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uobihuai (山丘之王), 信区: hakka
标  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曾国华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Jun  3 17:12:13 2004)

曾国华,五华县岐岭镇人,1910年出生。
  五华旧称长乐,张日和谓:“长乐士淳民朴,性颇刚锐,男多负羽从军,其勇甲于百
粤;女则持家掬育,辛勤过于男子。”五华人尚武,有“五华亚哥硬打硬”之称。南宋末
文天祥起兵勤王时经过长乐,一呼而从者甚众。清朝时曾出过武状元和武榜眼,四川提督
江童茂、广东提督魏大斌、福建提督李南馨都是五华人。曾国华自幼即喜好武术,练出了
一身强健的筋骨和高超的身手。
1924年秋,国民革命军东征到达梅县,曾国华即到梅县投军,时年14岁。1931年,因不满
国民党反共内战,曾国华到江西苏区投奔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担任红一军团2师5团排长、
连长、副团长、团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红军中一员英勇善战的骁
将。
东征烽火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这里东侧黄河,北靠沙漠,南临平原,西面
荒凉,道路崎岖,人烟稀少,一方面有利于红军在此扎根,但另一方面也使红军的发展受
到局限。因此,在12月17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及开辟抗日通道,
决定组建以毛泽东为总政委、彭德怀为总司令、叶剑英为总参谋长的红军抗日先锋军渡黄
河东征。
1936年二月十八日,毛泽东和彭德怀发布了红一方面军东征作战命令。从二月十八日晚八
时开始,东征红军分为两路,一路为红一军团,二路为红十五军团,浩浩荡荡奔赴黄河西
岸。
红一军团渡河地点为陕西省绥德县沟口。渡河突击队由红二师五团24名勇士组成,曾国华
任队长。
黄河两岸耸立着万丈高山,山峡中,已经解冻的河水夹着大块大块的冰排,汹涌澎湃而下
,发出“轰轰”的吼声。20时正,曾国华率领突击队分乘两只木船进入激流之中。船上的
水手,轻轻“嗨 哟  ——嗨哟——地呐喊,拼命地摇桨,和风浪搏斗。突击队员们瞪着
双眼,紧扣板机,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船只就要靠近东岸冰排的时候,突然,一道手电光
从河面掠过。他们暴露在敌人面前了。一时几道手电光都对准了他们。碉堡里喷出了一条
条火龙,子弹象暴雨似的倾泻过来。偷渡变成了强渡。水手们加快了划桨的速度,突击队
员们对准了手电的亮光和岸上发射点猛烈射击,子弹在黄河面上飞来飞去。讯号员的头部
中了一弹,倒在了船仓里,一个水手的胳膊被子弹穿过,鲜血流在了手上,沾在了桨上,
滴进了黄河,船帮中弹了,冰冷的河水猛灌进来,队员们一边射击,一边用自己的身体堵
着漏洞。小船靠上冰排后,队员们不管冰有多厚,能否经得住人,猛虎似地跃上冰排,杀
声震天地向敌人扑去。
东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红军转战山西境内75天,历经50余县,歼敌1万3
千多人,俘敌4千多人,扩大红军8千余名。毛泽东在形势与任务报告中用几句话概括了东
征:打了胜仗,唤起了人民;筹备了财物, 扩大了红军。
平型关硝烟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115、120、129三个师开
赴抗日前线。
9月25日,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来犯日军板垣师团一部。此役以343旅685、686团和344旅68
7团为主攻。685团一营是朱老总从南昌起义带出来的;二营是跟着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上
井冈山的;三营是黄公略领导的红三军的底子,三位营长都是红军干部,都做过团一级的
领导工作,一营营长刘正,二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
上午8时许,敌第5师团第21旅团的后卫部队乘坐100余辆汽车,携带200多辆大车的辎重,
共计约2000多人,进入伏击地域,115师抓住有利战机,全线突然开火,给敌以大量杀伤,
并乘敌混乱之际发起冲击。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伏击打晕,纷纷跳下车四处散开。然而,
板垣师团是敌军中劲旅,侵华两个月来纵横数千里,所向披靡,不一会儿即清醒过来,拼
命地想占领制高点。115师是红军中的精锐,打伏击是拿手好戏,岂容敌人得逞。只见一营
营长刘正指挥该营的第1和第3连向公路边上的两个山头冲去,山沟里的日本人也在拼命
往上爬,可是不等他们爬上去,迅速登上山头的第1营的两个连队反冲下去,一顿猛砸猛
打,把这群日军的大部给报销了。激烈的战斗在2营和3营的阵地上展开。二营营长曾国华
率领全营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肉搏战。2营5连连长曾贤生,外号叫“猛子”,一个人就刺
死了10多个敌人,他身上到处是伤是血,一群日军向他逼近,他拉响了仅剩下的一颗手榴
弹,与敌人同归于尽。3营的9连和10连,冲上公路后伤亡已经很大,但他们依然勇敢地与
敌人拚杀,以一当十,没有子弹了就用刺刀,刺刀弯了,就用枪托,枪托断了就和敌人抱
在一团扭打,或者是用石块将日本兵的脑壳砸碎。激战中,曾国华发现西南有两股日军抢
占1363高地,妄图踞高临下,以火力控制老爷庙,威胁115师指挥所,当即派5连和6连冲上山头,
与刚到山顶的日军肉搏,很快把山头夺了回来,将日军逼回沟底。激战至下午l时,战斗胜
利结束。
平型关战斗歼灭了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1000余人,打破了“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
神话,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利。
  此后,曾国华转战晋察豫和山东、东北等地,先后任挺进5支队支队长、115师教导第
2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3师师长、第7师师长、纵队副司令员等职。解放后,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兵团参谋长、第15兵团参谋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空军第3军军长、
东北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1969年在中共第九届全
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1978年病逝。

附录:八路军教导2旅战海陵和克郯城

  1942年9月,日伪军纠集临沂、蒙阴、沂水等地兵力约1万余人,以沂蒙地区北部为中
心,分12路进行"扫荡",企图合围山东军区等机关部队。10月27日,日军合围南墙峪,未
逞。11月2日拂晓前,又在沂水以北的对崮峪对八路军进行合围,八路军指战员与日军激战
竟日,毙伤敌人600余人,八路军也伤亡300余人,省战工会秘书长李竹如等英勇牺牲,山
东军区政委黎玉在突围时负伤。
115师领导对鲁中地区八路军的损失十分痛心。罗荣桓和陈光反复考虑,这样被动应付不是
办法,必须找出日军的弱点,搅乱敌人的后方,迫使"扫荡"的日伪军撤出根据地,八路军
就可掌握反"扫荡"的主动权。115师决定派主力南下,用"翻边战术"打开滨海南部的局面,
并且配合山东其他地区的反"扫荡"斗争。
  海陵位于滨海根据地的东南端,在赣榆、海州、郯城三县之间的新县,那里有一座马
陵山,故取名"海陵"。该区南临陇海路,东接赣榆,是山东与华中根据地联系的要冲。当
时在这一带活动的伪军头子,就是在湖西"肃托"中血债累累以后叛变投敌的王凤鸣。他这
时已改名杨步仁,当了伪军的别动队队长,驻在连云港一带。他所带领的伪军,不但在军
事上蚕食根据地,而且还施展毒辣的政治阴谋瓦解八路军。由于他对八路军,特别是对11
5师的情况非常了解,所以给革命造成的损失相当大。他利用其在115师工作时建立的关系
,到处拉拢115师的人。其中在115师政治部当过协理员的罗保成等少数败类,就被他拉了
过去。
  在日伪军组织的这次"扫荡"中,王凤鸣配合日军,极力蚕食滨海根据地的东南部地区
,一直到了大兴镇和欢墩埠,距115师师部长期驻扎过的蛟龙湾、朱范,只有一二十里路,
对滨海根据地的南部构成了严重威胁。
  当敌人合围滨海区的风声正紧,滨海根据地军民加紧准备反"扫荡"的时候,罗荣桓亲
自布置了海陵反蚕食战役。他要求教导2旅向南直插到陇海铁路,然后一一拔除铁路以北
、郯城赣榆之间的伪军据点。他特别强调,部队动作不要平推,要从敌人中间突破,像一
把尖刀一样,直插敌人的心脏。
  罗荣桓要求参加反"扫荡"的部队,在战前要作好动员,保证每个指战员都明白什么是
"翻边战术",以及海陵战役对根据地的意义,以提高全体参战人员的自觉性。他当然不会
忘记王凤鸣,因此特意安排了"打狗"运动,要求所属部队要狠狠打击王凤鸣、罗保成这一
类"癞皮狗"。
按照罗荣桓和陈光研究的部署,115师教导2旅在旅长曾国华和政委符竹庭的组织下,战前
对"翻边战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随后于1942年11月3日到8日,连克敌伪据点16处,把王
凤鸣1200余人的别动队打得七零八落,只剩下200多人,可惜没有抓到王凤鸣这个叛徒。但
是,这时已当了伪别动队大队长的叛徒罗保成和伪大队长尹玉琢、李振东却被115师生擒。

  海陵战役结束后,八路军召开了祝捷和公审大会,宣布判处罗保成死刑。在枪毙罗保
成之前,罗荣桓、陈光和115师的一些干部,都与罗保成见了面。罗保成看到他面前的一些
老领导和同事,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他也是贫苦人出身,但参加共产党之前,也许只是为
了找一个吃饭的地方。刚一开始,他还比较单纯,并且在作战和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随着其在共产党队伍中呆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就耐不住八路军的清贫,觉得八路军
没有什么前途,也没有什么"油水",并且认为,将来是日本人的天下,在王凤鸣的教唆下
叛党投敌,干起了反共产党、反八路军的勾当。可山不转水转,他今天又落到了八路军手
里,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在罗荣桓和陈光面前,痛哭流涕,乞求115师给他留一条
命,但这只是妄想。
  海陵战役取得了很大战果。战役发起前,海陵的6个区已被日伪军蚕食得只剩下二个
半区,战役结后,又恢复到三个半区。
  经过这一连串的打击,山东的日伪军吃够了八路军"翻边战术"的苦头。为了挽回面子
,日军又在枣庄策划对八路军滨海地区再次进行"治安强化运动",声称要打通临沂经郯城
至陇海路新安镇、临沂至青口两条公路,企图切断八路军滨海与鲁南和华中的联系,"蚕食
"沐河以西地区,扩大临郯公路两侧的日伪据点,进一步与沙河、新浦的日伪军相配合,夹
击滨海根据地南部的八路军,逐步把共产党武装挤出滨海地区。
  日军经过充分的准备,于1943年1月中旬,首先侵占了沐河西岸的醋大庄和禹屋村,
并构筑碉堡,抢运军用物资,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开始了新的"蚕食"。
1月15日,陈光来到教导2旅,并连夜召集旅领导开会。在会上,他传达了罗荣桓政委的指
示:即,敌进我进,深入敌后,运用"翻边战术",远距离奔袭郯城。
郯城地处陇海路以北的日军心腹地区,是日军的后方补给基地。115师趁日伪军倾巢出犯,
后方空虚之机,出敌不意,突然攻打郯城,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决定。这不但出乎日军的
意料之外,而且教导2旅的大多数领导也没有想到。
  郯城墙高壕深,并筑有炮楼,是座完全堡垒化的城镇。当时,郯城有日军一个分队,
伪军4个中队据险而守。八路军在尚无重武器的情况下,要想拿下郯城,并无绝对的把握
。另外,攻打郯城,是115师进入山东后第一次进攻城镇,过去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正是
由于郯城攻坚战的艰巨性和重要性,罗荣桓才让陈光到教导2旅亲自指挥这次作战。
  陈光与曾国华、符竹庭等人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把攻城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以战斗作风
勇猛顽强、善于打硬仗的教导2旅的4团和6团,并明确区分了任务:6团3营作为主攻
部队从城南进攻;4团3营作为助攻部队从城北攻城。同时,命令4团团长贺健带领4团
2连和临沐县独立营包围醋大庄及其附近地区的敌人;6团政委刘西元带领该团1营和海
陵独立旅负责监视赣榆、新浦方向的敌人,以保障攻城部队侧翼的安全。
  1月19日深夜,月明星稀,寒气逼人。教导2旅的两支部队经过40公里的急行军,突
破了日伪军的封锁线,直逼郯城。6团动作神速,先抢占南关,猛扑到南关城门下。但是
,由于敌人用沙包将城门堵塞,原来的攻城方案行不通。这时,陈光和曾国华等人立即召
开紧急会议,重新调整部署。随后6团和4团都重新选择了攻击方向。晚上10时左右,部
队开始实施攻城。攻城的战斗是十分激烈的,八路军在突破郯城城墙的时候遭到敌人的顽
强抵抗。日伪军居高临下,多次阻止了教导2旅的进攻。敌人用手榴弹炸,用点燃的煤油
棉团增强守城的效果。但是,由于八路军人多势众,作风顽强,又加上是在夜间作战,没
过多久,就有一些部队陆续攻上城墙。城内的敌人受到多路攻击,惊恐万状,不断向周围
的据点发出求援信号。第二天上午9时左右,离郯城约9公里的驻马头镇的日军1个中队
和伪军400余人向郯城扑来,企图为面临灭亡的城内敌人解围。但当他们进到白马河与西关
之间时,便遭到4团政委吴岱率领的部队的迎头痛击。
  就在同时,在郯城内,攻城部队的战斗已接近尾声。4团9连用炸药炸开伪县政府的
后墙,并冲进大院。战斗力不强的伪军纷纷放下武器,只有龟缩在大碉堡内的日军顾问、
指导官和1个小分队仍在负隅顽抗。攻城部队将这股敌人团团围住,并向碉堡内送上两包
炸药。
  第一包炸药把碉堡炸了一个大洞,顽敌仍不投降。第二次又送上一大包炸药,随着震
天动地的巨响,碉堡被炸塌了,8名日军被炸死,剩下的日军顾问腾元、指导官多田等7
人,从残垣断壁中爬出来举手投降。
  战斗结束后,曾国华和符竹庭等为查看日军炮楼的结构和自己部队炸药的威力,便向
炸塌的炮楼走去。这时突然从瓦砾堆中钻出一个蓬头垢面的日军。这个家伙跑到符竹庭面
前,指指符竹庭胸前的望远镜,一面哇哩哇啦地说,一面竖起大拇指。看来他从符竹庭胸
前的望远镜已看出他是一个当官的,于是用语言加手势表示了自己对八路军战斗能力的钦
佩。符竹庭见此情景感慨地说:"看来鬼子现在知道了'翻边战术'的厉害了。"
  郯城,这一日军苦心经营的重镇,成了埋葬敌人的坟墓,同时也宣告115师入鲁以来的
第一次攻坚战胜利结束。
  八路军攻占郯城的消息,犹如在日军头顶上响了一个炸雷。驻山东日军立即放弃他们
对滨海地区的"扫荡"计划,急调主力和郯城周围据点的敌人分两路向八路军反扑。但这早
就在115师的预料之中,教导2旅给予反扑之敌以迎头痛击。
  随后,教导2旅又乘胜打下郯城周围的马头镇等18处日伪军据点。当时,随日军到处
进行经济掠夺的日本商人,看到自己仓库的货物都成为八路军的战利品,不禁惊呼:"在山
东,再也没有保险的地方了。"郯城战斗结束后,敌人被迫全部撤退,日军企图修筑两条堡
垒封锁线的计划宣告破产。
郯城攻坚战的胜利,给了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并极大地鼓舞了山东人民,特别是滨海地区
广大抗日军民的斗志。八路军攻克郯城后,山东《大众日报》报道了这一胜利消息,并以
《庆祝我军新年大捷》为题发表了社论。延安新华社也为此发了消息,对此次作战的胜利
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我115师驻滨海、沂蒙各部连日袭击日寇,并一举攻克郯城,予敌'蚕
食'以重大打击,实为1943年伟大胜利之第一击。



--
◢          .  :      .  :  .   ●.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
         : .    . ★ .    .     .   ╭╬╮      1   2   3   4   5   6 ╔──╗║
╭══╮    .☆       .  ○/       .╭╬╮  7   8   9  10  11  12  13 │ 六 │║
║╭═╮                /■         ╭╬╮ 14  15  16  17  18  19  20 │ 月 │║
║╰  ║山丘之王 客家小屋//欢迎做客 ╭╬╮ 21  22  23  24  25  26  27 ╚──╝║
╰══╯uobihuai -────────→╭╬╮ 28  29  30  3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9.9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39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