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mallstone (小石块◆烦着呢~o~), 信区: hakka
标  题: 客家人的太阳生日[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n 10 14:50:01 2004), 转信

在梅州,每逢农历三月十九日,各家各户备办奉品,在露天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进行拜祭。名为纪念“太阳生日”。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支系,是衣冠旧族,自东晋以来由于战乱灾害、社会变动不断迁徙到南方。尤其是梅州,成为客家人最集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地区,在这个地区的客家人,为纪念明朝最后一个汉族皇帝崇祯,从清朝初期兴起纪念“太阳生日”。据历史记载,明末崇祯皇帝是在农历三月十九日在北京煤山自尽的。此后明朝即灭亡。在清初满族统治时期,人们不敢公开纪念明朝皇帝,便借“太阳生日”之名义纪念之。三月十九日那天每家每户将事前备好的猪肉、鱼、鸡,果品和客家人自己酿制的娘酒,放在太阳出来的方向敬奉太阳,并要烧用纸扎成的太阳帽,口里还滔滔不绝地念“太阳经”,其中有一句是“太阳三月十九生”。
       “太阳生日”在梅县一带特别盛行。据考,是由于梅县阴那山灵光寺有个“太子菩萨”,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就要“出行”,由和尚挑着游乡化缘,赐符除害。这个“太子菩萨”,实际上是崇祯皇太子朱慈火良 。据传明亡时,他由梅县松口人翰林院东宫侍读李士淳(李二何)携带潜回阴那山灵光寺,削发为僧,改名“太岁和尚”,以图东山再起,反清复明。后来清室已定,太子老于古寺,后人便造了“太子菩萨”像,供奉在寺内。群众又将“太子菩萨”说成是“稗子菩萨”(稗子草是生长在田间,酷似水稻而又比水稻生长更为茂盛的一种杂草,是农民见之必根除的害草)。每年三月十八日“太子菩萨”出游赐符,其意为除稗草,其实是暗示明朝亡国之忌日。
--
永远不要指望每个大学人的素质都和你一样高,记住三分之一的人本来分数只配……
虽然他们很多人将来就是保研一族.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8.4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9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