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rill (落花听雨), 信区: HeNan
标  题: ● 甲骨简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Sep  9 09:54:46 2005), 转信

http://www.anyang-window.com.cn/jiagu/jgyy.htm                                  
    甲骨文,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殷代人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占卜。在占
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
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最详细的一条将近100字。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 
文。甲骨文发现于安阳小屯村一带,是商王般庚迁殷以后到纣王亡国时的遗物(公元前14世
纪中期~前11世纪中期),距今已3000多年。                                        
    甲骨文开始是自然流露,无人注意,1899年王懿荣辨认为商代文字,从事收集。1903年
刘鹗拓印《铁云藏龟》。早期的研究者有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罗振玉又搜集实物拓
印为《殷虚书契》等,并作考释。安阳殷墟考古发掘始于1928年,连续八九年,最大的收获
是1936年夏发掘的第127号坑,得甲骨文1.7万多片。综合先后所得加以拼缀挑选,编印为《
殷虚文字·甲编》 和《乙编》,共收甲骨13047号。董作宾根据发掘材料作《甲骨文断代研
究例》,分甲骨文为5期,对文字的文法、字形、书体等的演变有所阐述,其后时有修正。陈
梦家在所作《殷虚卜辞综述》中慎审总结,断代说遂基本可信。甲骨文考释方面学者颇多,
成绩突出的有郭沫若、唐兰、于省吾等。孙海波采集编印为《甲骨文编》,初版在1934年,
1964年修正再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汇集1899年以来80年
间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公私收藏以及流传海外的共41956片,由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
辑具体指导,编印为《甲骨文合集》,考古研究所70年代在殷墟发掘所得甲骨4589片,由钟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大约有4500个单字,可识者约 1/3。它的基本词汇、基
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跟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用许慎六书来检查,在字形结构方面指 
事、象形、形声、会意皆已齐备;在文义使用上转注(互训,即义近通用)、假借(音近通
用)也都很清楚。甲骨文可以断代,早晚分明,从某些常用字的变化可以领会许多中国文字
发展的知识。例如:① 简化,形体复杂的字,日趋简单,笔画减少。②形声化,象形字增 
加声符,假借字增加形符,变成形声字。甲骨文是占卜者写刻的,有它的局限性,不一定包
括商代的所有文字。而有些占卜术语,一般人也未必通用。又由于是用刀刻成,不免变形,
骤见不易理解。                                                                  
    甲骨文原来专指安阳殷墟所出,从发现至今已80多年,经过许多学者努力,取得很大成
绩,在中国文字史上可以看作一个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地发现周人有文字的甲
骨,如陕西省西安市沣西张家坡出土三片卜骨,山西省洪洞县坊堆村出土1片卜骨,北京市昌
平县白浮村出土3片卜甲,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出土292 片卜甲,又扶风县齐家村出土1片卜 
甲,6片卜骨。其中以岐山、扶风所出比较重要,片数既多,不同单字在250字以上。这些资 
料出土地点分散,年代早晚不一,内容简单,字形与殷墟不尽相同,确是中国考古学之新发现
,而从中国文字史看,还没解决什么问题。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
(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
后搜购甲骨的有王襄、孟定生、刘鹗、罗振玉及美国人方法敛,英国人库寿龄、金璋,日本
人林泰辅,加拿大人明义士等,共得甲骨数万片。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
所考古组有计划地进行殷墟发掘,先后发掘十五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以后殷墟仍不断
有甲骨出土,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甲骨四千余片。除
殷墟外, 1953、1954年在郑州商代中期遗址中还检到有字甲骨两片;自1954年始,又先后在
山西洪洞,北京昌平,陕西丰镐、周原遗址、岐山凤雏出土西周时期有字甲骨约三百片。  
    自甲骨文首次被发现迄今,出土的甲骨已有十五万片以上,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省
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苏联、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
瑞典等国家,南朝鲜也有收藏。                                                    
    出土的甲骨文多已著录出版,早期的有刘鹗的《铁云藏龟》、罗振玉的《殷虚书契》和
《殷虚书契后编》、明义士的《殷虚卜辞》、林泰辅的《龟甲兽骨文字》、王襄的《簠室殷
契徵文》;后又有董作宾的《殷虚文字甲编》、《殷虚文字乙编》,胡厚宣的《战后宁沪新
获甲骨集》、《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甲骨续存》等。郭沫
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对甲骨文发现八十多年来已著录和未著录的十几万
片甲骨材料进行系统的科学整理,广泛搜集全部出土的甲骨资料,分期分类,共收甲骨约四
万片,编为十三册,为研究甲骨文和商史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另外,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
甲骨,已收入《小屯南地甲骨》一书。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德国等国
所藏的甲骨,也已著录成书,分别发表。                                            
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因此甲骨文已具备后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从语法上看,甲
骨文中有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其句子形式、结构序位也与后代语法基本一致。
    由于商王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甲骨文中有关商代
阶级和国家的资料 可知,商代的奴隶和平民由众、刍、羌、仆、奚、妾、等不同身分的人组
成,奴隶主和贵族有先公先王和他们的配偶如高妣某、妣某、母某及子如子某、多子等,各
级官吏则有臣、尹、史、犬、亚、马、射和侯、伯等;军队有师、旅等;刑罚有刖、劓、伐
、等,并设置 了监狱。甲骨文中也记载了商代人殉人祭的状况,对于解决商代社会性质有 
直接关系。商王朝经常对外发动战争,被征服的方国对商王朝称臣纳贡,甲骨文中常见氏(
致)来、入马牛羊象龟等记载。                                                    
    甲骨文中有关商代社会生产的内容很丰富。在农业方面,有裒田、作大田的记载,还有
各种农作物如黍、稷、麦、耒、稻等的名称。商王关心农业收成的丰歉及风雨、降水对农业
收成的影响,常见立黍、省黍、求年、告秋之卜。在畜牧业方面,马、牛、羊、鸡、犬、豕
等都有记载,且畜养量较大并有专门牢厩。祭祀时常用掉大批牛羊。渔猎在商代社会生活中
仍起一定作用,甲骨文记载的猎物有鹿、麋、豕、象、虎、狐、鱼类和各种鸟类,狩猎方法
有田、狩、逐、阱、射、等。甲骨文里还有关于贝、朋、珏和舟、车以至传递制度等商业、
交通方面的材料。                                                                
    甲骨文中有关商代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亦很丰富。在天文历法方面,有日食、月食和鸟
方面,有头疾、牙疾、鼻疾、言疾、肘疾、足疾、踵疾等疾病的记载,也有关于生育的记载
,表明当时能准确推知预产期。                                                    
    商王尚鬼,凡事占卜。占卜内容多以王为中心,就其关心的问题,如对祖先与自然神鬼
的祭祀与求告,对风、雨、水及天象、农事、年成的关注,通过贞人向上帝、鬼神、先公先
王等问卜,以便预示吉凶,祈望得到保佑。占卜材料多为龟腹甲(及少量背甲)和牛胛骨,用
前经整治,并在背面(少量牛胛骨亦有在正面)施以钻、凿。占卜时,先于甲骨背面钻凿处
用火烧炙,正面即现 “卜”字形裂纹,以此定吉凶。占卜后,将所卜事项记刻于甲骨之上 
    甲骨文一般先刻竖画,后刻横画,先刻兆序、兆辞、吉辞、用辞,后刻卜问之事,故又
称为卜辞。一条完整的甲骨卜辞应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而多数卜辞常省略占辞或
验辞。甲骨文中,有的在刻画上涂朱砂或墨,有的用毛笔写在甲骨上,也有些是先写后刻的
    卜辞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刻辞迎兆并与一定的卜兆有关。龟腹甲、背甲右侧
卜兆向左,文字右行;左侧卜兆向右,文字左行;在甲首、甲尾及甲桥边部的卜辞则由外向
内行。商代占卜常从正反两方面问疑,反映在龟甲上则有位置相应的左右“对贞”。牛胛骨
中右胛骨卜兆向右,卜辞左行;左胛骨则相反。只有上端近骨臼处的两条卜辞由中间读起,
在左左行,在右右行。骨上的各条卜辞,或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刻写,其间常有界划相隔
于数版甲骨之上,只各版卜序不同,称为“卜辞同文”。                              
    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纣王共约二百七十三年,经历八世十二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亦
应有早晚先后之分。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分法,目前主要行用的是董作宾依
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
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其中
有些问题的讨论目前仍在进行中。                                                  
    1904年孙诒让作《契文举例》,为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之后,学者们运用“由许
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方法,比较分析甲骨文字形的偏旁点画,并通过
音韵学、训诂学的手段来考释文字。其中作出贡献的学者及主要著作有:罗振玉《殷虚书契
考释》,唐兰《殷虚文字记》、《古文字学导论》,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郭沫若《卜
辞通纂考释》、《殷契粹编考释》及《甲骨文字研究》,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等。自19
17年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利用甲骨文进行商史研究后,郭沫若、
董作宾、胡厚宣分别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殷历谱》和《甲骨学商史论丛》等。陈
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一书中也有很多关于商史研究的内容。近年来,很多较年轻的学者也
在利用甲骨文研究商史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甲骨文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探求,如文字的考释、分期与
断代,商代的社会、奴隶的身分以及商史上的许多问题。此外,对西周甲骨的研究尚属开始
阶段,仍有许多争议。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课题。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65.*]                        
--
Beauty is 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2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