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uobihuai (山丘之王), 信区: hakka
标  题: 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ug 18 00:56:02 2004), 转信

客家先民来自中原
    客家是我国汉族分布于南方数省的诸多民系之一。由于中原历史上战乱、灾荒频仍
,当地衣冠士庶大量南迁;或由于南方少数民族发生变故,中原派大批军队到南方平定
、戍守,这些人到南方以后落籍生根,与南方少数民族长期互动、互相交融,终于同化
了南方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汉族的许多支派。客家人就是这样产生的。
    目前世界上约有一亿客家人,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在
他的《客家源流考》一书中指出:“客家先民源自中原,迁居南方,迁居南方后,又尝
再度迁移,总共大迁移五次……,而其先世,则多居于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
淮水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等,即所谓中原旧地。”这里的“中原旧地”是指广义的
,今多指河南省及周边省的邻近部分。客家人前三次由广义的中原迁徙,以中原腹地—
—河南省迁徙的人数最多,涉及的地域最广,因此客家与河南的联系尤为密切。
    中原汉人第一次大批南迁,是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至西晋灭亡。永嘉五年
匈奴族刘曜与石勒攻陷洛阳,俘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纵兵大肆抢掠,焚烧宫庙
、官府、民房,民不聊生。随后鲜卑、氐羌等族又相继入侵,渐临淮河以北,豫、陕、
山、冀、鲁、皖等地惨遭践踏蹂躏,于是衣冠避难,士民逃奔。
    “秦、雍(即今陕西、山西一带)等州的难民,多向荆州(即今湖北一带)南徙,
沿汉水流域,逐渐徙入今日湖南的洞庭湖流域,远者且入于广西的东部,是为南徙汉族
的第一支派。”
    “并(治所在晋阳县,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司豫(司州治所在西晋洛阳县,
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豫(治所在西晋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诸州的流人,则多南
集于今日安徽及河南(南阳市数县和信阳市淮河以南数县)、湖北、江西、江苏一部分
地方,其后又沿鄱阳湖流域及赣江而至今日赣南及闽边诸地,是为南迁汉族第二系。”
    “青(治所原在临县,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东晋移治东阳县,今益都县)
、徐(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徐州市;东晋移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诸州的流人,则
多集于今日江苏南部,旋复沿太湖流域,徙于今日浙江及福建的北部,是为南徙汉族第
三支派。”
    以上三支中原汉民南迁,其中第二支人数较多,因为西晋的都城是洛阳,洛阳的皇
室宗亲、达官贵人、文人学士、能工巧匠、名商巨贾、驻京军队、僧尼道人有近二百万
人,畿辅各县又人烟稠密。匈奴族刘渊、石勒数次攻洛阳不下,攻克前城外将士居民已
死伤无数。公元311年,石勒攻克洛阳,俘晋怀帝,杀王公士民3万余人,烧杀抢掠
,惨不忍睹。洛阳城内外和河南大部分地区的衣冠士庶大批南逃,南逃人数远远超过第
一支、第三支南逃人数的总和。他们先是大部分滞留于淮河以南,盼望“王师北定中原
日”,重返故土。但是东晋无力恢复中原,南北朝、隋、唐时期又战乱不断,灾荒连绵
,滞留于江淮之间的中原汉人,到唐末黄巢起义时又继续渡江而南,直抵赣南、闽西,
到那里的山区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
    中原汉族第二次大批南迁是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时期。黄巢率部转战于大半个中国,
往返于河南的次数较多,涉及地域较广。河南的官吏士绅又一次大批南迁。与此同时,
第一批第二支派南迁滞留于淮河以南的汉民,经过鄱阳湖平原,溯赣江抵赣南,折向东
,经石城到达闽西宁化石壁等黄巢军队未曾到达的地方,落籍生根,繁衍后代。这一次
大批南迁汉人仍以河南居多。
    中原汉人第三次大批南迁是11世纪初金元入侵至南宋灭亡。河南省境内是当时争
夺战、拉锯战的主要战场,是受战争破坏和金、元蹂躏最惨重的地方,尤其是汴京陷落
后,京城内外,黄河南北,宋室宗亲、达官贵人、书香门第、能工巧匠、市民百姓及黄
河两岸的广大农民又一次大批南迁。可见这次中原南迁汉人还是以河南省居多。

寻根问祖故土情深
    1989年广东省梅州市客家联谊会、梅州市地方志编委会编印了两本《客家姓氏
渊源》,共收77姓,资料来源于梅州市所属县区的一部分家谱。77姓中绝大部分来
自中原。据统计,其中源于河南省的有37姓,占姓源总数的一半以上;郡望或迁出地
是河南省境内的有5姓。两者相加共42姓。下面举黄、林、陈、郑四个大姓简要记述
如下:
    黄姓 源于古代黄国,古黄国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境内,县西南6公里处有黄国故城遗
址。公元前648年黄国被灭于楚。国亡后子孙以国为姓,此即黄姓渊源。《闽书》明
确记述,永嘉二年(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
詹、丘、何、胡是也。这批入闽的黄姓以后辗转迁徙,有的成为客家系,有的成为福老
系和其他系。
    林姓 源于河南省卫辉市。客家林姓始祖入闽如《闽书》所述,亦是在永嘉二年。据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林氏族谱》载:“晋代,林氏支孙随元帝南迁,初居江右,其中
有为晋安郡王者,始居侯官,后迁莆田,为入闽之祖。传22世林显荣,字清香,居汀
州清流县(应为宁化县)石壁村林家城。……宋理宗宝佑年间(1253年—1258
年),历任东莞教瑜,石城县令。”林显荣居客家祖地宁化县石壁村,也无疑是客家人

    陈姓 源于河南省淮阳县。陈姓入闽始祖是在西汉,据漳州平和县芦溪《陈氏族谱》
(清抄本)载:“(西汉)元始元年(公元1年),陈亢公带520余人家口迁王子江
。其后七公头陈魁,领17口人入汀州。至陈崇公,兄弟5人转迁宁化居住(地名后寮
坑)。传至俭、爵两兄弟,俭生三男,分迁漳州、上杭、潮州;爵生5男,除第五男陈
仲八郎留居宁化石壁外,其余分迁漳浦、南靖、上杭等地。”(见《宁化石壁百姓》)
陈亢等应该是陈姓入闽始祖。魏、晋、南北朝、唐、宋,陈姓入赣、闽、粤客家地域者
愈来愈多。
    郑姓 源于河南省新郑县。郑氏入闽的始祖也是西晋永嘉二年。永嘉五年西晋都城洛
阳沦陷,唐朝末年黄巢起义,金、元入侵,宋室南渡,中原这三次战乱,加以灾荒连年
,郑姓从中原大批南迁者为数甚多。他们经过辗转迁徙,有的逃难者落籍于赣、闽、粤
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极差的地方聚族而居,主观上竭力保持中原故土的语言、风俗、文
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在长期与先前入驻的汉人和当地少数民族交融后,同化了少数
民族,逐渐衍生为客家民系;有的作为主宰者落籍于南方的都市、城镇或交通便利、自
然条件优越的村庄,用从中原带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在长期
与当地少数民族的交融中,同化了当地少数民族,成为汉族的其他民系。郑姓是如此,
其他姓也莫不如此。

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由于客家民系的根在中原,地缘和血缘方面与中原那样密切,所以客家民系的文化
与中原文化的关系自然也非同寻常。可以肯定,客家文化的源头在中原。当晋、唐、宋
客家先民南迁时,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了赣、闽、粤客家住地,虽然在辗转迁徙过程
中吸收了途中某些民系的文化成分,落籍住地后又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交融,但是,
一方面由于客家先民迁出后祖根意识特浓,他们自始至终都不忘根本,竭力把根留住,
另一方面客家住地多数是聚居在一县、一镇、一村之中,在当地他们人数多,又拥有先
进文化,总是在与少数民族交融中成为胜利者,所以客家民系保存了中原文化的根,由
此,我们更可以看清楚中原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关系。分析数例,以见一斑。

家族制度
  客家先民往往举族、举家南迁,到南方落籍后亦多聚族而居。客家土楼是客家人在
建筑史上的杰作,有各种各样的土楼两万多个。土楼内一般都是聚族而居。不管客家的
家族聚居于一村、一楼,还是偏居于某村某楼之一隅,他们都是一个族姓组成一个血缘
团体。族内有族长,族长多由有钱有势、曾有功名或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担任,主持族中
大事。族有族规,如果有人违反族规,族长会召集全族成人按族规处置。一个家族一般
都有一个祠堂,祠堂主要用于祭祀祖宗、商议族内大事、兴学育才。祠堂有祭田,各家
族有族谱。这一切都是古代中原之遗风。

民间传说
  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三纲五常”是其重要表现,这里只谈
一个“义”字。
  据传黄巢造反,由河南、山东起事,转战于大半个中国。打到了福建闽西宁化境内
行军时,他遇到了当地一个妇女躲避战祸,手中拉了一个小男孩,肩上背着一个大男孩
。黄巢疑惑不解,问那位妇女:大男孩可以走路,你为什么要把他背在身上?小男孩行
走艰难,你为什么牵着他让他步行?那位妇人回答:听说黄巢造反,见人就要杀害。那
个大男孩是我哥哥的孤儿。哥哥嫂嫂已经去世,如果他的孩子被杀,他家就会断绝后代
。这个小男孩是我和丈夫的亲生儿子,如果他被杀死,将来我们还可以再生儿子,不会
绝后。黄巢听了很受感动,告诉妇人:你不要逃跑,回家去吧。回到家里在你的门口挂
上葛藤,我的军队见到葛藤就不会进你家了。妇女回到村里,让村邻都在门口挂上葛藤
,全村得免于战祸。这个故事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无独有偶,《晋书·良吏传·邓攸
》亦有同类记载:“攸以路远,砍坏车,负妻子以叛,贼又掠其牛马。攸语妻曰:‘吾
弟早亡,唯有遗民。今当步走,若两儿尽死,不如弃己子,抱遗民,吾后犹当有儿,妻
从之。’”这个故事不但见于史传,而且转载于《世说新语》等古代名家著作。我们的
国粹京剧据此编成了《桑园寄子》,久演不衰。这些记述一方面说明了客家与中原文化
的渊源关系,另一方面说明了客家人到了赣、闽、粤之后,很好地继承了中原先民“义
”字当先的优良传统。

民间文艺
  文学艺术中的民间文艺,最能体现客家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中的汉民族对
龙十分崇敬,认为龙是神奇而祥瑞的动物,自己是龙的传人,于是在民间文艺中,每逢
春节或喜庆日子就有舞龙这个节目。客家地区也舞龙。据历史文献记载,舞龙活动始于
汉代,晋唐宋时期几乎遍于中原各地。现在客家地区和中原地区所舞的龙形体相似,舞
龙套路基本相同,对龙的崇拜和舞龙功用的认识也完全一致,由此不难看出两地舞龙文
化的传承关系。
  客家山歌、民谣,有人认为有其独特性,同中原的民歌、民谣没有关系,这是一种
误解。中原地带,特别是大别山区的山歌无论内容和形式都能找到与客家山歌的相似之
处。令人惊异之处是,客家山歌中的竹板歌,其典型格式是五句头,即五句是一个自然
节奏段,而信阳市光山县竟然也有这种板式。客家地区有《夜哭郎歌》,而这首歌在中
原地区流传久远,与客家地区同一首歌谣只有几字之差,两地歌谣文化的传承关系就更
为明显了。
  客家与中原文化关系极为密切,客家文化的源头在中原。中原客家先民把光辉灿烂
的古代中原文化带到了南方尚待开发的山区,随着客家人不断向海外播迁,又把她带到
了世界各地,吸收了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经济发达地区的海洋文化,让黄土文化、山地
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交融,逐渐创造了自己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

--
═══════════════════════════════════════ 
║╲ ∕∕∕∕∕ ╱╲∕∕∕∕∕∕╱╲∕∕∕∕∕∕╱▁▂▃▄▅▆▇▆▅▄▃▂▁║ 
║  ╲ ∕∕∕ ╱    ╲∕∕∕∕╱ ● ╲∕∕∕∕╱  依靠在你的臂█只想此生随你║
║高山╲ ∕ ╱晨云暮霭╲∕∕╱ヾ/  \ゞ╲∕∕╱ _  _ 膀下就是如█一起走直到  ║ 
║ 流水 ╲╱vVv vVv vVv ╲╱缘分的天空  ╲╱  ( ˇ )  此的温暖█天长地久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9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3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