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见牛思齐|我就不信了,戒!(), 信区: FuJian
标 题: [宁德] 城隍作证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r 13 22:17:28 2006),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eography 讨论区 】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见牛思齐|我就不信了,戒!(),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宁德] 城隍作证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r 13 22:13:42 2006), 转信
几十作古堡藏于闽东深山,它建于何时,它历经多少风雨沧桑,一座古墓让守墓人守望了400年,墓中埋藏了多少荡气回肠闽东的历史风云 浙江的城隍作证。
宁德地区通称闽东,拥有着福建近三分之一的海岸线,闽东多山,古城宁德就位于这山海之间!就在宁德的霞浦县我们发现了一座城隍庙,但这座城隍庙却和其他地方的城隍庙都不同,它供奉的竟是浙江义乌的城隍,城隍本是地方小神,每一地的百姓只供奉本地的城隍,为什么福建的霞浦人要供奉浙江义乌的城隍?
面向东海坐拥闽东大山的宁德,形成了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海之地,就在闽东曲折的海岸沿线我们发现了隐藏于福建苍莽大山间的众多古堡。埋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今天居住在武曲古堡的人已经不知道这古堡是那一年修建,但这位老乡却告诉我们,嵌于城墙中的一块石碑,应该会有关于古堡修建的记述。
由于历史久远,这块石碑上除了依稀可辨的一个石字,其他文字已很难辨认,只有石碑上这只石雕虎头依然清晰可见,守候着武曲古堡的秘密。
大京城堡,宁德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堡,今天的大京城堡内依然生活着三千多户人家有近万的人口,大京堡高七米宽七米,这样的规模不言自明它的战略特点,而城堡内今天仍然能找到一些当年战备的遗迹。
难道,这闽东大山间的古堡群是为一场战争修建?
在接下来的寻访中,离大京古堡40多公里处,霞浦县城东郊的东关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因为它曾经名为浙营,营为古时士兵的住所,一个村庄为何以兵营命名,浙营难道和临近的浙江省有关?
就在东关的村头我们看到了那座供奉着浙江义乌城隍的庙宇,为什么福建的霞浦人要供奉浙江义乌的城隍?
400多年前背井离乡驻守闽东的8000义乌兵,宁德大山中数量众多的古堡群,在时隔几百年之后依然让我们感受到当日这片土地上战争的阴云。
闽东,北有太姥山脉,西有洞宫山脉,南有鹫峰山脉,这三座大山象环拥着宁德的三面长城,把历史上因改朝换代引发的一次次战乱阻挡于境外,让这里的百姓过着安定的生活,那明代这里为何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乱?400多年前,当烽火台上的狼烟燃起,意味着宁德人赖以生存的大海上来了敌人,这些敌人来自大海的东方,这便是在明代给中国东南沿海带来极大危害的倭寇之灾。
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抵御倭寇的侵袭,宁德地区修建了众多的堡垒,数量达50多座,原本没有围墙的村庄垒起了高高的堡垒。但单纯的防御并不能阻止倭寇的进攻,在中华民族这次抵御外地入侵的战争中,历史铭记了一个人的名字,他两次入闽抗倭,救闽东百姓于水火,他在东南沿海抗倭12年,从浙江打到广东,干净彻底的扫平了倭寇,让东南沿海的百姓时代传颂,他就是民族英雄戚继光。
430多年前,戚继光就是在这里以其独创的鸳鸯阵型袭击了盘踞在横屿的倭寇。这次战斗戚家军大获全胜,全歼了横屿岛上的倭寇,取得了入闽做战的第一场胜利,当年戚家军的主力就是他亲自招募并训练的浙江义乌士兵。
东关村就是当年戚家军的驻地,因而它曾经名为浙营,在东关村头的这座义乌城隍庙,当年戚家军带来的义乌城隍今天依然受用着闽东百姓的香火,已经历经了400多个春秋。
英勇善战的戚家军早已作古,但闽东百姓的感谢却世代相传!2001年这座义乌城隍庙重建,东关的百姓自愿捐款,在这个小小的村落,仅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便捐款21万元,这些捐款的百姓并不富裕,但为了一份世代相传的感谢,他们尽其所能。
2003年义乌城隍庙建成的这一天,东关村的一户林姓人家没有去城隍庙庆贺,而是聚在父亲林启超灵前,告慰老人,这位林启超老人生前为了重修义乌城隍庙东奔西走,直至生命的终点。
老人虽然最终没有看到,这座义乌城隍庙的建成,但东关村民的齐心协力也终于完成了老人的心愿。
今天的光饼不再是军粮,成为福建老百姓最平常的面点,但当年便于行军携带的饼中间的小孔保留至今。
每年的清明,福安城旁这个西洋里村的村民都会祭扫这座建于明朝的古墓,这种祭扫从祖上传到今天已经延续了400多年,而村民的祖先就是这座古墓的守墓人。
当年福安城的抗倭战争,陈氏族人是怎样壮烈的一场牺牲,让守墓人家族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守望,从少年到垂老,从青丝守成了白发,由一间茅屋守成了一百多户人家,两个村落!为何这种守望能穿越时间、穿越历史,始终不渝!
在福安图书馆馆藏的清版福安县志中,我们找到了那段历史的描述,公元1559年四月初,一万多倭寇取道化蛟,兵临福安城下,而当时福安城内的人口只有七前多人,福安城上演了福安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
在福安城最危难的时刻,上杭陈氏家族几位书生陈埙、陈国初、陈魁梧以自己文弱的肩膀担起了守卫福安北门的重任。
面对实力几倍于自己的倭寇,陈氏族人英勇抗敌,与福安城同存亡,陈埙陈魁梧战死于北门,陈国初大骂倭寇,被肢解而死!有的书生不受倭寇侮辱,撞文庙立柱而死,更有多名不从倭寇捆绑而被剐死。福安城内的这些文弱书生以自己的血肉之渠书写了福安人的忠义气节。
福安城破后,倭寇屠城四天,死者仅四千人,几乎站到当时福安人口的一大半,此后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福安城几近荒废。
在今天的福安城,当年屠城的遗迹我们已经很难找到,只有这块存于福安文化馆后院的当时福安城堡的城门石碑,依然印证着这个城市的沧桑。今天闽东地区的古堡群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防御意义,成为人们一种凭吊历史的见证,但霞浦的义乌城隍庙却依旧香火鼎盛,在宁德人的心中,该感谢的永记恩情,不能忘却的铭刻心中。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3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