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JtoHIT (工大闽人), 信区: FuJian
标  题: 闽 南 茶 文 化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Nov 24 19:01:36 2004)

   过去,厦门市井上有种说法:"抽啦叭烟,听南音乐,泡功夫茶, 其乐无
穷。"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我国 茶学专家庄晚芳
教授在《蔡襄对福建乌龙茶的贡献》一文指出:"后 人为了纪念蔡襄的功勋,还
把'君漠'名字在武夷山制成'工夫茶', 推广各地。现在闽南、广东潮州和台湾
等地饮用乌龙茶地区,大都 称乌龙茶为'工夫茶'。有的其制法精巧而名为工夫,
有的认为乌龙品饮技艺雅美而名为工夫,各有道理。如深入研究,这可能是蔡 襄
的别号'君漠'(注:莆田语音)两字读音借用出来的声韵形成的, 成为武夷山乌龙
茶的一种品名。英文译成 cangou可以证明。"

    功夫茶若从茶品饮艺术来说,它则始于宋代的"斗茶",斗茶又 称茗战,是古
代茶人对茶叶品质比美的简称。宋代范仲淹在《和章 眠斗茶歌》作了细致描绘,
从武夷的景色、茶树的茂盛,茶农细心采 摘,进贡前如何品评,诗云:"年年春自
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先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
处,家家嘻笑何 处去;露芽(沾水茶叶)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指茶树)。
终朝采掇未盈 (音 chan,围在腰上的裙子),唯求精粹不敢贪。研 膏焙乳有雅
制,方中圭(古代玉器)今园中蟾(月亮代称)。北苑将 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有山铜,瓶携江上中冷水。 黄金碾(铜制茶具)畔绿尘飞,紫玉瓯(茶杯)
心雪涛起。斗余味中 轻醍醐(titu,奶酪),斗余香今薄兰芷。其间品弟胡能欺,
十目视而 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1762年《龙溪县志》载:"灵山寺茶,俗贵之,近则远购武夷茶。 以五月至。
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深'之杯,必以 '大壮'之炉,凡烹茗以水为
本。火候佐之。"

    烹著之水,强调"源、甘、轻"。陆羽在《茶经》中提出:"其水,用 山水上,
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蔡襄 《茶录》则说,"水
泉不甘,能损茶味?quot;轻"水,是指雪水、软水,传说 清乾隆皇帝曾命人用银斗
量出各种泉水,然后按水的轻重,排按优 次,轻者为上。

    上述引述,古人饮茶,很重视茶叶和水,同时还注重茶具,苏东 坡有诗云: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历史的茶具除陶 瓷为主外,还有用金、
银、玉器、玛瑙等制作的珍贵茶具;当今又兴 玻璃茶具等。而饮用福建乌龙茶的
茶具,却别具一格:一曰"玉书 "(烧开水茶壶,扁形),二称"汕头风炉"(烧开水
用,可调节通风量大小),三为"孟臣罐"(茶壶,宜兴紫砂制),四叫"若琛瓯"(白
色 瓷杯)。品茗之时,四宝配齐,饶有情趣。

    清代衰枚在《隋园食单》中,对乌龙茶的品饮有段生动的记述: "……杯小如
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 咽,先嗅 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
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怡 情悦性,一杯之后,再试二杯,令人释
燥平矜,始觉龙井(茶)虽清而 味薄矣,阳羡(茶)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
格不同之感。故 武夷烹天下盛名,真乃不黍,且可瀹(yue,煮也)至三次,而其味
犹 未尽。" 

    古人饮茶重在品,《红楼梦》中妙五讥笑宝玉饮茶,一语道破 说:"岂不闻一
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三杯便是饮驴了。"品为三 品,细细品尝,步步领略,方
知风韵。宋代陆游诗云:"微吟齿舌香。 归时更清绝,竹影踏斜阳。"而在《红楼
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 桅翠庵",写得神传韵生,请看:

    "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的小茶盘,里面放 一个成窑五彩小
盖钟,捧与贾母。""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 边有了耳,杯上镌着' '三个隶
字,后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 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
行小宇"的 (音贾,礼品。今年传古铜器,状如高脚香炉),递与宝钗。"那一 只形
状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 '"与黛玉。妙 玉将"自己常日吃茶的
绿玉斗斟与宝玉"。宝玉认为俗器。妙玉 "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蟠虬整雕
竹根的一个大 "斟与 宝玉。茶叶是湖南洞君山所产的银针茶"老君眉"。水是"五年
前 我(妙五)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隔年 的雨水 那有这样轻
浮。"把茶品饮艺术三要素(茶叶、水、茶具),写得淋漓 尽致,又是极度豪华奢
侈。 


--
参考文献:
http://www.viewchina.or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9.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