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bei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风雨兼程迎来第二冬(), 信区: Hebei
标 题: [张家口]长城内外是家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Dec 4 11:34:39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eography 讨论区 】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风雨兼程迎来第二冬(),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张家口]长城内外是家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Dec 3 19:28:51 2005), 转信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它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界处,横贯中部的山脉将这里分为坝上与坝下两个地理区域,在漫长的岁月里,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融合在这片土地,使他成为长城内外人们的共同家园。这里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可以称为战争走廊)这里曾重兵囤积(因为它靠北京很近,过去少数民族的入侵都要走这条路)这里发生过传奇般的故事(城市的功能发生了转变)《走遍中国》带你走进长城脚下的张家口。
谁也说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终年呼啸而过的风,与这片土地构成了一种自然界的永恒。风来自北方,经过了一片坦荡的内蒙古高原,在越过这几道山梁后,就将告别辽阔的草原牧场,一头扎进华北平原的怀抱。矗立于此的风力电站,令自然界的能量改变了模样,也代替本性寒冷的北风,向脚下的一片田野温和的打着招呼。两种地形,不同的地貌,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地域归属。她的名字叫做张家口。
平原的温润和高原的壮美在张家口连接到一起,“大好河山”浓缩了人们对家乡的真挚情感。今天的张家口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一样,平和,朴素,而祥和的外表,却常使人淡忘了他的过去,那一段段不平凡的往事。
长城,对在这里生活的人来讲,并不稀罕,出门抬头,长城便在身边眼前。在横贯张家口地区中部的群山中,人们会惊讶的发现,历史的遗存使这里成为天然的“长城博物馆”。从战国时期的赵国直到明朝,多达八个朝代选择在这里修建长城。而建筑长城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夯土的,堆石的,砖砌的。然而,这里的长城并非是现代人眼中的一道风景,他的身世,连接的是进攻与防御,是征战的硝烟。庞大的防御工事阻挡的是谁?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长城的北方,遥想那牧歌唱起的地方。
草原是游牧民族的故乡,草原滋养了他们的牛羊马匹,更磨砺出他们剽悍的性格,为生存与自然界的长期争斗,使马背上的民族形成了与中原农耕文明截然不同的游牧生活方式。历史上的匈奴,契丹,鲜卑和蒙古民族,先后成为草原民族的佼佼者。而他们的历史,又无一例外的与中原民族的征战联在一起。长期研究地方史的杨润平,对这些征战的原因有着深入的剖析。
采访:文史学者 杨润平
“由于北部坝上和坝下地区中原地区,他的生存方式不一样,有不同的民族存在,所以彼此之间有生存空间的一种竞争。当然,作为双方来讲,主要的趋势应该是彼此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但有的时候,不同的生产方式也造成利益之间的冲突,比如,汉民族要种地,草原就可能退化,那么游牧民族要放牲口,可能影响汉民族的生产,这种纠葛就有可能演变成为战争。”
面对这样的利益冲突,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不惜代价,征调全国的民工,连接起分散的长城,构筑了一条无边的屏障,以希望彻底隔绝北方的游牧民族。然而,这仅仅是个理想的愿望。在随后的岁月中,战争使长城不断被跨越,又不断被修建,这种循环往复一直到了明朝。张家口地区便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关口。
大山在这里分开了高原与平原,今天的张家口市就位于这道天然屏障的缺口处,她既是沟通两边的交通要道,同样也是战争时期的关口要塞。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直通华北平原,特别是到了明朝,更成为京师的屏障。于是,这里的长城便呈现出独特的多重环行分布特征,人们所熟悉的居庸关,八达岭一线长城只不过是捍卫京师的最后防线,而位居边塞的张家口地区才是首当其冲,直面来犯的第一前线。
在这里,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进行过长达五百年的征战,在这里,成吉思汗曾大破金军,并奠定了后来蒙古民族入主中原的基础;在这里,更发生过明朝与蒙古民族持续120年的战火。张家口这个山间的通道既然连接了平原与草原,就命中注定要迎接扑面而来的北风,演绎战火燃起的惊心动魄。
明朝时期,历史上最完备的长城防御体系出现了,与前朝相比,他面临的对手更加单一,为了防范蒙古的入侵,朝廷沿长城一带建立了九个边防重镇,即所谓的“九边”而其中宣府的位置最为重要,故有“九边冲要数宣府”的说法。那么,当时的宣府又在哪里呢?
从古代的边关驱车出发,向东南30公里,我们来到了今天张家口市所辖的一个区,宣化——也就是当年的宣府所在地。
一走进宣化,透过如今城区的繁华喧闹,人们会发现这里仍然保留了许多历史遗迹,打量之下,你会随之惊讶于他们的气度与规模,宏伟的楼阁似乎在向来客暗示着不凡的身世。拱极楼,镇朔楼,清远楼坐落在古城的中轴线上,清远楼一口重达万公斤的明代镇城大钟,其钟声洪亮,可传40余里,楼下联通四方的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印记清晰可见,不仅如此,镇朔楼上还悬挂有乾隆皇帝御笔的巨匾"神京屏翰"。这些迹象不禁令人疑问,历史上的宣府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规模?文史学者梅大生,对宣化特殊地位的形成,进行过长年的考察研究。
采访:文史学者 梅大生
“宣府镇是当时是明代非常重要的北方军事重镇,因为它靠北京很近,过去少数民族的入侵都要走这条路,所以宣府镇管着左卫,右卫,万全卫,形成一个军事的指挥中心,这个镇虽然是个兵营式的建筑,但为什么搞的这么大的规模,首先宣府镇本身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军区或者比较大的军分区,而它的上面还有个宣大总督,这个宣大总督管着三个镇,三个府,这个宣府镇是军政合一的,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正因为大军区和省军区这么两级军事指挥机构都设在宣化,所以宣化的规模就比一般的军事驻地要大得多。按现在的说法,每城的边长是六公里十三步,那么合现在说就是三三得九,九平方公里了,西边的大同或者连西安都算上,在当时和它相比,都还比不上它的规模。”
从这张明代军事分布图上,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宣府镇在这一地区的规模及其重要性,而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名字开始出现了,虽然当时的他不起眼的连寻找起来都十分费力。他便是张家口,和宣府相比,她实在小的可怜。然而在随后的岁月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却逐步取代了宣府镇作为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戏剧性的变化呢?
今天的张家口依然是座小城。文人骚客往往为小城加注了许多甜美的字眼,如温馨,如浪漫,但他们似乎都不能附加到眼前的这座城市,现代建设的日新月异虽使他早已改变了许多,现代的气息也开始弥漫在大街小巷,但依然遮挡不住这座城市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历史沧桑。
明朝宣德四年,一个名叫张文的戍边军官,在今天东,西太平山的夹口处南端,修建了一个小小的军事城堡,张家口堡,占地仅一里见方。如今,在一片城市喧哗围拢下,人们依然得以看到昔日的城堡,当地人称之为“堡子里”堡子里的中心同样有钟楼,钟楼下面同样的联通四方,但相比身后三十公里,气势雄伟的宣化钟楼,它又显得实在伸不开手脚。
建于北城墙处的玉皇阁,是整个城堡的制高点,登高瞭望,如果没有现代的高楼阻挡,看到的就会是长城关口。最初的堡子里只有东门与南门,这个现象看似独特,但一语道破,却又于情理之中:张家口堡敞开大门的东南方向,就是坐镇一方,囤积重兵的宣府,而以坚墙封锁的西,北方向,便是两山对峙的边塞关口,是蒙古军队进犯的通道。
采访:文史学者 杨润平
“当时,宣府镇是所说的九边重镇之一,为了加强长城防务,在周围地区实际上修建了许多军事防务的城堡,张家口就是其中之一。1429年修建张家口堡,那么这个时候,张家口堡实际上是非常可怜的,一里见方的一个小城,只有一个守备率领着几百个士兵,这种城防在张家口周围太普通了,同样规模的应该有上百个,如果再加上周围的属堡,属塞等等,我查史书,算了一下,一共有一千一百多个。
和周围的兵站一样,守望长城内外,是张家口堡与生俱来的职责。然而,命运却偏偏眷顾这方小城,另它在随后的岁月中改头换面,改变它的原因,并非战争,却竟是一种连长城都不可阻挡的愿望。
一场奇特的战争 “一直打到北京城下”一次传奇般的转变,“变成张家口管辖宣化”两扇大门开启了封锁的长城。
明嘉靖二十九年,旧历庚戌年,蒙古族鞑靼部首领俺答率领蒙古军队跨越长城,大举攻入古北口、一路长驱直入,兵临北京城下。给当时的明朝廷以严重威胁,当时的首辅严嵩一面下令闭关坚守,一面急忙商议如何退兵。然而,令严嵩和满朝官员不解的是,蒙古军队只在北京郊外掠夺了8天后便扬长而去,沿原路返回。只给明朝政府留下了这样的消息——“让我们恢复贸易吧”。历史上称为“庚戌之变”的这次奇特战争,其目的竟然是为了经济的交往,以战争寻求和平。
采访:文史学者 杨润平
“实际上官方的贸易从来都存在着,我们以明朝为例,在双方比较和平相处的时候,官方贸易可能是占到主体,明王朝要得到的主要是马匹和其他畜产品,而用于交换的主要是粮食,手工业产品,特别是铁器,当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比较激化的时候,这时官方贸易就相对来说比较少了。而有意思的是,恰恰是在这种时候,民间贸易又活跃起来了,因为这种需求是谁都不能遏制的。这种交往实际很有意思,赶到晚上时候,蒙古民族来了,把他认为可交换的东西,比如牛,羊,或者畜产品留在这儿然后就撤走了,汉族人来了以后,按照他认为比较公平价格,把畜产品拿走了,然后把他们认为可以交换的那种农产品或手工业产品留下。也就是实际上类似走私,而且看着有点像游戏的一种贸易活动。
蒙古高原物质的匮乏和中原的相对丰富,造成了双方间生活资源的不平衡,也形成了游牧民族对生活资源的渴望。同时,无休止的战争消耗了彼此太多的人力物力,经济文化交往也被阻隔的太久,终于成为交战双方所厌倦的事情,当恢复贸易,和平共处,成为分处长城内外的统治者所面临的抉择时,张家口堡便迎来了他发展的机遇。
采访:文史学者 杨润平
“1571年,明政府恢复正常的贸易,在长城沿线一共有11个关口,进行所说的马市,也就是实际上用内地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去对换蒙古民族的马匹和其它畜产品,在这些关口中,张家口所占的位置最重要。
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样使张家口在和平的氛围下备受青睐,开放的长城注定了这里成为重要的商业往来通道。张家口开始了他传奇式的转变。
如果说,明朝政府边疆政策的转变使张家口转变为一个边贸集市,那么到了清朝,大境门的出现,则把张家口推向了繁华的商业城市。清朝政府在张家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长城扒了一道口子,建起了大境门。历史上长城沿线有不少的通道,但多以“关”命名。叫门的却不多见,“门”是往来的通道,相比起“关”来,少了许多禁锢,多了些许自由畅快。长城也因为大境门的到来而显的更加温和,因为他已经久违了刀光剑影,面对的是更多的人欢马笑了。
历史上长城沿线曾出现过的关口马市,如今已很难再找到踪迹,而惟独在张家口,马匹牛羊的生意却兴隆依旧。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天的客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包括遥远的新疆,广东。而牛马也免去了长途跋涉,运输车辆反而成了他们的交通工具 。
突然,匆忙的交易中断了我们的谈话,我们的朋友显然对衣衫下的讨价还价更感兴趣,据当地的老人讲,这种交易方式是从当年的马市一直沿袭下来的,今天的人们或许也只能通过这种古老的马市语言来遥想当年的情景了。
商业的急速发展使张家口一时间变了许多,堡子里开通了向北的城门,在大境门外的西沟,一千多家商铺绵延数里长,到了清朝前期,这里的商业活动成为了一条连接当时内蒙古的库仑,又一直延伸到俄罗斯的国际商道。皮货生意吸引了多达44家的国外洋行进驻张家口。而由此也引来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出现在张家口与北京之间。
采访:文史学者 杨润平
“由于长城功能发生这种变化,所以到这个时候,张家口实际上就是各个民族都可以在这儿进出,而且和平交往的一个城市了,当时张家口蒙古民族很多,而且藏民族在这儿也有,主要是喇嘛,另外还有很多回族,在龚自珍他的文集中也提到了,说他来到张家口这个地方,看到了当时的蒙古民族和汉民族之间谈笑风生,而这种景象,让他看到了封建社会这种融合的一种局面。”
大境门再也关不上了,如今的张家口已成为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共同家园,无论在城市还是乡间,随处可以听见民族间和睦相处的欢声笑语。这样的结果,一定会使2000多年前,致力于长城防御的秦始皇所始料不及。如今,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得今天的张家口成为三北防护林这条绿色长城中的重要环节。新的长城阻挡着北风吹起的黄沙,呵护着身后的城市田园,而宣化城楼上,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字,也在今天的时代显的更加鲜活。
--
※ 修改:·Gforce 于 Dec 3 19:29:02 修改本文·[FROM: 219.217.250.102]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4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