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cdrzhang (星辰), 信区: hakka
标  题: 汀州客家名胜古迹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Jun 30 09:30:31 2004)

长汀是福建客家人聚居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是客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古老雄伟的
古城墙,清澈碧绿的汀江源,苍劲挺拔的唐代双柏,风景秀丽的卧龙山、朝斗岩。今天,
客家人已达一亿人之多,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的祖先大多在汀州留下过生存与奋斗的足迹
。 
      
一、唐代古城墙
  古城墙已有1200多年历史,始建于唐大历四年。现在保留下来的城墙将古城门朝天门
、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全长一千五百多米,至今保存完好。现为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 

二、三元阁
  广储门又名三元阁,建于唐代。城墙基础由花岗石所砌筑,青砖斗拱,三重递进,总
长8.55米,拱门高3.4米。现遗有唐代八角复盆式础柱。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双阴塔
  双阴塔是唐代古井“八卦龙泉”和宋代古井“学府阴塔”的合称。与地面的塔正好相
反,倒置于地底,故称“阴塔”。这是我国罕见的古井。1984年12月16日和12月19日,《
人民日报》两次发出新华社记者专稿,报道长汀文物工作者发现“双阴塔”。1989年公布
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云骧阁
  云骧阁建于唐大历年间,是座典型的南方古代楼阁建筑。它集奇山、碧水、古木、桥
梁、楼阁于一体,具有我国园林建筑的鲜明特征,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云骧风月”。
1929年3月,毛泽东亲手缔造的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机关设
在这里。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卧龙山
  卧龙山风景区卧龙山位于城区,座落城北,所以又叫北山。因“四面平田,一山突起
,不与群峰相属,如龙盘屈而卧,中分九支,故名卧龙”。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龙山
白云”。卧龙山巅的北极楼、金沙寺建于宋代,楼内还保存“雄镇闽西”四字大匾额。19
89年公布北极楼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汀州文庙-孔庙
  汀州府文庙建于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占地1550平方米。大成殿面阔三间,进
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明间为龙凤藻井,次间为井口天花,屋顶为桔黄琉璃瓦
封盖,地面铺方形青砖。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汀州天后宫
  汀州天后宫始建于宋代,供奉护海女神妈祖神像。前后殿檐两侧为石雕龙柱。前殿明
间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5580平方米。后殿明间正厅为方形藻井,使
用双层如意斗拱承托,四角有垂球雕饰。1989年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朝斗岩
  朝斗岩风景区位于县城南郊,与卧龙山遥遥相对。山上大雄宝殿内塑有罕见的反坐面
壁菩萨,两边对联为:“问菩萨为何反坐,笑世人不肯回头”。朝斗岩草木葱笼,清泉飞
瀑,奇石异洞,景色迷人,是长汀著名的古迹名胜,也是汀州八景之一“朝斗烟霞”。19
33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大雄宝殿召开第四次反“围剿”紧急会议。1961年该址公布为第
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汀州试院与唐代双柏
  汀州试院汀州试院始建于宋代,庭院式结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由门楼、空坪、
大堂、后厅、厢房和数幢平房相接组成。该址宋代为汀州禁军署地,元代为汀州卫署址,
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是汀属八县八邑科举应试秀才的场所。清代著名大学者、《四库全
书》总纂纪晓岚曾来汀主考下榻于此。院内两棵珍稀罕见的唐代双柏,参天繁茂,蔚为奇
观。
  汀州试院,现为博物馆,设有《汀州客家历史陈列》、《福建苏区首府—长汀革命历
史陈列》、《瞿秋白光辉业绩陈列》等固定陈列,还适时举办各种专题展览。1932年3月1
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宣言,
宣告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张鼎丞任主席,政府机关设于此。省苏的成立,标志着
福建苏区建设进入了全盛时期。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部队36师师部驻扎
这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瞿秋白不幸
被捕后,于1935年5月9日囚禁于此,6月18日,在罗汉岭英勇就义。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庄严宏伟、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景色宜人,是福建西部旅游观光胜景,全国优秀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   

十、客家母亲河-汀江
“天下水皆东,唯汀独南”,汀江是闽西最大河流,也是连接客家人南迁的两个中转站—
—福建闽西宁化和广东梅州的唯一河流。客家人入闽后,沿着汀江两岸定居,汀江流域成
为客家人的大本营。汀江孕育了客家人,逐步发展壮大了客家民系。汀江流域,成了海内
外客家人心中的“麦加圣地”! 

十一、客家古民居
建筑艺术向来被当作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留给世人众多的文物古
迹,如始建于唐代的古城墙、古城门、古城楼;宏大壮观的明清两代的汀州试院;气势恢
宏的汀州府文庙;雕梁画栋的汀州天后宫;独特罕见的唐宋古井“双阴塔”。而传统的客
家古民居更独具特色。

十二、九厅十八井
长汀客家的府第式建筑风格,是除永定客家圆楼外,另一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
。如建于清代的长汀县馆前镇马坪村的沈宅,坐东南,朝西北,布局为门楼前厅、中厅、
后厅及两厢,共有9个厅堂和18个天井,故简称为“九厅十八井”。占地面积2250平方米,
层层递进,左右对称,流线明显,布局严谨,砖木结构,可容纳几十户居住,是长汀客家
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府第式建筑,1992年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客家牛角屋
客家牛角屋是长汀客家民居的另一种建筑模式。这种客家民居仍保留了府第式的风格特色
,一般是土木结构或是砖木结构的平房,正厅多依地形地貌而建,为矩形,正厅两侧的房
间,则依半圆形的弧形似牛角,故名牛角屋。牛角屋的前面,有块空坪和一口半圆形的池
塘。从整体上看,牛角屋和池塘正好构成一个圆形。因此,这种半封闭式的客家民居,是
另一种客家民居———围屋的前期雏形,随着家庭人口的发展壮大,牛角屋也将逐步进行
扩建,最后向全封闭的、圆形的或是椭圆形的围屋发展。

十四、客家围屋
长汀客家围屋分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它们是在客家牛角屋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围屋有土
木结构的,也有砖木结构的,除留有东西两扇大门外,其余均是平房间阁,正中是府第式
民居。筑有正门、天井、下厅、天井、中厅、天井和正厅。两侧是厢房和横屋、天井。正
门前是空坪和半圆形池塘。正厅背后有一半圆形的花台,呈坦斜状。正中有路直通上厅,
路的两旁植有花木。上厅供奉神佛,正厅供奉祖宗,中厅和下厅为族人婚丧喜庆宴请宾朋
的地方。厢房横屋多为寝室、餐厅、厨房、禾仓等。围屋的房间多做猪牛栏(养家禽家畜)
、厕所以及堆放家具、农具和杂物。家族大的围屋多至两摆或三摆,这种客家民居建筑模
式可以说是永定客家圆楼的前身。围屋在汀州延续了1000多年,目前在长汀乡村仍可见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9.121.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0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