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imu (极目), 信区: hakka
标  题: 客家渊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n  7 22:32:09 2004), 转信

居住於闽粤赣边地区的客家先民,系来自中原。是历代因战乱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而至,或辗转迁入,或官宦、贬谪、经商等原因而落居。其先民迁徙有以下几个时期: 
  (一)秦汉统一中国,中原移民开始南下。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 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一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守五岭,即赵佗“将卒以戍越”。由是观之,闽粤赣边有两支秦军屯戍,一戊南野之界,一戍揭岭。

   3、秦始皇三十四年,赵佗又在隔河二里筑城以控武水,筑万人城于中宿浈山。赵佗又在龙川筑城居之。这批筑城者人数不详,但同期徙往北方边郡筑城可考者,少者三万户,多者五万户。

   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计秦驻闽粤赣边之戍徙民约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5、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 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

   6、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闽中及揭阳(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的后裔。这说明自此起,闽粤赣边居民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

  (二)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原人民避难,有一部分人迁入闽粤赣边区。

   东汉末年,中原人民避难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迁主要由海道而来。

   南北朝时,南北对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迁移人口约96万,大部分稳定在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赣南,部分又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州县。

   永嘉之际,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众。

  (三)唐代安史之乱,战祸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原人民大量南逃。

  (四)唐末黄巢起义,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闽赣边人口激增。

  (五)宋南渡与宋末再有大批中原人民逃难至粤中与闽粤赣边地区。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苏、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 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临安。这些士民没有随太后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滞留赣南各县。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六)除以上所述因战乱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来,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者。

  从以上史料看,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化吸收畲、瑶、蛋、木客等南方少数族群壮大了客家队伍。 

--
      >━-━-━-━-━-━-━-━-━-━-━-━-━-━-━<      
           毛    闲 浪 不    楚 横 万    昌 水 才           
           泽    庭 打 管    天 渡 里    鱼 又 饮           
           东    信 胜 风    舒 极 长       食 长           
           ▓    步 似 吹       目 江       武 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62.105.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