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ortkong (空中菜园), 信区: HeNan
标  题: 发现一个国家为什么重视中原地带发展的原因,大家在文中找一找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Feb 18 20:01:35 2006)

工业化不能损害农民利益

访张培刚

    8月的武汉正值酷暑。踏进绿树成荫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顿时让人感受到些许清新和
静谧。在这里,记者采访了被誉为“发展经济学之父”的张培刚教授。虽已年过九旬,张
老还是很健谈而且思路清晰,对童年往事及求学经历记忆犹新。谈起环球时报,张老说:
“我很喜欢这份报纸。环球时报格调很高,很适合知识分子看。”
    农业和农民为工业化的成就作出了巨大牺牲

    记者:您1913年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就随家人放牛、砍柴、
插秧、割谷。是不是正由于小时候亲身感受过农民生活的困苦和农业劳动的艰辛,才使您
最终走上了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道路? 
张培刚:一个人的重大观点,包括经济观在内,来源并且形成于他的生活实践和读书求知
,我自己也是一样。 
我的老家在红安县八里湾成家田农村,少年时一方面在乡下读私塾和小学;另一方面又从
事各种农活。农民生活的贫困、农业劳动的艰辛,从小在我思想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使
我早就立志要为改善农民生活、改进农业耕作而努力。与此同时,连年军阀混战,日本军
国主义亡我之心日盛,民族灾难深重。于是我下决心要勤奋读书,寻求富国强兵之道,振
兴中华。 
    真正的理性认识是在大学形成的。当时我很喜欢外国经济史尤其是欧洲经济史。留英
的任凯南教授讲授的英国工业革命对我触动很深。18世纪,英国采取剥夺农民土地,令农
民流离失所的办法搞工业化,十分残酷,我觉得中国无论如何不能这样搞工业化,工业化
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民为代价,而要改善农民、农业的状况。 
记者:早在1945年10月,您就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提出“发展中国
家农业自身的发展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这一观点。现在回过头看,您怎样评价我国过去
几十年农业的发展实践? 
张培刚: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工业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发展时期,农业也经历了相
应的变化。从1953年开始,中国通过三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以重工业为骨干的现
代工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农业和农民为工业化的成就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农民
生活水平虽有提高,却未达到应有的程度。 
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放弃人民公社制度
,农民在改革中真正得到了实惠,农业生产连续数年空前增长。1985年起,随着农产品“
统购派购”制度的取消和农村多种经营及乡镇企业的兴起,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非农
产业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从1989年到1991年,我国针对国民经济中的过热现象实行了必要的治理整顿,使农村工
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和棉花生产形势严峻,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三农”问题再次引起
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农业的脆弱和严重滞后勤以及农民收入和购买力的低下,也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工业化的进
一步深入开展。 
    “三农”问题的症结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非农产业问题 
     记者:有人说,不懂得农民和农业,就不懂得中国。您如何评价农业在中国经济中的
重要性? 
张培刚:从世界范围看,只要人类仍以动植物为主要食物,农业提供食物的功能就不会丧
失,因而就世界而言,绝不能没有农业;从一国范围来看,一国的工业化必须使工业发展
与国内或国外农业取得一种动态的平衡;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发展中国家农业产值就和
就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较高的比重,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因而对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农业及农村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记者:当今中国的“三农”问题由多重矛盾交叉重叠而成,比如土地所有权和使用仅的问
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的问题。您认为,“三农”问题的症结何在?要解决这一系
列矛盾,应该从何处入手? 
    张培刚:“三农”问题的症结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非农产业问题。由于中国20世
纪60年代执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基数庞大,其中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3。从
建国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有四个高峰期,共转称出农村人口
1亿多;但也出现了四次城市人口向农村逆转的现象,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劳动力6000多万。
这就是说,我国城市工业化只吸收农村人口4000多万,而与此同时,我国工业中有近2000
万-3000万冗员,几乎可以抵消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去劳动力。这说明,40多年来我国城市
工业几乎没有吸收或未能有交吸收任何农村劳动力。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出路都不可能单纯依托现有城市工业的发展。今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和
农村经济的高层次发展,主要还是应该依赖于农村乡镇企业的深入发展和由此而引起的农
村初步城镇化。乡镇企业是农民自己办的企业,是农民为摆脱贫困而找到的出路,是我国
农民的传大创举。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乡镇企业发展的经验和问题,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分
布、产品方向和技术结构,使之继续向着有利于劳动力吸收和农产品深加工方向转化,向
着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方向发展。 
使劲的部位不对,使劲越大,陷得越深。
    记者:中国地域着别非常大,一直以来,东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在中央提出“西部
大开发”而对西部进行政策倾斜之后,中部发展速度要对较慢,出现了所谓“中部塌陷”
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您提出了“牛肚子理论”,呼吁国家将力量用在中部。您能进一
步谈谈促进中部崛起的具体做法吗? 
张培刚:“牛肚子理论”起源于我的亲身经历。1971年,儿为“反动学术权威”,我到湖
北咸宁向阳湖“劳动改造”。有一次放牛时,一头大牯牛不慎陷入泥沼,我们赶忙牵牛鼻
子,拉着牛头使劲往上拉,可是牛身却越陷越深。正束手无策时,有人扛来几根粗木杠,
垫起牛肚子部位,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将这头大牯牛拉出泥潭。我在80年代提出要建立“
新型发展经济学”,特别强调研究大国发展问题时,想起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便把中国的
经济起飞与那头牯牛的脱离泥沼相联系,提出强调中部崛起的“牛肚子理论”。 
从横断面来看,中国西部最为落后,中部较为先进,东部或东南部沿海地区最为先进。区
域经济发展不能搞齐步走,但也不能差别过于悬殊,更不能让先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损害落
后地区的利益或阻碍落后地区的起飞进程。如果中部不能想应地及时崛起,全国经济的起
飞和持续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使劲的部位不对,使的劲越大,陷的越深。 
    研究经济要懂得历史 
    记者:您曾经说过,单纯用经济因素来解释改革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在很多方面是解
释不通的,所以要借助非经济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您如何解释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 

    张培刚:治病首先要摸清病因、病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中国这么大,历史这么悠
久,东西部的差异又如此悬殊,要找到中国经济近百余年没有能发展起来的根源,必须将
历史、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中国有3000多年的封建历
史,100多年受列强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解放后还有近30年“左”的倾向的干扰,所以
历史因素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与地理的因素不用多说。再谈谈政治因素
。我觉得任何经济改革首先要保持社会的稳定。我们的国家为了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实
行大家不一定喜欢的政策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计划经济,虽然毛病很多,但建国初
期如果不搞计划经济,中国经济就很难建成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体系;没有计划经济时
期奠定的基础,也很难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增长。此外,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要进行
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 
    记者:包括刚刚去马的董辅礽,您的学生中有许多人成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您对
中国经济学者有何意见或忠告? 
    张培刚:最近几十年,我国教育、学术界一直“重理工轻文史”,这是很不好的现象
,很短视。我国经济要发展,整个社会的几气要改善,要扭转急功近利和浅薄浮躁的学风
。美国之所以发达,关键在于重视人才和教育,一个国家要富强,关键是要发展教育、培
养人才。我的学生董辅礽就是一个卓越的代表。他一直埋头控讨中国经济的发展出路,思
想解放,不墨守成规。作为经济学者,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更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
动脑筋思考,要有耐心,甘于坐冷板凳。经济学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前进,经济学者要有历
史观。 
    记者:当年您抛弃了在美国的一切,毅然回到新中国,然而从1949年到1978年近30年
的时间里,您却因为体制原因远离学术研究。1979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和舒尔茨因其
“二元经济结构”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等理论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国际上有不
少经济学家认为,早在十几年前,您在《农业与工业化》中已经提出了上述理论,因此,
您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失之交臂,您遗憾吗?您曾写过一副
对联,其中的“不能太认真”,是否就是沧桑阅尽一言难尽的感悟? 
    张培刚:许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子不嫌母丑啊!对回国这半个世纪
,我并不后悔。个人命运的沉浮是难以驾驭的,是社会历史规律导致的。 
我的对联你没有念完,全文是:“认真但不能太认真,应适时而止;看透岂可以全看透,
需有所作为。横批:看待人生!”如果要说这是我的人生感悟,那么关键还在于,“需有
所作为”。

--
做人要厚道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5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