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ilentcape (无声的所在), 信区: hakka
标  题: 中国词曲作家认为客家山歌极具艺术开发价值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n  1 20:37:36 2004), 转信

新华网梅州7月9日电(广东频道记者 郭莹玉) “客家山歌特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没妹唱唔成”。悠扬的旋律、质朴的歌词,这是广东梅州客家山歌的代表作《郎搭妹来情正甜》。今天,走进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有“山歌之乡”美誉的客都梅州,到处都 
能听到客家山歌。

   近日,梅州迎来了阎肃、徐沛东、陈小奇、李昕、王佑贵等20多名中国著名的词曲作家组成的采风团。他们将为梅州“量身定做”一批具有浓郁客家风味的现代歌曲,为今年11月在梅州举行的国际客家山歌节做准备。

  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太阳岛上》和《请到天涯海角来》这样著名的歌曲在唱遍大江南北的同时,也把哈尔滨和海南岛的风情传唱得家喻户晓。以一首《涛声依旧》闻名的陈小奇说:“一首好歌,就是是千万人心目中珍藏的风景;一首好歌,还是千万次无偿传播的广告”。对于海外客居的千万客家人来说,听到具有客家山歌风味的歌曲时,会勾起他们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客家山歌源于古代中原民歌,后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受畲瑶等土著居民歌谣的影响,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逐渐演变成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客家山歌题材广泛,善于运用比兴、双关、歇后、夸张、叠字等手法。唱的形式有独唱、对唱、表演唱等。因其语言生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生活气息而闻名遐迩。  

  以创作歌曲《红梅赞》著称词人阎肃认为,客家山歌极具有艺术开发的潜力和价值。他说:“客家山歌的即兴演唱和含蓄的意境、多达100多种的曲调触动了大家的灵感。我们将在近期完成词曲创作,运用客家山歌的音乐旋律,创作出一批兼具时代感和客家风味的新山歌,将客家山歌发扬光大。”阎肃即兴地做了一首打油诗抒发对客家山歌的热爱:人说梅州出山歌,梅州山歌确实多。走遍天涯千万里,难忘故乡梅花坡。”

   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中的一些封建意识、色情成分以及晦涩难懂的方言也成为其发展的羁绊。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认为,客家山歌流传了千百年,保留了很多古语的成分,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作为一种艺术样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要在原来山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用今天的眼光和时代的特征来审视山歌,以此为灵感,把客家风情融入到歌曲的创作中去。

   据了解,目前梅州市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山歌研究机构,搜集民间山歌资料,研究传统山歌的格律、用韵、衬字等,并出版了多本学术专著,还聘请老师到大、中、小学校开设山歌课程,每逢中秋节全市还要举办山歌节。梅州市投资百万元建设的专业山歌剧团成效显著,每年演出多达120场。去年该团精心排练的《等郎妹》在广东省艺术节上囊括8个艺术大奖。(责编/魏晓航)


--
21世纪内,我们的新“四化”目标是:给太阳装上开关,给黄河按上栏杆,给飞机设计倒  
档,为长城贴上瓷砖!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97.13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