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uobihuai (山丘之王), 信区: hakka
标  题: 灵光寺的传说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Jun  3 16:06:04 2004)

一、 茶  泉
 
  从灵光寺右侧进去约0.5公里的地方,山谷中有条小溪,长年流出清彻的溪水,清凉可
爱。但是,每当春雨连绵,久雨之后,泉水变赤,类似茶色,人们称为茶泉山谷叫茶坑。
传说潘了拳当年来到阴那山之时,上山伐木结茅庵,其姐送茶给他喝。因山高林密,只听
得斧锯之声和相闻呼唤之声,却看不到人影。难煞了姐姐。于是潘了拳从远处传声叫其姐
姐,将茶倾入山坑之中,便可以喝到。姐依其嘱咐,果将茶倾入坑内,遂成茶泉。又据传
,清明前后,雨水特别多,待茶坑流出茶泉时,天更将放晴了,故又有茶泉报晴之说。 

二、五 色 雀
 
  冬春季节间,灵光寺门前的柏树上,常有成群结队飞来啄食虫的小鸟,大小如燕,体
态轻盈,毛声分红、黄、青、白、紫五色,人们称此种鸟为"五色雀"。又称"灵鸟"。传说
这种鸟生长在福建潘了拳的家乡,潘了拳来到阴那山开山结茅修行以后,似有灵感的五色
雀。每年冬天都会飞来拜谒惭愧祖师,有客游寺时,灵鸟会列队欢迎,飞鸣前后。冬春过
后,又飞去无踪。这种现象一直沿到今天。又传说,灵鸟在古柏上,寺前后飞鸣时,次日
天将下雨,故有灵鸟报雨之谓。1965年6月,全国人大党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
旅梅,在为梅县地区成立的题诗中,曾写了这样的诗句:灵禽闻有翎五彩,文物由来第一
流。这里说的灵禽,指五色雀。诗中引以赞美梅州山灵钟毓,蔚为文物。
 
 
三、无 笃 石 螺
 
  无笃石螺系生长在阴那山小溪中的一种石螺,形态和普通石螺一样,只是尾部少了一
截,有如人们将螺敲去螺的尾部后下锅煮食的石螺相似。传说当年潘了拳在庵中修行,适
有十方善信来寺进香,拾得溪中石螺作为佐菜。他们把螺敲去尾部后,正要下锅之际,被
潘了拳发现,步前正言说"信佛人要戒杀生"。善信遵听奉劝,便将石螺放回溪中,繁衍至
今。从此,无笃螺成阴那山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水生物。
  注:"无笃"是客家方言,意即没有尾巴。
 
 
四、片 生 熟 鱼
 
  这种鱼,生长在阴那山的溪中。鱼身两面,一面呈白色,和普通的鱼一样;另一面则
为赤色,俨如经过锅里煮熟后的色泽一般。故人称此鱼为"片生熟鱼"。传说当年在庵做工
的人,从溪中捕到鲜鱼,正在厨下煎煮,适为潘了拳发现,了拳和尚认为杀生有犯僧戒,
即劝工人将锅里正在煮着的鱼铲起放回溪中,而已煎煮一面的鲜鱼居然起死回生,相传繁
殖,可惜这种半边白半边赤的小鱼在阴那山小溪中很难见到了。
  注:片生熟,是客家方言,意即"半生半熟"。 
五、坐 化 椅
 
   在灵光寺内,还现存着一张1000多年前的藤椅。据考研,此藤椅系由一条山藤自然
造型而成。因历时长久,不断修补,椅身已布满了近千枚铁钉,样子十分苍古。据传说潘
了拳49岁坐化时,就是坐在这张藤椅上。现在已用玻璃橱保护起来,存于灵光寺内,作为
珍贵文物保存。(图片见--宝寺掠影第三幅) 

--
◢          .  :      .  :  .   ●.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
         : .    . ★ .    .     .   ╭╬╮      1   2   3   4   5   6 ╔──╗║
╭══╮    .☆       .  ○/       .╭╬╮  7   8   9  10  11  12  13 │ 六 │║
║╭═╮                /■         ╭╬╮ 14  15  16  17  18  19  20 │ 月 │║
║╰  ║山丘之王 客家小屋//欢迎做客 ╭╬╮ 21  22  23  24  25  26  27 ╚──╝║
╰══╯uobihuai -────────→╭╬╮ 28  29  30  3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9.9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