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Jason (关注三农问题,快来 RuralChina 版), 信区: HeNan
标 题: 河北的豫剧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pr 5 11:23:00 2005), 转信
http://brave.unihz.com/ci/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
河北的豫剧
作者:不详 来源:河北之窗-今日河北-民俗艺术 添加日期:2002-12-25 查看次数:577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冀南俗称河南高调,由河南省流入河北。主要流行于河北南部的邯郸、邢台地区和石家庄地区南部的部分县份。
民国十二年(1923),河南北府大高调进入河北省大名县演出,是为豫剧流入河北之始。该班主演永廷法,艺名短脖红脸,小名慈四。该团在大名县一带演出长达五年之久。主要上演剧目有《三叫门》、《对花枪》、《罚苏秦》、《日月图》、《富贵图》、《后楚国》等。
民国三十三年夏,又有河南并和县公谊剧社进入邯郸工会堂戏院公演,主演赵大英是最早来河北的坤角。同年秋,又进入邢台小河子剧院。主要上演剧目有《五凤岭》、《刀劈杨藩》、《三骑驴》等。
1949年至1951年,平原省民艺剧社(豫剧)一年一度去邢台市演出《对绣鞋》、《穆桂英挂帅》等剧。1941年,豫剧首次进入石家庄市,以姚淑芳、常年来为主的开封市人民豫剧团,在新新戏院上演《抬花轿》、《洛阳桥》、《麻疯女》等。同年以罗兰梅为主演的新乡人民剧社经河北省搭桥演出后进入北京,短短三、四年的时间,豫剧在邯郸、邢台地区深深扎下了根基。当时,邢台市五个戏院曾同时上演五台豫剧,均场场爆满。
1956年,河北省豫剧团正式成立。后于1958年将该团交邯郸地区,更名为邯郸专区豫剧院一团。同年,成立邯郸戏校,设豫剧班。
河北省的豫剧工作者,为丰富发展豫剧艺术,整理、改编了一大批豫剧剧目,如《天波楼》、《卷席筒》、《抬花轿》、《虎符》、《武则天》等,创造和移植了一批现代剧目,如《桃李同春》、《红嫂》、《杜鹃山》等。在表演上,河北的豫剧演员除向豫剧名家学习外,还博采京剧、河北梆子之长。唱、念方面,虽以河南话为主,也受到河北方言和普通话的影响。在改革豫剧男声唱腔方面,河北的豫剧音乐工作者做过同调异腔、同腔异调等多种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
截至1982年底,全省有专业豫剧团二十一个,业余豫剧团六十多个。《武则天》写唐高宗体弱多病,武则于辅助皇帝理朝政,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了利民措施,因而伤害了王公豪族们的利益。以裴炎为首的反对派笼络章怀太子李贤、大将程务挺、徐敬业、骆宾王等,在宫内大量储藏兵器,阴谋暗害武后。后来居然在扬州起兵,实行叛乱。上官婉儿及其母郑十三娘对武后原抱有仇恨,后为武后感化,郑十三娘揭发了裴炎阴谋,扬州叛乱被平灭。
在剧本创作、排练过程中,郭沫若亲自审定和改稿。东风豫剧团1960年首演于北戴河。
《抬花轿》又名《香囊记》。写周彩霞出嫁时,其北周天才护送。至邱府门前,周天才民邱之义女王丁云相遇,遂勾起互赠香囊私订终身的前情。回府后二人思念成病。周彩霞得知病因,往返说合,使一对恋人终成眷属。
1962年7月此剧曾赴京公演,获得好评。
--
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有些鸟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它们的羽毛太漂亮了。当他们飞走的时
候,你会觉得把它们关在笼子里是种罪恶。
I have to remind myself that 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
tures are just too bright. And when they fly away the part of you that knows it
was a sin to lock them up does rejoice.
Red,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33.8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2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