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tevenhit (这诡异的人生), 信区: FuJian
标  题: 莆田:全面开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新局面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Nov 23 09:51:55 2006), 转信

新华网·福建频道     2006-11-19     来源:湄洲日报     

实现经济翻番港城崛起全面开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莆田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袁 锦 贵(2006年10月25日)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现在,我受中国共产党莆田市第四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莆田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海峡西岸经
济区建设全面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
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
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发
展,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努力实现经济翻番、港城崛起,共同书写湄洲
湾港口城市更加壮丽的篇章。 

    攻坚克难 致力发展 

    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 

    2000年12月中共莆田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市委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努力推进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特别是市委四届八次全会以来,围绕"高举发展的旗
、攻克发展的关、做好发展的事"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民资回归工程,努
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党的执政能
力,全市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 

    1、经济持续提速增长,总量位次不断前移。"十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2.7%,2005年达359.9亿元,比2000年增长1倍;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6.7%,2005年达 29.
5亿元,是2000年的2.2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7.2%,2005年达376.4亿元,是20
00年的3.2倍;五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51.3亿元,超过建市至"九五"末17年投资的总和
;三次产业比例由20.0∶45.3∶34.7调整为14.0∶53.9∶32.1;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
牌数量分别居全省第二、三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0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2.6%和37.9%。"十五"中后期,经济
提速增长的趋势更加明显,2003-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1%、13.1%、15.3%;综
合实力快速提升,2005年经济总量由全省第九位跃居第七位,今年上半年继续前移至第五
位,1-9月份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增
幅名列全省第一,在圆满完成"十五"目标的基础上,又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2、项目攻坚有力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作为加快发展的重
要载体,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攻坚克难。自2003年起先后实施"项目工作建设年"、"项目工
作落实年"、"项目工作攻坚年"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目前已立项和在建
的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实施民资回归工程成果丰硕,在全国各地举办20多场次投资
项目推介会,累计引进合同项目1488个,计划投资498亿元,其中投产竣工项目804个,在建
项目475个,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在外乡亲投资家乡的热潮不断掀起,民资回归的效应逐
步增强。策划生成并有效推进了LNG气电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金钟水利枢纽工程、仙
游抽水蓄能电站、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等一大批重大
项目,为今后持续加快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特别是向莆、福厦"一纵一横"两条铁路的建
设,挖掘提升了我市的区位、港口和交通枢纽优势,为湄洲湾港口发展打开广阔的战略腹
地。 

    3、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建成荔涵大道、荔园路、梅园路、东圳
路等城市路网,中心城区规模由17.8平方公里扩大到43.8平方公里;建成城市污水、垃圾
处理设施、公园、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等一大批项目,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建成荔园小区
等20多个城市新型社区,提高了城市品位;加强城市管理执法力度,集中整治违章建筑、脏
乱差和交通秩序,改善了城市环境。妈祖城、滨海大道、城港大道、荔港大道等重大基础
设施的开工建设,拉开滨海新城建设的序幕。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和工业反
哺农业力度,农村发展呈现新的面貌,道路硬化率和客运覆盖率分别达到96 %和94 %,全市
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不断扩大,村容村貌整治试点工作
正式启动,14个村(小区)被评为省级村镇住宅试点小区。 

    4、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谐局面逐步展现。相继建成大中小学新建扩建工程、卫生
配套设施、市广电中心、体育中心、艺术馆、殡仪馆等一批项目,带动社会事业水平的整
体提升。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再次获得全省创建
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称号,成功申办第十四届省运会,莆田学院和湄洲
湾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省一级达标中学增至八所,"心连心"艺术团首次走进莆田,一批
文艺精品在全国全省获奖,莆仙戏和妈祖祭典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卫生体系更
加健全。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认真落实男女平等、人口
与计划生育、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
展,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第三名。扎实推进平安莆田建设,加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四队"建设,做好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2005年综治和
平安工作考评总分位居全省第五位。扶贫助困力度不断加大,孤寡病残生活有助,老区
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取得新进展,驻莆部队和民
兵预备役人员在参加经济建设、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投资环境日趋优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成立"一
办三中心"。在全省率先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2005年
绩效评估总分居全省第二位。先后出台加快县区和乡镇经济发展的意见,实行"飞地工业
"政策,建立经济工作表彰和一事一奖励制度,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施部分
行政区划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雪津啤酒国有股权成功转让,实现国有资
产的保值增值。推进农村林权、土地经营权、海域使用权、税费等综合配套改革,创新
农村工作机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实现引进外资
的重大突破。成立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为弘扬妈祖文化提供更高层次的舞台。举办
世界兴安同乡恳亲会和莆商大会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同胞、侨胞的联谊。扩大
国际交往,与美国贝茨威尔市和乌拉圭东角市签订了缔结友好城市意向。有效缓解水、
电、路、企业融资及用工短缺等瓶颈制约,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地集聚功能明显提升,投
资环境不断优化。我市入围2006年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中国城市"候选名单,连续
三年登上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连续三年成为台商投资值得推荐城市。 

    6、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进一步
增强,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五年新增党员16553名,党员总数达到10
7613名。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典型经验受到中央"先教办"的推广。加强基层党
组织建设,率先开展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三推两考一选"及"公推"乡镇党委班子试点。成立
驻外党组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中央组织部的肯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
行干部考察工作预告、全委会票决和任前公示等制度,公开选拔一批处级领导干部,树立
科学公正的选人用人导向。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积极作用。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加
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若干意见》、《莆田市机关工作人员五条禁令》、《关于对损害经
济发展软环境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及机关效能建设"四项制度",机关作风有效
改进。强化领导干部监督管理,被评为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先进地区。加大案件查办力
度,严肃处理违法违纪干部;认真抓好"四个坚决纠正"工作的落实,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
的突出问题,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 

    奋斗意味着艰辛,收获来源于耕耘。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好政
策,归功于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归功于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得
益于历届市委奠定的良好基础,得益于驻莆部队、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海内外
乡亲及友好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共莆田市委向所有为我市改革、发展、
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成就令人鼓舞,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综合实
力仍然偏弱,虽然我市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有所上升,但这个位次还不稳固;城市功能、
规划、管理还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支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大项目还不多。二是投资
环境的改善还不能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有些党员干部全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
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工作被动,办事难、效率低的问题仍然突出。三是社会还存在一些不
协调因素,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抗灾防灾能力需要提高,一些群众生产生活仍然困难,
等等。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以解决。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可贵。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不仅为今后的持续发展打
下扎实基础,同时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新鲜经验,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并继续坚持。 

    ---必须与时俱进地解放思想,树立敢想敢干敢拼的创业精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
新是发展的源泉。几年来,市委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求真务实作风教
育、保持先进性教育、破解发展难题等专题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围绕发展解放思想、更新
观念、创新机制,在认识上、在实践中树立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抓敢管、敢作敢当的
创业精神,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必须紧紧抓住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执政兴国的
第一要务。几年来,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发展来树立形象、考核干部、凝聚
人心、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取得了持续加快发展的
良好成效。实践证明,要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只有依靠加快发展。小发展大困
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 

    ---必须坚持以项目保增长、促发展,大力增强项目带动的成效。项目是发展的载体
和基石,发展是项目的集合和表现。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
事业发展等各项工作细化为具体项目,实行"三头六臂"招商引资上项目,专人专职抓项目
、效能督查促项目、环境建设保项目,以项目来推动和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
只有把项目带动作为凝聚人心的"磁场"、跨越发展的"撑杆"、集聚生产要素的"枢纽"、
促进工作落实的"抓手",加快发展才有实实在在的保证。 

    ---必须悉心维护和谐稳定局面,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强大合力。团结出合力,合力
促发展。几年来,市委坚持以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这一共同事业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充分发挥各套领导班子和各方面的作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市上下呈
现出团结一致、和衷共济、致力发展的良好局面,形成莆田发展我光荣、莆田发展我受益
、莆田发展我出力的强烈意识。实践证明,全市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
有干不成的事,事业发展就有可靠的基础。 

    ---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
党的根本宗旨。这几年,市委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无
论是作重大决策,还是在具体工作中,都立足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争
取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党的宗旨在改革发展的推进中,在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在人民生活的提高中得以充分体现。 

    ---必须长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领
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领导关键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几年来,市委结合
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党员教育活动,把中央的要求落实到各级党组织的
建设中,增强了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正是因为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能够持续保持
先进,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湄洲湾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才会涌现
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发挥优势 融入全局 

    加快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 

    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确定了我市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强劲、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
美的湄洲湾港口城市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翻番、港城崛起"的
奋斗目标,即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实施这一发展战略
,实现这一奋斗目标,莆田将在海峡西岸城市群中迅速壮大和崛起,并将成为经济发展强市
、百万中心城区、水陆交通枢纽、滨海旅游胜地、制造加工基地、电力能源中心、特色
种养之乡、工艺美术之城和新型人才高地。 

    当前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
构想给予充分肯定,确立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省委、省政
府大力支持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开发建设,在政策和项目布局上更加重视莆田的发展。面对
未来发展的宏伟目标,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全市人民的热切期望,新一届市委班
子要带领全市人民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视目标为责任,视压力为动力,大力推进湄洲湾
港口城市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城市形象和经济实力的整体跃升;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使
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五位,使莆田这座年轻的港口城市在海峡西岸日益光彩夺目。 

    1、立足港口开发,构建交通枢纽。充分发挥湄洲湾水深港阔的优势,加大交通基础设
施建设力度,构建东出西进、南来北往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今后五年,要重点建设"两铁"
、"三高"、"五条大道"和"十个港航项目",积极筹建机场,全方位打开交通疏港通道,形成
"大港口、大交通、大配套、大物流、大腹地"的港口开发建设新格局。加快建成福厦和
向莆铁路莆田段,形成"一纵一横"高等级铁路网,并在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预留京台铁路
的建设条件,增强向莆和福厦两条铁路的带动效应。加快建设湄永高速公路,拓宽福厦高
速公路,筹建福厦高速公路复线莆田段,以三条高速公路为主干线,规划建设绕城高速公路
。抓紧做好省道201、202、306线等公路的建设或改造,推进湄洲岛跨海通道及涵江至仙
游环山区公路建设,建成联贯莆田的高等级公路网。加快建设仙港、荔港、城港、涵港、
沁峤等五条通港大道,连接中心城区和港区,畅通城港互联通道,形成快捷便利的疏港交通
条件。充分挖掘港口资源,重点抓好秀屿、东吴和罗屿港区开发,同步推进三江口和枫亭
港区发展。加快建设罗屿25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码头、LNG10万吨级专用码头、10万吨级
多用途码头等十个港航项目,加快建设出口加工区和物流、仓储、保税区等港口综合配套
设施,主动对接国内外大型航运公司,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构筑出海大通道,力争2010年
港口吞吐量进入全省前三名,使湄洲湾港成为东南沿海的大宗货物集散地,成为具有深水
中转和战略物资储备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枢纽港。积极创造条件筹建机场,适应开放开发做
大旅游经济的需要。通过强化陆、海、空交通基础设施,使我市成为海峡西岸的交通枢纽
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2、立足产业集聚,打造发展平台。把握好产业集聚和成长的规律,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优化产业结构。今后五年,要着力建设"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发展"两个基地",整合挖掘
"三湾资源",打造"四个产业集聚平台",拓展"五个经济开发区",搭建"六个招商引资载体
",培育壮大"十个产业集群",力争实现"十一五"末年创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的目标。"一
批重大项目"即抓紧抓好LNG气电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抽水蓄能电站、台湾通讯等一
批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火电厂二期、光纤陶瓷、海螺水泥、矿石中转、石油储备、L
NG二期、南日风力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支持一批工业、农业产业化和服务
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两个基地"即抓好国家级LCD特色产业基地和石化中下游项目基地
建设,带动电子信息和石化两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三湾资源"即充分发挥湄洲湾、平
海湾、兴化湾资源优势,发展海洋运输业、水产养殖业,打造临海工业发展基地,建设海洋
经济强市。"四个产业集聚平台"即加快木材加工区、工艺美术城(包括珠宝城和古典家具
城)、鞋业服装城、医疗器械科技园建设,充分发挥政策和产业优势,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
专业园区,形成区域性的生产中心和交易市场。"五个经济开发区"即在原八大工业园区和
工业集中地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和功能整合,形成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仙游、荔城
、华林、湄洲湾经济开发区,实现产业集聚和升级。"六个招商引资载体"即搭建世界莆商
大会、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中国·莆田木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医疗器械展销
会、投资项目推介会、院地合作项目对接会等六个平台,为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提供更加有
效的途径。"十个产业集群"即培育壮大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医药医疗器械、工艺美术
、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化工、制鞋和林产加工等产业集群,使我市成为海峡西岸
的重要制造业基地。 

    3、立足港城崛起,推动城乡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着眼
于融入海峡西岸城市群,构建"四纵八横"城市交通干道,加快建设"三大城区"(中心城区、
滨海新城区、仙游城区),打造"一心九组团"的大城市格局,形成百万中心城市框架。中心
城区按照"提升中北部、拓展东西南"的思路,以片区改造为切入点提升城市中部和北部的
建设水平,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拓展新区,不断做强做大;以木兰溪、内河和南北洋水系
治理保护为重点,实现河畅、水清、岸绿的目标;突出壶山兰水荔林特色,做到"荔枝林带
重点保护、高楼大厦点缀其中、道路两侧点状开发、新区建设连片繁荣",体现自然、生
态、优雅的城市品位。滨海新城以妈祖城建设为起步,与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相融合,
突出滨海旅游和妈祖文化特色,培育成为花园城市、现代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城市和对
台交流中心。各卫星城镇根据自身资源特点,重点促进本区域生产要素集聚,建设成为带
动辐射周边区域发展的"推动器"。实施城市"新洁亮绿"工程,加快发展城市交通等公共事
业,盘活城市资源,发展壮大城市经济。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十个目
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的实际
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多做长远起效益的事,多做群众得实惠的事。紧
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农村综
合改革力度,创新农村工作、投融资、土地流转等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添活力
。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试点,使城市建设发展的经验更多地造福
于农村。建立农村垃圾整治的长效机制,保持村容村貌整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管道相连、网络相接、资源共享。加快农村路
网建设和客运发展,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和村村通客运班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
"问题。大力发展农村供电、信息通讯、广播电视事业,使这些设施网络基本覆盖每家每
户。保护好木兰溪、萩芦溪中上游及东圳库区水资源,加快建设金钟水利枢纽和平海湾跨
海供水工程,让全市人民和子孙后代都能喝上干净水。 

    4、立足激发活力,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改革求活力,以开放促发展,加快建设创新
型城市。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简化行政审批,完善经济表彰及各项工作的考核奖励
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营造想干事、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会环境。进
一步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事
业,扩大公共资源配置成果。进一步推进企业制度和技术创新,深化产权制度和投融资体
制改革,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简政放权、重心下移,理顺财
政体制,切实防范、化解公共债务风险,激发县区、乡镇发展活力,鼓励有条件的县区、乡
镇率先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区、乡镇迎头赶上、后来居上。充分运用妈祖信仰这一独特的
对台工作优势,切实发挥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作用,做大妈祖文化旅游节和"中国湄洲
妈祖·海峡论坛"品牌。建设台商投资区、对台小额贸易集中区、莆台农渔业合作实验区
、闽东南水产品物流中心、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文化交流中心等平台,为莆台产业对接
、投资发展构建有效的载体,努力把我市建成对台产业技术合作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侨
乡优势,通过续办世界兴安同乡恳亲会等方式,加强乡情联谊,不断培育新的侨力资源,建
立莆港澳更紧密关系,促进对外经贸工作跃上新台阶。坚持"三头六臂"招商引资,拓展引
资空间,持续为我市加快发展增添新的力量;调整出口主体结构,扶持现有外贸企业做大做
强,培育壮大民营出口企业,实现多元化出口局面;完善进出口预警机制,积极应对技术性
贸易壁垒,促进外贸出口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对外技术和劳务合作,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拓
展海外市场。 

统筹协调 集聚合力 

    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认
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大力培育温馨
友爱、团结奋进的人文精神,大力营造安居乐业、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大力构建全面协
调、优越先进的社会条件,使莆田成为创业的好地方、旅游的好去处和生活的好家园。 


    1、坚持法治理念,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
权,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使各级人大和政协组织
在全面开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新局面中更加有位、有为。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的
统一战线,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新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做好民族、
宗教和侨务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保障人民群众依
法行使民主权利。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提高司法执法水
平。加强制度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法制观念
和法律素质。完善法律服务和救助体系,依法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正确把握法律政策,依
法惩治犯罪者,支持改革者,挽救失足者。 

    2、坚持统筹发展,加快各项事业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巩固社会和谐
的思想道德基础,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
创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巩固提高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
技进步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水平,推进各行业创国优省优活动,树立文明道德新风尚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着力实施"十个一"工程,即:以承办第十四届省运会
为契机,建设一批体育场馆和配套设施,提高运动竞技和全民健身水平,把省运会办成有特
色、上水平的体育盛会;完善多层次、多种力量办学格局,协调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高中
教育和职业教育,确保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如期通过教学水平评估,建设一批
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科技中心,提高院地合作水平,开发一批
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莆仙大剧院等文化设施,做好莆
仙戏和妈祖文化申报"世遗"工作,创作一批具有全省、全国影响的地方文艺精品;实施人
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培养和引进一批各行各业急需的
人才;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一批技术条件较好、方便群众就医的乡
镇、社区医疗机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打造一批农村群众所需所盼的文化生活设施
;加快推进沿溪生态林、南北洋荔枝林、沿海防护林、山区丰产林、城市景观林、近郊花
果山建设,实施一批城乡绿化一体化和海陆一体化生态保护工程项目;稳定低生育水平,不
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创建一批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国家级、省
级先进县区和市级先进乡镇街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建设一
批环保工程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的良好局面。 

    3、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从城镇向农村拓
展,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推行失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切实保障失地农民
的利益。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防灾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突发事件
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弘扬爱心和奉献精神,发展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加强培训和
协作调配,解决好扩大就业和企业缺工两方面的问题。坚持机关党员干部挂钩孤寡病残户
和困难户制度,推进"造福工程",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困难,安
排好"五老"人员、"五保户"、下岗失业人员、灾区群众等贫困人口的生活。实行各级领
导和部门单位责任挂钩扶贫制度,支持革命老区和贫困村改善环境、加快发展。深化收入
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4、坚持平安共建,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县区、
乡镇、村居、单位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四
队"作用,积极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特别是"两抢一盗"和
暴力性犯罪,坚决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加强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和敏感时段的治
安整治工作,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认
真贯彻《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实现群众信访工作的"双向规范"。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
查调处,健全网络完善机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制,加强交通、食品、药品等安全生产监管,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隐蔽战线斗争,维护国家安全。

加强党建 保持先进 

    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全面开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新局面,实现莆田更快更好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始
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
性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强化核心作用,提高执政水平。要按照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不断增强各级
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委对人大、政府、政协、"两院"以及人民团体的
领导,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建
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目标任务上来。各级党组织要围绕大局,突出发展,着眼于抓好全局
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
彻落实。完善党委工作格局,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调
、相互支持、共同推进各项工作的整体合力。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听证制度和专家咨
询制度,正确反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特
别是困难群众的利益,提高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 

    2、强化队伍建设,增强执政能力。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
本纲领和党章来武装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始
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精
神状态。遵循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中央新出台的关于党政领导干部
职务任期、干部交流、任职回避三个法规文件,推进干部挂职、交流和轮岗。加强干部培
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
使用工作,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形成合理的梯次配备。重视做好老干部工作,从 

    政治上重视、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好老干部,发挥他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积极
作用。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切实增强领导发展、壮大经济实力的能力,统筹
协调、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化解矛盾、维护安定稳定的能力,严以律己、抵御各种侵蚀
的能力。 

    3、强化基层工作,巩固执政基础。积极探索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党建工作新
路子,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党建工作新方法,积极探索有利
于促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的党建工作新途径。深入开展农村、城市社区
和机关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
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完善机关部门党
组织挂钩联系乡镇、社区和贫困老区村党组织制度,定期开展共建活动。认真实施党员发
展规划,把各方面的优秀人员吸收到党内来。积极推动和完善流动党员双向教育管理,发
挥驻外党组织在民资民智民心回归中的组织引领作用。巩固提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完
善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广大党员在实践中保持和发展先进性。
 

    4、强化机制保障,树好执政形象。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
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性党风党纪
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创新反腐倡廉体制机制,提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
败的成效;强化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力度,严
肃惩处腐败分子,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加强作风和效能建设,坚决落
实"五条禁令"、机关效能"四项制度"和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倡导"以结果论成败、不以过
程推责任"的实干精神,积极构筑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
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 

    管理、自我监督,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做到精神境
界要高、发展意识要强、工作作风要实、自律要求要严,自觉树立"四种形象",当好"五个
表率",在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 

    同志们,我们面临着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肩负着神圣而光荣的发展使命。全市各
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省委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合
心合力,攻坚克难,致力发展,创建和谐,为实现经济翻番港城崛起、全面开创湄洲湾港口
城市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THE FOLLOWING TAKES PLACE
               BETWEEN JUNE.2006 AND JUNE.2007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8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