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lyz (天涯浪子), 信区: hakka
标  题: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Jun 15 17:22:13 2004)

 http://www.mz.sti.gd.cn/z/ru/lht.htm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
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 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发凡。他以顽强的拼搏,
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
惠堂四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由于刻苦锻炼,使他的身体日
见壮实,脚力过人。十岁左右,他返回香港,和后来一起成为足坛名 将结下了“足球缘”
,十七岁便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到二十岁那年, 他到了上海。由于李惠堂球艺出
众,二十二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在上海组织乐华足球队,战绩
显赫。“万国足球赛”在上海举行时,24岁的李惠堂被评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
名。 

    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他射门
力量大、角度刁,往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目送球儿直飞网底。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
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比0 大胜。在此役中,35
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
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倒跪在
地下。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原作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
地。与家乡同人组建五 华足球队。1942年,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比3“礼让”
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
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
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
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李惠堂41岁“挂靴”退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
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
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得意联邦
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据统计他在足球比赛
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以及球王贝利是迄今世界
上进球逾千个的四大巨星。

--

※ 修改:·Ariel 于 Mar 23 22:45:55 修改本文·[FROM: 211.66.14.221]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9.79.13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7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