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FuJian
标 题: [武夷山]探秘闽越王城 Gforce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y 29 09:31:08 2005), 站内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武夷山]探秘闽越王城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10 16:50:13 2005), 转信
在距离武夷山市北部35公里处的兴田镇境内,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古村落,叫城村。1958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城村的两个村民来到位于村庄西南侧的北岗山上开荒种地。谁知,几锄头下去,竟挖出了几块残破的瓦片。起初,两人对挖出的东西并不太在意,可是,当他们拂去瓦片上的泥土、看清楚上面排列齐整的一道道线条纹路时,才感到这几块有着漂亮纹饰的瓦片与以往见过的陶盆瓦罐大不相同。他们开始疑惑起来:在这个村里人不常上来的山顶上,怎么会掩埋着他们从未见过的瓦片呢?
这几块残破的瓦片很快被送到了当地文物部门。此时,正在武夷山地区进行文物普查的考古队得知这一消息后,也赶到城村。在村子的西南侧,他们又发现了大量装饰有绳纹、印有文字的陶片、瓦片。
经考古专家初步鉴定,这些陶片、瓦片为汉代文化遗存。而在城村西南侧竟有如此众多、且分布又如此密集的古代遗存,这一区域很有可能是一处古城遗址。这个推测,令考古专家们也大为震惊,因为,在此之前,福建境内还从未发现过汉代遗存。难道这里果真埋藏着一座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古城遗址吗?
一年后,福建省文物部门组织的一支考古队来到城村进行考古发掘。尽管考古队只是发掘了遗址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所发现的大量古代建筑构件及各种生活用具,令考古队员兴奋不已。
此次考古发掘持续了一个多月,基本探明了古城的范围、平面形制、城墙结构等问题,考古专家有关城村确有汉代古城遗址的推测也得到了印证。但是,随之而来的疑问,令考古专家们更加困惑:这座古城存在的年代究竟是汉朝的哪一阶段?它是如何被毁灭的?古城的主人,又是谁呢?
由于对古城遗址的首次发掘面积太小,可作研究的资料又十分有限,围绕古城的一系列疑问,考古专家们一时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而对遗址做进一步的考古发掘计划,也因种种原因被搁置下来。
当考古队从城村撤离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农民的这次偶然的发现,几十年后,竟填补了中国南方曾经缺失的一段历史。
城村古城遗址在沉寂了20年以后,终于迎来了第二批探访者。1980年,由福建省博物馆组织的考古队来到城村。与20年前的首次试探性发掘相比,此次考古发掘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尽可能地扩大遗址发掘面积,全面了解遗迹分布情况,以便最终破解古城之谜。
对古城遗址的第二次考古发掘最先从调查古城的选址开始。在考古队看来,这座汉代古城虽然建在了偏远封闭的山谷之间,但从遗址所处的地理环境上看,它不太像一座普通的城池。
古城建在三座山丘之间的一块平坦开阔的高坪上,因随着山峦起伏之势筑造而成,所以,古城的地势西高东低,城址的平面形状不很规整。考古专家证实,这座古城在选址时,是经过精心勘测和规划的。位于古城西、南两侧的高山与东、北两侧的溪流,如同一道天然屏障,将古城包围其中;城的四周各开有一道5米宽的城门,因有河道穿城而过,在城的东、南两侧分别设置了水门;而在城的西北、西南两处的制高点上,分布有烽火台和了望台;城墙外,还围绕着几米深的护城壕沟。
面对这样一座防卫措施严密的汉代古城,考古专家对它的性质也有不同的猜测。有一种观点认为,从防御结构上看,它理应是一座军事城堡。也有人从它的地理位置判定,这座古城可能就是当地某个贵族的居所。
时任考古队队员的杨琮,在查证了大量资料后认为,这座古城并不像人们目前所看到的那样,它的规模应该更大一些,地位也应该更加显赫。不过,杨琮深知,此时下结论为时尚早,要想让自己的推断成立,还需要更多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
考古发掘仍在继续。人们发现,这座古城不仅具有完善的防御设施,建筑布局也非常严谨。大型建筑群主要集中在城址的中心区域,其中,以高胡坪的建筑群规模最大,面积约2万平方米。在这组封闭式的建筑群内,不仅有前庭、后院,主体建筑周围还对称分布着厢房、天井等建筑设施。
然而,在这组看上去清楚明了的建筑群遗址上,考古队却发现了一些他们解释不清的问题。遗址上堆积的这些大石块,曾是考古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它们成组、成片地排列开去,面积有900多平方米。考古队员通过石块分布的范围、以及周围散落的残砖碎瓦很快推断出,这里应为主体建筑遗址。只是这些排列有序的石块又是做什么用的呢?考古队在清理这些石块时,还发现石块表面残存着一些炭化了的桩柱和横木。当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发现,竟成为专家判定古城建筑形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据。
考古专家证实,这组建筑采用传统的“干栏式”手法建造而成。所谓“干栏式”建筑,就是用一根根矮木桩将整座房屋架起,上层用来居住,而下层的隔离空间,既可以使空气流通、减少潮湿,又可以防止虫蛇侵害。这种建筑结构形式,在古代的南方以及近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中并不少见。不过,与这些“干栏式”民居不同的是,古城内的主体建筑可谓气势恢弘。由于建筑规模比较大,起支撑作用的木桩,就需要用这些柱石来增加它的稳固性。被木桩架起的房屋,不仅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的木结构形式,而且专家根据已发现的筒状瓦片、瓦当等建筑材料以及木柱埋藏的深度推断出,这是一座高度至少在两层以上、有着庑殿式屋顶或重檐式屋顶的大型宫殿。
令考古队员费解的还有这处位于主体建筑东侧的天井,与西侧的天井相比,东侧天井明显深了许多,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池子。考古专家根据周围的建筑设施以及东侧天井本身的结构特点反复论证后证实,这是一座可供多人沐浴的大型浴池。
考古队员还在浴池遗址周围,发现了多处布局严整、设计科学的陶制管道设施。它们或4个一排、或呈回字型掩埋在地下,管道的上面建有房屋。这些管道的发现,引出人们的许多猜测。有一种观点认为,它们就是用作排水的管道。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管道的一端通向宫殿,所以,这些管道很有可能是用来取暖的设施。不过,对于是靠热气、还是靠水来调节室内温度的问题,考古界至今看法不一。
不少专家学者把汉代古城的浴池遗址与管道设施看作是有趣而奇特的考古发现。因为,在中国已发现的古代遗址中,很少有这样的设施,对古城的考古发掘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1983年初夏一个细雨霏霏的早晨,考古队员在高胡坪建筑群北面,发现了一口深达7米的汉代古井。从古井水位高出城外河道水位线20多米来看,这口井恰好开凿在地下泉脉上,尽管时间过去了两千多年,但仍有泉水涌出。专家证实,目前发现的多座秦汉时期的古井都已干涸、废弃,惟有这口古井至今水质纯净清冽。
对古城遗址的第二次考古发掘,前后共用了5年多的时间,在发掘的2万多平方米范围内,出土了上百万件文物。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如同一个个历史的细节被定格、放大,然后,又被考古工作者拼接起来,于是,人们发现,这座汉代古城的真容已经清晰地显现出来。
此次考古发掘,证实了专家们最初的猜测,这座城垣巍然、建筑宏大、设施完备的古城,显然不是一座普通的古城,从古城的布局、规格以及在东城门外发现的“左祖右社”遗址来看,它更像是一座“王城”。如果这个推测成立的话,那么,它会不会与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闽越国有关呢?
距今两千多年前,那是一个烽烟四起、群雄并立的年代,楚越两国间发生了一场战争,越国战败,越王被杀,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与越国臣民,辗转来到福建武夷山一带的山区,定居下来,并逐渐形成一个闽越人的部落。他们在这里砍竹作筏,靠捕鱼猎兽为生。渐渐的,闽越人的部落又强大起来,无诸做了部落首领后,便立国称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强化中央集权,在闽越人的聚居地设立了闽中郡,闽越王无诸被削去王号、废为君长,这自然引起闽越人的强烈不满。所以,当刘邦率大军直捣秦都咸阳时,闽越人也汇入起义的浪潮中,帮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刘邦登上皇位后,立刻封无诸为闽越王,让他在当地建立国家。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间,闽越国国力日益强盛,一时间,闽越军南征北讨,很快将势力扩大到整个福建地区。直到公元前110年,闽越王余善擅自称帝,汉武帝才不得不派兵灭掉闽越国。为避免后患,汉武帝下令,将闽越国人全部迁往江淮地区,恢宏一时的闽越王城,也在汉兵燃起的熊熊大火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就这样,闽越国的历史在进入到第92个年头戛然而止,此后的中国历史中再不见它的影子。
司马迁在《史记·东越列传》中用1256个字讲述了这个国家兴亡的故事,接着,班固在《汉书》中几乎一字不差地复述了这个故事。由于他们的记述太简洁,漏掉了许多细节,专家学者仅凭《史记》中“王闽中故地,都东冶。”的记载,是无法判断出两千多年前建立都城的“东冶”今天会在哪个地方。
不过,《史记》中清楚地记载了闽越国存在的年代,如果古城遗址的年代能够确定在西汉前期至中期这一阶段,就可以和史书记载的年代相吻合。那么,对城村古城的考古鉴定,也就恰好印证了《史记》的记载,司马迁提到的“东冶”,即是现在遗址分布的城村一带,而这座古城便是闽越国都中的王城。看来,确定古城遗址的确切年代,已经成为最终解开古城之谜的一个关键环节。
然而,考古界对于古城遗址确切年代的几个推断,都比司马迁记载的时间要晚。 此时的杨琮有些着急,这个难题该如何破解呢?面对着出土的各种器物,杨琮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采访:福建博物院副院长 杨琮
我们把全部出土的器物做了个排队 进行甄别 发现它有的器物可以是西汉早期的 它可以沿用到西汉晚期 但是 没有西汉晚期的出土器物在我们这里发现 当时我是一个人 一种观点(认为) 这个城是闽越王国时期的 闽越王国灭亡了 这个城被毁掉了 而且这个城从始建到灭亡 是与闽越国的历史相始终的
经过反复分析、论证,杨琮最终确定古城遗址的年代应为西汉早期至西汉中期,也就是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10年,这个推断与《史记》记载的年代是相吻合的。至此,有关这座古城存毁的一个个疑问,终于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找到了答案。
透过司马迁的记载,人们得知,闽越人用92年的时间,为自己创建了一个强盛的王国,那么,闽越人又是如何为他们的王者建造宫城的呢?
闽越王城的总面积有48万平方米,这个面积虽然只是北京紫禁城的三分之二,但对于两千多年前一个诸侯国的王城来说,已经足够大了。不仅如此,在远离汉朝都城、又没有大型宫殿建筑传统的闽越之地,闽越人效仿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风格,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气势巍然的王城,有些地方甚至与皇宫的规制相同。
面对曾经辉煌一时的王城,杨琮思考着一个问题:难道闽越王城仅仅是建在山谷间的一座孤城吗?
1996年,考古队对古城遗址外围的周边地区进行了一次全面勘察,发现了官署区、居住区、墓葬区等多处遗迹。这些遗迹的发现,证明了在闽越王城外围还存在着一个闽越人居住、生活的郭区。至此,杨琮终于拼接出闽越国国都的全貌,这就是由城内的宫殿区、城外的居住区与墓葬区构成的一个面积达14平方公里的城市,而巍然矗立在城市中心的,就是这座闽越王城。不过,闽越国的故事到这里还不能结束。在古城遗址的北面有一座古村落,村落与古城可以说是咫尺之遥,而“古粤城村”这个村名,也似乎强调着古村与古城之间密切的关系。曾经有人提出这样一种假说:闽越国灭亡后,一些被强制迁到江淮一带的闽越人,因思恋故土,又偷偷回到了这里,在这片废墟上建立了村庄,取名叫“城村”。但是,考古专家们并不认同这个说法,因为,从对周围墓葬的发掘结果来看,年代最早的墓葬也只是公元300多年的东晋时期,距闽越国灭亡已有数百年。而且,村民也不认为自己是闽越人的后代。那么,城村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他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如今,在这个古村落里居住着两千多人,村里的居民主要有林、李、赵三大姓,三姓都是中原望族,都有世系家谱为证。距今一千多年前,他们的祖先为避战乱,先后由中原逃到这里,家谱显示,林氏是最早来到城村的,但那已是闽越国灭亡的几百年以后了。
如此看来,来自中原地区的城村人和这座古城之间,其实没有任何的延续性,就像闽越国失去了后来的历史,而城村则失去了早期的历史,它们中间相隔了几百年,这几百年是一个历史的空白。当城村开始一段崭新的历史时,闽越王国早已成为一段记忆,隐没在这片见证了它曾经的辉煌与悲壮毁灭的山野之中。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61.134.33.10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