业平台
,以工业化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放大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优势,发挥海峡西岸旅游经
济的龙头作用。 

    三、强攻项目,蓄积经济发展后发力。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投
资增长。突出项目开发重点,围绕提高重点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主攻以交通
为主的重大基础性项目。围绕提高工业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主攻规模大、层次高
、效益好的生产性项目。提高项目引进的环保科技门槛和税收效益门槛,提升产业和企
业整体素质。创新项目生成机制,瞄准经济发展动态和产业转移动向,高起点策划、筛
选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项目。 

    四、外向带动,推进对内对外大开放。增强沿海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不断
丰富开放形式和内容,提高全方位开放水平。以招商选资促开放,以南接北联促开放,
以借助平台促开放,以对外经贸促开放。 

    五、改革创新,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和谐,用改革
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文化
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坚持“非禁即入”原则,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
乡镇机构、县乡财政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以南平机制推动全面工作,重点提
升政府改革、民营经济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工作的运作实效。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任
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必须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加快发展中统筹协调,在全面发展中实现和谐。 

    一、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明南平”。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把握正确导向,旗帜
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文化。广泛开展和
谐创建活动,着力建设文化强市,坚持教育优先,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
创新,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法治南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
有机统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体制,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三、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南平”。以提高群众安全感为目的,深化平安创建
活动,完善社会管理,强基固本,营造安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治安防
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
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四、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南平”。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
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建设,提高环境承
载能力。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坚持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五、坚持为民谋利,建设“人本南平”。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扩大社
会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办好为民实事,重视防灾减灾。 

    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 

    一、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巩固和
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兴起学习《江泽民文选》热潮,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
作上取得新成效。 

    二、造就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围绕“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
、团结协调”的要求,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成坚强的领导集体。 

    三、建设充满活力的基层组织。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
众、促进各项工作”的要求,建立完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四、完善反腐倡廉的工作格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
腐败体系。 

    五、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务求实效。 


 


--


                  THE FOLLOWING TAKES PLACE
               BETWEEN JUNE.2006 AND JUNE.2007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