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rill (落花听雨), 信区: HeNan
标 题: ● 开封犹太后裔是不是犹太人 河南犹太后裔移民以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Sep 9 14:33:36 2005), 转信
开封犹太后裔是不是犹太人 河南犹太后裔移民以国
2002-08-06 12:09:28
-----------------------------------------------------------------------------
南方网讯一群学习希伯来语的河南开封人在南京大学外语学院的一个教室里,从河
南开封来的张兴旺一直戴着一顶叫Kipa的犹太黑帽。他说他已经对自己犹太民族的传统没
有多少了解,戴这个帽子是为了寻找某种精神寄托。
也正因为如此,他在跟着以色列老师学习希伯来语的时候,也特别用心。
徐新教授是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的所长,他在暑假期间为各地的英语、历史年轻
老师开了一个以色列文化的学习班。另外,他还邀请了几个开封犹太后裔来到南京,请学
习班授课犹太人教授的夫人们教这些开封人学习希伯来语和犹太文化。
张兴旺非常爽朗地介绍开封犹太人的悠久历史。10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从以色列经
过丝绸之路来到宋朝首都开封。在接受了中国朝廷“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的
来的犹太姓氏转译的,例如李,就是利未的音译,而石和金,则是犹太姓氏的意译。据张
兴旺介绍,目前开封犹太后裔还有618人,其中的有些人已经离开了开封,散居到了乌鲁
木齐、兰州、西安、成都、上海、南京、深圳等其他城市。
在他们过去的户口本上有的民族一栏还是写着“犹太”,甚至还有两名开封犹太后裔
曾在1952年去北京代表犹太后裔参加国庆观礼,并且受到了中央领导人接见。前些年更换
户口本时,大部分人都被改成了“回族”或者“汉族”。张兴旺显然对此不满意,他说他
们根本不是回族汉族,凭什么要强加改变。他认为他们的犹太身份不能得到承认是不合理
的。
张兴旺也承认,开封犹太人后代目前对犹太文化传统已经淡忘了。原来开封犹太后代
都聚集在教经胡同附近,1958年后陆续迁出,目前只剩下一家姓赵的住在那里。从日常生
活上看,他们已经不遵守犹太人的传统了,今年才集体过了第一次逾越节。虽然他们饮食
上还大多保留着不吃猪肉的习惯,不过也没有人像真正的犹太人那样对牛羊肉“挑筋”了
。正是因为已经淡忘了传统文化,所以他们才在这里重新学习希伯来语,希望能找回一些
历史的记忆。
这些犹太后裔跟着犹太老师反复唱着这样一句希伯来祈祷词:“我们在主面前唱一首
新歌,哈利路亚!”所有的人都在努力纠正着自己的发音,希望能掌握每一句难懂又难念
的希伯来文。
当记者谈到已经有个家庭移民以色列的时候,张兴旺立刻表示“他们和我们是不一样
的,我们是爱国的”。他承认是有开封犹太人以非法的途径跑出去的,不过这纯属于个人
行为。他表示正是因为这家人姓金,所以这次学习希伯来语就没有邀请金家来。“我们首
先承认我们是中国人,但是是有犹太血统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犹太人,我们教育孩子也是
这么说,我们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为了解释他们在这个敏感问题上的处境,张兴旺打了一个比方,“我们原来是森林中
的小鸟,无忧无虑,后来打猎的人多了,我们见到枪就跑。目前的确找我们的人太多了,
国内的人也有,外国人也有。”他反复声明开封大部分犹太人后代都是爱国的犹太人。
不过根据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所长张倩红的介绍,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除了金家
要求移民以色列之外,还有张家、李家的后代。最后只有金家三人转道芬兰移民成功,而
目前金家的亲戚金光忠一家依然在开封居住。
张兴旺还是表达了某种对开封犹太后代不能合法移民以色列的遗憾。
“我们也想去耶路撒冷看看。”他解释道,开封犹太人从一开始和汉族通婚的情况就
很普遍,由于在中国是父系相传,开封犹太人后代不能移民的原因就是以色列是母系相传
,“如果开封犹太人是按照母系传的,那么开封社团(指犹太后裔)就一点问题都没有,西
犹人血脉不能忘
张兴旺认为他们在中国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开封这个社团在世界上很有影响,经常
接待国外的犹太人。以色列人也访问过开封,以色列人把开封看得特别重,因为这是以色
列人和中国人的友好见证,我们在说明中国人对犹太人好,不歧视犹太人,说明开封有优
厚的生活条件,开封犹太人才能生存繁衍到1000年以后。”
最后他表示,无论政府是否承认他们是不是犹太人,这都不重要,户口改不回来也没
关系,“我们心里承认自己是犹太人就可以了。让我忘掉我是犹太人,我这一辈子是不可
能的,我儿子也不可能的。”
年轻一代对犹太身份的不同表现
在学习班学习希伯来语的还有一个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学习国际关系的女孩,她
叫石涵,大学二年级,目前利用暑假来南京学习犹太传统。虽然她的外公就是1952年去北
京的犹太后裔代表,但她并没有太多的历史沉重感,对这个班上学到的东西只有轻松的好
奇。
“我很少宣称自己是犹太人,只是同学在我家看到一些书籍和照片,问起的时候,我
当问及怎么看巴以冲突的时候,学习国际关系的她说,“自然我会站在以色列一边”
不过,显然金家在努力接续祖先传统方面先走了一步。据报道,在中国社科院少数民
族研究所工作的金晓晶(音)也是开封犹太后代,在1980年得知自己的犹太祖先历史之后,
金晓晶把自己的在北京做记者的女儿瞿艺南(音),送去美国洛杉矶犹太教大学读书。
最后的犹太印记
开封是一个古老的城市,经济状况显然不如沿海。市政协院内一个移民公司的宋女士
说,因为很多人下岗,很多人在考虑出国打工,去年就有人曾经询问如何去以色列。
记者来到张兴旺提及的教经胡同。在地图上,这里表明的是“犹太教堂遗址”。原来
犹太教堂所在地已经被第四人民医院取代,而历史唯一留下的就是在医院锅炉房里面的一
口古井。南教经胡同的崔淑平老太太是犹太后裔家属。她本人是汉人,丈夫赵平宇是犹太
后代,已经去世。她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来访者。家里桌子上放着各种烛台,
镜框里是她女儿剪的“大卫星”(六角星)窗花,但她告诉记者,这些犹太窗花只是摆设和
纪念,门上贴着的是中国的传统图案和对联。除了这些纪念品之外,她家已经完全和邻居
没什么不一样了。
卫给记者请来了讲解员,讲解员带记者参观了位于四楼的分馆,但不许录音、不许拍照。
馆里陈列的是已经风化得非常严重的犹太人纪念碑(《重建清真寺记》《尊崇道经寺记》
的原物和拓片。馆内很昏暗,温度也很高,文物受损的状况让人看了痛心。
分馆的曾广庆馆长在接受《21世纪环球》采访时说,开封犹太人只是一个历史现象,
而现在中国56个民族中根本没有犹太一族,记者没必要报道这事。
但当地的开封犹太后裔却很欢迎媒体的报道。在李随生家,他妻子热情地买了西瓜请
记者吃,并且拿出了他们的证据:两种户口本。在红皮的老户口本上,李随生的民族的确
清楚地表明为“犹太”;新户口本的内页内容是手写的,上面李随生和女儿的民族也为“
犹太”,不过看上去李随生的户口本有篡改的痕迹。他妻子解释道,这是当时户籍警写错
了,马上就改过来的。
两国官方都不承认他们是犹太人
记者随即来到了相关派出所的户籍室,民警用电脑调出了李随生一家的档案。记者从
电脑屏幕上看到,李一家三口民族都是汉族。
都填成了汉族或者回族,中国只有56个民族,没有犹太族。
不仅是当地政府否认他们是犹太人,记者就金家申请移民以色列一事去中国外交部领
事司认证处查证时,外交部认证处的官员的正式答复是,1996年的确有一些开封人得到了
当地公证处得到了是犹太人的错误证明,认证处当时仅对那个公证处的身份进行了公证,
但不涉及犹太人证明的合法性。
后来,当地公证处又撤销了犹太人证明的公证。因此,目前那些犹太人证明是完全非
法的。该官员表示,中国没有犹太民族,只有56个民族。
以色列驻华大使馆方面的答复也是相同的。以色列使馆新闻处的官员对《21世纪环球
》表示,以色列大使馆就外交部本身的程序合法性进行了认证,但并不涉及犹太人证明的
合法性,以色列大使馆没有给任何犹太人后代发放过移民签证。
虽然两国官方都不承认他们是犹太人,但却有一些热心的组织在帮助开封犹太人后代
恢复犹太文化传统。加拿大籍华人丘才廉曾帮助了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贫穷孩子上学。由
于他怀疑自己的祖母是开封犹太后裔,因此他在开封也对这些后裔进行了资助,总共资助
了14名犹太后裔学生读书。李随生的女儿李静就得到过丘的助学金。今年3月,丘才廉还
邀请这些学生的家长和其他犹太后裔,在大饭店共同庆祝了犹太人的逾越节。同时,还有
一些组织帮助开封犹太人后代移民以色列,已经移民的金家就是在相关组织的帮助下移民
在南京以色列文化培训班授课的犹太人教授的一席话应当值得这些希望移民以色列的
开封犹太后裔深思:“如果他们想成为犹太人,那当然就可以成为犹太人。但这是一个漫
长的过程。此外,也要请他们三思,是否值得成为一个犹太人:那么多敌人、悠久而沉重
的历史、严格的戒律……但不管怎么说,如果你们愿意,我们张开双臂欢迎。”
位于北京国贸西楼4层的以色列大使馆,以政府并不承认开封犹人后裔的“犹太人”
身份。
开封犹太后裔到底是不是犹太人
为了弄清楚开封犹太后裔到底是否为犹太人的问题,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南京大学犹
太文化研究所所长徐新教授。
《21世纪环球》:开封犹太人只是一个历史的事件,但从以色列方面得知已经有开封
犹太后裔移民以色列后,历史事件突然变成了时事。您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些“开封犹太人
”问题?
徐新:目前在中国谈得最多的所谓“开封犹太人”问题其实是指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开
封犹太人这个史实。一般认为,从北宋以来,犹太人来到开封并且定居下来。这些在开封
的犹太人成为了中国常住居民,并且建立了犹太社团,按照犹太风俗生活。中国学者19世
对于西方人来说,自从17世纪开始,开封犹太人的故事就已经在欧洲得到广泛的报道
,引起欧洲知识界的重视,不断有调查和论文出现。清朝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中
国关闭和世界的联系,把在华传教士赶走,从此外界对开封犹太人情况就不再了解,一直
到鸦片战争之后,1850年上海派出了两个中国基督教传教士去了开封,他们写了调查报告
并且发表,在外界得到了广泛报道。根据这个报告,在开封已经不存在拉比(rabbi,犹太
人学者、宗教师之意,大致相当与基督教的牧师)了,估计19世纪初就已经消失了,而且
没有继承者。这样传统就中断了,因为拉比对与维持犹太宗教思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开封的犹太会堂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显然开封犹太人已经长时间不去会堂了。虽然
犹太会堂当时的产权还属于开封犹太后裔,但开封犹太后裔在1914年便出售了房产。这事
曾引起在当时在上海的犹太人的兴趣,犹太人向来有互相帮助的传统,当他们得知开封犹
太后裔已经把犹太经卷卖掉后,非常痛心,还一度建立“援助中国犹太人协会”,向全世
界的犹太人写信呼吁帮助开封的犹太后裔。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快爆发,全世界的犹
太人都遭到迫害,自然就无暇顾及开封犹太后裔了。当时也有几个开封犹太人来到了上海
,被上海的犹太社团接纳并且施行了割礼,但之后就再也没有恢复传统的努力了。
《21世纪环球》:目前开封犹太后裔宣称自己还是犹太人,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徐新:犹太教自从19世纪末开始,在开封犹太后裔当中就几乎没有了,但是相当一批
犹太后裔在民族和宗教一栏填“犹太”,他们这样填是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的,
只是忠于历史。1952年的人口调查中,也有一些开封犹太后裔在表上填了“犹太”。虽然
当时他们已经没有多少犹太风俗了,但是世代相传让他们认定自己是犹太人。这种世代相
传的东西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正如中国的姓氏和民族也是以代代相传的方式为后裔知晓
,也不需要什么证明。这种“犹太人”其实是文化传统意义上的。
开封犹太后裔按照传统认定自己是犹太人,但是却有人指责他们不是。这也是很奇怪
的,汉人不需要证明,回民也不需要证明,为什么开封犹太人要拿出证据出来?
《21世纪环球》:不过,按照以色列《回归法》,他们并不是犹太人。
徐新:对,我上面说的文化传统意义上的犹太人。严格地说,我也一直不把他们看成
犹太人,也一直说“犹太后裔”。当时开封犹太后裔要移民,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荒唐的
想法。根据以色列《回归法》,只有母亲是犹太人或者自己加入犹太教的人才是犹太人,
根据这个标准,按父系相传、不再有犹太社团的的开封犹太后裔显然不是。但这也是法律
上的认定而已,并不能泯灭这些人按照传统宣称自己是犹太人的权利。不要忘记,圣经时
代的犹太人还是按照父系来传的,只是到了犹太散居到世界之后,才逐步把母系作为传代
标准。
中国在决定民族的时候,曾经也考虑过犹太民族的存在,1952年选民族代表参加北京
《21世纪环球》:现在出现的开封犹太人后裔要求移民以色列的事情,这又该怎么看
呢?
徐新: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封犹太人开始提出移民要求,开封犹太七姓中的金家曾
经到北京要求移民。但以色列大使馆根据《回归法》没有批准过移民申请。后来他们从第
三国(从俄罗斯去芬兰,再去以色列),据我了解还是一个基督教组织帮助他们过去的。
但我很难想象他们能根据《回归法》成为以色列人,除非他们重新皈依犹太教。皈依
犹太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你要皈依,犹太人会首先告诉你成为犹太人并不是很好
玩的事情,如果你坚持皈依,你还要学习,还要观察你是否身体力行,需要一年多时间。
大部分皈依都是因为婚姻的原因。中国很多人对以色列不了解,认为移民很好。但我一直
对他们说,移民是很苦的事情,我从来不支持他们移民,没有语言没有技巧在以色列很辛
苦会。
首位开封犹太后裔移民以色列记事
“我从小就知道我是犹太人。我母亲从小就告诉我们,我们的一部分根在中国,另一
部分根在以色列。所以,能够回到另一条根上,也是我从小的愿望之一。”
益增多。L的名字,也开始不断出现在一些海内外媒体上。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
了L夫妇及一个女儿的命运。
那年年初,一个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帮助海外犹太人移民以色列的基金会找到了L
,表示愿意资助他作为第一个开封犹太人后裔移民以色列。
要回到另一条根上
一见到L,记者就问:“你愿意移民以色列吗?为什么?”
L说:“我从小就知道我是犹太人。我母亲从小就告诉我们,我们的一部分根在中国
,另一部分根在以色列。所以,能够回到另一条根上,也是我从小的愿望之一。”
这样,从1999年开始,L走上了寻求移民的道路。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可以说每一
个中国海外移民,其背后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曲折故事。但是,他们毕竟是达到了目的,到
2000年,他们已经能够拿到各种手续,在芬兰暂居4个月后,来到以色列定居。
关于移民的具体过程,L说,要以犹太人身份移民以色列,首先要证明自己是犹太人
。在1996年之前,在他们几户人家的户口本上,“民族”一栏里都写的是“犹太人”,但
是1996年他们的户口本被更换了,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可以在回族和汉族中选择民族,但是
他们只好通过中国政府来出具公证信。他拿着一堆材料来到北京中国外交部,但外交
部说他们从来没有办理过此类公证,需要向上级请示。等了大约半个月后,他们拿到了公
证信,上面不但盖了中国外交部的公章,还有以色列驻中国大使馆的印章。
L说,本来要确认自己的犹太人身份,还需要有自己的拉比的证明。但是,由于中国
犹太人后裔数量已经很少,“总共不过几千人”,而且居住十分分散,比较严格地遵守祖
传教规的人就更少,所以拉比这项考察内容当时就不适用了。
身份已经确认,剩下的问题就是经费了。据介绍,帮助他们的基金会在决定资助他们
移民之前,已经做了经费的预算并且成功筹集到了足够的钱。这样,在1999年秋天,L就
得以起程来到芬兰,在居住了4个月后,终于来到耶路撒冷。
在耶路撒冷居住两年多
“因为当时移民这件事还比较敏感,政府有关方面不希望我直接从北京到耶路撒冷,
所以我们就采取两步走的办法,先到芬兰,再进以色列。我们在芬兰和后来进入耶路撒冷
的安家费用都是帮助我们的基金会出的。从我们离开开封到现在,在两年多时间里,所有
的花费估计在10万美元左右。”
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两年多时间里,L夫妇的生活基本上完全来自该基金会的帮助。基
于中等收入人家的家具和电器。
L夫妇目前还没有工作。他们每周有三个半天要去“乌勒班”(希伯来语速成班)学习
语言,其余时间就由自己支配,一般就是散散步、看看电视、看书、上网和做饭。每周他
们夫妇最少去3次教堂,用希伯来语诵读经文。L说,等他们语言过了关,能够自己找到工
作,基金会就将逐步减少和停止对他们的资助。
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当地人的标准看,L夫妇目前居住的带大客厅的两居室公寓都不算
小。在雪白的墙上,挂着一幅长卷的清明上河图。在客厅显眼的位置,挂着七、八幅用镜
框精心镶嵌了的旧时开封犹太人教堂及其周围景物的画像。
保留犹太人的传统
在采访L一家的时候,记者对他们全家是否还保留犹太传统极有兴趣:“在开封的时
候,你在多大程度上保留了犹太人的传统呢?”
L说:“古代开封犹太人有‘七家八姓’的说法,也就是说有7户人家、8个姓氏的犹
太人居住在开封。这些姓氏都是当时的皇帝御赐的。我们这一姓,历史上曾经有先祖做过
朝廷的四品官,家道比较兴旺,古老犹太人传统保留也相对比较多。
一个石碑,记载有我们先祖的事迹”。
“在全国犹太人后裔中,我们家的先祖犹太人墓地至今依然保留完好,就在开封近郊
。墓地上大约有30座坟,埋着包括我新近去世的大哥在内的9代人尸骨。我们家门上有犹
太人特有的标记,进出门前我们有触摸这一标记祈求进出平安的习惯。我们全家到现在都
守安息日(Sabbath),也就是从星期五太阳落山到星期六太阳落山这一段时间,我们不做
事。在自己家里,我们还保存有中文版的犹太教经文并时常诵读。”
L的妻子并不是犹太人后裔,但她说她从谈恋爱时起,就了解和尊重L的民族身份和生
活传统习惯。在开封的几十年里,L说他们一家不吃猪肉,也不吃虾,这个习惯到现在也
一直保留着。
在移民以色列前,L在开封开过一个规模不大的工厂,L的妻子利用家里的地方开过一
个理发馆。目前,L在开封包公祠附近的老家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据说他们也遵守
着和L夫妇同样的习俗。
在采访快要结束时,记者问L:“你的姐姐和弟弟有来以色列移民的愿望吗?为什么
他们还没有来以色列?”
L说:“他们当然有移民以色列的愿望,也在积极申请。但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有两
虑资助其他人。”
三类中国人移民以色列
需要说明的是,L并不是在以色列唯一以犹太人身份移民的中国人。除了开封犹太人
后裔外,二战前后大批犹太人避难中国上海等地,他们中的不少人和当地中国人结婚生子
,遗留下一批父亲或者母亲一方是犹太人的子女。部分具有一半犹太血统的子女解放后随
即随同父母来到以色列,另一些在改革开放后也陆续寻找到失散多年的父母而移民以色列
。在以色列各个城镇,几乎都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编辑:农夫)
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
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
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
无花月则已,有则必当赏玩;
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bs.pku.edu.cn·[FROM: 162.105.212.233]
--
Beauty is 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2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3.9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