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ID (myID), 信区: hakka
标  题: 赣南采茶戏探究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Jul 21 15:18:45 2004)

在赣南客家地区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赣南采茶戏,已走过了数百年的光辉历程。
一个小小的地方剧种能跻身舞台,繁衍发展且深受历代人民群众的喜爱,靠的是什么?本
文就其形成发展,艺术特点,以及今后的走向作一简要探究,旨在弘扬客家文化,繁荣社
会主义戏剧。

一、赣南采茶戏源流

1、茶山,是赣南采茶戏孕育形成的土壤

赣南地处山区,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园半分路”之说。山区是客家先民生存与发展的
基地。靠山吃山,勤劳的客家先民垦荒种茶,以茶业谋生。茶,要算安远九龙山茶最具代
表,明朝就列为贡品。茶农在长期的茶山劳作中,为消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爱唱茶歌。
采茶歌中有“十二月采茶歌”颇具影响。据明万历年间《石城崖岭熊氏六修宗谱》记载:
“……每日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鸣鸣然,
撼户牖。”可见,采茶歌已盛极一时。

随着采茶歌的传唱,茶农依据茶山劳动动作,加上纸扎茶篮、扇子、手帕进入民间灯彩行
列,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亦名“茶篮灯”。一时,赣南茶山呈现出“茶灯满茶山”的
繁荣景象。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民间灯彩的发展,“十二月采茶歌”由原来的十二个采茶女,两个男
队首的采茶灯,缩减为二女一男,女的称大姐、二姐,男的叫茶童,并将原来的一唱众和
改为姐妹对唱,茶童插科打诨,这个节目叫《姐妹摘茶》。随后又编有一个表现三个小孩
(大姐、二姐、三郎子)用一条板凳仿作龙灯戏耍的小戏,名曰《板凳龙》。至此,两旦
一丑的“三脚戏”,明末从安远的九龙山茶区,由采茶灯的母胎中脱颖而出。建国后,统
称采茶戏。

2、改革,是赣南采茶戏得以发展的动力

赣南采茶戏在茶山形成后,演有大量的灯戏,得到茶区广大茶农的喜爱,但是随着茶业的
发展,赣南广大农村圩镇也呈现出从事茶叶生产与经销的盛况。地点变了,观众对象不同
了,采茶戏为适应变化的情况,除灯戏为茶山茶农服务外,把重点放在农村,大力发展以
农村贸易经商和小手工业为题材的杂套戏。同时,把行当多、行装多的灯戏改革成“两旦
一丑”的茶戏,亦名“三脚班”。清初后,“赣南城乡三脚班盛极”。在历史上出现有“
长日演来的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的乾隆年间、“满脸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
”的嘉庆年间和“琵琶斜拨日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的光绪年间三个鼎盛时期。
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和“三改”(改人、改戏、改制)方针的指引下
,赣南采茶戏枯木逢春又得到迅速发展。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睄妹子》、《补皮鞋》、
《钓 》、《老少配》历演不衰,成为该剧种的“四小金刚”。同时,移植上演和创作演
出大量的现代戏,为剧种注入了新鲜血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革”中禁锢十年的采茶戏又得到复苏,恢复了剧团,招回了
演员,吸收了新秀,赣南采茶戏又得到了发展。自1979年《茶童戏主》被拍摄成彩色戏曲
影片后,《钓 》、《补皮鞋》、《试妻》等又搬上屏幕,创作演出的《莲妹子》、《男
大当婚》和荣获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山歌情》名噪一时,几
度晋京献演,饮誉大江南北。近年来,采茶戏三进宝岛,深得台湾同胞的喜爱。

3、人口变迁,是赣南采茶戏广泛流传的机遇

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较早的客家聚集区与扩散地。随着客家人不断地变迁与
扩散,他们也将由自己创造而喜爱的采茶戏同时带走,这就使赣南采茶戏得于流传的主要
因素。其二,随着赣南历届官府,尤其是清朝视采茶戏为“妖态淫声”而屡遭查禁,迫使
采茶艺人远走他乡,以艺谋生。其三,早期赣南客家人,从事打铁、补锅、补皮鞋、弹棉
花的人特多,真如民歌唱道:肩挑担子当呀当,挑起担子走四方;好比于都打铁佬,漂洋
过海到南洋。手工业者的频繁流动,也带来了采茶戏广泛流传。其四,戏班演出和艺人授
徒。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调查资料记有:早期赣南采茶戏“徐八龙班”中的何中贵,在
广东和平演出时,带有王宗财(旦)、郑阿东(旦)、王某(丑)和乐手黄兴为徒;刘璋
、夏凤祥组成的三脚班在广东仁化演出时,正式传艺当地人刘溶光,后刘在英德传艺给邓
常添,邓学成后又传艺邓水生,邓水生在东乡又收刘吉增(艺名邓亚娣)为徒,刘又传授
给广西人刘锦来等。这样代代相传,使赣南采茶戏不断扩散。
赣南采茶戏向外流向,归纳起来大致有四:(1)向东北,经武夷山脉流向闽西宁化、建宁
、邵武,进而传至赣东、赣中各县。(2)向东南,由闽西经漳州一带传至台湾,成为歌仔
戏形成的基本因素(中国戏曲志·福建卷)。(3)向西南,经粤东、粤北进入桂南的玉林
、钦州、梧州和南宁一带。(4)向西北,经万安、遂川沿罗霄山脉向赣湘交界处流动,直
至贵川。至今,上述客家地区仍能找到赣南采茶戏的足迹。

二、赣南采茶戏剧目

1、以贴近生活、反映现实为主的戏剧内容

传统的采茶戏剧目均以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与斗争、劳动与爱情、商贸与习艺为主要内容
,如《九龙山摘茶》、《挖笋》、《盘花生》、《南山耕田》、《补皮鞋》、《补锅》等
,来源生活,反映现实,从而赢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同时,也为采茶戏以后大演现代
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为纪念苏区革命战争,演出了《送子当红军》、《莲妹子》、《
山歌情》等。赣南采茶戏始终以反映现实、服务群众为主要任务,使其在各个历史进程中
,生机勃勃,永葆青春。

2、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戏剧矛盾

近百出传统采茶剧目中,没有帝王将相,没有才子佳人,均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依据劳动
人民的志趣、爱好、纠葛为主线展开戏剧矛盾与冲突,如传统剧目《茶童哥》是以茶童与
二姐的劳动、生活和他们的爱情为主线,展开与贪财好色的剥削阶级代表朝奉的斗争,贯
穿始终,发展剧情。颂扬的是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揭露的是剥削阶级的丑恶与凶狠。
《钓 》是以农民田七郎与四妹的坚贞爱情为主线,展开与游手好闲不劳而获的刘二的斗
争,主导全剧。同时,剧中人物常以茶公、船妹、作田佬、大宝、王茂生、阿祥古、店嫂
、爆脑子、皮鞋师父等来取名,赋予了生活气息,而赢得劳动人民的爱戴。
3、以风趣、幽默为基础的喜剧风格

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的喜剧风格主要通过形象化、口语化的语言和运用大量的谚语、歇后
语、谐音和正话反说来达到,如《上广东》一剧中,表妹与表哥的对话:十二月的蛤蟆亏
你开得了口;一个人打线――连累别人。《睄妹子》中米童与妹子的对白,妹子问:“哪
一个?”米童便打岔道:“什么,来一个打一个呀?”妹子说:“不是的,我问你的名姓
哪一个?”米童接着说:“我没有名字,刚刚过河过水跌掉了。”名字又不是一张纸,一
块板子,怎么过河过水会跌掉呢?非常幽默,令人发笑。同时,在采茶戏传统剧目中,明
明是骂,却说“你发财发到死,走路看不到后脑袋”。明明被人踩了一脚又痛又气,却说
:“一只脚五个脚趾拿你踩出四个丫叉来了。”这种说痛不说具体之痛状,说愁不说具体
之愁态,让你去想想,去思索“声外之声”、“意外之意”,这就创造了采茶戏的喜剧风
格。

4、以“两旦一丑”三脚班的体制形式

赣南采茶戏的茶戏传统剧目中,不论大戏和小戏均以两旦一丑三个人来完成,俗有“三脚
成戏,小丑当家”之说,如《补皮鞋》有阿祥古、妹子、老娘三脚完成;《挖笋》有爆脑
子、妹子、嫂子三个角色,即使如《反情》、《大劝夫》、《卖杂货》大戏中,也是由一
男(小丑)二女(姐妹或姑嫂)三人完成全剧的演出任务,只不过有时还需担任配角,穿
插进行。其人物少,行动方便,为采茶戏广泛流传,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赣南采茶戏表演

赣南采茶戏有“载歌载舞”、“能歌善舞”之称。构成其表演艺术独特且乡土气息浓郁的
主要有矮子步、扇子花和单袖筒。


1、源于生活的矮子步

矮子步是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的基本形体动作和舞姿,其双腿前蹲,脚跟提起,趾尖落地
,向前移动。赣南地处山区,客家先民落脚赣南后,靠山吃山,垦荒种茶,在长期的劳动
生活中,根据上山腿蹲,挑担肩压的形体动作,创作提炼而成。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艺人把矮子步形象地概括为:“狮子头,老虎背,鲤鱼腰,狗牯尾,狮子跳架 子腿,行
如蝴蝶走如水。”
2、变化莫测的扇子花

演员以手持扇子表演各种舞姿,组成各种形态,犹如鲜花盛开,千姿百态而得名。相传,
茶农一手摘菜,一手需用扇子不停地扇风,方可使茶叶不烫而确保茶味纯真。早期剧目《
小摘茶》是以茶山为背景,反映茶农的劳动与生活,自然扇子也就成了歌舞助兴的表演道
具。时而为鞭,挥戈千里;时而成笔,书写绘画;时为茶篮,时而又为锄头,运用自如,
变化无穷。艺人把扇子花形态归纳成:“过头像葵花,落地滚西瓜,手舞似流水,左右如
月挂。”

3、别具一格的单袖筒

单袖筒是赣南采茶戏男丑的服袖,它与古典戏曲中的水袖不同。其一是男角穿戴而非女旦
;其二是固定在左手而非双手。据传,单袖筒乃是茶农劳动时右手采摘,左手以长袖筒时
而擦汗,时而作茶篮盛茶,久而久之,经艺人加工运用于舞台,表现各种情绪。如龙凤飞
舞则为喜,拂袖而去则是怒;扬头遮脸是为羞,唾手而立原是悲;上下舞动以示乐,挥袖
飘扬为再见。灵活多变,形象易懂。艺人总结为:“站时吊马腿,挥动像狗尾,游走如蛇
过,龙头又凤尾。”

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是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的“三要素”。

4、以“三要素”刻划人物,表现内容

在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的表演中,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是相互配合,综合运用,贯穿
始终,以达到渲染环境、刻划人物、表现内容之目的。如《睄妹子》剧中的茶童,出门上
路,途经三板桥和来到妹子家中与其对花时,口唱小牌子,脚踩矮步子,右手舞扇子,左
手甩袖子,载歌载舞,轻盈如燕,把“哥有情,妹有意”双双欢度元宵佳节的愉悦之情和
爱慕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钓 》中的刘二和《茶童戏主》中的朝奉,运用“三要素”
并摹拟动物形象创造的“乌龟爬沙”、“黄狗射尿”、“鸡公啄米”、“猴子洗脸”、“
懒猫抓痒”、“老鹰展翅”,“蜻蜓点水”等形体动作和造型,把刘二游手好闲和朝奉食
财好色的丑恶灵魂暴露无遗。他们形象地自我嘲弄,提高了艺术品位,增添了观赏价值。


“三要素”不仅在传统剧目中广泛运用.而且在现代剧的创作演出中也得到充分发挥,并
渐渐被广大观众所肯定和众多姐妹艺术所借鉴。

四、赣南采茶戏音乐

1、源于山歌小调、民间灯彩的地方戏曲音乐

勤劳的赣南客家先民素有爱唱山歌的习惯,不论在茶山劳作,还是在野外赶路;也不论在
田园耕种,还是在家绣花纳鞋,或为了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或为了恐吓虎狼,壮助胆量
;或为了传递情感,表白心声,均借助于山歌。

山歌,最具代表性的要算“十二月采茶歌”,从正月顺次唱至十二月的叫“顺采茶”,从
十二月唱至正月的叫“倒采茶”,唱春、夏、秋、冬的叫“四季采茶歌”。还有以地域或
劳动取名的,如“上山调”、“进坑调”、“割韭菜”、“打鞋底”、“挖笋”、“梳妆
”、“补缸调”;以花木或虫鸟取名的,如“牡丹调”、“石榴子打花”、“梨子调”、
“瓜子仁”、“斑鸠调”、“螃蟹歌”、“数麻雀”、“芒冬鸟仔”和以情绪取名的,如
“骂调”、“哭调”、“还魂调”、“劝郎调”等。茶歌与采茶灯、龙灯、狮舞并以唢呐
锣鼓的配合就成灯彩,再经历代艺人的努力,使其戏曲化、人物化、地方化,渐渐形成了
赣南采茶戏舞台唱腔音乐。

2、“三腔一调”的民歌曲牌体

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二百多首,根据其来源、风格、弦路、调式及使用状况,分为“灯腔
”、“茶腔”、“路腔”、“杂调”四大类,俗称“三腔一调”。灯腔音乐粗犷、高亢、
浑厚、含蓄、热烈,旋律进行跌宕起伏,具有山野风味,善于表现茶山人民的劳动热情和
向上精神。常用唢呐和锣鼓伴奏,配上合唱形式,使气氛炽热红火,令人欢欣鼓舞。茶腔
是剧种的主要声腔,曲调富有浓厚的田园风味,抒情优美,活泼奔放,善于叙述,对表现
劳动与爱情和农村、家庭生活题材的戏剧有特强的适应力。曲调以“26”定弦、勾筒伴奏
、锣鼓过门,特色鲜明。路腔是常用于行走在路上而得名。它具有轻松愉快、喜悦活泼、
诙谐风趣的特点,善于表现载歌载舞的内容。定弦多为“63”或“52”,称其为采茶音乐
之南路。杂调是因其来路混杂而取名。其有轻盈活泼、娇柔甜美、玲珑华丽之特点,在戏
剧中偶尔出现,颇具新鲜而富情趣,但它从不作采茶戏主腔使用。

3、勾筒正反弦的伴奏形式

勾筒是赣南采茶戏的主奏乐器,形似二胡却又不同于二胡的音色、构造及演奏风格。勾筒
是赣南客家先民创造的一种民间乐器而运用于戏曲舞台,因其能挂在墙上,行走时勾在肩
上,故取名勾筒。勾筒各个部分全是竹子制成而非木质,并在琴筒一端蒙的是蛤蟆皮,且
琴筒比二胡要大些,其音色浑厚、粗犷、音量大,独具乡土气息,善于表现劳动者朴实、
豪迈、坚强的性格。在演奏方法上一般采用“切把”,拉“26”弦时,左手食指始终按在
外弦“ⅰ”音位置上,要拉“3”和“7”时,只用食指熟练地往上滑移,形成特殊的风味
。有人说:“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勾筒拉断腰。”可见,要拉好勾筒也是不容易的。

正反弦即跟随唱腔的称正弦,其他助奏的称反弦。反弦必须与正弦定弦时低一度、四度或
五度。在伴奏时同调不同弦,充分发挥空弦功能和每个人的演奏风格,并采用你高我低、
你简我繁、你上我下、你左我右,既垫补了唱腔又形成了支声复调的炽体,犹如珠联璧合
,绚丽多彩,提高了对唱腔的表现力。

4、“主调选择”与“主题贯穿”的创腔手法

谓之“主调选择”就是在采茶戏传统曲牌中,寻找与表现内容和人物性格相吻合的曲调作
为某一角色的基本腔调;“主题贯穿”即在基本腔调的基础上,经过变化发展后不断出现
,反复使用,贯穿始终。采用这种方法既能保持剧种风格,又有出新而赋予时代精神,从
而赢得不同层次观众的青睐。剧种、剧种,音乐之种。音乐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同时
音乐改革的路子与步伐又是直接关系到剧种前进与发展速度的重要问题。显然,赣南采茶
戏唱腔音乐由原来的套曲,随着大演现代戏,内容的出新,总结出“主调选择”与“主题
贯穿”这一创作新腔的手法,使赣南采茶戏始终能与时代同行,与观众同步是分不开的。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是客家先贤创造的精神财富,她始终与人民同步
,与时代同行,演的是采茶戏(风格独特,气息浓郁),为的是客家人(立足农村,服务
民众),走的是改革路(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出的是“不倒翁”(在戏曲舞台上生机
盎然,繁荣发展),这就是赣南采茶戏数百年来的成长史、发展史。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5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