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Hakka
标  题: 看看我们的左邻右舍——越南的语言文化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1 09:53:11 2004),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eography 讨论区 】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看看我们的左邻右舍——越南的语言文化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1 09:52:34 2004), 转信

我的语言世界(二)痛失安南 
  因为越南朋友相邀,一度去过越南,带着“山连山”到“血染的风采”相互交错的浓浓好奇。出发前摆在我眼前的是一团由拉丁字母a、b、c、d外加上下圈点横杠的乱糟糟的东西,那就是越文。那一堆乱码加拉丁abcd字母,在我的眼中是那样遥远而怪异。本能地想到血染的风采,那无疑是一种异国的文字和异种文化的隔膜。这种隔膜中是中越之间语言上的一座布满地雷和猫耳洞的老山。西贡十分繁华。西贡街头到处可见能使我想到地雷和猫耳洞的,由abcd组成的越文。那分明是欧洲的拉丁字符,却在长得与中国人几乎完全相同的越南少男少女的黑眼睛、黑头发和黄皮肤的上下左右移动,他们骑着摩托车,飞快地行进在由拉丁字母组成abcd的海洋里。那是一系列飞速流动的镜头……东方人在由拉丁字母组成的文字中穿行。与中国人有着同样长相的东方人。这在拉丁的国度里并不奇怪,然而西贡是在遥远的东方,在四周没英文没法文没西文没意大利文和以上人种的龙的故乡。我住的那家旅店名称的后两组字母,被写为:“Kha (/)ch San”。我问我的越南朋友Kha (/)ch San是什么意思,他说是Hotel (旅馆)的意思。我听后并没留意,也没留心去追问Kha (/)ch San与Hotel 之间的关联。后来我们一同去逛街,在西贡大街上的各类招牌上,有许多与Kha (/)ch San类似的以辅音开头,无音夹中,又以辅音收尾的看上去似曾相识的词语。我们来到一条名为QUO (?)c pho (\)ng的马路,越南朋友告诉我QUO (?)c pho (\)ng是National Defence的意思,那在汉语中是“国防”的意思。他又在路边的书摊上买了一份报纸,报纸的名称是Giai Pho(/)ng,他说那是Liberation的意思。我想了想,那应是“解放日报”的意思了。我反复地默读着那三组字。 
  “QUO (?)c pho (\)ng”=“国防” 
  “Giai Pho(/)ng”=“解放” 
  “Kha (/)ch San”=“旅店” 
  我在默读中隐约感觉出越文的发音与汉语发音的某种连带关系,那使我既好奇又兴奋。为了证实这种越汉之间的相联关系,我在与越南朋友告别后匆匆赶到书店,想买一本越汉字典。但那书店中没有越汉,只有越英字典,而越英字典全部是拉丁文的abcd,根本没有方块字的影子。最后我翻到一本越日字典。那是一个令我惊喜的发现!只见字典上的拉丁文字母与日文中使用的中文汉字一一对应。开始我以为越汉两种文字的对应是局部、少数的,但越往后翻越按捺不住心中的惊讶和震颤,越汉两种文字竟对应得那么完美,那么工整,几乎工整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我哪是在翻看越日字典,分明是在翻看一本将汉字和汉语拼音倒置过来的中文字典!我找到QUO (?)c pho(\)ng的国字,“QUO (?)c ”就是汉语拼音的“Guo (/)”字,是带口音的“国”字。在国防的后面有一连串的带“QUO (?)c ”字头的词组,它们是: 
  “QUO (?)c  Sa(?)c ”=“国色”,指“美人” 
  “QUO (?)c  Te(?)= ”国际“ 
  “QUO (?)c  Va(?)n =”国文“ 
  ……………… 
  而“Giai Pho(/)ng”就是解放;“Kha(/)ch San”不是旅店,而是“客栈”。我住的竟是“客栈”!在越南!在21世纪!“解放”了的“客栈”!我如获至宝地带着那本越日字典,又回到车水马龙的被灯火轻骑煽动得如火如荼的街道上,在夜的灯火中再一一看过那一组组虽是拉丁文字,却似曾相识的文字。我一下认出它们来了!它们分明是貌似拉丁文字的中文。 
  “d (- )ai hoc”=“大学” 
  “Ba(/)c Ho(?)”=“伯胡”=“胡伯伯”=“胡志明”! 
  ……………… 
而Vietnam ——越南就在中国的南边,越南在历史上有过许多国号,为何最后叫了越南呢?是因在“越”的南边吗“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我知道,越国南边的越南就在中国边上,它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没有理由使用那种令人看上去异样的拉丁文字。我去问历史。法国人给我做了答案。法国人是一八○二年左右进入越南的,那时的越南已经有了千年的使用汉字的历史,而且那时越南只使用汉字。广义的说,那时的越南是中国的一部分,它叫“安南”。河内的古庙、古炮台上的对联题字都是用汉文书写的,越南那时的历史也是用汉字书写的。一直到十九世纪初,越南的文化、文明都应该是按照汉字的法则,以汉语的思维规律形成和沿袭的。然而,法国人扛着长枪从海上远道而来了,带着抢掠和殖民的野心,以及abcd的拉丁文字。他们抢了越南,他们殖民了越南!这以后,为了使被殖民的对象与他们同化,不,毋宁说为了减少他们在陌生,神秘的方块汉字中生存的不安和恐惧,他们强行取消了越南人使用了千年、说了千年的中国汉字符号,将汉字全部换成了abcd,换成了他们熟悉、看上去不会产生恐惧和不安的拉丁字符。越南人拉丁化的过程,大约是在本世纪初才逐步完成的,法国人与殖民政府一同割断了越南人与方块字,与中华文化长达千年的渊源。越南文和越南人从此从汉字文化圈中“独立”、“解放”了出来。我记得看过的一片越南电影,五十年代初西贡的赌场中仍可看到用中文书写的“东西南北”庄家的字样,那证实直到五十年代初,越南人仍未心甘情愿地彻底割断将之与汉字母体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脐带。那一定是很疼的。是法国人鼓动他们去割断那根脐带的,用的是遥远的法兰西递过来的无情的冰冷的剪刀。越南人之所以虽不情愿却半推半就地接受了文字拉丁化,大概是因为他们在潜意识中有一种脱汉——脱离中华文明、脱离中国控制的夙愿。法国人想用abcd彻底殖民越南:越南人想借用abcd与中国隔出一道高墙,与中国分家。二者一拍即和。于是“越南文”这拼音化的中文就这样诞生了。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在遥远的东方,不可思议地诞生了一个拉丁化了的国家。出现了abcd充斥街头的奇景。abcd代替了赌馆内的“东西南北”,和尚赤脚念着由abcd书写的佛经,男女老少用abcd喜庆地往门上张贴农历春节的楹联……再到后来,汉字成了圆明园一样的废墟,只在庙宇、古城的断垣残壁上,可以零星地看到它们的影子,它们寂寞地陈列着千年的历史,发出可怜的叹息。 
对着我,一个远道而来的依然使用汉字的人。我无论如何都难以将自己视为与西贡街头行进中的越南人有所不同的异类。从人类学角度上看几乎我们毫无二致。越南人与云南、广西一带的居民几乎是同宗。越南话从发音角度来看,与广东的潮州话几乎异曲同工。所谓“越文”中的绝大多数名词,可以说就是中国南方方言用拉丁字母拼音的标写,用俗话说就是带有浓重口音的汉语拼音,只不过语法上被法文化了。法国人将法语中把形容词/定语放在名词后面的规律安放到被拼音化了的汉语上,就形成越文语法上的特色。以“胡伯伯”——“Ba(/)c Ho(?)”为例。“Ba(/)c ”是伯的发音:“Ho(?)”是胡的发音:“Ba(/)c Ho(?)”是按法语的前后次序组成的,被念出来,就不是“胡伯”,而是“伯胡”了,听起来倒象是“拔河”。越南真正的历史应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计算,从文字被拉丁化那时算起,而那以前上千年的历史,是“安南”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边缘史。从“安南”到“越南”,再到老山“血染的风采”,是兄弟分家,是手足残杀,是对文化和文明的暴行,是法国人造的孽。是拉丁文化对汉字文化的侵略和置换,是拉丁文化对方块字文化的殖民,是欧洲人在亚洲拉的一泡百年来被风干、固化再也铲不净抺不掉的稀屎。 
  我没事去追究那段臭事做什么? 
  替越南鸣什么不平?不是他们自己也心甘情愿独立成“越南”的吗?而当每一个中国人从欧美飞过太平洋回到东亚大陆,看到的第一块土地就是越南的时候,当走在西贡街头,一模一样的习俗,一模一样的文化,吃着几乎同样的食物,过着同样的年,用着几乎同样的姓氏,看着同样的电视剧(越南人看的90% 电视剧都是中国大陆和港台的),唱着同样的歌(港台流行歌在越南几乎都家喻户晓),军人穿着几乎同样的军装……都会误将越南当成中国,当成故乡。在海外,西方人最难于分辩的亚洲人是华人和越南人,在海外的亚洲人之间,通婚最普遍的也是华人和越南人。abcd是否真的干净彻底地割断了越南与中国、越南人与中国人,越南文化与汉字文化的千年情结?  如果是这样,又如何解释农历春节的鞭炮声?如何解释90% 的中国电视局?如何解释越南跟着我们搞改革开放?海外的唐人街上中国和越南人开的餐馆平分秋色?又如何解释华人把越南人错认为中国人,越南人将华人错认为越南人……越南与中国汉字文化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是他们对故国历史的百年依恋?是对汉字国度“安南”的本能怀旧?还是东亚土地的国度在abcd中找不到本来应有的自然感觉的证明?也许abcd本就不是他们本体的符号;他们体内的文字基因应该是象形的,是直观的,是基于想像力的,是“恭喜发财”是“龙腾虎跃”的!他们本来拥有文明必须,也只能是最适于用汉字表达和标记的文化。然而,千年的文化古树被法国人的刺刀拦腰劈倒,只留下深埋地下的千年的根。那根就是安南。
--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 修改:·wplxb 于 Dec  1 09:52:49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9.*]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6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