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riel (淡蓝), 信区: hakka
标  题: 客家話形成之原因(一)[转帖]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n  1 19:21:17 2004), 转信

    地理环境是文化产生及其地域分化的基础,可以分为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自然地理
环境主要表现在地貌地形结构上,它可以限制人类活动的范围进而影响文化区域。 我国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于文化的影响作用.《礼记·王制》曰:“凡居民材,必因天
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
衣服异宜。”这就论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于文化区域的发生作用。与客家文化的生成一
样,自然地理环境对于客家方言的形成起着很大作用。粤闽赣三角地区是客家文化的大
本营,考察客家文化的历史生成也好,探讨客家方言的形成也罢,如果离开大本营地区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必将无从谈起。                                        

    粤闽赣三角地区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地,叠山丛障,是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这是    
这一区域的共同特征,也是客家文化地域特色形成与客家方言形成的空间条件。对此,    
王东先生在《客家学导论》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地理环境对客家文化的生成的    
作用分为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对客家方言有直接关系的一个方面是:                

    在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客家大本营内部,虽然中有南岭之隔,但自古以来,不论是由    
赣南,还是由闽西出发,进入岭南的通道都有数条。这些通道不仅把赣南、闽西和粤东    
北地区在地理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为各自人民的相互迁移提供了条件。而大本    
营地区纵横交错的山脉,却把这一地区从总体上天然地分割开来,从而使这里北与鄱阳    
湖流域分开,东与闽南相阻,南与珠江流域分割。这一天然独立的地理单元,一方面为    
客家文化的历史生成提供了空间条件,另一方面又为客家文化保存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
民系个性,提供了保证。许多客家民间歌谣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客家文化与这种地    
理环境的关系。如所谓“乱世好读书,盛世好习武”等等。从一般的角度来讲,这显然    
是违背常理的。但是,联系到客家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则又是顺理成章的。因为,相    
对隔绝的地理环境,使得社会动荡、改朝换代等重大政治事变,很少波及到这里,从而    
有“乱世好读书”之说;而在天下太平之时,出于健身、防备的需要,则必须习武以自    
强、自卫。长期以来,以客家方言为代表的客家文化,之所以很少发生变化,周边的闽    
海系文化和广府系文化之所以对客家文化很少发生影响,客家民系之所以在总体上能够    
持有强烈的自我认同意识,并把自己与周边的其它民系迥然地区别开来,正是这一独特    
的地理环境的结果。                                                              

    正是粤闽赣三角地区这广袤的山地丘陵地带,相对与外界隔绝,使之成为客家民系    
、客家文化乃至客家方言的产生与初步形成的先决条件,同时又因为这片区域是一个相    
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客家方言受周边的语言文化影响比起其他地区的    
语言要小得多,客家方言因此进一步发展与定型、成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66.14.22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