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lxb (小兵), 信区: HeNan
标 题: [南阳]作家二月河 Gforce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y 29 09:35:38 2005), 站内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晚上站庆喽),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南阳]《作家二月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6 09:25:25 2004), 站内信件
已经10多年了,在中国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最醒目的位置上总是摆放着《康熙大帝》
、《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这套清朝帝王系列小说。由于这套小说一直位于畅销书前
列,越来越多的人便记住了二月河这个作者的名字。
这个被人们广为议论的作家二月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此刻在南阳这栋僻静简朴
的小楼里,远离都市喧嚣的二月河也就是生活中的凌解放正在继续着他的写作生涯。就是
这样的连年笔耕,造就了他的成功,而这成功的背后,却是一段曲折传奇的人生经历。回
忆是从他的儿时开始的。
采访:二月河 作家
“(我)13岁到南阳这里来,学校上学的时候这人生草创阶段,走得这个路比较崎岖
一点,就我个人来讲我偏文科,那么就是在文科上强一点,在其他方面弱,是个比较差的
学生,但是那个时候对文科确实是比较热爱的。受教育的时候给我留下的记忆也是比较复
杂的。我是小学留级一次,初中留级一次,高中留级一次。我在大学里(办讲座)一讲,
学生们轰轰都笑。看小说那时上课也看,那课桌那时候裂这么大个缝,把小说放在那里面
,一行一行推着看,现在回想起来,少年时代的这种生活挺有意思的。”
少年时代无拘无束,由着自己的天性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和书籍里的世界,这时的凌
解放作为本色少年和另类学生,给同学和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访:周明军 二月河的同学 战友
“在班里他是比较顽皮的,尽管他很顽皮大家很喜欢他,现在回忆起来,解放我们同
班(时),应该说数、理、化水平我们算是一个水平,在班里都不是很出色,或者说属于
低水平的,但是解放当时的文学水平(很好),因为他的作文那时在班里老是作为范文。
”
采访:杨文君 二月河的班主任
“因为我是教语文的,我是偏爱写作好的(学生),我偏爱解放,所以对他那个比如
说数、理、化的成绩稍为差一些,我不歧视他,因为解放的思维比较超前,有点前瞻,我
这个思维也有这个特点,也比较求异。”
采访:周明军 二月河的同学 战友
“现在回想起来他当时的文学思路确确实实与我们都是不一样的,你看当时是他看书
很多,他号称一个假期,一个月,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他要看多少书,这个我们是没法
比的,一个是看书,另外一个就是他能够给我们讲故事,神话的现代的,不断地源源不断
地讲这样那样的故事。”
采访:二月河 作家
“那都是书上看来的,他们没看,包括《聊斋》鬼故事,诸如此类的,晚上讲得大家
都吓得睡不着,毛发伸竖。”
在告别了令人难忘的学生时代后,凌解放很快来到了他人生的第二个驿站——军营。
时间是1968年,这个时期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整个中国大地充满着动荡。在这个特殊
的时代背景下,军队当时需要一些有文学基础的人,对官兵进行大量的政治理论宣讲,凌
解放以他学生时代的文化积累,在士兵中脱颖而出。几年后他升任团部宣传科长,并拥有
了一个军营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给他带来了一个重要机遇,他利用军队特殊的渠道,购进
了大量书籍,这在那个年代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采访:二月河 作家
“这个图书馆进了二十四史,进了先秦诸子百家的这个(书籍),比如说这个公孙龙
、庄子、《道德经》。”
采访:周明军 二月河的同学 战友
“他在部队提拔之后是宣传科的科长,那就是有时间有机会博览群书,在部队我跟他
接触很多,我在部队是开汽车的,我没有具体看到他的笔记,但我知道他在部队期间,就
是看《清史》的记录,看《红楼梦》的记录就达到两万多字的笔记。”
采访:二月河 作家
“在这个期间我就是碰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包括《麻衣相书》、《柳庄相书》、《
奇门遁甲》、《驱鬼念符》,只要到手能读那就读。所以我的知识结构也是让专家头疼,
就是没有完整地科学地建立起来的一种体系,不是的,是我捞到什么书我就读什么书。”
10年的军营生涯结束了,凌解放告别部队和他亲手建立的图书馆回到了家乡南阳。等
待着他的是政府宣传部门的任职,而不甘寂寞的他,此时却决定要做一个红学研究者。
采访:二月河 作家
“当时考虑到自己是个高中毕业没什么学历,就是要跻身到知识分子队伍当中去,那
时我心里想着混进知识分子队伍里面去,《红楼梦》这个研究可能是个捷径,因为搞《红
楼梦》研究的这批(人)呢,属于学术界里边带有贵族性质的这种人。”
《红楼梦》作为古典名著,以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学者对
她的欣赏和研究。她丰富的内容构成了一幅清朝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因此红学研究的前
提就是洞悉清朝社会的各个层面。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凌解放以他特有的勤奋和
灵性对《红楼梦》进行了多方考据深入研究,逐渐地他成了这个领域内小有名气的专家学
者。
采访:周同宾 南阳作家
“当时觉得他对红学很有研究,因为我也爱看《红楼梦》,《红楼梦》里有很多谜,
很多地方不好解,经常向他请教,比如关于“一从二令三人木”,关于王熙凤的,关于这
个“糊涂相逢大梦归”是关于这个元春等等,当时咱不理解,一问他,人家立即能给你这
个解释。”
采访:行者 河南作家
“二月河应该说我跟他很熟,大概就是80年代初,他拿了一篇他在《红楼梦》学刊上
发表的文章,大概是谈史湘云,我看到这篇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十分有见地。当时他
还没有谈到他要写清代这几个皇帝,后来大概是我听说他参加上海的一个《红楼梦》会议
,在会议上他萌发了写《康熙大帝》的念头。”
在研究红学的日子里,凌解放接触到了大量的学者、作家,并频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在这个有多种文化信息的环境里,一个偶然的话题改变了他的未来。
采访:二月河 作家
“在红学讨论当中,谈起康熙,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那都是当时顶尖的高级知识分
子,同时待人又很宽厚,又轻徭薄赋全国减免赋税,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一部像样的文
学作品来表现他,当时我脑子一热,我说我来写,这下来以后才开始(写)作这个康熙、
雍正、乾隆。”
这是凌解放第一次涉猎小说的创作,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二月河这个名字出现了。
这部历史题材的系列小说,跨越清朝100多年的历史,人物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内
容由宫廷生活到疆场征战,在写作上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历史小说的魅力在于真实,
为了再现2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场景和人物活动细节,二月河除了调动平生积累,也对书中
涉及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考证。
采访:二月河 作家
“这是我的资料书,这是日本杨启樵教授写得《雍正秘析制度》,这都是收集的书,
作为资料书品类也比较杂,这些是清代的历史资料,以及一系列的清人笔记,清代的法律
、案例,这个太难得了太难得了,一个一个的这种案例,它的上都有说明,他判了什么刑
,为什么要判这个刑。等你读得特别多了的时候,你自己那种体系不知不觉地也就起来了
。”
在不知不觉中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拂去时,二月河的写作也向前推进着。这时有关这本
书写作的消息传到了出版界。
采访:顾任久 前黄河出版社编辑
“文联的同志在闲谈的时候,人家说这个南阳有一个同志在写《康熙大帝》,我呢就
写信给周熠,就是《南阳日报》的(记者),我就请他给我打听打听,究竟谁在写《康熙
大帝》是他告诉我南阳市委宣传部的有一个凌解放在写。”
采访:二月河 作家
“后来他们居然就跑来了,那还是,叫我想一想,是(1984年)5月份左右,天气还不
算太热,他们就住在这个国际宾馆。”
“要肯定一个作者的稿子,我还要了解作者,特别像这个历史题材,我还要问问他,
你对这个历史题材你究竟能掌握多少。”
“就考我的清史,也不光是这个康、雍、乾,康熙、雍正、乾隆包括前头的顺治到后
来的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这些皇帝一个一个地问。”
1985年,二月河的小说处女作《康熙大帝》正式出版了,在此后10余年的时间里,《
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共3部13本的历史系列小说陆续得到出版。这些作品以恢弘的视
野。跌宕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吸引着众多读者。随着小说的畅销,二月河这个名字
不仅被广大读者所知,而且作品的史诗风格和通俗样式也引起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采访:周同宾 南阳作家
“他的书不看则已,一看你自己不能不把它看完,点灯熬油联连宵彻夜的看,它有一
种魅力有艺术的吸引力。它是纯粹的小说,你象这个《三国演义》它是七分真实三分演义
,二月河的这个康雍乾这三部小说,我觉得它是大事都符合历史真实,而里边的小事情节
和细节,那绝对是作者自己创造的,而它的文学价值正体现在后者。”
采访:二月河 作家
“我是要把我自己对这段历史的总体的思索注入到作品当中,这人物个性,全部是我
塑造的,在历史书籍里我们很难看到某一个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的个性特征,但是这种
个性有它隐隐地历史给我们留下来的一些蛛丝马迹,这种个性(塑造)要凭作家的才华。
”
采访:行者 南阳作家
“它虽然是以通俗小说的面貌出现,但是他在艺术上有自己的追求,就表现在他整体
的构思、故事的安排,人物的个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其中让人有一个感觉就是他接受
了比较多的《红楼梦》的影响。”
采访:二月河 作家
“我从研究《红楼梦》入手,要对(应用)清代的语言,(这与)我现在表述小说过
程的这种语言,和里面的人物所用的语言应该是配套的,所以说这种语言本身就带有《金
瓶梅》、《红楼梦》的这种痕迹。”
在新世纪的初始,二月河的小说被陆续搬上了屏幕,从此那壮阔的场面,诡秘的争斗
,以及书中所描写的清朝社会的各色人等,都活生生地出现在了观众的视野里。
电视剧在全国范围的播出,产生了轰动效应,它也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在这个有着
世界上最多电视人口的国度里,那一段时间几乎是无人不知《雍正王朝》无人不谈《康熙
王朝》。直到今天,它们仍被许多城市的电视台在反复播出,这一切使文学作品借助电视
传媒,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广泛的人群中,获得了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采访:二月河 作家
“这个电视剧出来了以后,它变成了整个社会对这个片子的关注,对小说的关注,所
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感觉就是电视剧的威力比小说书本那种威力要大,因为它的视野
比较开阔,这个(观众)层次也比较多,男女老少全社会参与,和单纯的看这一本书这种
情况感受是不一样的。”
在二月河的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这些人物在电视剧中
以具体的形象出现时,也给表演者带来了不同的创作感受和人物体验。
电视剧体现了二月河原作中严肃的历史观和通俗的表现手法,这种不同于戏说的历史
题材作品,以它的特殊魅力吸引着观众,也使许多观众转而成为小说原作的读者。
采访:
“如果能接同历史,通达天地,这些人就是智慧者,就是觉悟者,他们如果去写文章
,完全就是天人合一那种状态,就找到根了。”
通过电视小说,人们走进了二月河描述的百年历史,领略了那个并不算遥远的时代风
貌,也许《红楼梦》是他永远挥之不去的情节,在二月河营造的那些壮阔瑰丽的场景中,
也埋藏着深深的悲怆,他把这套小说系列命名为落霞,暗示着作品的潜在含义。
采访:二月河 作家
“太阳落山前那是非常灿烂,灿烂是一面,另外一面也告诉人们,就是天快要黑了,
太阳就要落山了,这是个必然的趋势。到了鸦片战争发生的东西方文化激烈的碰撞,东方
文化被碰得粉碎,那么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代皇帝,应该负一定的历史责任,我要说得
是这个。因为他们所创造的东西,他们认为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到此为止,后辈的人不可
越雷池一步,乾隆皇帝在故宫里边撒了一把草,要求太监每天打扫卫生,收拾这个房间的
时候,你把这个草棍拿起来,把地下擦一擦,然后草棍你给我照原样摆好,一直要摆到千
秋万代,那就是说这种理念性的思维,它就告诉人们,我们这种理论里面存在着一种固步
自封,不肯学习优秀,不肯学习先进的东西,造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停滞不前。”
电视剧的热播和小说的畅销,使二月河成了令人瞩目的公众人物,近年来海内外媒体
不断进行着声势浩大的报道,名人的荣誉和境遇在这几年纷至沓来了。此时,二月河无疑
又处在了人生的重要时刻,而这一次他选择了固守家园。这是一个中年人对故土的依恋,
也是一个作家对生存环境的定位,因为二月河的成长始终受益着这块古老的土地。
南阳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古城,从古代的韩愈、岑参、范仲淹,到近现代的姚
学垠、李季等,以及现在全国闻名的南阳作家群,千百年来许多名扬天下的文人都出现在
这里,可以说南阳的历史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二月河的过去和未来。
采访:二月河 作家
“我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是13岁,那时候看不懂(碑文),但是到了16岁的时候我就能
看懂了,到了20来岁的时候到这个地方来就能理解它了。这是清道光年间在这个地方做官
到知府的是湖北的顾嘉衡,这是他写得一笔好字,杜甫(诗句)他说孔明庙(古柏)霜皮
溜雨四十围,但是它这个高是多少呢,两千尺,在创作的时候是夸张。
这两块是清代的碑,我最早识别它是在南阳上高中,有趣的是这一副对联,它代表了
儒家思想的基本核心,“守中是丈夫”,深层的意思它是说中庸,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
,就是说你不是追求自己外表上的虚荣,或者说是什么,你要是想一味地追求那种东西,
你就不是个大丈夫,因此我后来在创作的时候,一下子就想起来这副对联,在小说里面就
应用了进去。”
在二月河眼里,家乡是一部读不完的书,也是一块远离喧嚣的净土,这里曾给了他无
数的启迪,也见证了他的光荣与梦想。而这梦想并没有结束,它仍以原有的方式继续着。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