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bei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ash (风林火山), 信区: Hebei
标  题: [范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承德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Nov 23 08:09:15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oard 讨论区 】
发信人: nash (风林火山), 信区: Board
标  题: [范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承德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Nov 18 13:51:10 2005), 转信

    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原名热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距北京256公里。有京承、锦承、承隆三条铁路在此相汇,是首都通向东北、内蒙古的一交通要道。与北京、天津、沈阳、赤峰等地均有公路干线相连。市内还有一座小型飞机场,与北京有不定期客机通航。承德市辖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和承德县。总面积为447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为651平方公里,承德县为3821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共有78万,其中市区为32.5万人,承德县45.5万人,市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多人。承德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夏季凉爽,冬天严寒,雨量适中,风沙较少的气候特点。7月平均气温为24.4度,比北京低2至3度,清凉宜人,是我国塞北避暑胜地。
 
  承德市是我国北方一座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这里有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雄伟壮观的寺庙群外八庙,而且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市区四周燕山环抱,东有耸峙天际的磬锤峰,嶙峋嵯峨的鸡冠山;西为连绵起伏的广仁岭;北依巍峨的金山余脉;南倚峻峭的僧冠峰,景观十分秀丽迷人。

  承德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限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劳动、生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在这里曾发现的石斧、网坠、陶鬲等丰富的历史文物,就是他们在这里劳动生活的遗迹。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承德市东约150公里处的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出土过多件西周铜器。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闰、辽西三郡。《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国曾在这一带修筑长城,现在长城遗址,仍依稀可见。特别是著名的兴隆农具铁范的发现,说明当时这一带的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这里的汉、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清朝建立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热河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这里“左通辽沈,右引回回,北控蒙古,南制天下。”由于这里的山川、气候、物产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联络蒙古,巩固边防,于是清帝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兴建避暑山庄,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工程才告结束。山庄建立后,清朝曾有7个皇帝在此驻跸。在150多年的时间里,避暑山庄经历了兴盛、衰败、复兴曲折的发展过程。清代康、乾年间,是山庄和外八庙的兴盛时期。帝王们在此消夏理政,使这里成为全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随着清王朝的国势衰弱,鼎盛一时的山庄和外八庙开始败落。1976年,国务院批准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整修工程第一个十年规划》,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得以大规模整修。 

  1982年,国务院公布承德市为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被列为四十四个名胜风景区之一。承德市结合实际,已确定出“旅游牵头,综合开发,全面搞活,繁荣承德”的指导思想。据此,承德市将加快发展旅游业,调整经济结构和城市布局,一定会把承德市建设得更美好,让“塞外明珠”增加新的魅力。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0.46.77.11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