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rill (落花听雨), 信区: HeNan
标  题: ● 少林功夫与禅宗 是功夫还是武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Sep  9 08:42:32 2005), 转信

2004年10月15日12:24 作者:阴山 张军  来源:北京科技报                          
   不久前,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名字频频见于报章,央视还把方丈请进了新闻 
会客厅。这些都是由于“少林功夫”将在2005年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的消息传出后,少林寺在网上公开《易筋经》等拳谱所引起的轩然大波。当然,从文化保密
的角度来说,是否应该公之于众已有定论。但是,也有人认为,即使有人参照练习,也很难
练成旷世奇功。因为———                                                        
  少林僧人的练武,正是一种修行。                                              
  人们一提中国功夫,必称少林;少林武术成为中华武术的象征;2005年,“少林功夫”
将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少林寺申报的是‘功夫’,而不是武术。”永信方丈说,“功夫是修行,是参禅。练
‘功夫’的真正目的,是为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素质;少林僧人的练武,正是一种修行。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申报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才是有价值的。”                          
  永信方丈认为,过去我们更多是从技术层面和专业角度认识少林功夫,通常称为“少林
武术”。随着认识不断提高,我们越来越觉得“少林武术”一词无法包含少林寺1500多年历
史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宗教文化价值,因此需要重新确立“少林功夫”这一新的提法,正确诠
文化体系。                                                                      
  少林功夫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                                                
  天下功夫出少林。只要说到少林寺,几乎所有人都会首先想到少林武术。少林寺在150 
0多年的历史中曾多次遭天灾人祸的废毁,但少林僧人以其固有的方式代代相传,使少林功 
夫流传至今,闻名天下。                                                          
  少林功夫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门派”或“拳种”。中国武术
结构复杂,门派众多,少林功夫以其悠久历史、完备的体系和高超的技术境界独步天下。根
据少林寺内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少林功夫套路共有708套,其中拳术和器械552套,另外还
有72绝技、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功法156套。现在流传下来的少林功夫套 
路有200余套,其中拳术100余套,器械80余套,对练等其他功法数十余套路。这些内容,按
不同的类别和难易程度,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庞大有序的技术体系。                      
  少林功夫具体表现为以攻防格斗的人体动作为核心、以套路为基本单位的表现形式。套
路是由一组动作组合起来的。动作设计和组合成套路,都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人体医学知识
上,合乎人体的运动规律。动作和套路讲究动静结合、阴阳平衡、刚柔相继、神形兼备,其
中最著名的是“六合”原则: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
力合。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最合乎人体自然结构的动作,才是最合理的。少林
功夫充分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平衡⒏杖嵯嗉獭⑻烊撕弦坏?,套路与套路之间,不
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有所照应。                                            
  表面上看,是按照难易次第排列,是学习的阶梯或模式;深入地看,实为中国古代思维
  “功夫”一词是佛教专用名词                                                  
  释永信说,少林武术不仅仅是由一串拳脚棍棒组成的,它还包含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
是由少林武术形成的历史赋予的。他在《中国武术文化略述》一文中指出,“功夫”一词是
佛教专用名词,禅宗的修行成果就叫“功夫”。比如坐禅、参话头就叫“做功夫”。“做功
夫”的目的是为了开悟成佛,超凡入圣,彻底改变人的品质。                          
  少林寺是禅和武的世界,少林僧人习武是一种修行,所以又叫“禅武”,“禅武合一”
。在少林寺,有“禅武同源,禅拳归一”之说。禅为武之主,武为禅之用。即武是禅的表现
,是禅生命的有形化;禅是武的精神本质,以禅入武,便可达到武术最高境界;武学大道也
就是禅道。                                                                      
  除武法外,少林医法、建筑、书画、雕刻等文化艺术,都是禅的应化。              
  禅宗以“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少林武术亦“参正禅机,冀臻上乘”,于是始有“内
外交修之旨,身心两修之功”。永信方丈说:“少林功夫是以禅入武,身心两修,追求的是
悟道解脱,成就的是‘不动心’。”                                                
  “身心两修”之心是指在少林武术之小道中,用心去体悟那个不能用语言表述的天地万
物之大道,是哲学性精神修养行为;“身心两修”之身是指外在的生理机能,“内练一口气
”、“外练筋骨皮”都是体育性生理锻炼行为。                                      
  上乘武功当然是厉害的武功,但厉害的拳术未必就是上乘武功。                    
  武功是否厉害,在于科学的训练方法,不在于哲学的精神修养;禅是哲学,哲学的价值
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如果单纯追求厉害的武功,少林武术则不必要去“参正禅机”。  
  上乘武功的价值在于上乘的审美观念。惟有上乘的精神境界,才有可能产生上乘的审美
参正禅机,冀臻上乘”首先是哲学审美的上乘,其次是科学功夫的上乘。                
  禅宗虽然是宗教的,其实更是哲学的,是人类追求情感满足长河的一条重要支流。佛教
从汉代传入中国多年之后,禅宗“成为佛教和佛学的同义语”,传统少林武术产生于少林寺
,与少林禅宗有不解之缘。                                                        
  少林武术的要旨是禅武合一。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
要旨。在佛门眼中,参禅是正道,拳勇一类乃是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
性、屏虑入定的目的。同时也可收到健身自卫、护寺护法的效果。                      
  正因为禅宗没有把武技看得太重,而是以禅定功夫为根基,泯灭争强好胜之心,屏弃尘
俗纷扰之念,才使得武僧们习惯于在心静如水、无患无虑的状态下练功,又兼以寺院武功的
传统优势,所以历史上的少林武僧往往得以步入武学的较高境界,这不能不在相当程度上归
功于禅法的作用。                                                                
  武术禅就是提供一个人可以亲身去做,最终“见性成佛”的参禅路径。少林功夫的极致
就是练就不动心,“内心不乱为定”,表现在外,就是“外不着相为禅”。外不着相,才能
变幻莫测,博大精深。                                                            
  武术禅并不纯粹是拳脚,否则就叫武术了。纯粹的武术是不可能练就不动心的。武术禅
作为学佛的一个法门,是要求用一颗参禅的心去习武。离开了这颗参禅心,武术禅就无从谈
起。                                                                            
  由于上千年的积累和努力,少林武术中的武与禅已经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少林武术中
的武,已经融化在了参禅之中。这是少林武术与其他派系武术的不同之处。武术禅的优越之
处,就是少林武术已经形成人人可以演练的很具体的参禅程式。提倡武术禅的真正价值,就
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禅程式。                                              
--                                                                              
> 2000   zgljl        Nov 10. ● 好了,累了,祝版上各位happy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44.*]                         
--
Beauty is 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2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