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FuJian
标  题: [泉州]寻找海上丝绸之路                 Gforce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y 29 09:33:02 2005), 站内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Ηermit∵(FΟΤ),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泉州]寻找海上丝绸之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pr  6 04:48:08 2005), 转信


  站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宗教石刻馆里,霎时间,会让人感觉不知身在何处。千百年来,这些石刻默默地记载了诸多宗教在泉州的兴衰。 

  眼前的这些宋元时期的500多件石刻,既有阿拉伯风格的墓盖石,也有印度教保护神的雕像,既有中国样式的墓碑,也有这些让人吃惊的十字架和带翅膀的天使,阿拉伯文、古叙利亚文、拉丁文和中文一起刻满了墓碑。很显然,古代的泉州汇聚了很多海外来客。 

  那时候,这些海外来客将泉州称为刺桐。因为从唐代开始,每到夏季,泉州城内就会盛开一种艳红似火的花朵,刺桐花。 

  当时的“刺桐”城为世界各国的航海家、商人们所熟知,可谓蜚名远扬。宋代,泉州是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港口,同时也成为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当年,为了将堆积如山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港口,刺桐人架起了一座座跨海石桥。这其中有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洛阳桥,也有堪称是中国最长的古代跨海石桥的安平桥,又称“五里桥”,被称为“天下无桥长此桥”。 

  1973年的一个夏天,就在这些桥的附近,一艘轰动世界的宋代海船被发现了。当人们将沉船上面2米厚的堆积层揭去之后,一条长24.4米,宽9.15米的庞然大物赫然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从沉船上残留着的2000多千克的香料药物,人们推测,这曾是一艘从南海回航的香料贸易船。 

  
 
  
  船上的遗留物中发现的这些书写着人名、地名、商号的木牌和木签,分明就是类似于现代货物托运的标记。让人一看上面的名字,就知道谁是货物的主人。 

  牌签上的曾干水记,林干水记,张干水记的字样显然是经营水上贸易商店的名称,而这个西河酱瓜无疑就是一家经营酱瓜的字号。 

  而这些尤工,杨工,三九工之类的牌签,被认为是船上的水手或者杂工。据说宋代时期的船主往往允许船员携带一定的货物,用以抵偿工资。 

  这个叫哑哩的人分明就是一个侨居泉州的阿拉伯人的名字。也许他也向这艘船定购了一些货物。 

  令人吃惊的是,船舱里还出土了21枚象棋子,从字体上辨认,应该是几副象棋,看来当年在漫长寂寞的海上生涯里,在船上厮杀一番是很好的选择。 

  学者们经过初步测算,这艘船的载重量约为200吨左右,相当于一支700头骆驼的驮运总重量。更为神奇的是,这艘沉船验证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神奇的刺桐海船的描述,马可波罗说:刺桐船由13个严密的水密隔舱。。 

  倘若马可波罗没有来过中国,没有看到过造船过程,又怎能描述的如此准确无误! 

  一艘艘性能优良的刺桐船远渡重洋,驶向非洲东部,驶向地中海,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运往海外,同时,海船又带来了波斯贵族、犹太商人、欧洲传教士,许多异乡人留了下来,娶妻生子,繁衍生息,甚至将泉州当成死后安居的乐土。 

  古巷,石碑以及沉船都在讲述着刺桐城的往事。 

  
 
  
  泉州有句俗话“苏家的鼻子”、“丁家的胡子”,说的是苏家人的鼻子与丁家人的胡子最有特色,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阿拉伯人的血源特征。 

  为了验证这句流传很久的泉州俗语,我们来到了泉州的千年古街涂门街,首先寻找苏家的胡子。 

  苏彦铭,泉州一所普通大学的教授,是这所老民居的主人。据说:从元代开始,苏家就开始了与阿拉伯人的通婚联姻。 

  苏彦铭从苏氏的族谱上了解到,苏家从一世祖到四世祖连续四代和阿拉伯女子通婚,这在泉州是非常少见的。 

  由于通婚的结果“苏家后裔鼻子的特征”就遗传给了后代。苏家祠堂里十七世苏晴岚的遗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苏氏后裔由于远亲结合的优化,还是个长寿家族。其中,族谱中凡80岁以上者均被记录,统计出来就有30几位长寿者。 

  今天,长寿依然是这个家族的显著特点。 

  苏氏宗祠的祭祀也带有着浓郁的伊斯兰教的特点。在汉人的祭祀中,牛肉是不能供奉祖先的,但苏氏祠堂的祭品却是牛肉,牛蹄,牛肋和牛腰等。 

  如果说祭祖用牛肉还好解释,土地爷这一中国传统的地方神明,也用牛肉来祭祀,倒让人颇觉新奇,这种汉回结合的祭品,是泉州地区有趣的民俗现象。 

  其时,像苏彦铭家一样,生活在泉州的“回回蕃客”有数万人之多,晋江市陈埭回族村丁氏家族,也就是丁家胡子便是人数最多的家族之一。 

  采访中,我们并没有看见丁氏族人蓄着“闻名天下”的大胡子,就是丁氏祠堂也和传统的汉族祠堂别无大样。若非有人指点,很难从中看出宗祠的回族信息:不仔细看,这些寻常的花纹其实都是阿拉伯文字,那么泉州的回族人为何也造宗祠,又将其宗教色彩、民族背景埋藏得如此之深? 

  丁桐志老人是位博识、热情的向导。对于丁氏祠堂也有着特殊的感情。 

  丁氏祖先为了改善后代的生存空间,在继续伊斯兰传统礼拜仪式的同时,开始接受汉族儒家文化,并争取科举入仕。 

  明弘治正德年间,丁氏“四闱十登科,六试七联捷”,并修建了丁氏本族人的祠堂。 

  在这里,可以说是宗祠和清真寺并肩耸立,儒家与伊斯兰文明互相交融。 

  明清两代,丁氏族人出了不少朝廷命官、诗人和艺术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的丁拱辰,他曾编著《演炮图说》,是中国近代军事科学技术的先驱者。他们自小就生活在这座叫做泉州,也叫刺桐的城里。 

  “泰兴号”是一艘巨型帆船,1882年1月在印尼一带海域沉没。 

  船上载有近2000名乘客及船员,还有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瓷器。 

  1999年5月,“泰兴号”沉船中35万件瓷器被一家外国公司打捞出水。包括了碗、盘、粉盒、盖罐和西洋式样的精美瓷器。 

  这批瓷器虽然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尺寸,但是装饰风格基本相同。 

  这些精美的瓷器都是泉州一个叫做德化的地方制作的。 

  德化,是一个以“瓷”闻名天下的地方。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在德化城郊的宝美村里,有一座祖龙宫,终日香火缭绕,宫里供奉的是古代烧窑的师傅林炳。据说林炳革新了许多制瓷技术,被称作窑坊公。 

  数百年来,祖龙宫的祭拜非常独特,祭拜的人是从事陶瓷业的技工和老板,祭祀的贡品则是德化本地烧制的各种陶瓷器皿。 

  屈斗宫古窑址则是中国目前发掘出的最长的宋代瓷窑址,长长的古瓷窑的废墟,除了几块古瓷的残片,和几道尚能看见的隔墙,依稀还能看见当年的原貌。 

  但就是在这里,曾经出产了畅销国际市场的德化外销陶瓷,中国白。 

  军持,是穆斯林做礼拜专用的器皿。是屈斗宫古窑根据外国商人提供的样式,特别加工制作的。 

  从那艘泰兴号沉船打捞出德化陶瓷的消息一经传来,德化县有关部门从拍卖现场购回了72件瓷器,由县陶瓷博物馆收藏。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这批德化瓷终于重返故土。当然,最高兴的当数像史健全这样的民间收藏家了。 

  当史健全看到这些从海底打捞上来的瓷盘瓷碗和自己从德化街头巷尾淘来的异常相像时,就不禁想起书上写的那些话,泉州古称刺桐,海上丝绸之路又名陶瓷之路。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8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