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bei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entinante (kente), 信区: Hebei
标 题: 九院士,乐亭的骄傲zz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Mon Dec 12 18:57:41 2005)
全国共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1460人,乐亭籍就占9人。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乐亭籍院士简介
------------------------------------------------------------------------------
--
孟昭英
电子学、物理学家。河北乐亭人。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3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
院攻读研究生,1936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燕京大学副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任由清华、北大、南开组成的临时大学教授。1943年第二次赴美,任CIT(加州理工学院)
课座教授。1952年清华大学成立新的无线电系,任系主任。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1991年捐资在清华设 “清贫学生奖学金”。著有《阴极电子学》等著作,
及Linear Plate Modulation of Triodes和Oxygen Microwave Absorption Spectrum等论
文。还翻译过不少苏联教材。曾在美国取得一项精确测量波导中阻抗的专利。1995年2月去
世,终年89岁。
石志仁
铁路机械专家。河北乐亭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科预科,1922年获香港大学学
士学位。192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铁道部副部长、研究员。长期从事铁路机
务管理工作,主持设计和建立皇姑屯、戚墅堰和桂林等铁路机厂。主持和参与制订了我国
机车车辆制造、维修、运营等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辅助制度,参与了我国内燃机车、电力机
车的设计、试制和生产以及燃气轮机车试验和京山线(天津—山海关间)自动闭塞试验的
组织领导工作,还参与了丰台、苏家屯和驮峰调车场的改造以及我国第一条环形铁路实验
线的建设工作。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马杏垣
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生于吉林长春,祖籍河北乐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
员(院士)。1942年西南联大毕业。抗战胜利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曾任教北京大学
、北京地质学院。1978年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曾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构造地
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等。曾任国际地震危险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
岩石圈委员会执行局委员。研究领域广阔,尤其是构造地质学,前寒纪地质学,岩石圈动
力学和地震地质学。十部论著,影响较大。有"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架及研究方法","地质构
造形迹图册","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江
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及说明书"等。
李季伦
河北乐亭人。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微生物学的教学和
科学研究工作。主要讲授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代谢调控等课程。研究工
作涉及生物固氮、真菌毒素以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微生物发酵产品的研制。在固氮酶催化
机制研究方面,首次提出双位点放H2途径模式;在研究固氮螺菌固氮基因表达调控的基础
上,构建了抗铵固氮的基因工程菌。在真菌毒素研究方面,发现了串珠镰刀菌素是克山病
的主要致病因子;在微生物发酵产品方面,先后研制开发了玉米赤霉醇、赤霉素GA3和GA4
+7、莫能菌素、马杜霉素、阿维菌素和依维菌素等。目前主持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等重大科研项目。编写《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理学》等六部著作。
刘瑞玉
海洋生物学和甲壳动物学家。河北乐亭县人。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生物系。中国科
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系统阐述了中国各海底栖生物组成、分布、群落和生态特点,首
次发现黄海冷水性生物群落,提出区系、群落区划方案,纠正了前人的错误与不足。系统
总结全国和山东省海岸带环境与资源特点,提出合理开发方案,推动了水产增养殖的发展
,效益显著。预测三峡工程对长江口生态资源影响,为工程论证提供了依据。甲壳动物研
究中,搞清几个类群分类区系,发现多个新种、属,指出黄海形成晚,区系年轻,特有种
少;编写“中国
动物志”蔓足类、糠虾类、对虾类、口足类4卷,为重要文献。首次搞清对虾生活史,推动
全国对虾人工育苗和增养殖的发展,提出评估幼虾补充、成活和预报产量方法及合理放流
建议,居国际前列。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德馨
女,1936年12月出生,河北乐亭县人。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91年
11月当选为学部委员(院士)。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长期从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的研
究与开发。完成了半导体平面型高速开关晶体管的研究,打破了国外封锁,为我国开关管
的自给打下了基础。先后负责和完成了双极型介质隔离数字集成电路和高阻抗运算放大器
线性电路4K、16K和64K位MOS动态随机存储器的研究,5微米~3微米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金
属的研究与优化,VDMOS场效应功率器件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砷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
研究等。多项研究成果已推广至生产。组织和领导了2微米2000门门阵列的研究,并已获得
成功
。为发展我国微电子技术做出了贡献。
葛墨林
理论物理学家。1938年12月生,河北省乐亭人。1965年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
,1986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数学
所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天文学科组成员,亚洲太平洋地区理论物理中心(AP
CTP)一般委员会委员等职,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
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等研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
学部)院士。
孙燕
1929年2月出生,河北省乐亭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
系。曾任肿瘤内科主任,现任国家GCP中心主任,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亚洲临床
肿瘤学会副主席,国际抗癌联盟(UICC)教务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专家咨询委
员会委员等职务。创建了我国肿瘤内科治疗专业,是该学科的奠基人。在淋巴瘤,小细胞肺
癌和睾丸肿瘤的综合治疗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首先应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了扶正中
药的免疫调节作用,受到国际上广泛重视。著有《肿瘤》、 《肺癌》、 《肿瘤学进展--化
学治疗》、 《肿学治疗的临床应用》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学
》、 《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系列》、 《内科肿瘤学》等23部专著。
葛宝丰
骨科专家。1922年12月26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45年毕业于中正医学院。现任兰
州军区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骨科研究所所长。我国西北地区骨科专业的创始人,
全军骨科专业组奠基人之一。早在50年代初即首先在国内引进了髓内穿针术,进行了带血
循环骨移植。发现了髋关节后脱位的一个新类型。在实验中取得了淋巴再生的第一手资料
,用以指导临床,提高了断肢再植的成活率和功能优良率。对四肢、脊柱和骨盆骨折,自
发生机制,生物力学,骨牵引,内外固定,促进骨愈合以至合并症的防治,进行了系统的
理论和临床研究,创造革新20余项,形成体系,自有特色。著有《手术学会集矫形外科卷
》等8部专著。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个人问题不能再拖了
必须要及早解决
及早?
及早!
早在老妈亲自出马之前!
※ 修改:·nash 于 Dec 13 18:35:03 修改本文·[FROM: 210.46.77.112]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172.16.66.10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20毫秒