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esirhao (闽南郎), 信区: FuJian
标  题: 有关“衣冠南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Nov 29 12:44:58 2004), 转信

                 衣冠南渡 晋建子城--三国两晋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一直处于政权分裂和地方割据状态。这时的中原地区战乱频仍,百姓们流离失所,但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建地区,政局相对稳定,于是,大批中原百姓南迁来闽。这些移民带来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福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南北大融合 战国中期以后,中原文化与闽文化的交融渐次密切。到了三国时期,吴国统治势力伸入福建,中原人陆续南来。尤其西晋末年,中原板荡,衣冠士族大批南迁入闽,出现南北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孙吴进军闽越 为了扩展疆土和巩固后方,汉末崛起于江东的孙吴政权,在占据江苏一带地方后,便向东南方向进军。自公元196年至257年,孙吴前后花了62年时间,五次兴师入闽,才基本确立了对福建的统治。

    为了巩固对闽中的统治,孙吴政权于建安八年(203年)把南部都尉从浙江迁到建安。建安十二年(207年),又分东侯官之地为建安县,将闽中的县份增至五个。吴永安三年(260年),撤销南部都尉,改设建安郡,以文治代替武治。当时的建安郡十分繁荣,已有3,042户,计17,686人。

    西晋统一全国后,由于福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便从建安郡析出一部分地方,设立新郡——晋安郡。晋安郡辖八县,即:侯官、原丰、温麻、晋安、同安、新罗、宛平、罗江;郡治设在原丰县(今福州)。此时的福州已成为福建的第一大城市,是北方南迁汉人理想的首居之地。

    衣冠南渡 西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大批士族纷纷逃来南方各地避难。其中一批于永嘉二年(308年)蜂拥入闽,主要有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这是中原地区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也是北方汉人与闽人的一次大融合。“八姓”入闽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定居在福州地区,使晋安郡的人口激增一倍以上。

    乌石山道士井是当时的林姓居住处,黄巷是当时的黄姓居住处;现在还有他们的一些族谱。

    晋安之乱 从西晋到东晋的早、中期,由于政局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但是东晋政权代表的是门阀世族和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其后期的政治日趋腐败,结果不仅统治者内部矛盾重重,其与广大劳动人民间的阶级矛盾也更为尖锐。到了东晋末年,即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不堪奴役之苦的广大农民,爆发了以孙恩、卢循为首的农民大起义。举事农民以五斗米道为掩护,自先在浙江海上发动起义,随即登陆攻占上虞,旬日间响应者达数十万人之多。次年卢循率众攻入晋安(今福州),晋安太守不得不接受其符书并供其调役。在福州一带,卢循坚持了三年时间,终因寡不敌众,转而乘船去番禺(今广州)。卢循余部漂泊于江海间,其中有一些散落于福州地区沿海一带,称为“泉郎”或“游艇子”,以船为家,或兼结庐江畔,但可随时迁徙。“泉郎”对福州地区的海运事业和国际贸易都有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 南朝梁、陈时期,豪强割据的很多。其中与闽中有关的有留异、周迪、陈宝应三人。陈宝应为侯官人。其父陈羽乃晋安豪霸,屡屡煽动人们在晋安击杀郡将,而后他又勾结官府进行“剿破”,从中骗取官府信任,进而攫取了一郡兵权。侯景之乱时,晋安太守萧云将政权交与陈羽,羽因年老只能主持郡务,而把兵权交给陈宝应。梁时陈宝应被授为闽州刺史,领会稽太守。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年)陈宝应的岳父留异造反,次年败逃晋安,投靠陈宝应。后陈王朝派强兵入闽讨伐,陈宝应全军覆没,逃往莆口(今莆田),被擒获,并押解往建康斩首。从此,结束了南朝梁末以来闽浙赣的割据局面。

    晋安郡的建立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西晋在统一全国后,即于太康三年(282年),从建安郡分出一部分地,新置晋安郡。晋安郡的郡治设在原丰县,就是今天的福州。

 
西湖公园 
    严高凿西湖、修子城 晋太康三年,晋安郡设立后,首任郡太守严高,在越王山南麓,修建了面积比冶城大好几倍的子城,以为郡城。在建造子城的同时,严高发动劳动人民,分别开凿了东湖和西湖,以灌溉农田,并防止郡城遭受水灾。东、西两湖分布于子城北面的东、西两翼,周围各二十里。当时的一城两湖,蔚为壮观。现东湖已不存,但西湖成为福州市民喜爱的消闲胜地和外地游客的游览景点。

    怀安窑址 两晋时期,福州手工业十分发达,除了建筑、烧灰、砖瓦、金银首饰等行业外,纺织业和陶瓷业更呈空前发展状态。南朝时,福州的锦缎以质量上乘著称于世,而1965年在福州北郊二凤山出土的寿山石猪俑,距今1500多年悠久历史。福州北门外、西门外、长安山、桃花山等地发掘的两晋和南朝墓葬中,出土了不少青瓷器。其特点是品种多样,造型优美,釉色晶莹,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相当高的制作技术水平,说明当时福州已有规模较大的瓷器制作工场。1962年在洪塘乡怀安村的天山马岭,发现福建迄今最早的有纪年窑址——怀安窑。现存范围约10万多平方米。该窑于1982年进行考古发掘,出土15,000多件遗物,其中窑具约1万件,器物5千多件。瓷器的造型有盘口壶、双系罐、四系罐、高足盘、高足杯、敛口钵、实足深腹碗、托钵、八足砚等。窑具有圆柱形托座、齿形垫座等,粘土制作,表明该窑瓷器使用叠烧工艺,在龙窑中焙烧成品。其烧造的年代从南朝开始至唐代中晚期,持续了360多年。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怀安窑址 
    造船及海运的发展 福州从汉代起就有海外贸易。孙吴时期,闽江下游的生产、商贸和海上交通都有较大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方面,已摆脱西汉时期火耕水耨的落后状态。吴建衡元年(269年),朝廷在侯官设典船校尉,负责督造船只,同时在沿海的吴航、温麻等地建立许多规模宏大的造船工场,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营造各种船舶。“弘舸连轴,巨舰接舻”。历史资料表明,此时的福州,已成为吴国的重要造船基地。随着造船业的发展,福州地区的海运事业日趋发达。吴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浮海前往台湾、菲律宾等地,这是汉族人民到达台湾的最早记录。

    道教和佛教的传入 先期时期,福建主要是闽族的聚居地。其时,民间信仰原始宗教,如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汉以后,由于福建和中原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三国以后,随着大批汉人的南迁入闽,汉族固有的对山川水火、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和动、植物的崇拜,也同时传入福建。从而,北方的移民也带来了道教活动。三国名医董奉,由于他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道人,死后便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两晋南朝时,郑隐、邓伯元、王铉甫、褚伯玉、葛洪等也先后入闽,隐居在名山胜地修炼。

    汉时,佛教已从印度传入中国,但直到晋太康年间,才开始传入福建。晋太康(282年),福建第一座佛寺——绍因寺在福州兴建之后,至两晋和南朝时期,又相继兴建了东禅寺、南禅寺、西禅寺、开元寺、法海寺和北郊的芙蓉山寺、九峰寺、瑞峰林阳寺、象山崇福寺,以及闽侯的雪峰崇圣寺、十一都灵塔寺、十四都药王寺等。尽管这一时期的佛教尚未达到鼎盛时期,但资料表明,唐以前福州已有寺庙36座。当时福州的大寺院一般都有大量田产。除了寺院中的僧众外,社会上还有信奉佛教的居士林,其发展的佛教弟子俗称“林友”,为数不少。 

【 在 wplxb (小兵) 的大作中提到: 】
: 名词解释
: 1、衣冠南渡:
: 2、福建事变:
: ...................

--
“八闽大地·福建”版新鲜开版,敬请关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2.11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